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4 02:34: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有感

看到薛敏珠老师发的这篇文稿,第一印象是薛老师拿学校的事当事办。校长号召当教师的注重教学模式改革,侧重研讨教学模式改革的话题,薛老师就一直在顽强不懈的努力着(做课堂教学研究,做网络课程),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专题研究、教学模式改革等栏目),都能看到她关于这个话题孜孜以求的笔迹。第二个感觉就是薛老师始终在很本分地做着教师该做的事情: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花心思坚持着实践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研讨。第三是薛老师不仅自己一直在做而且带动了很多老师参与这个话题的探索和研讨,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做出了很大贡献,的确在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总结性评估中留下了自己一抹很有色彩的痕迹。

薛老师在这篇文稿中煞费苦心地研究了八个关乎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问题,直观地表述了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较深入地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成因,中肯地指出了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特别是薛老师有很多很独到的、很有价值的提法和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留给了我更多的思考空间。今天,我想谈谈我的读后感,以此获得更多的学习与交流。(凡是AAA文字部分均为引言)(由于篇幅原因,以附件形式发布)

1.补修课问题

在谈到补修课问题时,薛老师总结性地说“认真参加补修的学员不足应补修者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是实情。的确我们该研究为什么补修,补修的结果应该为补修的目的服务。计算机本科的补修课就是为招收了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缺少计算机语言和原理基础而设置,因为第一学期的>和>课程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语言基础和计算机电路基础才行。但开设补修课程以后,学生到课率并不高,收效并不明显,实际上教师在上这两门课时仍然很吃力于非计算机类学生的听课、接受和学习效果。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补修课程管理不到位,是否可以考虑在这一环节加强学生到课要求和管理,使补修课程做到位,做的有效,真正起到补修作用,为学生学习后续课打下基础。

2.选课问题

据我了解,按学生个性化选课涉及到教学计划、授课安排、考试安排等环节,实施起来比较麻烦和复杂,尤其是在现在学校教室条件、教师条件尚不很充分的前提下,就一个考试报考和考场安排执行上可能就很困难。但我也认为不能因为有困难有难度就放弃,否则也很难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可不可以就某一专业、某一年级、某一学科、某一课程进行有条件或者有可能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一些结果和经验,适合推广的在管理实现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如所谓的分层次教学,已经越来越回避不了,如果不能直面应对,由不分层次教学所带来的问题和弊端也会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

以开放教育本科、专科以及高职的>这个公共基础课为例,完全可以逐步实现学生选课(选择),分层次教学。应该说,开设这门课非常有必要,它可以体现并带动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水平和能力。而这门课目前的情况是

上课受众群比较大,课量也较大,学生基础程度差异较大。据此进行分层次教学是完全必要和完全可能的。

在这门课程的发展进程中,因学生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分三种情况。一部分学生有计算机应用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他们只需要辅学或导学,或者对知识和学习加以规范,不需要按部就班地亦步亦趋地去学;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好,有电脑,或者单位条件好用电脑方便,他们需要跟老师上课,但课下有条件消化,有一定的跟进能力,老师也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辅导;而另一部分学生或者一点基础都没有,或者没有条件上电脑学习,或者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差一些,他们就需要先跟着老师一点一点地把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基础建立起来,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前两部分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甚至在某些班级超过一半以上。而后一部分学生主要是家庭比较困难,来自农村和外地的为多。把这几部分学生捏到一个机房上课,按教学大纲要求面对计算机基础为○的起点讲起,学生受罪:稍快一点基础差的跟不上;慢一点基础好的受不了,老师却经常是要安抚了这边再安慰那边。而高职的学生年龄小,不太懂事也不太安分,会的学生在课上根本坐不住,不免影响教学秩序,学生不满意,而老师真的也是很难过很难受。如果采用分层次教学,划分快慢班,学生基础不一的问题就可以解决。我们甚至想过能否在开学初就搞一次测试,将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的学生通过测试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划分出去,不必再占着时间、占着教室来上课,也可以减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负担。

当然,实现分层次教学分快慢班上课牵涉很多诸如教室、教师、学生以及组织教学等管理方面,需要做认真的分析,细致的研究,拿出可行性的操作方案,尤其是要妥善做好分层次教学以后有关考试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如学期初开课前的学生报考工作、考试测评工作、考试成绩登分、发布、记载、归口工作等。另外,分层次分快慢班以后学生上课的组织管理,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搭配与合理安排等,都需要做缜密的计划与部署,都需要逐一落实到位。否则,就会带来不该带来的麻烦和问题。尽管因分层次分快慢班教学会带来一些麻烦和问题,但不应因此而止步不前,我们可以本着科学的态度,找突破口,先试点,后铺开,并且实事求是地铺开到它所需要的层面、学科和课程,不搞一刀切。

我赞成薛老师所说的“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人应该是专业负责人”,尽管专业负责人以及教师不太可能完全介入或参与学生选课的全过程,但每个专业的确应该由专业负责人为学生提出每学期选课的指导性意见,这会对学生选课有实质性的帮助和产生有价值的指导,可以使学生选课增强科学性,方向性,有效性,减少盲目性。专业责任教师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性意见也可以上网发布。

3.学习小组问题

在组建学习小组的问题上,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从未介入过这个问题。但在我的课上,却经常看到班主任老师是在调动学习小组长牵动学生的学习和各项事宜,也许学习小组真的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学生相互熟悉的基础上,组建适宜学习的学习小组(班主任、任课

教师)”应该是最可取的。尽管我不太赞成任课教师也参与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因为教师实在是忙不过来顾这事儿,但我校开放教育搞得也有几个年头了,可不可以将这个问题做一个专题研讨,由班主任老师、学生代表、有经验和有体会的老师、教务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共同参加,研讨一下学生的学习小组到底什么时间组建比较合适?什么方式组建比较合理?能不能形成我们学校的特色?哪些学习小组经验值得推广?不论怎样,薛老师说的“一个能够有效活动的学习小组,必须有一个有人格魅力且又有条件、有能力帮助大家、组织学习活动的组长”一定是不会错的。

4.第一次课与第一学期课的问题

薛老师提到“开放教育学员入学第一周的第一堂课应是一次师生自我介绍、相互认识的班会,而不应该在大家几乎不认识的情况下急于正式上课”,我非常有同感。由此我就想到,在我的课上,虽然我没有给学生做自我介绍的时间,但每学期的第一次课我都得花费近一节课的时间,先介绍本门课程的性质、特点、要求;讲解本门课程的实验、作业、复习、考试要求;介绍历届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考试情况;介绍网上课程资源的访问和使用;介绍本门课程本学期的所有课表;介绍本门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特点;讲清楚机房上课的基本要求;讲我的课的课堂秩序要求;介绍我本人的授课特点和工作作风。并且告诉学生不仅是我的这门课,其他所有课程网上都有课程资源,其他所有课的老师大都会在第一次课介绍本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课程要求、考试要求等等,建议明确要求学生每学期每门课的第一次课一定要到课,了解学校的要求,了解课程情况和要求。我认为这第一次课确实很重要,让学生通过你的课堂了解课程,了解学习过程,了解网上课程资源,了解电大,了解老师和同学们确实很必要。同时,老师也可以将第一次课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组织上网发布。如果这个问题被认同,是否可以考虑进行规范性要求和指导?

薛老师说:“特别是在第一学期,任课教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会学员“自学”,而且分析到,“开放教育本科学员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属于“自学能力明显不适应当今社会之需要的”,另有三分之一的学员自学能力尚可,但良好的学习习惯未能建立起来”。对此我有较深的体会。甚至包括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我都认为对于专科学生,这在第一学期不太现实。因为他们很多人并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需要学习、观察、思考,慢慢被引进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我上网看了>课程讨论区很多同学发的关于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作业帖子,当然不乏有佼佼者,但更多的是人云亦云,更多的谈的是学习态度,没有实质性的计划。我上的专科及高职的>课基本上都是第一学期课,这些学生需要在你这里或者通过你进一步学会方法、学会思考、学会操作、学会安排自己,甚至学会做事及处理问题,所以带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训练学生快速思考、快速动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包括考试能力都很有用处。很多同学因此获益匪浅,对电大对老师赞扬声一片,信心满怀,但也有很多同学因为老师的原因第一学期并没有收获什么(经常会在教室外走廊里听到学生的不满意之声),随之也就习以为常了,随之也就随波逐流了,最后也只剩下应付考试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从培

养人的高度上认识,学校是否也该更加重视第一学期课的安排和管理,对老师(是对全体上课的老师)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老师确实可以像薛老师说的“按教学实施方案,哪几次课,你是必须来的;哪些课,你可以不来,但必须保证掌握哪些知识、提高某方面的能力;以及如何检测自己”,定期地、不断地给学生一些明确的、细致的指导和要求,并将这些指导挂在课程网页专栏下,尽可能使学生们通过第一学期的课对电大形成健康的印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对今后学习的信心。

5.建立学生学科学习过程档案

薛老师说“建立学生学科学习过程档案(任课教师)”,这个做法我很赞成,也很有必要。那么,“学习过程应该记录哪些内容?”—薛老师说可以记录“学生在专业论坛学科讨论中发表的几个主要贴子”、“考试的成绩”、“形成性考核的真实水平与完成情况”等。以>课补充来说,可以记录学生的学科学习基础情况(比如学没学过,会不会,有没有点基础,接触过没有等等);记录学生的学习条件(家里或单位有没有计算机,有无上网条件,工作或家庭对学习影响多大(有倒夜班的,有干一天一宿的,有没节假日的,有待业在家的等等);记录学生的学习能力(念过什么书,学过什么科,有无学习经验,学习经历等等);记录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无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否进行自学,有什么辅助学习条件(别人帮助等)等等;记录学生的到课情况(到课记录、缺课记录,上网访问记录,为什么不到课,为什么缺课,为什么不上网)等等;记录学生的实验作业情况(完成与质量);记录学生课程中间的测试情况(阶段性自我测试的状态和成绩等);记录学生在课程讨论区内发的问题帖子的统计结果(哪些学生常发,哪些学生发的是有份量的帖子,哪些学生经常发哪一类帖子等等)。

薛老师之所以说“这是一件随时可做的事”,它的确做起来并不难,可以随堂记录,老师在学生的出勤簿上就可以记录。记录下来了就是一个学生学习过程的档案,当然最好有整理。因为老师一旦有了这个举动,就可能引起学生的互动,我几乎每堂课间都有学生主动来说明自己的情况,网上课程讨论区内也经常见到学生这方面的帖子,只是老师需要费点心,费点事记录记载一下。这件事做起来也很有意义,学生能直接看到老师的关心,直接受到老师的督促和带动,直接感受到老师的提携,学生的自觉性就会被提起,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就会更加明确,与老师的配合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起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学生的学习问题更多地会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消化,而期末考试学生和老师的负担都会被自然地减轻,就不会出现所有问题都在考场上暴露和解决的尴尬局面。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咱们的学生既然不是出自正规脱产高等院校,咱们就得面向学生对象地去想一些适合我们学生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跟进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和自尊。

6.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薛老师说要“为学生展示才华搭建‘舞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中央电大课程主持教师组织的网上教学活动”等形式,而“最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是研讨会和实践教学活动”

薛老师还说应该重视“单元测试及信息反馈”。我认为不仅是“学生必须通过该单元小测验,才能得到下一单元的学习指南”,而且通过安排专门的课堂作业、阶段性自我测试,对开放教育专科的学生、对高职高专的学生的学习促进作用非常大,调动和激发作用效果十分明显。在我的课上,我就鼓励学生只要自认为实验(Word、Excel 实验都可以做出很个性化的很突出的效果的)做的好的,就可以向老师提出挂网展示,老师一定给大家提供这个展示平台,这使得一部分学生心动。而在课内安排的每一个自我测试,在提出完成任务、时间、水平的具体要求之后,学生们都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认真操作,刻苦钻研,不耻下问,追求完美就成了课堂风气。基础好学习好的学生要求好上加好,中游学生不甘落后,基础差的学生知道抓紧,能够迎头赶上。当然这期间,少不了老师的鼓励,提醒,训练和教诲,但却起到了实实在在助学促学作用。所以,在这里我将薛老师形容开放教育难的关键在于“在可以和应该吸引他们的时候,你没有吸引住这些学生!”的这句话,改为:“在可以和应该吸引他们的时候,你一定要想法儿吸引住他们!”,一定会收到令你欣慰的具有链锁反应的成效。

7.分析考试结果,调整下学期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薛老师说:“我们约束自己,严肃考试纪律与评卷制度是电大人“明哲保身”的立身之本。在此基础上,分析真实考试结果,切实调整下学期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才是适者生存之道”,这句中肯之言也道出了我的切身体会。多少年了,我们没有认真写过试卷分析,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可是当我按学校的要求对04秋期末考试>和>分别做了6页和5页纸的较为全面、系统的试卷分析之后(其中使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对我自己的触动最大。认真地做好试卷分析,不仅可以使自己看清问题,理清思路,更重要的是真的像薛老师所说的那样,对下学期课程教学实施的动态调整起很大的作用。试卷分析及其思考会经常被带进我的备课之中,带进我的课堂教学之中,带进我的整改措施之中,真的会很有力地推动我面对学生,面对现状,不断地调整思路,调整方法改进教学,改善教学支持服务,更加明确地追求教学效果。

我想起了薛老师文稿中最后的一句话:“我们用真心真意说实话、办实事,不讳疾忌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我们的学校就会长盛不衰,越办越好!”,我相信这不是空话和口号,它是真话,是非常有用的话,做老师的就是该有这样的心态和胸怀迎接总结性评估,投身于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贡献于大连电大的教育事业。

我又想起了王校长在【高峰对话】里发的一篇文稿中曾经说过话:“作为开放教育论坛的倡导者之一,真心的希望所有的电大人都能来讲几句话,做教师的谈谈教学模式改革,搞管理的谈谈如何服务于教学工作,搞好支持服务,在电大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一抹痕迹”。我愿自己也愿大家真的能像薛老师那样,在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历程中,在电大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一抹痕迹。

读 有感

读有感

读有感

读 有感

读有感

读《……》有感

读 有感

读《》有感

读《》有感

读有感

读有感
《读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读教育有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