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3: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

小陈乡睢老庄村马梦迪

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近年来,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担任村干部,受到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对于这样一个身处农村、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庞大队伍、年轻群体,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推进农村发展,改变农村面貌,如何保证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效性和持续性,已经成为必须要正视的关键性问题。经过客观分析和深入了解,特作以下思考。

大学生村官的连贯性、长期性应该有制度性的支持和保障,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安置问题,需要政府全面系统了解基层情况,统筹考虑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进口、管理和出口机制,让村官们来的有条件、干的有舞台、留得有希望、走的有收获。一方面要着力抓好当前这支队伍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统筹考虑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完善大学生村官工资递增机制,探索完善村官自主创业和建立创业基金机制,探索从村官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机关单位的途径。要逐渐建立大学生村官多需递增、缺口递补的长效机制,使这支队伍保持稳定、正常流动、逐步壮大

客观来说,随着“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深入推进,构建一套完善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农 1

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完善选拔机制,创新用人机制。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选拨机制逐渐与各项专业选拨机制接轨,以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录用程序向那些愿意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大学生伸出开放之手。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和村居现状相结合,进行点对点扶持服务,努力为每一个大学生村官创造一个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工作发展环境。

二、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培养机制。在大学生村官管理中,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日常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规范“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保证生活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它本着为大学生村官自身、农村基层工作负责的态度,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制定出详尽的制度,确保每一个村官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考核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全县各乡镇管理办法,将村官纳入本乡全体机关人员、事业单位人员的考评体系中,细化人事测评制度,保证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进行科学考核,确定成绩和不足,严格奖惩办法;奖惩制度是针对考核结果,对于优秀者进行相关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激励其他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基层的信心。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同时实现了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了一支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有经验的优秀后备干部人才。

三、完善服务机制,丰富服务岗位。各项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充分发挥好一名大学生先进的思想理念、丰富的知识背景、广阔的发展视野和坚定的建设决心。服务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予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的创业富民舞台。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创业;大学生村官的知识,带动了当地群众的知识;大学生村官的活力,带动了当地发展的活力。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是带动先进劳动力转移,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支柱。政府部门侧重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带富能力的培养,拨付专项创业贷款,将各地较大企业与当地大学生村官搞对接工程,及时解答大学生村官在创业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帮助大学生村官找准本村创业项目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尽量与本村的农副产业深加工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满足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村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自身价值,又可以提高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工作热情,还可以发展所在村的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带动农民经济发展,提升村民人均收入。二是丰富大学生村官科学技能服务岗位。农村生活除了经济建设外,还包括政治建设、社会环境建设、文化环境建设等等。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期间积极配合村“两委”工作,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执行村务,及时处理各类信访、投诉案件,协助乡村基层组织开展涉农公共政策宣传,要配合有关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积极开展惠农活动;另一方面把农民的需求反馈给政府和相关的非营利组织,争取各种资源,通过各种会方式增进农民福祉。这两项服务方法,放开了大学生的手脚,使得大学生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充分展现自我

功能,积极发挥模范带头,实现了大学生与党委政府与群众的三赢局面。

四、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转变村官职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农民工问题、农村医疗、农民养老问题、村庄经济凋敝问题、流动性和半流动性家庭的婚姻家庭问题、留守儿童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日益突出。在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普遍重视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教育、医疗、家庭、文体等社会福利事业,推动我国农村向福利社会转变,构建和谐农村,就成为时代的需求,也更能反映当前农民的需求偏好。大学生村官围绕上述新的社会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为发展农村文教体育、老人、妇女、村政事业而开展工作,实现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职能转变。

五、完善流动机制,建立放心机制。在探索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历程中,如何为广大大学生村官建立一个安心扎根基层、放心服务基层的环境,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有的地区提出的“大学生——村官——公务员——党政领导干部”的干部培养模式,其他各地区也相继出台了关爱政策,保障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基层的同时没有后顾之忧。这些政策的出台,反映了当下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重视。

大学生村官发展的机制还在完善。各项机制的完善是为了确保大学生村官“沉得下去、扎得下根”,是为了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更加舒适、安心的工作的环境,是为了契合大学生村官在社会建设中的重

要作用。可以看出,选拔机制是以村官公平性为轴保障村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是以村官稳定性为轴保证村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机制是以村官功能性为轴保护村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流动机制是以村官完善性为轴支撑村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伴随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快速普及,大学生村官发展的空间还在不断扩大。大学生村官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基层服务,在不足方面继续提高、继续努力。大学生村官制度一路走来,从当初的“三农”问题慢慢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的角色转变,大学生村官制度走向未来的长效建设,还是一条漫长持续的征途。

大学生村官制度

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研究

管理学论文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研究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研究

大学生村官各项制度

大学生村官帮带制度

大学生村官管理问题研究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大学生村官谈心谈话制度

大学生村官制度主要有哪些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