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湖北:大别山红色之旅解说词(二)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2: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好了,刘邓大军在罗田的情况介绍我们暂告一段,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活动内容――学唱一首红军歌。

在大别山老区,流传着很多革命歌曲,有出自红安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很多人都会唱。在我们罗田也有不少,为配合这次活动,县文化局搜集整理了十几首,精选了两首,下面我给大家唱一遍,请大家选学一首„„。

(教唱一首红军歌)

[过方家坳后]

各位领导,我们马上就到胜利镇。胜利镇原名屯兵堡,又称滕家堡。屯兵堡名称的由来,民间传说宋朝有一女将,身怀六甲带兵打仗,战斗中在胜利镇北面的松(生)子关生子,在脱甲岭解下战袍包裹,到洗儿岭洗婴儿,最后屯兵于在这里,将这里取名屯兵堡。后人改称为滕家堡。比较可信的说法,此地是鄂豫皖边陲,北通中原,南接江汉,为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屯兵于此,所以称为屯兵堡。52年,在这里设胜利县县址,所以地名改为胜利,是纪念革命胜利的意思。

胜利地区是我县革命的发源地,我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在这里成立。红一军、红四军、红25军、红28军,刘邓大军在罗田都是以胜利为主要活动区域。

[烈士陵园]

胜利烈士陵园,建于1986年,是为纪念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胜利牺牲的300多名烈士而兴建的。园内建有烈士纪念碑,碑高18.6米,花冈岩碑身,碑身由王任重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座上刻有碑文,记述了烈士概况。

[李梯云烈士墓]

李梯云,又名李继棠。胜利镇上金垸皂树坳人。1907年生, 1924年考入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1926年夏,受组织委派,回罗田开展革命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1926年8月,他主持在滕家堡金凤楼成立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罗田支部,并当选为书记。同年十二月,中共罗田县委正式成立,他任县委书记。从此,罗田地区的大革命运动在以李梯云为首的中共罗田县委领导下蓬勃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李梯云秘密转入商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历任中共商城南邑区委委员、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委员、中共赤城县委书记、中共鄂皖特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与徐思庶、肖方、周维炯等人,成功组织并指挥了商南武装起义,创建了鄂豫皖第二支工农红军。1931年,在金寨狮子垴指挥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5岁。

(选讲:这座烈士墓为李梯云烈士夫妻合葬墓,经其子重修,同时修建的还有陵园内的揽胜亭。其子已从台湾返回大陆定居,现居于县城林贸一条街)

[纪念碑]

(开展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两项活动,由县先教办主持)

[吴光浩烈士纪念碑]

吴光浩,鄂豫皖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06年生于湖北省黄陂县。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任连长,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和攻克武昌的战斗,后提升为营长。

1927年,中共湖北省委派吴光浩领导了以咸宁、蒲圻为中心的鄂南起义。同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又派吴光浩等人到黄麻地区组建了鄂东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统一领导黄安、麻城两县的武装起义。11月上旬,根据上级指示,潘忠汝任黄麻起义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

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吴光浩任军长。7月,为适应新的形势,奉上级指示,第7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

1929年五月,鄂东北特委派吴光浩前往商南领导武装起义。吴光浩率10余名战士化装为小商贩,途经胜利镇北洗儿岭,在一家小饭店休息吃饭,一名战士不小心露出藏在腰间的手枪带子,被店老板发现。吴光浩一行上路后,店老板向驻地民团报了告。民团副团总金淑辉带50名团丁紧追,到脱甲岭将吴光浩一行包围。吴光浩见势不妙,一边还击,一边命令和掩护战士撤退。战士们都安然脱险,吴光浩不幸中弹被俘。后被危害于胜利河坪,时年27岁。

有学者将吴光浩与叶挺、王尔琢、黄公略、许继慎等人一起列为我军英年早逝的17位重要将领之一, 概叹说,他们如果能活到解放后,也许我军的元帅、大将不止20位。

[“五二九”烈士殉难纪念处]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到罗田,滕家堡反动商团、土豪劣坤陈伯华、金伯如、金南台和流氓地痞陈子晋、金猪婆(金明武)等人,密谋*,散布谣言:“共产党,真稀奇,先分田地后共妻”、共产党要开“五卅”大会是要搞五杀:杀土豪、杀劣绅、杀流氓、杀地痞、杀农民,一边煽动不明真相群众疏远共产党,一边组织“黑杀队”。先后抓了区农协、工会、妇协、工人纠察队等组织负责人夏登阶等共产党员。5月29日,拷打并杀害了叶绳裘、夏登阶、肖锦云、闫云鹏。由于这些党员坚贞不屈,守口如瓶,不肯交出党员名单,肖锦云、闫云鹏被金猪婆(金明武)用大刀剁死。夏登阶被*分子用切茯苓的大片刀割掉耳朵、鼻子,脸上身上的肉也被一块块割下来,金猪婆还用沙子擦割开的伤口,夏登阶宁死不屈,被活活割死。接着,又同样割死了叶绳裘。第二天,*分子将另六名共产党员捆绑游行,其中女同志方玉恒,被暴徒们剥去上衣用铁丝穿透乳房游行。后将六人押到河坪,用前一天杀人的残酷手段一一危害。“五二九”*被害党员共有十人。 [胜利老街]

胜利镇始建于宋代,原叫金店,后建立盐营。屯兵堡、滕家铺都是后来的称呼。由于此地为战略要地和通商要道,历代不断有大批的军队驻扎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通商要道的位置又使这里成了进出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各地商人纷至沓来,千年老镇渐渐形成规模。据老人们回忆,胜利原有规模与风格相近的四条老街,分别称为一甲街、二甲街、三甲街和四甲街。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保存较好的一段,它长约1000米,曲巷幽深,由一条主街和几条岔街构成,街道宽2至3米,现存建筑多为明、清建筑。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兼具南方古镇特色。街道砖石铺就,房屋青瓦粉墙,马头山墙,共壁连体,一进几重,厅堂、厨房、后院、木楼,一应俱有。临街面为一或两层,上宿下店或前店后房,均用板门、板壁、穿花窗。早先,店铺前挂着灯笼、写着竖式字样招牌,有丝铺、饼子铺、染房、铁匠铺、竹器店等字样。

这条老街,看似平凡。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燕王秦日纲、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曾在这里设过指挥部。大革命时期,在这条街上,红一军、红二十八军,刘邓大军三纵、六纵指挥部也都曾设在这里。这条饱经苍桑、古韵犹存的老街,是大别山根据地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见证。 1 2 3

大别山红色之旅

湖北大别山导游词

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

湖北:大别山红色之旅解说词(二)
《湖北:大别山红色之旅解说词(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