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上海学习体会(宾娟)

发布时间:2020-03-03 03:55: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塑灵动的课堂,办鲜活的教育

——上海学习心得

5月13日至19日,我随区学习团一行前往上海参观学习。 期间,我们参观了“金苹果”学校,参加了上海市首届“白玉兰”教育论坛,并听了李海林教授的讲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在“金苹果”学校参观学习,该校周玉薇校长为我们作了题为“塑灵动的课堂,办鲜活的教育”的专题报告,报告全面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办学成绩。作为一所私立学校,“金苹果”不断发展壮大靠的是教学质量,靠的是学校的选择性和不可替代性。周校长从宏观层面入手,对中国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砭,为大家揭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战场就在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上,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一般不超过50年就会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中国建国已经63年,还没有实现0的突破,在某次高考后,记者拍到这样一张图片:考生将书本撕碎,碎片像一场鹅毛大雪般从空中飘洒下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多么的厌恶书本,读书人对书本的轻蔑是教育的失败。中国的教育如何改变?是否需要分数或质量?在中国目前的现状来说,中考和高考是选择人才相对公平的手段。学生没有了分数和质量过不了今天,但是只有分数和质量过不了明天,我们的教育不能单纯以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为目标。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存在三个无解:一是无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面对优等生的方式教学,差生听不懂。反之,无法满足高水平学生的需要。二是传统的教学无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教师一次充电,终生放电,而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驱力来源于学生具有挑战性的质疑。三是传统课堂无法让学生的素质和应试水平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周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她们的新课改:一是“以生为本”教学方法。金苹果学校实施的是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独学、对学群学、小展示、大展示、学案整理达标测评。教师制定导学案,以学为先,学导同行。教师退居于学生之后,尽量由学生自己学自己将,老师只要求三讲: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的重难点,讲缺陷性知识。老师在学生独学和对学群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要在课后写反思做批判,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导学案的设计以问题为导引,教育的起点应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进行,金苹果学校总结了四种教学课型:自主跟踪课----交流展示课(小组建设,多元评价)---复习提升课------检测反馈课。二是以“人学”为唯一目的。在学习的金字塔中,学生动用的感官越多,记忆效果做好。学生相互教并且快速运用,记忆的效果可达到90%。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对学群学,每个小组一旦变成“动车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三是新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文化系统,导学案系统,小组系统,流程系统,反思系统,评价系统。金校长强调:不看老师的表演,看学生的学来评价老师的教。 听完报告后我们深入“金苹果”的课堂,学生在小组展示及大展示中,由于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展示时发言精彩,学生倾听中质疑、补充,展示了学生灵活的思维,展现了灵动的课堂。但在学生的对学群学阶段,到底是由于学生年龄特征的影响,优秀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教室里打闹,造成课堂的无秩序状态,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每次老师都完不成教学任务。 我的一点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改革,我们的教学早已不是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的老套教学模式,我们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总结,我觉的我们是设置一个问题,探究一个问题,展示一个问题,而“金苹果”的模式是将所有问题展示出来,学生统一探究完,再统一展示。我们欠缺的是对学生展示的训练,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培养学生更好的倾听习惯,鼓励学生质疑,扩大展示的点、线和面。而且,金苹果的这套教学模式,应该是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变式,它对初中学生比较适合,因为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如看懂导学案的能力,需要学生一定的自制能力,而我们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的影响,中低年级难以看懂导学案,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对课堂难以掌控,反而可能降低了教学效率。在我看来小学生的课堂,更多的是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方面。而李海林教授的讲座:教师二次成长论则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方面,教师要从一个骨干型的教师转变成为一个卓越型的教师,读书是二次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学反思是第二次成长的关键。另外,参加了上海市首届“白玉兰”教育论坛中,我懂得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创建温馨、情趣的绿色生态教学环境,让孩子喜欢课堂,自觉的投入到学习活动,既是对教育本源的一种探索,也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要求。

以生为中心,以尊重为基础,以问题为纽带,以需要为准则,以发展为主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室充盈民主的气息,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让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

宾娟

上海学习体会(宾娟)

上海学习体会

上海学习体会

上海学习体会

上海电大学习体会

上海学习体会(定稿)

去上海学习体会

上海复旦大学学习体会

上海华东师大学习体会

赴上海学习体会

上海学习体会(宾娟)
《上海学习体会(宾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