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报告。6

发布时间:2020-03-03 02:17: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力推动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12-07 18:10来源:金昌日报

作者:站点设计管理员共计: 5888 字

市县(区)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市委七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12月6日上午在市委一楼会议厅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专题研讨推动全市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路举措,审议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全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市委书记张令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银天,市政协主席李生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马森,市委常委荣志远、李银、苏克俭、王春江、周文魁等出席会议。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应华主持会议。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苏克俭作了关于《中共金昌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的说明。

张令平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必将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1月25至27日召开的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为我们加快推进区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加速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对于我们加快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张令平指出,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注重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注重提升文化内涵和城市品位,不仅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而且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更加深刻地认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张令平要求,要理清思路,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全力推动我市文化繁荣发展。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决策部署和基本要求,着眼于实现科学发展、增强“软实力”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按照市委《实施意见》“112462”(即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个核心”,实施文化立市“一个战略”,依托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市“两个抓手”,突出镍钴工业文化、循环经济文化、

骊靬文化、红色文化“四张文化名片”,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六项重点工作”,落实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两项保障措施”)的总体思路,全力推动经济社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引领发展的突出位置,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针对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和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大力实施舆论引导工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坚决抑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前进。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德育培养,在坚持和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甘肃精神和“艰苦奋斗、和谐进取”金昌精神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守法、诚信、敬业”的陇人价值观,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把热爱祖国体现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实践中,把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转化为模范遵守社会主义法制的自觉行动,把提升社会道德水平落实到诚信为本和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上来,把实现个人价值体现到勤奋敬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上来,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基本道德规范,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建设全市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第二,要切实抓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们要按照省上的要求和创建工作方案,在坚持普惠均等原则,在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差距的同时,以甘肃一流、西部领先为目标,大力实施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惠民工程,加快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繁荣文化创作。二要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要继续按照“工业区东扩、生活区北移”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更加注重城市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城市文化内涵的拓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脉,突出城市个性,聘请高水平的设计团队对城市文化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不断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文化特色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在龙首新区和金水新区建设中,要注重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建成一批富有文化特色、彰显地域特征的标志性建筑,充分展现镍都工业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不断提升我市城乡建设文化品位。三要同步推进“五城联创”活动。坚持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不断巩固和扩大“五城联创”成果,继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组织实施好文明交通行动、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维护、公共秩序优化、公共行为规范、社会文化环境净化等专项行动,促进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城市整体文明水平,在全社会形成讲文明、讲正气、知荣辱、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第三,要围绕工业强市、文化立市,加快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业是我们推动跨越发展的主导力量,而文化则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我们必须坚持经济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文化立市“两大战略”,努力推动经济建设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刘伟平省长来金调研时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文化立市,坚定不移改造提升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发展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发展循环经

济,着重抓好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三大任务”。一要加快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我们必须按照刘伟平省长的要求,在大力支持金川集团公司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有色金属新材料项目和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好、产业关联度高的大企业,培育一大批竞争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支持金川集团公司与国内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机构,建立完善长期稳定的新材料研发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在镍、铜、钴及贵金属新材料产业的研发方面保持优势和领先地位,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全市60%的有色金属初级产品实现就地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的加工增加值超过现有有色金属原材料加工的增加值,使我市成为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和重要的加工出口区,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二要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利用三年时间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构建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和循环型社会三大体系。在农业方面,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建设循环农业产业园区,积极延长生物链和农业产业链,因地制宜发展“种—养—加”和“畜—沼—蔬(粮、果)”循环型农业模式,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多元发展。在工业方面,不断延伸有色金属、冶金、化工等产业链,促进产业在接续中延伸,结构在延伸中调整。围绕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支持金川集团公司实施镍冶炼渣资源综合利用、110万吨铜炉渣选矿、尾矿再选和瓮福公司50万吨磷石膏以及粉煤灰、电石渣等固废利用项目,切实提高各种工业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工深度。在循环型社会建设方面,从资源开采环节、资源消耗环节、废物产生环节入手,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强化全社会节水、节电、节能管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鼓励使用再生产品、绿色产品、节能节水产品和环保标志产品,促进区域内工业、农业,城市、农村,生产、消费等各环节产生的废物综合利用。三要加快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现在,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加快综合配套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新阶段,我们要按照刘伟平省长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九项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力争在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上三年内实现重点突破、五年内初步形成新格局,建成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为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示范作用。

第四,要大力挖掘镍钴工业文化、循环经济文化、骊靬文化、永昌西路军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其他产业的深度结合,打好“四张特色文化牌”,重点抓好金昌大剧院演艺中心、龙首新区文化一条街和骊靬文化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一是打好中国镍钴工业文化牌。要依托金川科技馆和国家矿山公园等载体,对中国镍钴工业发展史、镍钴工业科技支撑体系、工艺技术流程和发展成果,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和归纳总结,力求形成完整体系,使之成为反映中国乃至世界镍钴工业发展历程的缩影,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更多的旅游团体来我市参观、体验镍钴工业文明的独特魅力。二是打好循环经济文化牌。我们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发展模式、产业体系、产业布局及配套政策,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归纳,使其成为我市一张特色文化品牌。特别是要加快循环经济展览馆建设,运用现代手段精心设计制作展板、宣传片、工艺模型,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展史、发展成就、发展成果、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为明年第二次在我市召开的全省循环经济现场会打好基础。三是打好骊靬文化牌。要突出骊靬文化的国际性、神秘性、唯一性,以古城、公园、影视城、美食城、罗马商业城、风情园、森林生态园等项目建设为重点,高起点、大手笔开发文化观光、考古探秘、影视拍摄等系列旅游产品,积极开展影视剧创作、文娱演艺、歌舞表演等文化活动,打造

全国唯一的以中西传统文化融合为背景、以古罗马文化中国化为主题的经典旅游品牌景区,使之成为我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四是打好永昌西路军红色文化牌。要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不断丰富内容、改进载体、拓展领域,规划建设好红西路军永昌保卫战纪念馆,以实物展陈、图片展示、实景演出、现场互动、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在红色资源中合理适度融进现代元素,让人身临其境,使历史在可亲、可触中给人们带来更真切的感受和更深刻的震撼,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课堂。要依托我市特色文化资源,注重文化与工业、旅游、物流、信息等产业的互动融合,尽快研究制定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借鉴经济领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产业发展,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文化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论证储备和谋划实施一批对社会资金吸引力强、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大的文化产业项目,特别是延伸文化产业链条的“补链”项目,大力培育具有金昌特色的文化骨干企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动漫、信息、数字电影、会展与咨询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并将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化、工程化、数量化、时限化,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努力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张令平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市情,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措施,为我市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二要强化政策支持。三要强化人才支撑。四要强化工作责任。

张令平最后强调,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市,为推动我市文化繁荣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会议书面传达了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主要精神,与会人员还围绕市委书记张令平同志的讲话和《中共金昌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不是市委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长助理,市直各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中央、省属在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县区党政分管领导,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个人成长报告6

实习报告6

社会实践报告6

实践报告 6

思想报告6

.6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6

实习报告6

述职报告 (6)

工会报告(6)

报告。6
《报告。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ipv6报告 报告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