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3:46: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四爱国运动

一、历史背景

1、袁世凯政府接受了日本递交的“二十一条”密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了“二十一条”密约,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阅读教材64页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5月9日,除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这就是五九国耻。

2、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做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商讨处理战败国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英、法、美、日、意五个列强操纵和会,重新瓜分世界 。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出席会议,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阅读教材64页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的条件。

但是,欧洲列强却做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二、经过

1、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2、第一阶段: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主力:学生

逮捕了32名学生

过渡:学生的爱国行动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响应,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3、第二阶段

时间:

地点:上海

主力:工人

高潮:三罢斗争

上海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4、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

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合约。

三、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爱国精神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2、意义:①它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840——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要建立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要建立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从1915年开始,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提倡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以科学反对迷信,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又称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政治制度。科学指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具体的科学知识技术。

五四新文化运动还包括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主张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等内容。

③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五四运动广泛传播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自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6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4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2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讲解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