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1:12: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第五实验学校的???,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内容,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方面说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属于《中国历史》第三册,属中国近代史的范畴。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时期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另外在五四运动中体现出的“五四精神”一直传承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努力奋斗,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理解并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相当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归纳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军、结果、意义和五四精神的内涵等知识要点。

(2)、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朗读课文全文,从宏观上对所学知识有个初步认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

(2)、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五四运动和自己所了解的五四运动的资料,体验五四运动中爱国人士和五四青年表现出的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3)、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

突破策略:利用相关史料和影视片段,带领学生感悟、探究、分析,加深印象。

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

突破策略:贯穿于全课的学习之中,通过教师补充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五四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

(四)课时安排

第10课包括两个大问题:即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因为内容较多,一节课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安排为两个课时,这节课只学习五四爱国运动,下节课再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七年级历史,领略了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国史后,便进入了屈辱的、悲壮的中国近代史,这必然会使他们的情绪发生较大的波动。同时,经过一年的基本的历史教学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阅读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学生通过各种媒体以及以往的学习经验对五四爱国运动多少有一些了解,但并不系统,还很肤浅。因此,在教学时需引导和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关五四运动的资料、图片,创设研读、分析讨论的空间,使之独立或合作地进行学习和探讨。

三、说教法

本课面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这个阶段的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知识、对社会充满好奇和渴望,而又不愿被动学习,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等不足。我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的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和归纳总结法等,以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说学法

由于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论从史出”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中并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后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构建知识结构,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词“五四火炬”,引出“大家知道为什么把每年的五月四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吗?”97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提问“五四运动精神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五四爱国运动” 兴趣。

学习新课:

五四爱国运动(分为运动爆发的导火线、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这几部分)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视频播放《巴黎和会》,指导学生得出结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的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五四运动的经过、斗争口号、领导者、结果)

在学习五四运动的经过时,同样以影片为引导。该影片主要讲述:五四运动爆发后,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响应,在运动的后期,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提出四个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

(1)、五四运动爆发后,学生有哪些爱国行动? (2)、面对学生的爱国运动,当时的北洋政府有何举动? (3)、随着学生运动的高涨,各社会阶层纷纷响应,都是有哪些阶级响应了学生运动,斗争的高潮和特点是什么? (4)、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在哪里? (在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新”的阶级——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为后面讲述五四运动的意义作铺垫。)

在讲述五四运动的结果时,则以图片为引导(多媒体展示:《曹、陆、章免职令》《拒签和约的报道》)

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同时归纳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 ——陈独秀《敬告青年》 ——爱国主义精神。

在讲授到“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时,多媒体显示新旧民主义革命比较表,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1)、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2)、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生史观;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3)、革命目标与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教师总结:这次运动能够取得初步的成功,我们学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为我们同学的表现感到自豪、骄傲,正是因为有我们这样的学生在,所以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也希望今后的同学,能以这次运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精神为榜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4、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活动:(多媒体展示)《勿忘国耻》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

探究提问: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在学习“八荣八耻”,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在此,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明白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勇于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这也达到了学习历史,以史鉴今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八荣八耻”,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我们青少年更是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达到情感教育的升华。

总结 :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来源

“五四“爱国运动开幕词

《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纪念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