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8: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优秀教师事迹:孝老爱亲传佳话 倾情注爱谱师魂 ——古冶区范各庄镇佃大寨小学冯金霞事迹

有人说:要想收获就学会付出,谁也不能拥有全世界。人生总是充满着挫折,要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你的生活才会炫出光彩。孝心,是生命中的第一缕阳光。确实,孝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幸福。作为一名中年教师,20年来我用我的真情付出写下了什么是孝心,什么是师爱。 孝老爱亲传佳话

2003年,我的公公不小心把腿摔断了,这真是雪上加霜!因为我还有个患精神病的婆婆。怎么办?我和丈夫心急如焚,最后丈夫休了年休假,在医院照顾公公。我每天除了上班之外,还要在家照顾婆婆和孩子,更难的是婆婆犯起病来,我就得绞尽脑汁来安抚她。一天夜里,婆婆突然醒了,非要去看公公,不管我怎么劝说就是不管用,结果我只好把熟睡的儿子叫起来,带着婆婆连夜赶到了医院。因为婆婆精神不正常,像这样的事时有发生,我真是苦不堪言!因公公年岁已高,腿一直没好,这样一直在床上瘫痪了五年。照顾这样的老人谈何容易,我和丈夫每天都要在家庭和单位来回穿梭,下班后洗衣、做饭、照顾老人成了我的必修课,绞尽脑汁为老人条调理饭菜,为两位老人洗衣打理。十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照顾老人的辛苦。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我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并不是这样的。在公公卧床期间,我和丈夫总是精心照料。面对婆婆的“刁难”,我总是百依百顺,从不违背她的意愿,以免刺激她。公公总是逢人便夸我是他亲闺女!公公在世时,婆婆听公公的话,我们还比较好照顾,可公公去世后,婆婆又受了刺激,病情越来越重,三天两头往外跑。我和丈夫又都上班,为了照顾婆婆,我们简直筋疲力尽,苦不堪言。记得有一次我下班回家,一进家门,我看到锅碗瓢盆摆得满楼道都是,婆婆呆呆地站在门口,我知道婆婆又犯病了,我马上哄着她进屋,可她说什么也不进去。原来,她把一袋面搬到了外面,让别人拿走了。不管我咱么劝说,她就是不进屋,我只好陪着她在外转游,最后我给丈夫打电话,又买来了一带面,才把她哄进屋。像这样的事还好处理,如果婆婆要是生病了,那就更难伺候了,给她吃药,她说那是毒药,说什么也不吃,打针输液就更难了。记得一年冬天,婆婆得了支气管炎非得输液不可。丈夫上班不在家,我就连哄带骗的把婆婆哄进了诊所,婆婆一进诊所就往外跑,我又是好一阵安抚,婆婆才让扎了液。好景不长,没过一会婆婆就把液拔了出来,一连拔了几次,大夫非常反感,想不给输了,我又是赔礼、又是道歉,最后双手把着婆婆的手才算把液输完了,每次婆婆输液我都是这样陪着一起输。

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子女对父母的孝能够升华到某种境界,同样能够汲取蕴含于孝的巨大能量,足以行天下、成大业、无往而不胜,甚至能够创造出奇迹。

人们都说和一个精神病患者无法交流,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刚到婆婆家时,婆婆不认识我,经常管我叫“天津人”、“甚至日本人”,我做的饭她不吃,给她洗衣服她不让,总是瞪着我让我到日本去,让人哭笑不得!但我并不介意,而是一如既往的和她交流,为她做这做那,慢慢的她见我对她没有恶意,也就接纳了我。公公去世后,她哪也不肯去,她的女儿们多次叫她,她一次也没去过。她总是说:“金霞好,我就跟着她过!”婆婆因年岁已高,现在生活已不能自理。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她换洗,为了给婆婆洗澡,我就像上战场一样累的筋疲力尽,但每当看到婆婆那欣慰的笑脸,我总是在想:孝,真的能感天动地。 倾情注爱,用爱心与智慧耕耘

有人说一个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在家里必然是一个孝子,反之亦然,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必然会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二十几年了,照顾家庭和老人我尽心尽力,对待工作我更是不敢怠慢。多年来工作中我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从没因为家务事而耽误教学,二十年来,辛勤耕耘在育人的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我深深的体会到当一名教师的幸福感,那是一种别样的人生享受。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胜于母爱。师爱应该是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渗透到每个家庭之中。我们班里有个双耳失聪的女孩叫窦xx。我刚教她时她连一个音都发不好,更不要说话了,本来她应该上培智学校的,可她的妈妈说什么也不让她去,并恳求我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我不指望她能学什么知识,只要她能说话我就知足了。”当时我苦笑了一下,这样的孩子说话谈何容易,但看着家长那恳求的目光,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从那以后我的身边就多了一个小跟班,每逢下课时,我就带着她随时和她交流,看到什么我就教她说什么,尽管她一个音都发不出来,我还是不厌其烦的教她,说实在的有的老师不理解,甚至背地里偷偷发笑,但我并不在意,有时自己也会笑自己,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吗?但每当我看到她那羡慕的眼光,痛苦的神情时我就不忍心放弃她。记得一次放学后,孩子们都被家长接走了,她焦急地等待着家长,看到我,她就和我打手语,我像往常一样告诉她不许打手语,教她发老师的音。她像往常一样艰难的一次又一次跟我练口型,也不知练了多少次了,她竟奇迹般地发出了老师的音,我高兴地连眼泪都流出来了,赶忙打电话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她的妈妈,她的妈妈到校后流着眼泪激动地说:“谢谢,我没看错你,知道吗,早就听说你工作认真,所以我就让孩子跟着你。我的孩子有希望了。”这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更加坚定了我教她开口说话的信心,事实证明,我的苦心没有白费。六年了,现在的雨莲戴上助听器已经和普通的孩子一样了。每逢看到她那灿烂的笑脸。一种自豪和幸福感就会由心底而生。 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后进生,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但他们往往集许多缺点于一身,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不仅容易犯错,而且改过来之后极容易再犯。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用宽容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摸清后进生的思想实际,宽容而不包容地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能与家长进行沟通,准确找出后进生认识上的差距,从不挖苦讽刺他们,用爱心、诚心去感化他们、接近他们,跟他们说心里话,并用恒心和耐心来转化后进生,偏重表扬,着眼进步,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不辞劳苦,不言放弃,给时间,给机会,为后进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三年级时我班来了一位新学生叫吴桐。虎头虎脑的,一看就是位聪明的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发现了他原来缺点很多,上课思想不集中,写作业不认真……天哪!原来是一位调皮、贪玩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如果坏习惯不改,“小病不治变大病”那就麻烦了。一个星期过去了,任课老师都反应他上课思想不集中,家长反应欺负他们的孩子……看来这位虎头虎脑的孩子,对付起来,还要花一定的心思呀!

我筹谋了一段时间,开始了我的计划。他从最后一桌上升到了第一桌,他的一举一动,逃不过我的慧眼,当他不认真的时候,我用眼睛一瞪。他好象明白了我的意思,思想开始集中了。我心里一阵窃喜。没过多久,麻烦的事又来了,当别的孩子做作业,他却悠闲自在的听在那里不知在想什么,这可是个致命的缺点,一时改掉所有的坏习惯是很难的。开始,我故意站他的前面,催他写快点。刚开始是有点作用,可是当我一转身他有开始耍花招了,停在那里还是不写。这让我伤透了脑筋,后来,我发现他喜欢老师的表扬。我就跟他说:“你跟某某比赛,你写得快就奖你一颗星。”刚开始的时候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写得快。”我就竖起大母指夸他:“你瞧你又比别人快了,今天你又得了一颗星。”经过几次让他与别的孩子比赛,他的书写速度,有了明显的进步。三个星期后,当他和我们班的孩子熟悉了,打成一片时,我又发现了他一个缺点:爱打架。每天刚来到办公室就有孩子跑来告状,他动手打同学,一天告状的孩子有十几次,这还得了,再这样下去,整个班级要被他搞的永无宁日那就糟了。没办法的办法,我只好让他每天形影不离的跟着我。有时,让他读书,有时让他看书,总之,乖乖的在我身边就好。过了一个星期平稳下来了。这下,我的心开始有些放松了。随知,好景不长,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次还把别班的孩子打哭了,孩子,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对于他我真的是伤透了脑子,伤透了心。他的姐姐也在我们班是个优等生,经常被评为“星星小朋友,当她上台摘星时,我就发现吴桐眼睛就会放光,小脸红红的使劲为他姐姐鼓掌。我趁此机会悄悄对他说:“吴桐只要你保证一星期不打架我就叫你当星星小朋友你能做到吗?”他高兴地说:“老师我们拉钩好吗?”“好的!”一星期后,他果然当了“星小朋友”当他把小星星高高举起来时,我会心的笑了。是啊,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教育是常新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跟时代步伐,潜心钻研新课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多次被评为“教学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从2004年至2013年联系获区嘉奖,2009年荣立区三等功,2006年至2013年连续被评为区优秀德育先进工作者,我所教的班级多次获得区级优秀班集体的称号。2008年2010年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我所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市和区获奖。并参与了国家级《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课题的研究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我深知:要想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俯下身子,瞅准前方的路,一心为了学生,一心为了教育事业,倾情注爱,用爱心与智慧耕耘。不断学习,科学管理,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文章

关于推荐马丽同志为孝老爱亲典范的 事 迹 材 料 马丽, 女, 汉族, 现年 37 岁, 1995 年 7 月 参加工作, 现阆中市五马乡中心学校工勤人员。 马丽同志在工作期间认真负责, 任劳任怨, 不辞辛劳, 由于在炊事技术上非常突出, 于 2008年 8 月 借调到阆中市西河培训中心担任炊事工作。 结婚十五年来, 她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 家庭和睦, 婆媳之间相处非常好, 她的家庭曾先后 3 次被社区评为“文明示范户” 。婆媳相处十五年, 她把赡养老人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动力,竭尽全力用真情去帮助老人, 用仁爱去伺候老人, 用爱心去善待老人, 大爱无疆, 真爱无言, 二十四年来, 她用博大的胸怀和仁厚的挚爱, 换来了人间至纯至爱、至善至孝。 婆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 还有多年的腿病, 生活不便, 也给家人带来痛苦。 马丽的婆婆没闺女, 唯一的一个儿子在外地工作, 家中只有做媳妇的她。 十五年来, 她一边工作一边不厌其烦的陪着婆婆住院看病、伺候老人的生活。 马丽深知: 赡养老人,孝敬老人的责任重大, 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那是 2006 年 4 月 26 日 , 婆婆又因腮腺炎手术住进医院。困难来了怎么办? 马丽白天到校干好本职工作,下班再去医院照 顾。 跑前跑后半个月 , 出院后第三天, 婆婆又因昏迷送进市人民医院, 检查结果是贫血和小脑大面积堵塞, 医生说很严重需要转院。 忐忑不安的她急上加急, 请一天假送医院。 当时的马丽甭提多难受了, 婆婆需要照顾, 又要到学校上班, 急得她不知所措,既丢不下工作, 又放心不下婆婆。 没办法只有周六周日 看望她老人家了。 半个月 过去了, 病情稍有好转, 由于脑堵塞出院后, 老人记忆力严重衰退, 已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了。 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俗话说: 七分病三分养。 她每天精心呵护向照顾小孩一样照顾她, 无微不至的关怀婆婆, 从不嫌麻烦, 每到吃饭前把围裙带上,吃过后再摘下来。 晚上睡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2010年春季婆婆又换上偏瘫, 右身子和右手不灵了, 需要输液。 这又是个难题, 马丽白天不能耽工作呀, 只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 一边做饭一边看护。 日 复一日 , 一天、十天、二十天过去了, 婆婆的手脚还是不灵活, 生活不能自理。 怎么办? 想办法一定让婆婆好起来。 她先让老人从抓大东西核桃抓起, 再抓小东西玉米粒。耐着性子哄着婆婆进行抓东西练习。 为了不让老人寂寞, 她抽时间坐在床上哄, 给老人唱歌, 和老人一起打扑克, 逗老人笑。 亲戚朋友说:“马丽你真是太孝敬老人了, 你比亲闺女还亲呀!” 。 可她想: 能让老人快乐才是自己真正的快乐。 去年暑期放假, 马丽原本想好好休息一下, 不料婆母突然病情加剧, 不会说话、不会走路、连吃饭都吃不下去, 更不用说大小便自理了。 这一次, 老人再也没有站起来了, 家人商量准备后 事。 马丽的心如刀绞一般, 每天以泪洗面。 她与婆婆的真情已到了无法割舍的地步。 她不甘心婆婆的病情, 又把婆婆送到市人民医院做检查。 这次她真的失望了, 医生说治不了, 连药都没开,就让送回家。 面对婆婆严重的病情, 她祈祷着, 暗暗下着决心,一定要让婆婆在有生之年快快乐乐生活。 暑假的 50 多天里她尽量让婆婆吃得好, 每天搭配食品, 而且定时定量喂三顿饭。 每天搀扶着婆婆在地上转, 这一转就是十几分钟, 没等坐稳就又得起来。 为了让老人减少痛苦, 她每天这样反反复复, 三伏天, 那付出的汗水就可想而知了。 除此之外, 她还要洗衣服、搞卫生。 街坊邻居看了都心疼她,劝她说:“马丽,找一个保姆来替一替你吧”可她想: 按说, 自己有工作, 也有甩“道德包袱”的理由。 可是她又想, 自己是家中一员, 老人有病做媳妇的有孝敬的义务, 何况只有自己一人在婆婆身边。 马丽知道, 照顾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吃喝拉撒睡你都要考虑周全。 如果十天八天、一个月 两个月还好, 可长时间了, 一年、两年……, 伺候一位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给老人洗脸、换衣服、喂饭、洗衣服、吃药要付出许多许多。柔弱的身躯。 日 夜的劳累和操劳她见瘦了很多, 她心中只有一个目 标, 担起照顾婆婆的重担, 自己只有选择坚强, 坚强就是家中的希望。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自己的决定就是婆婆的生命,这是一种孝心, 更是一种责任。 暑假马上就要过去了, 开学没人伺候病人是她的一大愁事, 看见日 渐消瘦的她, 亲戚心疼的对她说:“让孩子他爸回来吧, 这样熬下去你会垮的。”她左思右想, 没 有雇人, 她白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下班后回去照顾老人, 一到夜晚, 整夜合不拢眼。 那时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能换来老人的幸福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 婆婆因躺时间太长,身体长了褥疮,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为了减少婆婆的痛苦, 她坚持每天给婆翻身消毒三次, 每天给婆婆换洗垫子。马丽捧着一颗孝老敬老的慈善的之心,侍奉着婆婆,吃了多少苦, 受了多少累, 无法统计。 就是因为她的不离不弃,婆婆一直活到现在。 马丽在平时对邻居也乐于助人, 2008 年地震期间, 她主动把家人及社区邻居搬到空旷地带安置,大家的生活成了一个大难题, 但她主动回到 6 楼的自己家里, 给 20 多人煮好一日 三餐,并带到安置点。 她的这些举动受到邻居们的啧啧称赞。 马丽同志在家里不但是一个好媳妇, 也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丈夫在外打工期间, 她承担了所有的一切家务, 由于她的悉心照料, 她的女儿在 2012 年考上了一所本科学校。 她的向善之心, 向善之举感动了亲戚朋友, 感动了同事, 也感动身边的所有人。 阆中市五马乡中心学校 二

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