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化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2: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995年 ,在改革 “应试教育”的呼声 中,我 国开始 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 ,并在当年 7月 ,由原国家教委 发出了《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 的通

知》,吹响了在我国大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的号角。从起初提倡阅读 中外文化经典著作 ,到广泛开展课余 文 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再到呼吁在专业课程 中渗透人文 精神,一路走来 ,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得 以层层推进 , 内容也在不断深化 。然而 ,我们也应该看到 ,十多年过 去了,文化素质教育并没有收到预期效 果。在一片热 闹繁荣表象的背后 ,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 内涵含混不清 虽然我国开始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 已有十多个年 头 ,但对于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很多高校领导、教师都没有弄清。 他们有的把文化素质教育简单地等 同于通识教育,有 的将 文化素质教育视为文科教育、德育教育。由于概 念含混不清,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二)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未得到肯定 对学校而言 ,尽管我 国已经出台了相关 的政策法 规 ,以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 ,但在很多大学 ,文化

素质教育的地位仍然不高 ,在课程安排、硬件设施等方面 ,文化素质教育仍然让位于以实用见长的专业教 育。 学校对 开设文化素质教 育课程 的教师也重视不够 ,有 的大学根本没有选派最 优秀的教师授课 ,使得文化素

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对学生而言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 即应试教育观念的影 响,将专业教育 的学习作为 自己唯一的价值取向,而对文化素质教育 ,则表现

得冷淡和无所谓 ,使得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收效甚微 。 (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当前我国大学安排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多是选修 课 ,而在大学生群体里流行一句 口头禅“必修课选 逃, 选修课必逃”,可见 ,这些选修课程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听。大学语文本应和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计算机 并列为大学生基本必修课程之一 ,但在很多大学 ,这 门 课程却没有设置。 此外 ,在课程 内容 的选择 上也 比较 散乱 ,主要是 “什锦小菜式”的“知识拼盘 ”,表面上看起来是面面俱 到,实质上却是蜻蜓点水 ,浅尝辄止 ,而且工具性和实 用性的人文课程居 多,忽视 了文化素质教育人文性 和 思想性的独特本质。 (四)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不灵活 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仍是沿袭了传统的教 们也没有摆脱记诵、做题、应试的顽疾 。 另一方面,虽然教育部早就提倡加强大学生文化 学方式 :教师讲 ,学生听,注重灌输 ,忽视学生主体性的 发挥。教师没有营造 自由思考、充分表意的课堂氛围学生素质实践活动 ,但是在实践方面 ,当前我国大学开展的 文化素质教育 ,主要仍停 留在上课、读书、听报告的范 畴内,学生 自己的实践活动寥寥无几 。

二、改善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的对策

文化素质的形成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在实施文化 素质教育有 了一个 良好开端的前提下 ,针对当前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表现出来 的种种不和谐 因素,我国大学 应本着积极应对的态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开创文 化素质教育 的新局

面。 (一)厘清文化素质教育观念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 的基础,所关 注的是

人的全面发展 ,使人成为高度 自觉完善的人,是一种 以 人为本的教育观。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建立人与 自然、

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 系,旨在克服专 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培 养全面发展 的高素质人才 。如果说 ,专业教育是要 教会学生做事 ,那么,文化素质教育则是要教会学生做 人。只会做事的人 只能称为“半人”,既会做 事又会做 人才能称为“人才”。但文化素质教育又不是简单 的人 文礼仪教育 ,人文礼仪教育并不是文化素质教育 的主 要任务。

文化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做人 ,包括使学生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正确对待 自己、对 待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 至全人 类和 自然环境 。 只有加强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对文化素质教育 的认识 , 厘清文化素质教育 的概念和内涵 ,将文化素质教育的 思想观念植人每个人心中,才能摒弃大学功利主义和 实用主义的趋向,真正将生命的终极关怀、人文关怀作

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归旨。寓深厚的人文情 怀、文化素养于专业教育过程 中,两类教育相得益彰,并驾齐驱 ,才能培养出高能力、高素养的新世纪人才。

(二)合理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内容另外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教师应从传统 的灌 以课程为载体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是实施文输知识中走 出来 ,充分发挥引路人的角色,通过对传统 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在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文化知识的剖析 ,启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 程时,应将部分课程纳入必修课的开设范围之列 ,辅以观、价值观 ,帮助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历 全校范围内的选修 ,以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 。在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民族 自豪感、民族 自尊心和 自信心。

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 ,就曾将 国文作为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 。

在西南联大时期 ,由中文系组织开设 的“大一 国文”成学语文理应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加以推广。 由于文化

素质教育融民族文化知识、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人格意识的培养于一体 ,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必须首先包括中华 民族优 秀文化传统 的课程,如开设中华诗词鉴赏课 ,《易经》、《老子》、《论语》、《大学》、《中庸》等传统经典著作的导读课等,培养大学

生良好的文化修养 ,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把握人类文 化发展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 ;其次应包括关于思维 方式方法训练的课程,如开设数学方法论、统计学方法 论、逻辑学、语言学方法论等课程,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 培养 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实事求 是的科 学方法和精 神 ;此外 ,美育课 程也是文化素质教 育必不可少的 内 容 ,如开设 面向全校 的艺术教育选修课 ,如大学美术、

大学音乐 以及礼仪修养等方面的课程。在我国古代教

育史上 ,就有礼乐并重的优 良传统。礼能规范人的行 为,乐则能陶冶人的性情。艺术教育课程实现 了在愉 悦的学习欣赏过程中,发展人性 ,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操守和精神境界。我 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 生就 曾指出,艺术上的修养对科学工作很重要 ,它能开拓科学创 新思 维 。(三)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高水平、有实效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需要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由于文化素质教育涉及的内容比较广 ,因此对教师提 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知

识储备必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既要具有较强的专业 素质 ,又应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他们不但要有较高

的学术水平、专业知识 ,而且更需要对学生有高度负责 的精神。”l3教师的治学精神、人生态度和人格 品行对 学生会产生持久和深远 的影 响。“学高 为师、身正为 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关心人、发展人、提升人,理 应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主题”l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应始终秉持人文关怀 ,教师角色应从传统的“授业 型” 角色过渡到“育人型”角色 ,把文化素养濡化 于学生的身心之中。(四)拓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第二课堂 为当时最受欢迎 的全校性必修课之一。笔者以为,大 文化素质教育更多 的是一种“潜移默化

通过启发、感染和熏陶,实现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化 , 而校园的环境建设和文化氛 围无疑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 用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文化展板、挂条 幅、写标语、放

映影片、文化演 出、诗歌朗诵、读书会等形式培养大学 生的人文情怀。邀请校 内外名师开设文 化讲座、作学

术报告 ,也是在校 园中营造浓郁的文化素质教育氛 围 的重要途径 ,而且其辐射面广 ,影响范围大 ,能起到“聆 听大师一席话 ,胜君读过十年书”的效果 。以笔者所在 的山西大学为例 ,学校 以文学院为

基地 ,开设 了“守护 中华民族精神家 园”为主题 的文化讲坛 ,每逢周末 ,都 邀请省 内外著名文化学者、教授为大学生讲授诸子百 家等经典古籍 ,不仅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还吸引 了一批兄弟 院校 以及社会上的青 年群体前来旁听 ,产 生了很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使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深 入人 心 。 2.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孑L子讲“下学上达”,就是指要通过亲身修证 ,才能 达到透悟的境界 ,要通过修身践性 ,超越文字表层 ,才

能达到心领神契、大彻大悟的境界 。文化素质教育 ,通 俗地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理论知识的习得 只有付诸

实践 ,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实现其价值 。大学 生通过参加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寒暑假三下乡、社 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运用习得的知识服务社会 ,有利于 培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 怀 ,加强对政治、文化、社会等问题的深入理解 ,为文化 素质课程的学习提供 实践来源。在参 与实践 的过程

中,学生们不仅能熟悉 自然 的或社会 的工作对象 ,还能 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会与人合作 ,广泛接 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 ,学会跨文化交流和与人共处 , 建立起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3.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网络的影响毋庸 置疑。网络

作为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体 ,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的重 要平台。在校园网上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可 以发 挥 网络特殊 的交互性作用 ,运用文字、图像、声音 的综 合表现力 ,凸显 师生共 同交 流与讨论 。在校园网 BBS 专区,可以粘贴师生讨论交流的帖子 ,鼓励大家畅所欲 言 ,充分调动师生在文化素质教育上的积极性 与主动

性 ,扩大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力。 大学不仅是传承知识和技术 的场所 ,更是传承文

化、陶冶情操、塑造灵魂的殿堂。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 体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能为我 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

养智能型和复合型的具有集体荣辱观和团队精神的人

才 ,通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的有机整合 ,培养青年一 代的创新精神 ,使他们成为善 于学习并有能力进行终 身学习的未来中国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虽然实施 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 ,但 只要大胆革新 ,不断调适、革 新教育观念和心态 ,系统规划和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 程内容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将显性课程与 隐性课程相结合 ,并借助网络等新型媒介 的推波助澜 , 定能开辟 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新天地 。

[1]庞海芍 .通识教育 :台湾 与大陆之 比较 [J].中国高教研究 ,2007,(6).

[2]王义道 ,关于深化文化素质教育 的一点认识 [J].中国大学教学 ,2001,(3).[3]张 岂之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 ,2005,(9). [4]马廷奇 .精神融合与重构 :现代高等教育 的价值取 向[J].现代大学教育 ,2003,(1)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报告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报告

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优秀奖

_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听后感

文化素质教育会上的开幕词

文化素质教育会上的开幕词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工作总结

文化素质教育征文投稿(学生)

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论文

百年暨南素质教育文化讲堂

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