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3 21:40: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2010级本治五张赛男

摘要:高等学校的课程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源泉,也是评估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的首要参考。但是,全国高校考试作弊现象经常发生,引起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考试作弊不仅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学校的良好学风,损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考试作弊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因此,探讨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现状

1.作弊学生两极化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往往是差生在考试中作弊,为了避免挂科、重修而不得不采取非常规手段应对考试。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作弊的学生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趋势。分析原因,一是受当前学校奖学金、评优机制对学生学分的硬性要求与社会上功利风气的影响,许多优秀生为了评优、获奖而作弊;二是优秀生迫于面子、哥们儿义气或者利益诱惑而协助学习较差的学生作弊。在调查中,不少学生对此也表示反感,但是在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压力下,为了不遭到排斥,仍然身不由已地参加。

2.作弊工具科技化

近几年,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的通讯工具以及学习设

备便成为了考场必备武器。每到考试季,都有部分学生到复印店缩印,面积不足64K的小纸条上可以浓缩1000到2000字;而软件兼容性极强的手机,能够翻看word、txt、ppt、pdf等多种格式文件,还附带查询功能,为迅速找到答案节省了翻阅的时间;掌上词典、无线耳机、飞信等等已经显示出,当前作弊行为已经不是单纯的交头接耳、传小纸条了。每年四六级考试结束后医院耳科总会有大量学生因为无法取出袖珍耳机、耳朵发炎等问题去就诊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3.作弊意识法制化

近几年屡屡发生学生因在考试中作弊受处罚,学校拒绝为其颁布毕业证书、劝退或者开除的事件。从2003年暨南大学武某诉学校因其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案胜诉开始,多起类似案件均以学生胜诉告终。这一方面体现出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学生处罚的依据是《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大学生考试违纪处分细则》等,这些规章规定均不是法律法规,所以其开除学籍、劝退等决定无法律依据,对学生进行处分时就缺乏法律支持和保障,在处理考试违纪学生时增加了难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其他考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

1.教育体制缺陷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下,“行政化”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固化,高校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教学方式僵化死板、学生学习能力低和个人综合素质的畸形

发展等问题导致教育目标的南辕北辙。高校教育已经沦落为“后高中阶段教育”,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为了应付考试及格,作弊便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不二选择。

2.高校监管不力

多数高校对考试作弊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因此容易造成监考不严,而监考不严从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考试作弊不良风气的形成,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不恰当。有一大部分作弊学生被老师发现后,老师本着“治病救人”、“下不为例”的态度,选择隐瞒不报,而只是收掉作弊所用的小抄,根本没有任何惩罚,使学生更加胆大妄为,起了反面的示范作用。这也使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流于形式。因此,由于学校和监考老师的默许和包容,导致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反地,美国出动司法力量打击考试作弊已经不是一次了。如2002年5月7日,美国执法部门在国内逮捕了58名在托福考试中作弊的外国留学生。美国司法部官员在声明中说,所有被逮捕的学生都面临阴谋欺诈的指控,他们将面临最高5年监禁和25万美元罚款的处罚。

3.人才评价的弊端

尽管目前整个社会都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深化教育改革”大多仍停留在口头上,难以摆脱以分数论英雄的情形。因此至今尚未完成教育体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应试教育依然有着肥沃的土壤。

在大学里,奖学金的评定、学位的授予以及入党,无不涉及到学习成绩。同时,知识经济时代带来了激烈的人才竞争,一些用人单位片面重视分数、证书、学历,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查,使得分数、证书、学历、文凭成为社会评价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许多学生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不惜借助不正当的手段以达到个人目的。

4.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在经济转型期,受到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冲击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社会上广泛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和成功速成意识。这使得守信者得不到相应的鼓励和收益,失信者得不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努力工作者默默无闻,投机取巧者风头正劲。受此影响,学生对作弊的羞耻感淡化,急功近利,甚至不少学生认为考试不抄是一种“愚蠢”、“刻板”的表现,致使考试作弊现象有扩大蔓延的趋势。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有效地减少与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最根本的要依靠学生自身。 因此,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就十分重要。诚信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是衡量道德的标准。国家倡导诚信,社会需要诚信,大学生要严于利己,拒绝作弊,自觉恪守诚信,用行为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可以通过签订

诚信考试承诺书、举行诚信考试主题班会、召开考前全校诚信动员大会、就学校关于考试作弊的相关校纪校规组织学生逐一学习、组织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做到遵纪守法、坦荡做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诚信意识。

2.完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完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也是减少作弊的一条有效途径。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它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当手段异化为目的,当分数决定命运的时候,平时疏于学业的学生,为了分数就选择铤而走险。因此,在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学校应适当减少考试卷面成绩在整个课程成绩中的比例,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既能考查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也能督促学生平时努力学习,减少考前突击、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

3.提高处罚科学性

当前高校应对学生作弊的处罚仍然较为单一,以北京某高校为例:对考试作弊同学酌情处理,取消考试资格、通报批评、情节特别恶劣者直至开除学籍。这样一是没有法律依据,二是处罚过为严重,造成了许多老师有顾虑,不愿给学生造成太大伤害。因此,大学应提高作弊处罚的科学性,对不同的行为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如:考试传递纸条、交头接耳、偷看他人试卷等行为,一次警告扣10分、二次警告扣20分„„三次以上取消考试资格。在调查中,多数学生认可这种处罚,并且认为,只要被抓住一次,基本就不会再进行二次作弊,有很好的威慑力,也不会对学生造成太大伤害。

这样的渐进式的惩罚方式既能使监考老师在处理考试过程中并不严重的作弊行为时减少心理压力,同时也能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考风,还能在学生中树立学校合情合法的形象。

总之,考试作弊不仅影响到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而且影响到校园风气、个人价值,同时增加了社会选用优秀人才的成本。高校只有充分认识到作弊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制定合理可行的处罚制度和防范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不良诱惑的影响,才能最大限度遏制不良风气。

参考文献:

[1]冯利君.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浙江统计,2008,(1).

[2]张艳萍.大学生作弊动因及应对路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3]宋志海,李鹏.高校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7).

[4]林兴,考试作弊的成本分析及其控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5]张耀君,试析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及防治措施[j].长春大学学报,1997,(2).

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在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透析

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

对我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作弊现象分析

大学考试作弊现象

谈考试作弊现象

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