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人传统精神家园探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13:42: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中国美术史与名作欣赏任课教师:吴强学院:建筑学院专业:城市规划学号:20080940123

姓名:杨天星

中国人传统精神家园探析

何为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即是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对于中国人传统精神家园无非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留给现在的中国人的财富。中国历史悠久,地广物博,文化底蕴丰厚,具体表现在哲学、宗教、政治、道德、文学、艺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多个层面,每一个层面对于不同的人群都是不同的精神家园。

首先,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周敦颐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程颐说:“生之性便是仁。”朱熹说:“仁是天地之生气。”“仁是生底意思。”“只从生意上识仁。”所以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而且要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因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世界上的民众都是我的亲兄弟,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我的同伴)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又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朱熹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这样的话很多。这些话都是说,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他是哲人的精神家园。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它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第三,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首先,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它是设计师的精神家园。

第四,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

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尤其是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融化物我,创作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画是具有“诗、书、画”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这是中中国画的根本;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情画意。它是艺人的精神家园。

第五,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

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第六,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国家

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

天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五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

八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它是我的精神家园。个人比较喜欢。因为过节就会回家,那个温暖的地方。总是固执的认为凡是有节放假,就是让人们团聚,所以我会尽力不错过,回家看看我那些可爱的亲人。

春节在中国人心中已不只是一个节日,早化为一种信仰。那种辞旧迎新的感

觉,怎么就让人觉得那么美好,听着鞭炮,看着烟火,吃着年夜饭,一年有这么一次春节足以。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读《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有感

传统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征文800字

传统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学习心得

中国人请客吃饭的传统礼仪

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

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doc

中国人传统精神家园探析
《中国人传统精神家园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