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0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2: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农业发展的特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唐代制瓷业的发展;商业繁荣的表现;城市的兴旺,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城市的特点;隋唐的服饰、饮食等生活习俗。

2.能力培养目标

①通过对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②引导学生归纳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和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

③启发学生运用唐代诗歌佐证教材内容,提高学生文史综合能力。

④引导学生欣赏唐代工艺品、服饰、家具,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认识到经济繁荣与社会生活丰富之间的辩证关系。

3.思想教育目标

①通过对隋唐经济状况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的繁荣才能使社会出现国泰民安的景象,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当今中国的国情与国策,坚定振兴中华的信念与决心。

②通过对隋唐社会生活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盛唐气韵”的风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③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超过了前代,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成为唐朝前期繁荣的物质基础。这是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也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④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的大城市。通过学习使学生产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隋唐农业、手工业的特点;商业繁荣和城市的兴旺。

难点:农业、手工业的特点。商业繁荣与城市兴旺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1.《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唐都长安平面图》(挂图或幻灯均可)。

2.影像资料:电视剧《大明宫词》《大唐情史》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片段剪辑。

3.唐三彩、秘色瓷、绫、锦等文物图片或幻灯片。

学生:请学生课前收集与本节内容相关(描绘唐朝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唐诗作品。

教学设计

1.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同时充分利用新教材较为丰富的插图和史料,注重详略得当。

2.由于隋唐历史与今天的生活时空相距遥远,并且经济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历史时颇感枯燥的难点,故为了增强课堂的互动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唐诗名篇佐证教学内容,使讲授更为生动、活泼,也更充分体现教学改革中各学科间的融合、互补。

3.通过一些艺术图片和服饰场景的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些变革,同时自然地向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使历史教育与美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空前鼎盛的隋唐时期,这种鼎盛不仅表现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还表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隋唐时期的经济状况。

【讲授新课】

一、隋唐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

几乎每个政权在建立之初总会推行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政策。(引导学生回忆隋唐政府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提问:经济的繁荣不仅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促使隋唐两代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时期的因素有哪些呢?请根据前面几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看法。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可能超出教材所述,对其中合理的分析应大力肯定,鼓励创造性思维。)

1.隋唐时期,国家统

一、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可到达马来半岛、印度和波斯湾。此外还有著名的南北大动脉──京杭大运河。

2.政府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比如租庸调制和均田制,使农民得到了土地和生产时间,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民族交往频繁。隋唐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

4.政府采取对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唐代与日本、朝鲜、印度、中亚、西亚各国的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政府还曾在广州设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由于上述主要原因,隋唐经济出现繁荣是必然的。它的繁荣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首先看看农业。

二、农业的发展

师:隋唐时期,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其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共同归纳特点,同时挂出《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

1.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

提问1:怎样理解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此前何时对江南进行过开发?

很久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江南地区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三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农民南迁,初步开发江南。南北朝时期,北方农民继续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得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提问2:隋唐时期对江南开发的情况怎样?

(请学生回答,突出四点:圩田更普遍,开垦山地,江淮大面积种植水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提问3:请阅读教材所列两句诗(刘禹锡《竹枝词》:“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温庭筠《烧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火田”),诗中反映出隋唐开发江南过程中出现的什么问题?今天我们能以这样的代价来发展经济吗?

在开发土地资源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唐代诗人所叙述的,像这样的放火烧山,开垦山地,围湖造田都是对自然生态平衡的一种破坏。可见那时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都是十分淡薄的。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深知发展经济、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之间必须要力求平衡,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2.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

京杭大运河不仅有利于南北航运,也有利于灌溉农田,同时政府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还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请同学们回忆战国时的都江堰、郑国渠,秦朝的灵渠,西汉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在农具的改进方面,劳动人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请同学们看书上插图)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请学生区别三国时魏国马钧发明的人力灌溉工具翻车和西汉时出现的播种工具耧车。向学生展示三种工具的图片,请学生介绍各自的用途。)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提问: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是什么意思?

(请学生结合政治经济学知识讨论、回答。注意商品、商品经济、市场、市场经济等词语的使用。)

尤其是茶叶成为生活日用品,饮茶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之一,从政府征收茶税可知茶叶的商品程度极高。(可考察学生在地理学科中所学过的茶叶种植的地理条件。)当时的茶园、茶场主要分布在江南的丘陵地区,而且种类繁多,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今天,中国的许多名茶在世界上也极负盛名。

指导学生阅读补充材料,指出唐玄宗时,人口比唐太宗时增加了三倍,主要因素就是生产的发展。请同学背诵杜甫描述开元盛世状况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三、手工业的发达

提问:隋唐时期手工业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1.产地分布广。

(请学生识读《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从图中概括出手工业分布有何特点。)

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丝织业发达的城市:宋州、亳州、吴州、宣州,找出白瓷产地邢州、青瓷产地越州等。

2.生产规模大,产量多。

古代中国在造船业方面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隋朝时就曾建造五层的战舰,唐朝时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被称为“海上霸王”。

3.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产品。

(此目应适当详细一些,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理性认识,再展示唐三彩、秘色瓷等瓷器和绫、锦等丝织品文物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印象。)

4.技术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的风格。

唐代的许多手工艺品不仅工艺精美,巧夺天工,而且常常能吸收多种外来风格,所谓盛唐气韵也表现在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

【巩固练习】

1.隋唐时期农业发展较快,其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列举隋唐时期有代表性的手工业产地和手工业品(各三个)。

【本节总结】

(引导学生来完成。)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交通发达,统治者推行发展经济的政策,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中外经济交流加强等因素,促使这时期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农业方面,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农田灌溉大大发展,农具得到改进(如曲辕犁、筒车);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手工业方面,产地分布广;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品(如唐三彩、秘色瓷);技术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的风格。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的内容。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l、2。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分析了隋唐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概况和特点。那么在农业、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隋唐的商业和城市发展又会怎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商业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

【讲授新课】

四、商业的繁荣

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有着“重农抑商”的观念,尽管商人的地位一直不高,商业的发展有着种种意识上的障碍,但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隋唐时期的商业仍是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大大超越了前代。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隋唐商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1.商人遍及全国,商船往来便利。

(请同学背诵白居易名篇《琵琶行》中琵琶女自述嫁作商人妇的诗句)“„„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诗中所述的这位“重利轻别离”的商人,常年离家经商,这在当时是很普通的现象。诗中所提及的商品“茶”正是唐代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农产品之一。由于隋唐时运河、长江等水运便利,陆路上客栈、“驿驴”齐备,这也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2.币制改革,通用“通宝”。

学生回顾:隋唐以前,有哪几次重要的币制改革?

中国古代货币在很多时代都有各自的特征,比如:战国时各国不尽相同的刀币、铲形币、蚁鼻钱等,秦朝的圆形方孔钱,汉代的五铢钱等。唐开始通行“开元通宝”,确立了以后历代货币的范式。

3.市场较前代发达,管理日趋规范

(展示《唐都长安城平面图》,请同学们找出长安城市中的“东市”“西市”。)

提问:①城市中的“市”指什么?“市”有什么特点?

②政府是如何对“市”进行管理的?

(由学生阅读教材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所谓“市”就是城市里固定的交易场所。唐代对市场的管理已日趋规范化,划定范围、设置官员、限定时间,市中有邸店和柜坊(指导同学区别邸店和柜坊二者的不同)。此外,还有“市”衍生出的“夜市”“草市”等等。(请同学们举出几例以“市”命名的地名,比如:菜市口、盐市口、羊市街等等。)

4.商人多,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由于唐代风气开放,在商贸往来方面,政府也给了外国商人许多在境内自由贸易的权利。那个时候,在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会,东亚、西亚的商人纷纷云集,他们还带来诸如胡椒、波斯地毯等异域商品,也带走了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在古代社会的国际贸易史上分外突出。

(提问:一个商业繁荣的时代,城市的兴盛是否会受商业影响?)

学生回答后,归纳:唐代的城市空前兴旺,而且城市的职能特征也十分突出。

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各名族交往的扩大,促进了城市的兴旺。

五、城市的兴旺

(重点学习隋唐城市的代表──长安城的兴旺,其他如洛阳、扬州、成都等城市着力突出各自特征。)

1.政治和文化中心及商业大都会:长安和洛阳。

(通过如下三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理解、体会唐都长安精巧的布局、宏伟的气势、繁荣的景象。)

(1)识读《唐长安平面图》,学生总结出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对长安城形成整体印象。(强调如今的西安有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

第一,城市当中有宏伟的宫城和皇城。

第二,街道整齐,树木成行,朱雀大街把南城分成东西两半。

第三,长安城内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是分开的。

(2)结合教材(合小字补充材料)对长安城的介绍,让学生用语言对唐时的长安城予以描绘。

(3)学生交流收集的反映长安城景象的诗句,进一步加深对长安城繁华景象的体会。

(相关唐诗: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等等。)

2.南方商业中心:扬州、成都。

学生在挂图上找出扬州、成都。

扬州、成都这两座城市各有何特点?(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扬州: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唐后期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有繁华的夜市。

李白留下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千古绝句,而杜牧更发出感叹:“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成都:商业地位仅次于扬州(“扬一益二”)。

地处川西平原,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当时的商业地位仅次于扬州。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此生活,更留下名篇《春夜喜雨》,末句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所以成都也被称作“锦官城”。

六、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隋唐时代由于民族之间的融合,中外交流的加深,社会生活较之前朝各代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

[放映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和《大唐情史》中反映唐朝社会生活(如服饰、饮食、饮酒、饮茶、住宅、骑乘等)的片段,使学生对隋唐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有直观而深刻的理解。]

提醒学生注意:文艺作品中的历史剧不能等同于史实本身,甚至它的道具也多有夸张之处,我们只是借这生动的影像感受一下大唐的“盛世华美”。

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同步重点解说:

比如女性服饰,流行袒胸窄袖,发型则云鬓高耸,一派大家风范。不过近年流行的“唐装”却并非唐代服装,而是“中式服装”的代称。

比如饮食多样化,学会了酿造和饮用葡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颇多异域风情与豪放。

比如家具的变化,基本上形成了后世中式家具的雏形。

比如丰富的文娱活动:马球、秋千、灯节。剧中的小太平正是在偷偷溜出宫观灯的夜晚遇见了她心中“初春的第一缕旭光”,──薛绍真是个富裕开放的社会啊。

【开放性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唐代的社会生活变化较大,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很大,那么这两种变化的背景有何异同?(课后练习第三题)

(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予以指导。)

【教师小结】

隋唐时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促进了商业的发展。隋唐时期的商业比前代更为繁荣,表现在:商人遍及全国,商船往来便利;币制改革,通用“通宝”;市场较前代发达,管理日趋规范;商人多,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随着商业发展,城市也繁荣兴旺起来,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其中长安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城市有市,有坊,店铺林立,十分繁华。

由于各民族交往频繁,中外交流也多,各族各国的生活习俗渗人中原,使唐朝社会生活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了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所有这些都表明,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阅读与思考”。

205一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隋唐时期总结

高中历史隋唐时期(教案)

古代文学(隋唐时期诗词)

第十课 隋唐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21课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复习教案

魏晋隋唐时期民间祭祖制度略论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教案

隋唐时期与清朝科举制度的不同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0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