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03:31: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 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侵朝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3、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A、镇压反革命 B、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土地改革

5、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 ① 鞍山钢铁公司②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③ 沈阳第一机床厂④ 大庆油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 急于求成③ 自然灾害④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 国有经济② 集体经济③ 个体经济④ 私营经济⑤ 中外合资企业⑥ 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2、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邓小平B、江泽民 C、周恩来 D、胡锦涛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 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 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 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 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4、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C、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15、2004年是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周年纪念 A、40 B、45 C、50 D、55

16、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20世纪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1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的代表权

B、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在1996年,又将( )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A、航天技术 B、信息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海洋高技术

19、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的两个地区是

① 新疆② 香港③ 澳门④ 台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21、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① 反腐倡廉②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④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⑤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2、明明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所受的这种教育属于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基础教育

23、下面不属于新中国诞生后的文艺作品有

A、《红岩》 B、《青春之歌》 C、《茶馆》 D、《狂人日记》

24、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贡献有

① 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②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解放了全中国③ 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 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5、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A、就业制度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医疗保险制度 D、再就业制度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小题15分,计3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

二、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党的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内容上体现的一条主线是什么?(2分)

(2)这二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3+3分)

(3)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什么思想路线?(7分)

27、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2分) ( 2) 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2分)

( 3) 材料中的二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都有哪些功绩?在党的领导集体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8+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28、请用史实说明,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调整或变革?结果如何?(10分)

29、每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全体师生齐唱国歌,请问我们歌唱的国歌创作于什么时期?有人说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过时了,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角度谈谈你唱起这首歌时的感想?(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B 5C 6B 7A 8C 9A 10D 11D 12A 13A 14C 15C 16B 17D 18D 19B 20B 21B 22D 23D 24A 25C

二、材料题:

26、(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

(2)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建设开了个好头,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

27、(1)"大救星"是毛泽东。(2分) (2)"老人"是邓小平。(2分)

(3)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4分)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4分)

他们是我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3分)

四、问答题:

28、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9、思路一:针对"过时论",结合我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与世界发展的差距,进行反驳。

思路二:从"历史使命感"角度出发,谈中学生做为祖国明天的栋梁所肩负的责任,引发努力学习的动力。

思路三: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背景"角度谈此歌在昨天和今天的意义。

总之,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且积极向上的观点均可给分。表达特别好的可以适当加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材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推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推荐]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