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试卷

语文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0:35:51 来源:教学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化学教科书是遵循化学课程标准,依据构建教科书的三序结合的原则编制而成的,这三序是指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12、化学教学活动要素主要有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目的和环境。

13、教学重点是指教材的中心内容,知识的生长点和连接点,具有广泛的迁移和应用价值;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起来困难,容易混淆的内容。

14、中学化学教科书的基本内容由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 六大块组成。

15、说课内容大致包括五部分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

11、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12、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指导、限制、评价教学的作用。

13、建构主义教学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的四要素。

14、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知识的要求分

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是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

15、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着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分别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12、教学方法的十六字方针是_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亦多法 贵在得法。

13、2003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要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这里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指 _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其中必修包括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分别是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

14、化学教学过程以实践、实验为基础,必须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是指 _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两个“转化”是指知识转化为真知 真知转化为能力。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 (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 (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 (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7、简述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 (2)主导性与主体性; (3)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4)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18、化学教学过程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多向互动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请用相关化学教学理论简单分析下图的含义。 (1)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 (2)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3)较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4)高考理科综合形势下,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9、简要介绍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

(2)基本要求:a.实验的目的性 b.保证实验的成功 c.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 d.实验操作规范 e.边示范边讲解 f.尽量提高可见度 20、请简单谈一谈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其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趋势如何? 存在的问题:(1)化学教材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问题;(2)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3)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上,缺乏多样性;(4)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5)化学实验教学薄弱,学生动手的机会少。 趋势:(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概念,增加人文关怀。(2)凸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3)加强STSE课程教学。(4)精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展。

四、设计题。(8分)

21、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5分钟之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回忆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我们学习了活泼金属Na的化学性质,那么你认为Na与CuSO4溶液是否也能发生上述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1分

提出假设: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全班同学形成了两种分歧:能与不能。 ――2分

[师]现在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推测,认为Na与CuSO4溶液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的同学,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认为不能,请说明理由,并亲自实验检验你们各自的假设是否合理、科学、准确,因为只有化学实验才是最客观、公正的裁判。

收集资料:学生分小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可行后进行实验: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并认真记录。 ――2分

验证假设: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浮动,②有气泡,③发出嘶嘶的声音,④蓝色浑浊。)并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吻合。讨论、交流、合作,表达各自的看法和见解。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Na与CuSO4溶液不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证明发生了如下的反应:2Na + 2H2O+ CuSO4 = Cu(OH)2↓+ Na2SO4 + H2↑ 整合应用 练习: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五、论述题。(12分)

22、试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300字)说明:围绕下述观点论述

(1)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a.之所以要“教为主导”,是因为:一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间接经验,其学习行为受到自身生理、心理、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需要教师的主导;二是教师“学在先,术有专攻”,有能力进行主导;三是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只能进行主导。“教为主导”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的领导、指导和辅导。 b.之所以要“学为主体”是因为:一是学生是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和学习上的两个“转化”的内因;二是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三是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权,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并与教师的主导同步。(2)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多渠道传递与接收教学信息” a.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实验多,内容多,广泛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b.化学教学过程是具有多维性,是多向互动过程。c.有利于学生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3)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教学原则。 ――4分

a.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b.创设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c.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d.多元沟通

推荐第2篇:《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D)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D)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

A.教学科目 B.教学进程 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前三项都包括

2、教学目标是指(A

A.预期的教学效果 B.教学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3、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一般性指标是(A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4、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BC ) A.化学基础理论课 B.化学用语课 C.化学实验课 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5、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A)

A.标准差 B.标准分 C.算术平均数 D.区分度

6、10gMg、Zn、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4.48L(标况),则Mg、Zn、Fe总的物质的量是(A

A.0.2 mol B.0.3 mol C.0.225 mol D.0.4 mol

7、-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碳原子(2000年全国高考题)( D)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4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8、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B)(2004年高考题*上海卷)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里昂 D.含汞电池

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3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10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药剂是(D )

A.TNT B.KMO4 和 H2SO4 C.黑火药和炸药 D.白磷的CS2溶液

10、24g硫和32g氧气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是(C ) A.16.8L B.33.6L C.22.4L D.5.6L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化学教科书是遵循化学课程标准,依据构建教科书的三序结合的原则编制而成的,这三序是指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12、化学教学活动要素主要有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目的和环境。

13、教学重点是指教材的中心内容,知识的生长点和连接点,具有广泛的迁移和应用价值;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起来困难,容易混淆的内容。

14、中学化学教科书的基本内容由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 六大块组成。

15、说课内容大致包括五部分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 (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 (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 (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7、简述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 (2)主导性与主体性; (3)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4)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18、化学教学过程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多向互动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请用相关化学教学理论简单分析下图的含义。

(1)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 (2)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3)较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4)高考理科综合形势下,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9、简要介绍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 (2)基本要求:a.实验的目的性 b.保证实验的成功 c.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 d.实验操作规范 e.边示范边讲解 f.尽量提高可见度

20、请简单谈一谈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其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趋势如何? 存在的问题:(1)化学教材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问题;(2)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3)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上,缺乏多样性;(4)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5)化学实验教学薄弱,学生动手的机会少。 趋势:(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概念,增加人文关怀。(2)凸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3)加强STSE课程教学。(4)精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展。

四、设计题。(8分)

21、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5分钟之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回忆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我们学习了活泼金属Na的化学性质,那么你认为Na与CuSO4溶液是否也能发生上述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1分

提出假设: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全班同学形成了两种分歧:能与不能。 ――2分 [师]现在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推测,认为Na与CuSO4溶液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的同学,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认为不能,请说明理由,并亲自实验检验你们各自的假设是否合理、科学、准确,因为只有化学实验才是最客观、公正的裁判。

收集资料:学生分小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可行后进行实验: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并认真记录。 ――2分

验证假设: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浮动,②有气泡,③发出嘶嘶的声音,④蓝色浑浊。)并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吻合。讨论、交流、合作,表达各自的看法和见解。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Na与CuSO4溶液不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证明发生了如下的反应:2Na + 2H2O+ CuSO4 = Cu(OH)2↓+ Na2SO4 + H2↑ 整合应用 练习: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五、论述题。(12分)

22、试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300字)说明:围绕下述观点论述

(1)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a.之所以要“教为主导”,是因为:一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间接经验,其学习行为受到自身生理、心理、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需要教师的主导;二是教师“学在先,术有专攻”,有能力进行主导;三是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只能进行主导。“教为主导”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的领导、指导和辅导。 b.之所以要“学为主体”是因为:一是学生是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和学习上的两个“转化”的内因;二是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三是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权,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并与教师的主导同步。(2)论述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多渠道传递与接收教学信息” a.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实验多,内容多,广泛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b.化学教学过程是具有多维性,是多向互动过程。c.有利于学生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3)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教学原则。 ――4分

a.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b.创设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c.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d.多元沟通

推荐第3篇:《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F)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F)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

A.教学科目 B.教学进程 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前三项都包括

2、启发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 CD)

A.第一层级 B.第二层级 C.第三层级 D.综合的方法

3、下列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高信度必有高效度 B.高效度必有高信度 C.高信度不一定有高效度 D.高效度不一定有高信度

4、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BC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5、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A)

A.标准差 B.标准分 C.算术平均数 D.区分度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5年全国高考题)( A)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7、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和b 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C )(2003年高考题*江苏卷)

A.2w1=w2 B.2w2=w1 C.w2>2w1 D.w1

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参加反应的Y和生产物Q的质量之比为(2005年全国高考题)(D ) A.46:9 B.32:9 C.23:9 D.16:9

9、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2000年全国高考题)(C )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10、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C )(2004年高考题*上海卷) A.是4He的同分异构体 B.比4He多一个中子 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化学教学论是研究 的一门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学科。

12、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指导、限制、评价教学的作用

13、建构主义教学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的四要素。

14、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知识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是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

15、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着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分别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6、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 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7、简述化学教学方法的分类。(1)第一层级: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 (2)第二层级: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3)第三层级:新的综合的方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

18、如何理解化学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主体与客体(学习对象)通过学习者的外周活动与中枢活动这两种活动形式而展开的,没有活动也就无所谓教学过程,但是教学活动又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化学教学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

19、简要介绍中学化学课程的四种基本组织形式

分科课程 基础型课程 学科课程 必修课 1.{ 2.{ 拓展型课程 3.{ 4.{

综合课程 研究型课程 活动课程 选修课

20、请简单谈一谈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其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趋势如何? 存在的问题:(1)化学教材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问题; ――3分 (2)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 (3)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上,缺乏多样性;

(4)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5)化学实验教学薄弱,学生动手的机会少。

趋势:(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概念,增加人文关怀。

(3分)(2)凸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 (3)加强STSE课程教学。

(4)精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展。

四、设计题。(8分)

21、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氯气与硫氧化性强弱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5分钟之内)要求按模式的结构设计。参考案例:

提出问题: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S和Cl2都是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那么他们之间的氧化性强弱的关系如何呢? ――1分

猜想与假设:从他们的原子结构看,他们都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氯束缚电子的能力比硫强。而氧化性是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故得电子的能力为:氯大于硫。因而可推测他们单质氧化性的强弱为:Cl2>S。 ――2分

实验验证:(3分)(1)组织引导学生设计验证的实验方案:依据氧化性强弱不同。 ① Fe+S ② Fe+ Cl2 可通过反应后检验产物成分判断。 (2)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① 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说明S把铁氧化为+2价。 ② 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Cl2把铁氧化为+3价。 得出结论: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他们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S。――1分 整合应用:下列各物质中,不能由组成它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氧化而得到的是( ) (1分) A、FeS B、Fe3O4 C、FeCl3 D、FeCl2

五、论述题。(12分)

22、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300字)必要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教学作为一个认识过程,它有彼此协同作用的两个方面,

一、智力因素;

二、非智力因素(或情意因素)。――2分 A、智力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以及个体身上具体形成和表现的各种能力,它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加工和处理,因而是学习任务的执行者和操作者。 基础条件

知识,技能 能力 促进

技能可以简化智力活动的内容,技能通过实践训练形成。 ――3分

B、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在个体身上形成和表现为学习态度。使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学习活动需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学习成绩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物,调查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大多是情感因素缺乏。 ――3分

(1)忽视化学学习动机培养,常以考分高低奖罚学生。 (2)忽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师偏爱优生。

2.实施方略:

(1)激发学习化学兴趣,加强STSE教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绿色化学; (2)多做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情操。 (3)改进教学方法。 ――4分

推荐第4篇:《 化学教学论 》期末考试试卷( G )

《 化学教学论 》期末考试试卷( G )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有 1 ~ 2 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

1 、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 )

A.教学科目 B.教学进程 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前三项都包括 2 、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AD)

A.特殊的认识过程 B.实践过程 C.科学认识过程 D.知识的再发现过程 3 、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一般性指标是(A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4 、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BC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5 、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CD )

A.第一层级 B.第二层级 C.第三层级 D.新的综合的方法

6 、8 、已知 Q 与 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9 : 22 ,在反应 X + 2Y = 2Q+R 中,当 1.6g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 ,则参加反应的 Y 和生产物 Q 的质量之比为(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D) A.46 : 9 B.32: 9 C .23 : 9 D.16 : 9 7 、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 2000 年全国高考题) (C )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8 、10gMg 、Zn 、Fe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 4.48L (标况),则 Mg 、Zn 、Fe 总的物质的量是( A) A.0.2 mol B.0.3 mol C.0.225 mol D.0.4 mol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 3 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 10 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药剂是(D ) A.TNT B.KMO 4 和 H 2 SO 4 C .黑火药和炸药 D.白磷的 CS 2 溶液

10 、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 3 He 存在。以下关于 3 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C)( 2004 年高考题 * 上海卷) A.是 4 He 的同分异构体 B.比 4 He 多一个中子 C.是 4 He 的同位素 D.比 4 He 少一个质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 、化学教科书是遵循化学课程标准,依据构建教科书的三序结合的原则编制而成的,这三序是指 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12 、建构主义教学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和 作为学习环境的四要素。

13 、2003 颁布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实验 ) 》明确指出 , 高中化学要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 , 使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这里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 、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其中必修包括化学 1 和化学 2 ,选修包括 6 个模块分别是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 15说课五大部分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6 、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 )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 2 )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与发展智能相结合;( 3 )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 4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 5 )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 6 )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17 、你如何理解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简要展开,每一点 1.5 分。 ( 1 )有领导 ( 2 )间接性 ( 3 )明显受控性 ( 4 )化学学科特征

18 、化学教学过程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多向互动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请用相关化学教学理论简单分析下图的含义。( 1 )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 ( 2 )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3 )较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 4 )高考理科综合形势下,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9 、简要介绍中学化学课程的四种基本组织形式(1.) 分科课程 , 综合课程 ;(2.)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3.)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4.)必修课 ,活动课程;

20 、你认为中学化学教学中,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节好课的标准:( 1 )目标明确,切合实际 ( 2 )内容正确,难易适中 ( 3 )方法得当,运用灵活 ( 4 )语言生动,言简意赅 ( 5 )结构紧凑,组织有序 ( 6 )以情感人,积极性高

四、设计题。( 8 分)

21 、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 5 分钟之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大家回忆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我们学习了活泼金属 Na 的化学性质,那么你认为 Na 与 CuSO 4 溶液是否也能发生上述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 1 分 提出假设 :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全班同学形成了两种分歧:能与不能。 ―― 2 分

[ 师 ] 现在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推测,认为 Na 与 CuSO 4 溶液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的同学,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认为不能,请说明理由,并亲自实验检验你们各自的假设是否合理、科学、准确,因为只有化学实验才是最客观、公正的裁判。

收集资料 :学生分小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可行后进行实验:将一小块 Na 投入 CuSO 4 溶液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并认真记录。 ―― 2 分

验证假设 :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①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浮动,②有气泡,③发出嘶嘶的声音,④蓝色浑浊。)并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吻合。 ―― 1 分 讨论、交流、合作,表达各自的看法和见解。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 Na 与 CuSO 4 溶液不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 ―― 1 分 实验证明发生了如下的反应: 2Na + 2H 2 O+ CuSO 4 = Cu(OH) 2 ↓ + Na 2 SO 4 + H 2 ↑ 整合应用 练习: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论述题。( 12 分)

22 、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 300 字)( 1 )该教学原则的涵义:应尽量以化学实验、实物等开路、引导,并在实验过程中将实验――观察――思维统一,通过实验启迪思维。 ―― 2 分

( 2 )提出该条教学原则的必要性:从化学学科教学特点及化学实验的作用进行分析。―― 4 分 ( 3 )实施这一化学教学原则的途经:

a.多做实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b.教学中实施“看――做――想”相统一; c.学生能做的实验由学生自己完成,让他们多动手、动口、动脑; d.加强教学反馈。

《 化学教学论 》期末考试试卷( H )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有 1 ~ 2 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

1 、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BC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2 、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CD )

A.第一层级 B.第二层级 C.第三层级 D.新的综合的方法 3 、教学目标是指( A)

A.预期的教学效果 B.教学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4 、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BC ) A.化学基础理论课 B.化学习题课 C.化学实验课 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5 、下列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C ) A.高信度必有高效度 B.高效度必有高信度 C.高信度不一定有高效度 D.高效度不一定有高信度

6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是( 2005 年全国高考题)(C ) A.BF 3 B.H 2 O C.SiCl 4 D.PCl 5 7 、24g 硫和 32g 氧气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是( C) A.16.8L B.33.6L C.22.4L D.5.6L 8 、关于电解 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B)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 KI 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9 、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B)( 2004 年高考题 * 上海卷)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里昂 D.含汞电池

10 、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 2000 年全国高考题) ( C)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 、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格,知识和能力

12 、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知识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是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

13 、2003 颁布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实验 ) 》明确指出 , 高中化学要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 , 使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这里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 、化学教学过程以实践、实验为基础,必须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是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两个“转化”是指知识转化为真知,真知转化为能力

15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着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分别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6 、简述化学教学方法的分类。

( 1 )第一层级: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 ―― 2 分 ( 2 )第二层级: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 ―― 2 分 ( 3 )第三层级:新的综合的方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 17 、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 1 )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 ―― 2 分 ( 2 )主导性与主体性; ―― 2 分 ( 3 )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 1 分 ( 4 )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 1 分

18 、如何理解化学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主体与客体(学习对象)通过学习者的外周活动与中枢活动这两种活动形式而展开的,没有活动也就无所谓教学过程,但是教学活动又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化学教学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 6 分 19 、简要介绍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 1 )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

―― 3 分 ( 2 )基本要求: a.实验的目的性 b.保证实验的成功 c.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

d.实验操作规范 e.边示范边讲解 f.尽量提高可见度

―― 3 分

20 、你认为 21 世纪化学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有哪些?终身学习的能力;反思教育的能力;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激活创造性的能力;心理辅导的能力;亲和力。 ―― 6 分

四、设计题。( 8 分)

21 、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设 得出结论

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 5 分钟之内) 要求按模式的结构设计。参考案例:

提出问题: 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S 和 Cl 2 都是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那么他们之间的氧化性强弱的关系如何呢? ―― 1 分

猜想与假设: 从他们的原子结构看,他们都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氯束缚电子的能力比硫强。而氧化性是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故得电子的能力为:氯大于硫。因而可推测他们单质氧化性的强弱为: Cl 2 >S 。 ―― 2 分 实验验证: ( 3 分)( 1 )组织引导学生设计验证的实验方案:依据氧化性强弱不同。 ① Fe+S----

② Fe+ Cl 2----

可通过反应后检验产物成分判断。 ( 2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① 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 KSCN 溶液,无颜色变化,说明 S 把铁氧化为 +2 价。 ② 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 Cl 2 把铁氧化为 +3 价。 得出结论: 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他们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Cl 2 >S 。―― 1 分 整合应用: 下列各物质中,不能由组成它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氧化而得到的是( ) ( 1 分) A 、FeS

B 、Fe 3 O 4

C 、FeCl 3

D 、FeCl 2

五、论述题。( 12 分)

22 、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 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 300 字) 1.必要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氯气与硫氧化性强弱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教学作为一个认识过程,它有彼此协同作用的两个方面,

一、智力因素;

二、非智力因素(或情意因素)。―― 2 分 A 、智力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以及个体身上具体形成和表现的各种能力,它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加工和处理,因而是学习任务的执行者和操作者。

基础条件

知识,技能

能力

促进

技能可以简化智力活动的内容,技能通过实践训练形成。 ―― 3 分

B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在个体身上形成和表现为学习态度。使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学习活动需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学习成绩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物,调查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大多是情感因素缺乏。 ―― 3 分

( 1 )忽视化学学习动机培养,常以考分高低奖罚学生。 ( 2 )忽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 3 )教师偏爱优生。 2.实施方略:

( 1 )激发学习化学兴趣,加强 STSE 教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绿色化学; ( 2 )多做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情操。 ( 3 )改进教学方法。 ―― 4 分

《 化学教学论 》期末考试试卷( I )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有 1 ~ 2 个正确 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

1 、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一般性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 、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 A.标准分 B.标准差 C.算术平均数 D.区分度 3 、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 )

A.教学科目 B.教学进程 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前三项都包括 4 、启发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 ) A.第一层级 B.第二层级 C.第三层级 D.综合的方法 5 、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是( ) A.化学基础理论课 B.化学复习课 C.化学实验课 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6 、已知 Q 与 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9 : 22 ,在反应 X + 2Y = 2Q+R 中,当 1.6g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 ,则参加反应的 Y 和生产物 Q 的质量之比为(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 A.46 : 9 B.32: 9 C .23 : 9 D.16 : 9 7 、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 2000 年全国高考题) ( )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8 、已知 Q 与 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9 : 22 ,在反应 X + 2Y = 2Q+R 中,当 1.6g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 ,则参加反应的 Y 和生产物 Q 的质量之比为(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 A.46 : 9 B.32: 9 C .23 : 9 D.16 : 9 9 、若以 w 1 和 w 2 分别表示浓度为 a mol·L -1 和 b mol·L -1 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 2a =b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 2003 年高考题 * 江苏卷) A.2w 1 = w 2 B.2w 2 = w 1 C .w 2 >2w 1 D.w 1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 、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知识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是

。 12 、中学化学的“四基”是指

13 、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包括

三个部分。 14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 15 、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其中必修包括化学 1 和化学 2 ,选修包括 6 个模块分别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6 、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17 、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什么?

18 、简要介绍中学化学课程的四种基本组织形式

19 、简要介绍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20 、你认为中学化学教学中,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四、设计题。( 8 分)

21 、请对以下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所必须的基本分析,具体包括: 1 相关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2 教学对象分析 3 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分析 4 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分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四章 卤族元素 第一节 “氯气”(第一课时)

五、论述题。( 12 分)

22 、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 300 字)

推荐第5篇:河南大学文学院学年语文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1

河南大学文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一.填空(15分)

1、语文教学论属于教育学范畴,它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性、、和

2、语文的学科性质是 和 。

3、把传统的听说能力改为口语交际有两个突出特点: 和 。

4、提问的主要类型有记忆型、了解型、理解型 和 。

5、是实用主义教学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是“做中学”。

6、教学的目标包括:情感目标、和

7、魏书生以 教学法著名。

8、语文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

9、说课的目的有、和 。 二.选择题(17分)

10.语文教学论的基本特点( ) A理论性 B实践性 C 综合性 D 理论性 实践性 综合性 11.语文教育的内容以( )经学典籍为主体 A墨家 B 法家C 道家 D 儒家

12.古代语文教育的四大弊端( ) A忽视口语教育 忽视文学教育 脱离实际 忽略知识教育 B 脱离语言实际 忽视文学教育 脱离应用实际 忽略知识教育 C 忽视体育教育 忽视口语教育脱离实际 忽略知识教育 D 忽视体育教育 忽视口语教育 忽视文学教育 脱离实际 13.教育家杜威提出( ) A做中学 B 讨论法 C教授法 D自学法 14.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A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B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C 口语与书面语的结合 D重视实用性 15.新语文课程目标提倡( )学习方法

A 自主学习B 合作学习C 终身学习D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16.说课的特点有( ) A简易性与操作性 B 理论性与实践性 交流与示范性C 简易性与操作性 口语与应用结合 D理论性与实践性 简易性与操作性 交流与示范性 17.哪个不是评课的基本功( ) A看板书 B看普通话 C 看操作 D与学生的交流 18.下列不是魏书生教学法的是( ) A自测 B 自结 C讨论D 练习

19.语文教学的原则没有下列哪一个( ) A自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B 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 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

20.1906年梁启超创办长沙女子学堂,蔡元培.梁启超等提议将国文改为( ) A中文 B语文 C 国文 D 汉语 21.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 A教学做合一 B 寓教于乐 C 理论与实际结合 D 技能与应用结合 22.下列那一项不是语文课程现象的表现:( ) A物质性的 B活动性的 C关系性的 D精神性的 23.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学制 D《中国亟宜遍设小学堂议》 24. 1949年颁布了下列哪一个课程标准( )

A《国语课程纲要》 B中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 C《中国国文课程标准》 D《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

25.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是( ) A学生 B老师 C学生和老师 D家长 26.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是( )

A赫尔巴特学派 B凯洛夫 C杜威 D巴班斯基 三.判断题(10分)

27.古代教育的三种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社会教育。28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莱茵的四段教学是: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9语文独立设科是在1903年。 30.“三阶六步 ”中的“三阶”是指感知、理解、创新。 31.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序列性、节奏性、训练型和控制性。 四.简答题(20分)

32.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 现当代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34. 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5. 谈谈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36. 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分别是什么? 五.论述题 (二选一作答)(18分) 37.(1)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方法?

(2).新时期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你打算如何做让自己拥有这些素质? 六 实例分析(20分)

38.就戴望舒的《雨巷》写一份教案,重点突出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重点把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河南大学文学院2010-2011学年语文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题空填

1、实践性、综合性

2、工具性、人文性

3、综合性、情感性

4、运用性、评析性

5、杜威

6、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7、六部

8、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9、提高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二 )选择题

10-14:DDBAA 15-19: DDDDC 20-24: CADAB 25-26:CD (三)判断题

27—31: ××√×√

(四)简答题

32.A.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B.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C,.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 d.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 33.人格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 34..A.教学内容要恰当; B.教学内容要充实;

C.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 35..A.说课与上课的要求不同; B.说课与上课的对象不同;

C.说课与上课的目的,形式,内容,评价也不同。

具体说来,目的方面:说课是为了提高教师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而上课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内容方面:说课运用教材和相关的教育科学理论。而上课运用教材。

评价方面:说课是以教师整体素质作为评价标准。而上课则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评价。

36.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五)论述题

37.(1)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方法? 答案参考: 构成:

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具有良好的智力品质、有较完善的非智力素养。 方法:

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语文的目的和态度;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学习语文的心态;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的浓厚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通过指导其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能学到应学的语文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应具备的各项语文能力。 (2).新时期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你打算如何做让自己拥有这些素质? 答案要点:

1、要点:

语文教师教学语文,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能力,挖掘出文本中一些美好的东西,使学生对这些美好的事物产生无限的向往和憧憬,结合具体的课文举例说明。

2、要点:

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学生结合以上几个方面,具体谈谈自己的体会即可。 (根据要点打分)

(六)案例分析

38 参考答案: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诵读、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2、请一位学生单独朗读。

3、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

三、简介创作背景,作者生平

1、大家读了一遍,便有了这么多的感觉。的确,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失落、惆怅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四、内容理解。意象和象征。

1、《雨巷》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原来诗人有着这样的情感和经历。因而,他会在诗歌里选取一些形象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些凝聚着诗人情感的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下面我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其他的同学找一找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

2、在描写姑娘这一意象时,诗人为什么把她比喻为丁香般的姑娘,而不用其他的花作比喻?

3、同学们了解在古诗词中丁香的象征含义吗

五、从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六 板书设计。

推荐第6篇:初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初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初中语文学习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中、外两位女作家是______和_______中、外两位男作家是_______ 和_______ 。请就其中一位谈谈你对他(她)印象的原因。(2分)

2、你喜欢的读一部名著是什么?请写出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为什么喜欢?(2分)

3、课外你读过哪些什么古诗文名作,请写出其中的两个名句(不能出自同一篇目)(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两句关于学习或做人的名言警句。(2分)

5、模仿表述,完成下面的题:(2分)

例句:同桌真好,他会在你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你战胜困难,走向成功。仿句:同桌真好,他会在你烦恼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桌真好,他会在你骄傲的时候_______________。

6、成语接龙:(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做一做)(2分)

车水马龙¡ª¡ª( )¡ª¡ª( )¡ª¡ª( )¡ª¡ª( )

7、巧对歇后语:(5分)

墙上的蝎子¡ª¡ª 墙上挂日历¡ª¡ª

墙头上的鸽子¡ª¡ª 墙头上睡觉¡ª¡ª

墙上有耳¡ª¡ª¡ª 墙头上种白菜¡ª¡ª

强盗打先锋¡ª¡ª 强盗的逻辑¡ª¡ª

强盗的面孔¡ª¡ª 和尚打伞¡ª¡ª

8、古代诗文按要求填空:(5分)

①、《十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10分)

我五岁的女儿患了流行性感冒,虽然我已经尽了一切可能的努力想使她好转,可是仍无法使她退烧。我的小天使怎么会病的如此产重呢?我的心简直要碎了!

要等她睡着,或要挨到早晨,我怕如果我回自己的房间,使无法了解她的动静,因此,我便在靠近她床边的椅子上睡着了。数小时后,当我醒来,我感到有东西在我膝上,我发现是一张纸,上面画了一颗大心,里面还有一颗小心,写着:¡°妈妈,我爱你!¡±病中的她,竟在我睡着时,悄悄起床为我画了一幅美丽的画。

那是个特别令人感动的早晨,我终生难忘!

1、女儿画的那幅画美丽的画中,¡°大心¡±指什么?¡°小心¡±指什么?(2分)

2、为什么说¡°那是个特别令人感动的早晨¡±? (2分)

3、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与课文相似的情景?你有什么感想?(3分)

4、以上语段以家庭生活为内容,表现出样的思想深意?请简要概括。(3分)

(二)(15分)

⑴我父亲被称为一代漫画大师,在艺术上,他早已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漫画往往寥寥几笔,就能使人物栩栩如生。尽管如此,但他精益求精,还是坚持不懈,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⑵父亲作画哪怕有一点小缺点,例如图章的位置不对,稍微影响画面的平衡,他就宁可重新画过。我常常趁他不备,偷偷地把这些十分宝贵的¡°废画¡±从纸篓里拣出来, ① (A储藏、B收藏、C保藏、D珍藏)着,久而久之,竟也藏了不少。

⑶那时在嘉兴。有一天父亲带我们到烟雨楼去玩。当我剥吃南湖菱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有几位游客提到父亲的名字。我正要说话,父亲立刻示意叫我不要作声,而他却聚精会神地去¡°偷听¡±他们的议论。其中有个人说:¡°丰子恺画的人真怪,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这难道是时髦吗?¡±其实这叫做¡°意到笔不到¡±,可以更含蓄,更 ②(A发人深省、B耐人寻味、C意义深长、D给人启示),更给人遐想的余地。但是父亲还是吸取了那位茶客的意见,从此在人物的刻画上下了更大的功夫,注意通过生动的姿态来表示没有五官的面部的表情。

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

①_________②________

2、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第

二、第三自然段的段意。(2分)

①第二段:__________②第三段:__________

A、兢兢业业 B、严于律已 C、一丝不苟 D、虚怀若谷

3、下面这段文字是原文的,把它放回去,应该放在现有的第__段和第__段之间。(2分)

父亲还喜欢听取批评意见。在它的¡°画师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赞美的话不足听,批评的话更可贵。¡±(2分)

4、在文中,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是:______(2分)

5、有个人说¡°丰子恺画的人真怪¡±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同意与否都写出你的理由。(3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吗?(4分)

★期末考紧张吧,看看逗你一笑,活跃一下思维:

应该面对战火

一天晚上,华盛顿与几位客人坐在壁炉边聊天,因背后的壁炉烧得太旺,华盛顿感到太热,就转过身来,脸朝壁炉坐下。

在座的一位客人开玩笑说:¡°我的将军,您应该顶住战火才对呀,怎能畏惧战火呢?¡±

华盛顿笑着回答:¡°您错了。作为将军,我应该面对战火,接受挑战,假如我用后背朝着战火,那不成了临阵脱逃的败将了吗?¡±

(三)白雪塑像(13分)

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现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是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以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供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工作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什么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住头,一咳照样满屋乱响¡­¡­唉!为啥落下这么个毛病呢?

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唉,儿啊,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觉得读书分外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你别出去了。¡±元元拦阻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时候有? 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无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去。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子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懈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过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带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的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竞止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静的街心又多一座洁白的塑像¡­

1.请写出下列词的同义词。 (1分)

震撼( ) 隐约( )

2.作者是怎样介绍小屋陈设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这样介绍有什么作用?(2分)

3.第6段中写¡°爸爸不争气¡±其含义是( )。 (2分)

A.家中地方小,爸爸连大一点的房子部分配不上。

B.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必要。

C.爸爸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

D.爸爸总到外面看别人下棋,有时还要妈妈往回叫。

4.文中写了¡°儿子苦恼,他也苦恼¡±。 (2分)

儿子苦恼的是:

爸爸苦恼的是:

5.¡°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文中的¡°规律¡±¡°习惯¡±指的是:(2分)

6.¡°元元心里明镜似的¡±指的是: (2分)

7.题目¡°白雪塑像¡±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为题? (2分)

三、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10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但微颔之( )

(3)汝亦知射乎( ) (4)以我酌油知之( )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无他,但手熟尔 (2)尔安敢轻吾射!

3.文中哪两个词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最后卖油翁得出了什么结论?

4.你能写出两个以上用来形容¡°善射¡±的成语吗?(2分)

5.读完本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这些道理对你有什么帮助?(2分)

四、作文

以¡°一个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请注意:

1、先在题目空格里填上适当的词语,如爱、恨、感激、敬佩等。

2、要用一两个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要有生动的描写。

3、卷面要求整洁。(30分)

参考答案

一、1-6略

7、墙上的蝎子¡ª¡ª专找缝子钻 墙上挂帘子¡ª¡ª没门;无门 墙上挂日历¡ª¡ª一天变个样 墙上有耳¡ª¡ª听不进 墙头上的鸽子¡ª¡ª东张西望 墙头上睡觉¡ª¡ª难翻身;翻不了身;想得宽 墙头上种白菜¡ª¡ª难交(浇) 强盗打先锋¡ª¡ª贼横 强盗的逻辑¡ª¡ª得寸进尺 强盗的面孔¡ª¡ª贼眉鼠眼

8、略

二、(一)、

1、大心指妈妈的爱。小心指孩子对妈妈的爱。

2、因为有爱,爱使早晨更美丽。3¡ª4略

(二)

1、D B

2、C B

3、⑵⑶

4、尽管如此,但他精益求精,还是坚持不懈,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5¡ª6略

(三)

1、感动、震动/ 模糊等

2、震动模糊人大约是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样介绍说明家虽小,但他们还是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

3、C

4、爸爸咳嗽因自己的咳嗽影响孩子学习功课

5、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了。

6、元元心里明白,爸爸是 为了不影响的学习才躲出去的。

7、父子长时间拥抱在雪地里 的以至被大雪罩住的形象。以白雪塑像为题体现了父亲关心儿子,儿子 热爱、感激父亲的感情。而且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感情的赞美之情。

三、1.(1)放下(2)点头表示赞许 (3)也(4)凭借2.(1)没有其他原因,只因为熟练罢了。(2)你怎么能轻视我射箭的技术 !3.释担而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4.百步穿杨等5.熟能生巧

四、作文略

推荐第7篇:语文初一期末考试试卷

初一语文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狼藉②确凿..

③随声附和④屈尊纡贵 ..

2.根据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深”的含义(2分)

① 千丈,不是很高吗?可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

② 这课书很深,不太容易理解。.

③ 这块布颜色太深,做夏天的衣服不合适。.

④ 他俩的关系很深。3 .

3.写出下面加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上的作用。(3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找出下面选文中所有的反义词(3分)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5.默写诗文名句(10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敏而好学,。

③绿树村边合,。

④乱花渐欲迷人眼,。

⑤一水护田将绿绕,。

⑥,柳暗花明又一村。

⑦, 寒光照铁衣。

⑧,风正一帆悬。

⑨,一览众山小。

⑩落红不是无情物,。

二.阅读(40分)

(一) 阅读魏巍所写的《我的老师》选段,完成文后的题目。(9分)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②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③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

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④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⑤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

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⑥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⑦今天想来,,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1.写出下面加点词在文章里的意思(2分)

①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

②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

2.在第③自然段中“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句中的“这一点”指的是(2分)

3.比较下边两个句子,选择恰当的一个用到横线处,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①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②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

应该选用第句。

理由:

4.为什么蔡芸芝先生“最使我难忘”?概括选文的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 .....

(二)阅读《我记得她》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5分)

⑪二十五年了。

⑫如同二十五年前,我叩响了她的房门,我是她的学生;而今我带着我的学生来到这所中学实习。我的学生肃立在我身后,我肃立在她门前。

⑬七十六岁的她,苍颜白发,眯眼打量着来客。我含笑摘下呢帽;我的学生也满怀敬意:“靳老师!”

⑭她当然认不得我的学生——她的“徒孙”;却也似乎认不得我了。

⑮啊,老师,我要唤醒你的记忆。

⑯„„

⑰“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⑱如歌的行板,悦耳的清音,发自你的内心——那旋律,构成一个美好的梦。这梦,并未远逝,至今缭绕在我心潮的上空,现在,我常给学生讲:优美的朗读,能拓展含羞不语的文学所蕴藏的意境。而当时的我,只有惊异;我怎么会听见童话中小天使那银铃般的歌声?

⑲“孩子们,想想,小朋友们看戏后划船回家,那船头的激水声为什么更其响亮了呢?”

⑳“因为夜深了„„”

⑴“不,是因为他们肚子饿,想急着回家,就划得快些„„”

⑵对同学们的回答,我不以为然,举起了小手。我是在家乡的小河中长大的。

⑶“那是因为逆„„逆水行„„行舟。”

⑷而课文中并没有写明顺水逆水的问题。也许没有必要写。也许静静的河汊,无所谓顺水逆水„„总之,我的回答是她始料未及的。

⑸她笑了,一如当时的笑容。

⑹“有很多聪明的孩子„„”她说,显然记不得我是其中的一个了。

⑺„„

⑻那么,老师,你总记得困难时期吧?你带着我这个年纪最小的寄宿生到这里来,点燃小炉,一点盐,一点油,熬了一锅粥,叫我吃„„滚烫的、醇香的粥,跟妈妈做的一样;你的叹息,也像妈妈爱怜的目光一样:

⑼“孩子,你太瘦了„„”

⑽她再一次笑了,没有了叹息:“熬粥的日子,不少„„”

(21)她依然记不得我。

(22)我和我的学生告别了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23)我的学生不无惆怅:“怎么会记不得你呢,老师?”

(24)“我记得她。”我说。

1.第⑫自然段加点的两个“肃立”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和___的感情。(2分)

2.第⑬自然段加点的“打量”一词能否换成“端详”?为什么?(2分)

3.第⑱自然段划线句与前文的叙述关系密切,说明了什么?(2分)

4.第⑹自然段中“显然记不得”与前文相呼应,又同下文的和___________________ 相呼应。

5.第(21)自然段中写到“我”又说了这个铭刻心肺的故事,靳老师却“依然记不得我”,这说明了哪两层意思?(4分)

6.本文答非所问的结尾寄寓了哪些含义?(2分)

答:

(三)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文后的题目。(11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

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用相同的词义组词。(4分)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益:组词:

②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索:组词:

2.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2分)

①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同

②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同

3.联系选文,说说“疾”“病”在文中的不同含义。(2分)

4.翻译句子(2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5.现在我们常用哪个成语来比喻课文里所写的这种行为。(1分)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题目。(5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子,对别人的尊称。)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是:

②兽见之皆走。走:

2.翻译句子(2分)

天帝使我长百兽

3.狐狸说老虎“无敢食我“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1分)

三.作文:(40分)以“我向往这样一来的环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1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2分,每小题0.5分) ①jí②záo③hè④yū

2、(2分,每小题0.5分)①从上到下的距离大(远)

②深奥③浓④(感情)厚

3、(3分)这一句先说春风“像母亲的手”,是比喻;(1分)又顺着说它能“抚摸”,是拟人。(1分)把春风写得像人一样,突出了它的温暖和柔情。(1分)

4、(3分)反义词轻——重、清——浊、冉冉——沉沉、上升——下降、天——地(写对5组给3分,少写、错写一组均扣1分)

5、(10分,每小题1分)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阅读(40分)

(一)(9分)

1、(2分)①意思是不过做做样子,不时真打。表现了蔡老师爱学生。②意思是调皮、机灵。形象的表现了一个淘气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理解和爱戴。

2、(2分)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3、(2分)选用第①句。(1分)第①句的词序是“接近”在先,“爱好”在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先接近,有了了解,才产生爱好。(1分)

4、(3分,每小题1分)①爱学生②开阔学生眼界(或以课本之外的知识丰富学生)③给学生以文学的熏陶。

(二)(15分)

1、(2分)崇敬爱戴(词序不分先后)

2、(2分)不能改换。“打量”是粗略地看;“端详”是“仔细”地看。对来访的客人仔细地看,显得不礼貌,所以只能用“打量”。

3、(2分)说明了“梦”的美好和“我”记忆犹新的原因。

4、(3分)“似乎认不得我了”;“你总记得„„”“她依然记不得我”

5、(4分)甲.说明她的学生太多,桃李满天下;乙.说明靳老师对很多学生都很关怀,而且不图报恩。

6、(2分)这是点睛之笔,深化了文章主题。(1分)虽然老师记不得我,但我永远记得老师,不忘师恩。(1分)

(三)(11分)

1、(4分)益:更精益求精、日益严重

索:寻找搜索、检索

2、(2分)还——旋汤——烫

3、(2分)古汉语中,“疾”和“病”都可以指“病”,但“疾”常用来指一般的病(轻轻的病),而“病”常用来指重病或病得很重。

4、(2分)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5、(1分)讳疾忌医

(四)(5分)

1、(2分)①这②跑(逃跑)

2、(2分)天帝派我作百兽的首领(必须译出加点加点词的意思)

3、(1分)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

推荐第8篇: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命题人:余国华 命题范围:《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文学常识(每小题3分 共27分)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 )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 )

A、孟郊、李白 B、贺知章、白居易 C、贾岛、杜甫 D、李贺、陆游

3、下列作品、作者、朝代相对应的一项是 ( ) A、《过小孤山大孤山》——苏轼——宋代

《燕歌行》——高适——唐代 B、《苦斋记》——刘基——元代

《今别离》——纳兰性德——清代 C、《大铁椎传》——魏禧——清代

《庖丁解牛》——庄子——春秋时代 D、《高祖还乡》——雎景臣——元代

《陶庵梦忆序》——张岱——明末清初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D、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

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 )对李白诗风的评价: A、严羽 B、杜甫 C、赵翼 D、刘熙载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曹氏父子和王粲、刘桢、阮籍等“建安七子”。

B、黄遵宪,清末诗人。主张“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棋手。

C、《阿房宫赋》《六国论》《伶官传序》《项脊轩志》《狱中杂记》都在标题中标明了文体。 D.、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青莲居士、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易安居士依次是指: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姜夔、李清照。

B、韦庄,字端己。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

C、词是隋唐时兴起、宋代广为流行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扬州慢”“一剪梅”“虞美人”“苏幕遮”“菩萨蛮”“般涉调”“长相思”等都是词牌名。

D、唐朝是中国诗歌的一座高峰,涌现出了很多极富个性色彩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囚--孟郊,诗豪--刘禹锡等。

8、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唐诗是: ( ) A、李白《蜀道难》 B、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白居易《长恨歌》 D、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新乐府运动”是指唐朝中期白居易、韩愈等人倡导的一种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革新运动。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1.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主张用新题材创作乐曲和诗,用新乐府描写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包括《卖炭翁》)李绅的《悯农》二首都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

B.诗歌发展到唐代,体制最为完备。有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律诗(如杜甫的《阁夜》)、绝句(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等。

C.“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D.诗歌鉴赏的方法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二、文言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

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此言得.之。(获得)

⑥以.

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

秦之所大欲 12.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小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

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

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

。访步上柴桑,偷渡,与.

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

2 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

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

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

临贺

15、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16、把文言文

(一)

(二)语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译文

(2)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译文

(3)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译文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三、古诗鉴赏(1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7、“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1分)

答:

1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分)

答:

19、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人间词话》)试联系作者的身世,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这种评价的理解。(2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楼时。

20、杜诗和李诗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三)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第21—23题。(5分)

中夜起望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声。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21、这首诗的诗眼是 。(1分)

22、分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2分)

23、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分)

四、(23分)

24、名句默写

(1)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2)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4)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 _______。(杜甫《阁夜》)

(5) ,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6)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7)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8)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9)_________ ___ __,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10)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11)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12)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 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3)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4)______ ________,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1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阿房宫赋》) (16)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7)开琼筵以坐花,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8) ,聊逍遥兮容与。(屈原《湘夫人》) (19) ,叙天伦之乐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0) ,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阁夜》) (21)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

五、(60分)

25、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发我们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必须写议论文。③不少于700字。

推荐第9篇: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学年度对口升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机电系 曹杨杨

本次语文质量检测,以语文新课标为依据,试题覆盖面广,难度较大,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试卷从字词,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下面就学生情况以及以后教学的改进等方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试卷综述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其中第1小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读音能力,但从试卷发现“拾级而上”与“物阜民丰”两个词语学生的不会读的概率比较大,做正确的较少。第2小题是字形,意在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积累情况,学生得分比较高。第

3、4小题是考查学生词语的积累,学生掌握得也比较扎实。第5小题考察标点符号,第6小题考查病句,少数学生还没有掌握好。第7小题是语序排列,第8小题考察修辞手法,这两道题学生们做的很好。第

9、10题较基础,课本内容,较简单,学生掌握较好。

11、12小题诗歌鉴赏题,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全对的很少。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是本试卷的难点,分说明文、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精读课文当中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学生做得比较好,相对失分较多的是文言文阅读,后边的两道小问答题,比较灵活,学生得分还是可以的,只是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至,可能得分相对较低一些。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课外阅读《秋枣红儿》学生做得不尽人意,有学生都有漏题的现象,选择题忘记写答案,导致失分严重,真的很可惜。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思维不够开拓,导致现代文阅读平均6~7分。

第三部分应用文写作部分,大部分学生在收条的格式上有所丢分,还有数字的大写写不正确,跟学生练习的少相关。最后“习作”60分,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将材料看懂,立意来写,这一题富有开放性,考察学生组织、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从答卷看,大部分同学都紧扣主题,把握中心,意境开拓,卓有远见,而且书写也规范,格式正解,段落分明,有一定的写作水平。

二、问题所在

(1)平时教学对学生要求的不够严格,过高地估计学生导致错别字过多。

(2)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校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3)词语积累不够。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4)阅读与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平时要教会学生方法。并且让他们多积累。

三、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巩固识字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在做语文习题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以及认真检查的答题习惯。

4、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5、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6、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 2

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7、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在做语文习题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以及认真检查的答题习惯。

推荐第10篇: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40人参加考试,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第

一、

二、三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五题学生基本上能区分题型要求,就能很好但做题。第八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让学生给老师写一条名人名言,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

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如第五题阅读: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如:理解“顺序”的意思,学生根本不会去理解,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 对于习作“写话”让学生根据提示写出母爱是什么?学生对于这样的作文写的很空,不能写清母爱像什么,把母爱比喻成什么,从中看出学生的习作能力很差,缺少童真、童趣。作文习作普遍很好,是一篇想象作文,但还有差错,今后应加强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能写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四、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

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前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打开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四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 对于灵活性强,学生回答更差。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则瘳瘳无几。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班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如阅读题的第7小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四、对试题的评价:

(一)、拼音。虽注重了拼音知识复习、巩固,但出题形式不新颖。等级:C。

(二)汉字。1小题“给汉字换部首再组词”,有利于学生识字辨词,且答案多元。2小题判断“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让学生在词语中识字,使其应用能力增强。等级:B。

(三)、词。此题出得很好。1小题以“一至千”这些字开头写出成语,形式新颖,且答案多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4小题要求分别写出“描写歌声好听的词”、“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这既考察了学生平时词语的积累,又考察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及辨析,且答案多元,算一个小亮点。等级:A。

(四)、句子。1小题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反复揣摩,查找更加准确的关联词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2小题要求学生仿写句子。这既考察了学生对原句的识别、理解,又要求学生准确仿写。这既给学生指明了方向,但又给学生留下了一定自由空间,且答案多元。3小题要求学生“把下列词语组成两句意思相同的句子”,既考察了对每个词语的正确理解,又考察了学生对词语间逻辑联系的正确把握,还考察了学生对句子语序的理解,且答案多元。4小题,要求学生“按要求写句子”,则是更注重考察学生课外阅读及各类知识的储备,且答案多元。等级:A-。

(五)、诗。1小题是重在考察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同时只写出两首之一,给学生以很大的灵活空间。2小题“由这些比喻想到相关诗句”之一,学生容易回答。等级:B。

(六)、写话。对于宣汉,每个学生都十分熟悉,都能写出她不少的美丽之处,但要以导游身份,向游客做简短的热情洋溢的宣传介绍确实不易。这既要求语言简炼,生动形象,又要求富于激情。这样的题强调了学生要特别注意观注身边的人和事,观注身边的重大变化。这样的题将激起教师和学生观注生活,观注生活中的语文的浓厚兴趣。等级:A。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是考察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等级:B。

(八)、阅读。要求学生在对短文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从查字典,字、词、句的准确理解,到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相关问题。这样的阅读题就是为了更进一步考察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检验教师是否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金钥匙的重要标志。等级:A。

(九)、作文。要求写《我家的一个星期天》。这一作文题的设计思路是注意唤起学生对已有体验的记忆,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因为选材于学生自己的平时日记,学生马上就能想起彼情彼境,一家人是怎样过星期天的,一家人的语言、动作、表情也会历历在目,事情的经过也就一清二楚了。这个设计遵循的理念是注重体验,重视学生独特感受,拓展了学生的选材思路,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材,尊重学生特有感受,突破习作难点。让学生乐于习作,善于习作,写好作文。这个设计优点是对于那些不善于选材的学生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学生在自由选材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写作技能训练。这样既使教师指导作文有思路,引导学生有办法。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写作文的门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并且又克服了学生背作文的顽症,还可以克服学生写些无病呻吟的作文。等级:A-。

虽然整套试题的灵活性增强了,但新、奇的“亮点”太少。整份试卷的等级:A-。

五、试题错误、勘误。(无)

六、教学反思。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广大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打开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四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本次期末测试,学生对汉语拼音、生字掌握较牢,基础较好,尤其是生字词扣分较好,看来期末这段时间的强化复习收效不错。对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基本掌握。成语和句子都能较好的掌握,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这种题的答题方法,基本上很少丢分。此外,修改病句学生也改得不错。对国家时事大事也比较关心,关于四川地震的填空题也回答得比较好。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缺少真情实感。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如口语交际)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三、、教学反思。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5、课堂教学在“活”字上着力。

从本次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独立见解能力,需要在课堂予以重视。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广大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

第11篇: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沿河二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兰显耀

(试卷分为I、II两部分,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A.輮使之然也(弯曲)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须臾(片刻) .....B.假舟楫(借助、利用)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 ...

C.绝江河(渡)跬步( 古代的半步)驽马(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镂(雕刻)圣心备焉(完备)渊(深水)风雨兴焉(起) ....

9、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项()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祝曰:“必勿使反”⑥老妇必唾其面⑦秦伯说,与郑人盟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A.①③⑤⑦B.②④⑦⑧ C.③⑤⑥⑧D.①②④⑥

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作者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劝学”,阐明学习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以雕刻朽木与金石作比,说明“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还是“舍”。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沿河二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第 3 页 共 2 页

第12篇: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每小题3分)

海洋噪声危及海洋生物

近期,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海军舰只上的声纳、货船运输以及石油、天然气勘探等活动使海洋中的噪声水平日益增高,这使海洋中的海豚和鲸鱼受到极大的威胁,因为这些动物主要依赖声音信号进行求偶、觅食和逃避天敌攻击。

研究的成果显示,海洋噪声的增加不仅使海洋生物的行为发生长期的改变,而且还会使海洋生物完全失去听力,从而导致一些奇怪现象的发生,如大量的鲸鱼在海滩搁浅。在1999年的一项调查研究中,科学家对在沙滩搁浅的鲸鱼尸体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后,推测导致它们死亡的可能是海军舰只的声纳对它们的听力系统造成了伤害。2000年3月在巴哈马群岛也发生过大量鲸鱼搁浅,科学家对其中的17头鲸鱼进行了研究后发现,海军军舰上使用的中频声纳是造成这起事件的主要原因,中频声纳是海军中被广泛用于侦察敌方潜艇的重要手段。

此外,2002年的9月在西班牙所属的加那利群岛海滩发生的鲸鱼搁浅事件中,科学家对其中的十几头鲸鱼进行检查后发现,鲸鱼的脑部和耳部有流血的症状,体内的肝脏和肾脏也受到了损伤。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迈克尔•加斯尼表示,这些海洋动物身上呈现的症状以前从未见过,这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新的证据,海军的声纳系统不仅会使鲸鱼在海滩搁浅还会对鲸鱼的内脏造成伤害。研究人员还认为鲸鱼与人类一样在承受着潜水减压病,声纳系统不是导致鲸鱼感到恐慌并快速上浮,就是迫使其在排出血液中的氮之前潜得更深。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曾以此为由向法院提出控诉,以达到限制海军在训练中使用这种声纳的目的。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建议限制在海洋濒危物种的生活区大量地制造噪音,并在鱼类的迁移路线上实行季节性控制,例如,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应尽量避免冬季在非洲西海岸进行地震活动调查,这个时期刚好是须鲸类在海岸附近繁殖的时候。

在这份最新的报告中,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要求美国国家海洋渔业服务能更好地执行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并要求海军做出在训练中限制使用声纳的承诺。不过,美国国家海洋渔业服务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并没有看到这份最新的报告,并拒绝对此做出评论。

不过加斯尼还表示,海洋噪声对海洋生物产生的确实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因为只有少部分的海洋生物受到海洋中过度噪声的影响在海滩搁浅。(选自《中国高中生阅读年选》)

1、下列对“海洋噪声”危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中的噪声水平日益增高,这使海洋中的一些生物受到极大的威胁。 B、海洋噪声的增加会使海洋生物完全失去听力,从而导致一些奇怪现象的发生。 C、海军的声纳系统造成的海洋噪声会使鲸鱼的内脏出血,并导致其季节性迁移,或在海滩搁浅。

D、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冬季在非洲西海岸进行地震活动调查造成的海洋噪声,会影响这个地区须鲸类的繁殖。

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中,不限制海洋噪音的生成,也许还会导致更多的海洋生物的死亡。

B、越来越严重的海洋噪声致使鲸鱼患上与人类一样的潜水减压病,而影响鲸鱼在海中的生存。

C、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与美国国家海洋渔业服务部门照目前情况看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D、海洋噪声对海洋生物产生的确实影响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但一些海洋生物受到过度噪声的影响而死亡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9分,每小题3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3、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悟已往之不谏 谏:挽救

B、审容膝之易安 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 C、善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

D、帝乡不可期 帝乡: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仕途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门虽设而长关 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B、①登东皋以舒啸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之二虫又何知? 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有鸟焉,其名为鹏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B、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松菊”,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

D、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的陶潜那种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的思想,完全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3.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

24.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 (1)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的哪些主要特征?(2分)

答: (2)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2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22分)

水 仙

许多东西,不一定要比出个谁好谁歹孰优孰劣来,譬如是晴天好呢阴天好,是倔强好呢?还是温柔性格好呢?是书法作品好呢还是绘画作品好呢?所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或者及而不相属的事,不可同题而语的。睛久了便盼好雨,雨久了又望天晴。盼雨时雨忽地来了,淋湿了晾晒的衣服,冲走了晒场上的谷物,你又咒骂雨来的不是时候。性格倔强的人吃的有亏受有益;性格温柔的人讨得便宜但也尝过许多哑巴黄连。写字的说书法高尚,作画的说作画美妙大千世界,人各有爱,爱非单一。如果一定要一个人回答他最爱的是什么。他或许会有一番思考,如果不是信口开河的话。况且此时之非爱不一定将来就不爱,而今日之宠爱不一定永久爱之。人生观念之转变有时竟是一瞬间的事情呢。

植物中,我爱的就很多。麦苗青菜花黄,我爱;松竹梅菊四君子,我爱:纤纤野飘柔的兰花,淡抹素装的海棠,雍容华贵的牡丹,我也爱”。我数不出能恨起来的植物。就是荆棘,也能变成篱笆,不说爱它起码也说不上恨它。水仙,算是够娇嫩的吧,看着那绿得滴翠的叶子,摸一模仿佛就会沁出透明的玉液来;它也算是柔顺的吧,你只要约略掌握一些养它的要领,使可以把握它速发或迟发,刚好于春节期间田报你一束文文静静的花儿,便苍凉的寒日生出许多生气,平添了室内幽雅的韵味。

我爱花,但却不精心养花。朋友曾送给我两盆,一盆是山茶,说是好品种,春节可以开放,于初冬便结了蓓蕾,我以为它要早放.便不给它喝水,不久看看,蓓蕾一个个萎缩了干枯了。一盆是文竹,它纤细单簿的姿态好像一阵风就会把它吹干。便总不住地浇水。不久就萎黄。结果淹死了。我虽没像林黛玉那样去葬花,悼花,但面对干淹死的花草不免一阵阵悲凉。于是.有机会能得到再好的花儿也不去领受,怕伤了花草又惹起自贵和悲怜,只莽些铁树仙人掌之类。可偏偏只有养水仙。才支撑着我养花的信心。别看水仙娇嫩,其实它特别竖强,它开放在初春,不畏寒季;它并不需分多么特殊的生活环境,一把碎石,半碟清水.便蓬蓬勃勃郁都葱葱地生长起来。

养水仙,也可以用土培植。但我年年养它,只用清水,因为它是洁物啊!今年,我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的玻璃缸中没放沙砾碎石,只把从黄河边带回的黄河石、三峡带回的三峡石、雨花台前带回的雨花石作基础,那水仙史透明长得也特好,春节间开的花也特葳蕤。水仙的花是六个瓣儿。飞雪是室外的花,而水仙是室内的花儿。也不艳,不似牡丹花之类,用大红大紫去招惹别人赏它。它只是淡淡的开着,待春天夹的来了,便平平静静地走完了自己的路程,明年在这个时候又全速样地开放起来。

其实,社会上爱水仙的君子一定不在少数.否则.市面上出售水仙种苗的不会那么多。养水仙的同道们一定会发觉:一个事物只要去细心地发掘它的美,便一定会爱得起它来。由于自己的无知只看到某些事驹薄弱和丑陋的一面就枪毙了许多美,那便是寡陋无情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不是有一个昭若日月的精髓吗?这精髓便是博爱。既爱水仙爱松柏也爱荆棘,爱植物爱动 物也爱自然,爱亲近的人爱性格相融的人也爱观点相悖的人。迁就他们的弱点而赞赏他们的长处,就像不挑剔水仙的娇嫩纤细而发现它的坚强高洁一样。多一些爱,少一些争斗;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偏见。那世界不就是花的世界,社会不就充满了爱的社会吗? 16.(1)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这精髓便是博爱”中“博爱”的具体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自己的无知只看到某些事物薄弱和丑陋的一面就枪毙了许多美”中“无知”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为什么说“可偏偏只有养水仙,才支撑着我养花的信心”?在作者眼里,“水仙“是一种什么样的花?请简要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的标题是“水仙”,但文章第—段却谈爱好优劣问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特意点出用黄河石、三峡石、雨花石来养水仙养得特好是一种象征写法,目的是暗示作者热爱社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B.作者用极富哲理性的语言,通过养水仙这一生活小事,抒发了作者渴望社会和谐友爱的愿望。

C.文章除水仙外,还提到了其他许多花草,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突出水仙的坚强、幽雅、高洁的形象。

D.本文语言朴实无华,但作者正是在平淡的描绘与叙述中,阐明了抽象复杂的人生哲理,亲切形象地表达了对博爱的渴望和礼赞。

E.作者在文章中。借养水仙这一小事,暗示了知识的重要性,委婉地批评了不科学种花的行为。

六、语言运用(每题3分,共12分) 20、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3分)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2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3分)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七、(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发觉自己对电脑感兴趣,便毅然放弃原先专业的学习,专门钻研电脑,果断地经营自己的长处,终于成为世界首富。

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则会使人生贬值,“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请以“经营自己的长处”为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字数800字。

第13篇: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笔试部分(分值100分,其中书写分3分;100分钟完成)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拼音,将相应的词语依次写在田字格内。(10分)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勤于①ɡuān chá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在雨中系上铜②yào shi进行“风筝实验”,③jiē kāi 雷暴之谜的富兰克林,带领中国人民书写④zhǎn xīn历史的邓小平;游览了位于甘肃⑤dūn huánɡ的艺术宝库莫高窟,⑥令人chãn zuì的贵州黄果树瀑布;聆听了陶校长⑦jī lì和⑧biān câ 我们“每天四问”的演讲;从恩科西的发言中,知道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⑨bìnɡ mó 和⑩tiān zāi„„。 ①

②③

⑦⑧

2.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4分)

半途而()慈眉()目()竽充数张口()舌 日()月琢依草()木()而走险螳臂()车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 友谊.yì炽.chì热金蝉脱壳.kã

② 押解ɡá然而止 .jiě栖.qī息戛.

③ 机械.xiâ琴弦.xián按捺.nà不住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①奋笔疾书精妙绝伦②水来土淹金碧辉煌③迫不急待首屈一指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身临其境(到)博览群书(广泛) ..

②安然无恙(病)惊叹不已(已经) ..

③凶相毕露(尽,全)微不足道(知道)..

(4)为了新年联欢会的成功,每个同学都在精心准备,想到演出时都拿出自己的绝招。这真是【】啊!

①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③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5)下面关于人物姓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三国演义》中的孔明姓孔,‚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姓欧阳。 ② 秦始皇姓秦,名嬴政,夏侯惇与夏明翰都姓‚夏‛。

③《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复姓令狐,读作línɡ hú ,‚华‛在作为姓氏时读作‚hu

à‛。

(6)老师为了给我们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预设好每一处教学

环节,丰富每一句教学语言,这真是【】。

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②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③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

功。

4.在横线上填写本学期学过的成语、名言或诗句。(8分)

(1)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少先队员采访了家乡的老红军爷爷,他那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2)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认准目标、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3)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离不开细致观察,正如所说:

(4)同学四年的好友要随他的父母到千里之外的家乡长春上学,我用

“,

”的诗句劝慰他。

(5)有许多小同学喜欢在草坪上玩耍,请从保护草坪的角度写一句公益用语:

5.先将人物与作品连线,再按朝代的先后在括号里标上序号。(4分)

() 明代 李时珍《题李凝幽居》

() 南宋 辛弃疾《儒 林 外 史》

() 唐代 贾岛《本 草 纲 目》

() 清代 吴敬梓《清平乐 村居》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本学期,我们跟着课文领略了祖国名胜古迹的神奇:迎客松,

枝干遒劲,虽然,却依然,。莫高窟壁画的内容

丰富多彩,有记录的,有描绘的,有反映的,

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我们品味了唐诗宋词的意境:孤帆远影碧空

尽,;,白发谁家翁媪。

(2)阳光透出来了,。山上,;山

下,。树枝,绿得。湖里有十来枝荷

花,,荷叶上。(《少年王冕》)

(3)“我读书我快乐”,读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我明白了的道理,读了《伊索寓言》中《牧童和狼》的故事,我懂得了

的道理。读书莫放拦路虎,要扫除 “拦路虎”,是

一个有效的办法。在读书时,我们还要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阅读与理解。(23分)

1.推敲(节选)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用‚推‛

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趣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

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友人家的门没有闩□

()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衬托

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2分)

①行为粗疏冒失。()②拿不定主意。()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2分)

文中□处的标点依次应当是()。

A :“”。,,,。B :“‘ ’。,,,。C :“‘ ’。”,,,。

(4)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贾岛的创作态度和

的钻研精神。(2分)

(5)韩愈认为“敲”字比“推”字好的原因是:A;B。

(2分)

(6)后来,人们把叫做“推敲”。

(2分)

2.绿色宝石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

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

里的望天树高达

七、八十米,只有仰起头才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

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

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

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

直插泥土,简直就像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远望

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

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争奇斗妍,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

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 ‚天

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

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 不怕伐,只

要留下一段树桩,很快就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

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

的问题就解决了。

(1)作者把“扁担藤”比作“天然饮料厂”,这是因为(2分)

(2)“独木不成林”,可文中说“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这

是为什么呢?请举一例说明:(2分)

(3)下列说法不符合短文内容的是()。(2分)

① 油棕的含油量最大② 箭毒木是有毒的③ 黑心树寿命很长

(4)第2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个词语写的是()。(2分)

① 奇花异树② 古木参天③名副其实

(5)第2自然段的结构方式是()(2分)

① 总——分② 分——总③ 总——分——总

(6)文中有一句话,既联接了上下文,又点明了题意,这句话是()(2分)

①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

是一座空中花园。

②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③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

④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

洋。

三、习作(任选一题完成稿纸另附)。(30分)

题目一:有人说:快乐是劳动,快乐是创造,快乐是给予、是奉献„„请你围绕“快

乐”这个话题,选择一两件事情写一篇习作。

题目二:写封信给一位老师,谈谈自己学习、生活上的收获,说说心里话,注意表

达出真实的情感。

第14篇: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这次的期末考试题比较难,也比较活,很像“小升初”的题型。平时知识学得比较“死”,不会灵活运用的学生在做这套考试卷就会感到很困难。我花了半天的时间把每个学生的卷子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请家长在孩子们拿到试卷后和孩子共同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争取有比较大的提高。此次考试最高分116分,最低分6分。

基础知识部分:

1.读拼音写词语:此题学生掌握较好,全班14人丢分(杨x、xx)。这些同学中主要是“委托”一词的“托”字,与“拖鞋”的“拖”字混淆了。

2.选出读音全对的一组:因为三组词中均有一两个是五年级下册或六年级上册的生字,超出了学生所学范围,所以学生无法进行正确选择,这道题问题不在于学生。全班只有20个人选正确。有51个人丢分。

3.补充词语:学生掌握知识较好,全班7人丢分(杨晟、陈思宇、罗垚波、陈倩、牟蒲玲、刘欣、罗思佳)。重点在学生把“不容争辩”的“辩”与“分辨”的“辨”字混淆。

4.查字典知识填空,部分学生对于“聊胜于无”的“聊”字意思不能做出正确选择,在用第一种解释组词中,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导致组的词并不是“闲谈”之意的“聊天”。

5.选词填空;此题全班18人丢分。主要是没有区别开“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要‘与众不同’”。

6.修改病句:三个小题都有一定难度。第一个句子学生没有找到“避免”与“不”重复了;导致这道题有60个人错,全班仅有10人做正确。后面两个病句学生改错较少。

7.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全班10人选错。主要是最后一个句子:噪音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形人”。学生误判为了拟人句。

8.排列句子顺序:此题是学过的一篇略读课文,但由于句子之间没有比较明显的表示逻辑顺序或时间或地点的提示词,学生做错较多。

9.判断正误:学生对“汉字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从甲骨文开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一题有25人判断为正确,实则是错误的。在于学生没有弄清楚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这个知识点是在五单元的“单元导读”里是说的很清楚的。对于汉字产生的时间没有掌握。

10.按要求改写句子:学生对转述句的掌握不是很好,表现在句子中的“你”在不同的句子中的变化方法。在考试卷上的句子中“你”指的是“我自己”,因为平常句子训练中的你一般都没有改变。所以学生改错了。其他两题学生完成得不错。

积累部分:

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中,季羡林提倡的三贯通,因为是略读课文,部分学生已经遗忘了,全班有5个人没有填正确。

2.“万古长青”“千山一碧”“翠色欲流”三个词按要求填空一题除个别学生因为不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没有填正确外,其他同学完成得不错。

3在“日积月累”中积累的名言警句等,学生学得较死的,不会灵活运用就丢分。今后要在名言警句的运用上下功夫。

阅读部分:

课内阅读部分:

1.文章的中心,学生基本能找到,但对于找文章中心的方法,学生的回答则不是很准确,导致失分。

2.对于在说话人的位置不同,引号使用方法的区别,学生知道方法,但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述,导致失分。

3.在考查学生对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的知识点时,由于试卷问题的指向性不明显,导致学生找不到答题的范围。不知到底该答什么。此题如果在问题中出现提示语“描写”,那学生的方向性就会强一些。

课外阅读部分:

对于“课文第二段采用了——结构”一题,学生一部分没有理解什么是结构,一部分读题不仔细,估计看成了全文,导致这道题丢分。关于文章的结构,平常课堂上都在讲,老师也在写,可部分学生懒惰不做笔记,只是用“眼睛”记忆,用“嘴巴”记忆,很少写下来,导致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不牢固。至于把题读错了,则是粗心、大意。

后面两道题难度不大,学生完成情况比较正常。

作文部分:

此次作文题目中的两个选项都是学生很感兴趣也有话可说的题材,因此学生的习作兴趣是浓厚的。加之这两个题材都是我们的教学中下功夫训练的,因此学生在作文中的丢分不算太多。丢分主要表现在文章的条理、词语句子的准确性、书写、标点、错别字等方面。

第15篇: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1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总结先秦的教育经验。3.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4.语文单独设科始于1904年,它的第一个正式名称是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主张“教育即生活”。 6.语文的教学目标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7.语文课程的性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

8.1963年张志公发表__________一文,发展了“工具说”理论,更深刻的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

9.__________以“六步”教学法著名。

10.说课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11.新大纲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倡导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学习方式。

12.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认识___________个左右常用汉字。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以_____经学典籍为主体。

A.墨家 B.法家 C.儒家 D.道家 2.语文课程现象的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中不包括_____。

A.物质性 B.活动性 C.关系性 D.环境性

3.《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的____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养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质 D.语文知识和能力 4._____是我国当代语文教学“情感派”的代表。

A.于漪 B.钱梦龙 C.洪镇涛 D.魏书生 5.夸美纽斯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 A.《教学论》 B.《大教学论》 C.《中学教学论》 D.《教学论稿》

6.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和在一起,改称为_____。 A.口头语言 B.口语表达 C.口语训练 D.口语交际 7.语文新课程把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写作叫做____。

A.习作 B.写话 C.写作 D.创作 8.美国教育学家提出____的教学法。

A.自学法 B.教授法 C.做中学 D.讨论法 9.精读和略读是____提出来的。

A.叶圣陶 B.陶行知 C.蔡元培 D.沈仲九

10.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共有十项,后五项侧重于____维度。 A.过程与方法 B.知识与能力 C.情感与态度 D.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判断题 1.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合称“三百千”。 ( ) 2.古代教育的三种表现形式为: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

( )

3.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在汉代以后以“五经”为主要课程。( ) 4.“五四”时期,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北洋军阀政府通令全国中学开设“国文”,主要教白话文。 ( ) 5.语文学科定名为“语文”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 ) 6.语文教师的工作特性是科学性和常规性。 ( ) 7.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 8.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 ( ) 9.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整体性、自主性和开放性。 ( ) 10.语文教学的主题是教师和学生。 ( )

四、名词解释(2个) 1.四段教学法 2.阅读教学

五、简答题

1.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2.古代语文教学的弊端。 3.语文教育的特点

4.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时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六、应用

针对“梦想”这个话题写一个作文指导方案。

七、论述 15分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知识、能力和智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理论性 实践性 综合性 2.《礼记·学记》 3.《钦定学堂章程》 4.国文 5.杜威 6.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7.工具性 人文性 8.《说工具》 9.魏书生

10.知识水平教学水平11.自主 合作 探究 12.3500 二.选择题

1-5 CDAAB 6-10 DBCAB 三.判断题

1-5 ×√√×× 6-10√×√√× 四.名词解释 1.四段教学法

四段教学法是捷克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四个教学阶段,即清楚、联系、系统和方法。 2.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五.简答题

1.人格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 2.a.脱离语言实际,不重视口头语言的训练。 b.脱离应用实际,读写大都与实际生活无关。 c.忽视文学教育。 d.忽视知识教育。

3.a.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b.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c.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

d.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4.a.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b.实践方面: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环境来展开口语交际 c.技能要求上,每个学段的要求不同。 六.应用题(略) 七.论述题

1.语文知识包括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是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

2.语文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3.智力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认知能力,一般有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联想力等因素所组成,其中以思维力为核心。

4.智力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智力的表现。提高了能力,发展了智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和深化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必须将知识、能力、智力三者统一起来,不能有任何的轻重之分。

第16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模拟试卷

《小学语文教学论》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对一节语文课要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要从教师的(教材理解、教学目标、教材处理以及教学思想和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2.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听说训练的方式包括重述训练、听辨训练、评价训练和结合课文训练。

3.古代识字教材的“

三、百、千”是指《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4.(听课和评课)是教学管理者检查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估的重要手段。

5.阅读和作文可以互相促进。(读写结合,从读学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经验。

6.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忽视训练和浪费时间)的形式主义比较普遍,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率。

7.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而(提问)是使启发式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8.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靠语言文字的感受力,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进行的。

9.小学语文是能(表情达意和具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

10.迄今为止叙述最为详尽的语文教学大纲是1956年颁布的,而1992年颁布的大纲则对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以下属于说话能力要素的是(组织语言能力,表情达意,理解语言能力

A.组织语言能力 B.表情达意的能力

C.理解语言能力 D.应变能力

2.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A.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B.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

C.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D.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

3.新中国成立后,设立语文课程,“语文”的含义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A.语为语言,文为文学 B.语为国语,文为国文

C.语为语言,文为“文言” D.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4.现行教学大纲对

一、

二、三年级安排的识字量为分别为(400.750,550

A.400、700、600 B.400、750、550

C.400、600、300 D.300、400、500

5.评估要做到(科学全面

A.科学、全面 B.客观、详尽

C.全面、细致 D.科学、客观

6.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最准确的大纲是(《义务教育大纲》

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C.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D.《义务教育大纲》

7.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使学生独立阅读)

A.理解课文 B.读懂文章

C.使学生独立阅读 D.从读学写

8.结合作文,训练听说的方式是(口头作文

A.看图说话 B.听辨训练

C.口头作文 D.答问训练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8分)1.A C 2.A B D E 3.A C D 4.B C D

1.以下关于阅读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阅读教学是以学生阅读为基础的认知过程

B.阅读教学的思想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

C.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的阅读、思考为基础

D.阅读教学和听说教学、作文教学之间难以实现融合

E.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作文能力包括(

A.观察、思维能力 B.命题立意能力

C.模仿、借鉴能力 D.选材、组织能力

E.遣词造句能力

3.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特点是(

A.综合性 B.多元性

C.阶段性 D.实践性

E.开放性

4.语文学习质量评估的主要方式包括(

A.描述 B.记分

C.等级 D.评语

E.记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作文教学

2.创设情境说话

3.继续教育

4.语文基本功训练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听课的要求是什么?

2.优化阅读教学结构要注意的问题。

3.小学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4.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与习惯?

六、材料分析题(共8分)

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有的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讲解闰土给“我”讲的几件事情上,而对于作者为什么要写闰土讲的这几件事,其中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却很少下功夫指导。

请对上述阅读教学状况加以分析,并说说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目标定位恰当。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2.结合实际谈一谈,在识字教学中,确定教学重点、选用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什么?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41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学思想、教学基本功(“教学艺术”亦可)

2.听辨训练、结合课文进行训练

3.《三字经》、《千字文》

4.听课、评课

5.读写结合、从读学写

6.忽视训练、积极性(或“主动性”)

7.积极性、提问

8.潜移默化、熏陶感染

9.表情达意、具有很强思想性

10.19

56、1992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D 2.A 3.D 4.B

5.A 6.D 7.C 8.C

三、多项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多选、错选、漏选不给分)

1.A C 2.A B D E 3.A C D 4.B C D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旨在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2.是指设法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情境,以引起说话的动机的说话训练方法。

3.是指对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进行的提高教育。

4.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经过反复练习,获得听、说、读、写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2)做好记录

(3)听课后做好评析

2.(1)教学结构要反映阅读教学的特点

(2)好的教学结构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目标明确

②思路清晰

③环节简单、适用

④学生自主学习

⑤有特点

3.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4.(1)作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与忽视“改”的工作相关。

(2)作文教学存在“写—交—批—退—扔”的过程,这样“作”得再多,也难长进。

(3)学生既会写又会改,作文的本领才全面。

六、材料分析题(共8分)

1.(1)针对材料的分析—《少年闰土》这一课重点应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材料中的教学,训练重点没有适时地向高年级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把握住阅读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教学目标定位不恰当所致。

(2)进一步分析-阅读教学要做到恰当定位,要做到

①把握好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②明确一册教材在训练中的位置

③发挥训练组(单元)的作用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历史经验教训-自清末设小学语文方面课程至今近一个世纪,对语文课程性质经历了不重视到重视,不认识到有所认识的过程

(2)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基础工具、能表情达意和具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

2.(1)确定教学重点-①从学生实际出发 ②就每一个具体的字进行把握

(2)选用教学方法-①灵活运用几种识字方式 ②运用多媒体

第17篇:语文教学论试卷8[材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8(科)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 。

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系统 4.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

。 5.《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7.作文能力一般由

能力和

能力构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语文教学论属于( )范畴

A、文艺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教育学

2、最早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是( ) A、蔡元培 B、胡适 C、叶圣陶 D、陶行知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了7—9年级的学生识字数目为( )个。

A、1600—1800 B、2500 C、3000 D、3500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共有十项,后五项侧重( )维度。 A、知识与能力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 D、价值观

5、《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 ) 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

6、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 A教学做合一 B 寓教于乐 C 理论与实际结合 D 技能与应用结合

7、标志着语文单独设科的是 ( ) A、《奏定学堂章程B、《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C、《国文教科书》的编写 D、《中国文学教科书》的编写

8、语文教学的理论之源 ( )A、夸美纽斯 B、柏拉图 C、赫尔巴特 D、佩斯〃泰洛奇

9、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 )

A、创造性、互动性、综合性 B、情境性、单一性、综合性

C、情境性、互动性、复杂性 D、情境性、互动性、综合性

10.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反教案教学 2.语文教材

五。简单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有哪些? 2.如何设计语文教学目标?

3.阅读教学的导入有哪些类型?4.语文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六.实际操作(15分)

认真阅读《致橡树》然后写一份教案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臵,足下的土地。

七.论述题(15分)

有人说:“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梦”。你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 一题、填空

1.中学语文教学 专业必修课 2.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3.范文系统

知识系统

助读系统

作业系统 4.认读能力

理解能力

鉴赏能力

评价能力 5.交际工具

人类文化

工具性与人文性 6.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 7.认识

表达

二题、1-5 D、D、D、A、A、6-10 A、A、A、D、A 三题、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四题、1反教案教学:是相对于教案教学提出的,反教案不等于不写教案。反教案教学意味着:具有文本形态的教案不是教学的必要条件,教案是客详可略、可有可无的。教学是否有教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素养,是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否有适应教学情境及学生需求的能力。

2、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负载着语文教育内容并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一切材料。

五题、1.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有哪些?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如何实际语文教教学目标?

答: (1)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求。(2)明确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体系。 (3)确定语文学习内容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容量。(4)确定目标描述的方式

3、阅读教学的导入有哪些类型:总结情况,检查预习;承上启下,建立联系;激疑设问,启发思考;渲染气氛,调动情感;变换刺激,引起兴趣、

4、(1)语文教学的共性原则:

a.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b.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c.基本素养与情感态度相结合的原则 d.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的原则

(2) 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

a.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b.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协调发展的原则 c.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d.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原则。

六题、实际操作答案:要点按照教案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给分、(重点:学生要写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给分 教学目的: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2.了解朦胧诗的特点3.掌握《致像树》的象征手法教学重点:1.理解诗的主题2.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3.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

七题、论述题答案:要点:

语文教师教学语文,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能力,挖掘出文本中一些美好的东西,使学生对这些美好的事物产生无限的向往和憧憬,结合具体的课文举例说明。

第18篇: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教学与课程论试卷5

一、填空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语文在兴课程与教学论是正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 ) 和( )系统。

3.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 ) ( ) ( ) 4.杜威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 )“工具说”的集大成者是( )

5.我国于(

)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6.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打一次把双基顺序变为( )和( )

7.( )年,我国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8. 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 )、(

)、(

)、《千家诗》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识字。

9.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语文单独设科是在( )年

二、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

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 )年开始的。

A.1904 B.1919 C.1949 D.1978

3.哪个不是评课的基本功( ) A看板书 B看普通话 C 看操作 D与学生的交流 4.下列不是魏书生教学法的是( ) A自测 B 自结 C讨论D 练习5.语文教学的原则没有下列哪一个( ) A自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B 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 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

6、《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 7.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

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

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 )的学习方式。 A.自主、合作、探究 B.自主、独立、探究 C.自立、提问、研究 D.独立思考、用于探究

9.教学目标分类法是美国教育家( )提出来的。

A.布鲁诺 B.布鲁纳 C.杜威 D.布卢姆

10( )是情感派教学法的代表。

A .于漪 B.魏书生 C.宁鸿彬 D.钱梦龙

三、判断题 (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四、名词解释(2小题, 每题5分,共10分)

1、语文教学论

2、语文课程现象

五、简答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2.选修课程目标有哪些?

3.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

六、应用题 (1小题,15分 )

请为《 背影》设计一个新课导入方法。

七、简论 (1小题, 15分 )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 1.填空

1.中学语文教学 专业必修课

2.范文系统 知识系统 助读系统 作业系统 3.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 4.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张志公 5.1986 6.语文基本能力 语文基础知识 7.1949 8.《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9.工具性 人文性 10.1904

二、单项选择题: BADDC BBADA

三、判断题:

1.( × ) 2( √ ) 3( × ) 4( √ )、5( √6( × ) 7( × ) 8( × )9 ( √ )10 ( × )

四、名词解释:

1、语文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其学科性质主要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2、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五、简答题:

1.导向作用 推进作用 控制作用 评价作用 管理作用

2.(1)诗歌与散文 (2)小说与戏剧 (3)新闻与传记 (4)语言文字运用 3. (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4.测定学习成绩 鉴定教学效果 检验管理水平获取反馈信息 预测发展方向

六、应用题:

导入的类型很多,学生只要为《背影》设计一个导入即可。要求围绕文章内容,语言简洁、恰当。

七、简论

第一,人格素质。教师的人格具体包括情操、品行、道德、气度、胸 怀等。它们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渗透融合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制约着教学的 格调、质量和品位。

第二,职业素质。包括爱国、爱岗、爱生和律己。

第三,心理素质。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室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

第四,专业技能素质。

(1)学业知识 a、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具有语文学者的功底

b、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2)能力素质 a、语文教学能力 b、施教能力

(3)考核能力 知道复习能力 组织考察能力 评价成绩的能力

(4)教育能力 全面理解学生的能力 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

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等 (5)班级管理的能力 创设教育教学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等等

(6)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 教师的学习能力 教研活动能力

第19篇: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期终考试试卷分析

赵守涂

本次考试试题在形式上和以往完全相同,采取的是中考试卷的四大块: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卷面。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注重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生活性、艺术性,让课本与生活以及学生的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多关生活、关注社会,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教学的质量,试卷的导向性较好。下面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古诗词默写失分较少。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对课外知识了解不够,以及仿写句子,很多同学造句能力有待训练。

二、阅读

阅读部分由《滴水之间》的课外现代文阅读和课内《谈读书》现代文阅读加《陈涉世家》文言文阅读构成,题量较大,难度不低,43分的总分,得分在32分就不错了。

1、《滴水之间》阅读

题目设置不太难,学生做起来得分还行。13分的总分,一般在9分左右。

2、文言文阅读

立足中考,题型均为近年来我省的中考样题,难易适中,20分学生基本都得17分18分。

3、《谈读书》现代文阅读

虽是课内但学生得分并不高,关键是因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太差,答不到要点上。10分只能得4——5分。

三、作文

本次考试为材料作文:

这是一所四壁是墙的老房子,除了一个极为狭窄的门外,整幢房子连一扇窗也没有。倘若关了门,房间里就会如同半夜一样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黄永玉并没有嫌弃这个令人憋闷的家,反而开口大笑起来。

只见他一边笑,一边拿出一张白纸贴在墙上,然后开始在白纸上画画。不一会儿,纸上便出现了一扇极为逼真的窗户,与真的窗户几乎毫无两样。顿时,整个房间明亮起来,就像屋外的阳光一下子都涌进了这间小屋一样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没有审题障碍,切合学生的写作水平与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有的写,得分情况在预料之中,勉强凑合。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出现的问题不少:①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很多学生都不能把握题目的含义。②叙写比较平淡,没有写出初中学生真实感受,泛泛而谈,没有表达初中学生应有的思想层次。③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离题的现象,另起炉灶。

四、努力方向

(1)平时强化基础教学,注重字词教学。 (2) 注意名著的引导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思路。 (3) 文言文阅读注意句子的朗读及课文的分析训练。

(4) 注意现代文阅读的指导训练,把操作性强的答题技 巧使学生掌握。

(5) 注意强调书写,使学生意识到卷面的重要性。

九(1)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赵守涂

一学期以来,我担任八(1)班的班主任。在班主任期间,我认识到了一位班主任“身正为范”的重要性。本班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在我班各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担任八(1)班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做法总结如下:

这学期我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因此,我组织互帮互学活动。通过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在班级的纪律及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也能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2、加强班级管理,努力培养“真诚、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在活动中选拔班干部。班干部不是班主任封的,也不是终身制的,而是在实践中脱颖而出的,所以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来选拔干部。通过活动,选出来有工作热情,责任心强,有强烈竞争意识,有工作魄力。的班干部。尽快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同时,给予定期的指导监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

3、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的教育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在这方面,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真诚相待,耐心相帮,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4、采用各种方式开展活动。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今年,我还采用各种方式开展活动,试图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以远大的理想激发学习. 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好像大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飘到哪儿算哪儿,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时,班主任应积极创造机会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因为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他才会把它转变成学习、生活的动力。他们明白实际与理想之间存在的差距,但这差距并非不可逾越,而是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跨越,并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把对理想的追求转化为学习动力。

总之,万事开头难,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就是说,在这个班级的管理上你已成功了一半。总的来说,一学期来,我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自我。

少先队工作总结

赵守涂

一学期来,我校少先队紧紧围绕工作目标,摆正少先队位置,加强少先队工作,带动少先队员们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继续加强养成教育、诚信教育及行为习惯等的培养,同时也加强基础教育的阵地建设,使少先队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使少先队员在这个大家庭里健康成长。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少先队工作千头万绪,日常事务极其繁琐,因此,学期一开始就制定好工作计划,明确职责,统筹安排好各项日常的规范工作。

二、狠抓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抓好学生行为常规是少先队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一学期来,各班主任充分利用晨会课、班队课,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正面宣传和教育。

1、每日常规检查:坚持小学生常规管理的检查制度,由各班代表组成的督察队实行落实,每日检查,每天通报,督促全校学生的一言一行,检查校园的清洁美丽,使校园“文明之花”常开。

2、重视日常安全教育。为切实消除校园安全故事的发生,少先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值班教师、学生督察队认真开展学生在校纪律维护,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本学期,我们还利用防震演练对学生加强宣传教育。

3、主题板报评比:根据节日和现实需要安排黑板报主题,进行检查、评比,效果明显。各班出的黑板报立意新颖,布局精巧,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举行主题活动,增强教育实效。

为提高德育工作效果,本学期,少先队通过举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努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四、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的健康锻炼。一直以来,我校结合各年级学生的性格和体力特点,各班开展了不同的活动项目。如,低年级学生有老鹰捉小鸡、跳绳,中年级学生进行踢毽子、跳长绳,高年级学生进行篮球、长跑等,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健康锻炼。

五、坚持家校共建,营造学生成长的融洽氛围

德育工作离不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做到相互支持,共同促进。此外,各班主任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好家访工作,使家长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总之,一个学期以来,少先队在领导的关心和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掩卷深思,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需要改正和改进。因此,今后的少先队工作还需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我会一如既往的扎实开展工作,利用少先队的阵地优势,为在校园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而不懈努力。!

第20篇: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

四年级2014.1.18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质量分析

为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现就语文试卷卷面上所呈现的问题,并结合平时教学工作中对四年级语文教学现状的了解和认识,在此作一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四年级本次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本次四年级共有29人参加考试,总分2027分,平均分69.9分,优秀率为17.2%,及格率为82.8%。与基数比,各个数据都有所提高:均分提高了7.7分,优秀率提高了3.2%,及格率提高了32.8%。

二、学生答题情况

试卷共分四大部分:基础乐园、阅读天地、习作空间以及卷面分。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坚持体现新课标精神,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

1、答卷情况及失误原因。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乐园”中的第

2、3小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1小题读拼音写词语,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写出词语;个别学生错的较多,基本不会写;总体而言,错的最多的词是“融洽”和“气魄”的“魄”字。比较容易写错的字,平时反复强

调,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写出来。第四小题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有6个学生全部正确,其中错的最多的是“满意”的“满”解释应为“满足”而学生选成“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才干”的“才”解释应为“才能”而学生解释错误,这个词其实是讲过的,但是部分学生还是没有掌握。第5小题,让学生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有一半的学生没有写出来,还是平时积累的太少,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基础乐园”中第6小题考察的是句子训练,(1)修改病句,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是学生的弱项,所以有一部分学生未改正确;(2)让学生用“筋疲力尽”和“睡意朦胧”写几句意思相关的话,学生不理解题目意思,所以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3)仿写句子,在练习册上做过这道题,可能由于为复习到,学生都忘了。第8小题,只有四个学生完全正确,好多学生没读懂题意,就空下了,5分的题1分也没有得到。对于像第8小题这类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更是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对于这类型的灵活的题,也要加强练习。

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在很重要的作用,分数也很高,却也是学生做的最不好的题。如课内阅读,是《观潮》片段,其实都是平时做过的题,只是换了个问法,学生就理解不了了,因此所分很多。对于课外阅读,很多学生看到阅读题目就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能静下心来读文章,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语言表达也不规范。 比如,《三个和尚》的阅读,让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由于学生没有认真读文章,总是断章取义,所以找出的词语不准确。

对于习作让学生给别人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对于这样的作

文一部分学生心里有想法却不会表达,从中看出学生的习作能力很差。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写的很好,真挚感人。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习作语言不是那么优美,但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总体而言,这次作文学生完成的较好。今后还应加强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能写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2、查缺补漏的内容。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三、经验与教训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

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四、包教学生情况

期中考试后,由于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所以老师们采取包教潜能生的方法,希望是学生的学习有所进步,我包教的是四年级的郭荣倩同学。在平时我注重她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每单元都会对她进行字词的听写,但是这次考试她的“读拼音,写词语”一题还是没有完全正确,但比之前的考试进步多了。另外,我还注意培养她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每次阅读写作课后,我还要专门再问问她还有那些不懂的,对于她还没掌握的,我会细心的再教一遍,这次她的课外阅读答的还不错。但是由于对拓展题的训练较少,此次考试在较灵活的题上,她是分较多,有些题甚至连写都没写。她本次的成绩比期中考试有很大进步:语文进步了21分,总成绩进步79分,在班内排名进步3名。

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前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

语文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