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3:00: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

部门: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邪教的本质是:(1)反人类;(2)反社会;(3)反科学;(4)反政府。( D )

A.(1)(2) B.(1)(2)(3) C.(1)(3)(4) D.(1)(2)(3)(4)

2、邪教的歪理邪说荒诞离奇,最主要的有:(1)“末日论”;(2)“劫难说”;(3)“巫神论”;(4)“天国说”;(5)“来世说”。( D )

A.(1)(2)(3) B.(1)(3)(4) C.(1)(3)(5) D.(1)(2)(3)(4)

3、邪教常用的骗人手法有:(1)以得病不必打针吃药,祷告就可以治病的歪理邪说诱惑人;(2)用小恩小惠骗取信任,宣传邪教拉拢人;(3)以宗教经典为掩护,宣扬邪教教义蒙蔽人;(4)用世界末日来临,信邪教可以幸免欺骗人;(5)用脱离邪教要遭报应恐吓人。( D )

A.(1)(2)(3) B.(1)(3)(5) C.(1)(2)(3)(4) D.(1)(2)(3)(4)(5)

4、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三大“毒瘤”是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 A )。

A.邪教 B.核武器 C.地区冲突 D.战争

5、邪教教主往往自称是“佛祖”、“耶稣基督再生”、“上帝的儿女”、“神的化身”等,是拯救人类的“救世主”,这些都是( C )自己的谎言。

A.丑化 B.美化 C.神化 D.吹捧

6、上网时发现邪教宣传内容,应做到( C )。

A.仔细阅读相关内容 B.向别人传播,C.不听、不看、不信、不传。D.向公安机关报告

7、邪教人员以自焚、自爆或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按照( B )定罪处罚。

A.贷款诈骗罪 B.以放火罪、爆炸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C.包庇罪 D.侵犯著作权罪

8、邪教组织的初期目的是骗敛钱财,进而寻求( B )地位和权力,最终谋取政权。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精神

9、邪教组织骗人手法多种多样,有时甚至会采用恐吓、拘禁、绑架等( B )手段,强迫他人加入邪教。 A.其他 B.暴力 C.非法

10、邪教组织通过反复灌输邪教教义,使受害者失去自主意识和分析判断能力,达到( B )的目的。 A.意念 B.精神控制 C.歪理邪说

11、邪教组织往往利用魔术或一些物质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小把戏”,制造所谓的( A )来迷惑人们,使人们对其产生崇拜,从而拉人入教。

A.特异功能或神秘现象 B.民间杂耍 C.巫术

12、邪教组织往往打着( A )和气功的幌子骗人。 A.合法宗教 B.健康团体 C.民间组织 D.国际组织

13、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 B )的支配。

A.邪教组织 B.外国势力 C.敌对势力

14、邪教组织一般都以邪教“教主”为核心建立严密的( B ),要求其成员断绝或疏远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绝对服从邪教“教主”,并通过发誓、赌咒或相互告发等手段,严禁他们脱离或背叛邪教组织。

A.经济体系 B.组织体系 C.管理体系

1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宗教有( D )。

A、明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B、基督教、佛教、道教、太阳神教、神道教

C、天主教、佛教、道教、太阳神教、摩尼教

D、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

16、下列属于邪教组织特征的是( D )。

(1)编造歪理邪说(2)神话主(3)实施精神控制(4)骗敛钱财(5)秘密结社(6)危害社会

A、(1)(2)(3) B、(1)(3)(4) C、(1)(2)(4)(5) D、(1)(2)(3)(4)(5)(6)

17、当我们发现邪教违法犯罪活动时,不正确的行为是( C )。

A、及时拨打110报警

B、在网络聊天室看到有人在散布邪教言论时,及时告知网络管理员将其删除

C、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D、在校园里,及时告知校领导或老师

E、收到受邪教内容污损的人民币及时到银行兑换,避免继续流通使用

18、邪教骗人时,应当( C )。发现亲朋好友加入邪教时,要劝告帮助他尽快脱离邪教。

A、不听、不信、不传

B、听之任之

C、依法打击

19、公民收到“法轮功”等邪教宣传品后应将其( A )或送交公安机关。

A、销毁 B、传阅 C、收藏 D、复印

20、司法机关依法处罚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法轮功”邪教组织骨干分子,并不是因为他们练习了“法轮功”,而是因为他们触犯了( C )。

A、人权 B、规定

C、法律

21、对于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以各种欺骗手段,收取他人财物的,依照《刑法》第266条的规定,以( A )定罪处罚。

A、诈骗罪 B、扰乱社会秩序罪

C、非法敛收财产罪

D、侵占财物罪

22、对于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的规定,以( A )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杀人罪 C、抢劫罪

23、( B )是我们党和国家防范处理邪教问题的一项重要方针政策。

A、打击一切邪教分子 B、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依法打击极少数 C、不打击、只教育 D、放任自由

24、防范邪教的最好办法是让广大群众知道什么是邪教,( B ),怎么拒绝邪教。

A、如何退出邪教 B、邪教有什么危害 C、揭批邪教本质

25、邪教组织往往以弱势阶层代言人的角色肆意将社会矛盾扩大化,激起信徒仇视社会、仇视政府,从而( B ),煽动反对政府,危害基层政权,影响社会稳定。

A、扰乱人心 B、激化社会矛盾

C、制造恐慌

26、我国实行的是( B )宗教信仰政策,但所有的宗教活动都要依照《宪法》和相关法律进行。 A、制约B、自由C、科学D、政教合一

27、邪教通常利用各种( A ),引诱信徒消极厌世,挑动他们对现实和政府的不满情绪。

A、社会矛盾 B、家庭问题 C、人际关系问题 D、环境问题

28、大力开展反邪教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是( A、B、C、D )。 A、使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反邪教的相关法律知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B、使广大社会公众认清邪教活动的违法性,提高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能力。

C、使目前仍受邪教裹挟,不明真相的群众能够幡然醒悟,回归社会。

D、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权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依法防范处理邪教的能力。

29、邪教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A、B、C、D、E、F ) A、“教主”崇拜,B、精神控制,C、编造邪说,D、聚敛钱财,E、秘密结社,F、危害社会。

30、邪教组织危害巨大,主要体现在( A、B、C、D )。 A、危害国家政治稳定,B、危害国家经济秩序稳定,C、危害社会秩序稳定,D、践踏人权,E、私分国有资产 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一、邪教的基本概念。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它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歪理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邪教大多是以传播宗教教义、拯救人类为幌子,散布谣言,且通常有一个自称开悟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教主,以秘密结社的组织形式控制群众,一般以不择手段地敛取钱财为主要目的。

二、邪教与宗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1.理论体系不同。宗教以其博大精深的经典、教义构成完备的宗教理论体系,并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邪教则没有正当和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只有一些支离破碎的迷信邪说,盗用宗教概念和术语,危言耸听,愚弄世人。

2.崇拜对象不同。宗教信奉的对象是特定的“神”,不是活生生的人,是现实不存在的精神偶像。邪教崇拜的对象则是教主本人,是活生生的人,教主自诩为救世主,是神的替身、代表,宣扬自己所谓的各种特异功能,迷惑信众。

3.“末世”阐述不同。宗教认为“世界末日”在遥远的未来,引导信徒忘却现实苦恼而企盼未来幸福生活,缓和社会矛盾。邪教则篡改成“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只有加入其教,才能得到拯救,以此对信徒的进行精神控制。

4.社会功能不同。宗教引导人、教化人抑恶扬善,以和为贵,安分守己,多做善事,热爱生活,珍惜生命。邪教则披着宗教的外衣,以健身祛病为名,骗取钱财,制造混乱,致使信徒六亲不认,心理变态,轻视生命,厌恶社会,甚至带有政治野心。

5.活动方式不同。宗教活动是公开、合法的,是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的,有固定的场所,如寺庙、教堂等。邪教活动则是诡秘的、地下的、非法的,而且活动场所也不是固定的,常常侵占公共场所,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

6.法律地位不同。宗教组织是依法登记、年检的社会团体,公民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和仪式,受到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的保护。邪教组织则属于非法社会团体,其一切组织、人员、活动、财产等都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试题

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试题

反邪教知识竞赛

反邪教知识竞赛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
《反邪教知识竞赛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