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作文教学中的作文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09:45: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作文教学中的作文反思

温州市龙湾中学宋登水

一次作文评讲课结束后,我走出教室,脑海中还回映着课堂里热烈的场面:同学们争相指出示范作文的优缺点,对不足的地方有些还提出修改方案,从取材到立意、从字词到篇章甚至是标点,大家都予以了全面的审阅„„我对这节课非常满意。它至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但是,等我走到办公室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对示范文章能给予这么全面、深刻的评价,而自己在作文中却犯着同样的错误?难道真是“前面的口袋装着别人的缺点,背后的口袋才装自己的缺点”?或者说同学们的这些评论只是“过耳即忘”的套话?

于是,我找了几位同学了解情况。大家提出了各种意见,有的说是把老师以前的评语记下来,照搬就行了;有的说评文章比写文章容易;更多的同学认为不是自己不知道,是一到写作的时候就忘了这些问题„„

突然想到于漪老师,她教学有个非常好的习惯:讲完课后马上将自己的感受、得失记录下来,作为日后的参考。网上也有老师发了这么一个帖子:“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可能不是一个特别能创作的人,但绝对是一个能及时反思的人。”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而不思则罔”。我想试试让学生动笔写作文反思。

刚开始,有些同学不理解,认为没必要,只写了些套用语,什么“选材不新颖”啦、“立意不深刻”啦、“语言不鲜活”啦等等。也有些同学太细致,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从点到面,在每一个字上都进行推敲,全面撒网,弄起来作文反思成了“杂货铺”,毫无头绪。

针对第一种情况,我给大家讲解了写作文反思的意义。引用了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的名言;讲述了毛泽东病危时还读《资治通鉴》的事例;解释了美国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的教学论断,“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是否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恰当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是否对新的知识系统的建构产生影响。”归纳了写作文反思的四点作用:

一、作文反思是师生认知的冲突与碰撞,它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经验,真正理解老师的评语,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二、可以让学生站在宏观的高度赏读自己的作文,从读者的角度品评自己的文章,对自己的作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语言表达的准确度;

三、记录思想的火花,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四、又是一次新的不命题的随笔式的写作训练。

针对第二种情况,我又给大家讲解了作文反思中应该记载的内容:

一、记自己的感受,也是说就老师的评语,从其中某一两个方面谈谈自

己的感受,可以是正面去理解老师的评语,分析老师的评语,也可以是从另一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表达与老师评语不甚相同的见解;

二、记自己的“得”与“失”,“鱼在水中,冷暖自知”,自己的文章自己

最清楚,通过老师的批改,自己再从宏观上总结“得”与“失”,为以后的写作提供经验,总结教训;

三、记自己的修改方案。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位同学的作文作出全面的修

改,学生应该从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重新阅读中发现问题,如果知错不改,下次必然再犯;如果及时更正,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四、记自己的灵感。当初写的时候没有创新的思路,经过老师的提醒指

导和自己品读示范作文后,或许有新的灵感迸发,我们将这些及时记录下来,这可能是新的层面上的思维,写出来也会成为更好的文章。

通过以上的讲解和引导,大家开始认真对待作文反思的写作,特别是能够在同学之中或师生之中产生讨论。探讨作文的风气浓了,同学们互相传阅作文,互相学习,有不同的意见互相争论,或询问老师,像学习数理化一样的热烈,也像一群小“文学家”召开文学研讨会。

在一次“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文章”的作文训练中,我给一位同学的评语是:“作者具有文学家的敏锐,所以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了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利用梧桐来象征外婆的确出乎意料,并且作者能用诗一般的语言将梧桐的特征描绘得恰到好处,对梧桐的描写具有哲理意味,同时作者抓住了亲情这一永恒的主题让人动情,牵起了老师绵绵的情思。如果在外婆的描写上也能用上诗一样的语言,会更让读者垂泪;再将文章的主题表现明确一些,那绝对有不一般的文学水准。”

这位同学看了我的评语,与其他的同学也进行了讨论,大家都说他的主题的确不是太明显,之后他又问了我,我单独给他进行了讲评,他在后来的反思中写道:“我以前不懂老师说我的作文主题不明确是什么意思,自认为我的作文有我的深度,老师根本不理解。由此,我对老师的修改产生了疑义,文章本来就要求含蓄,我在文章中写了梧桐,后面又提到外婆,当然暗示着梧桐象征外婆了。老师批改之后,中心太明显,或者说叫浮浅,小学生都能读出来。通过这次与老师争论,才知道我自己的意思的确不清楚,老师从文章中找出几种理解,我写的时候居然没想到:

1、文中也出现了父亲,父亲更具有梧桐的特征;

2、梧桐落叶,来年发芽,虽具有哲理,但无法表现外婆的坚强;

3、外婆在困难中屹立,始终微笑着,更像梅花或菊花,文中的梧桐没有这个特点。象征手法的运用关键在于所写的事物与所要表现的人物有相似的特征,并且要将这相似的特征联系起来,主题就明确了。”这位同学在以后的作文中就能很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了,既不直露,也不晦涩,恰到好处。加上他本身的语言功底,他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新年刚过,他写的《新年的牵挂》一文在地区报纸上发表。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中的作文反思
《作文教学中的作文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