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0-03-02 03:13: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筑工程项目 质量管理阶段的认识

莱芜市泰山阳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周广辉

一、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进展情况 项目质量管理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靠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利用各种各样的检验设备和仪表,采用科学的测试手段,按规定的质量标准对工程建设活动各阶段的工序质量及产品进行检查,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层层把关,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出厂。它以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为主要特征。这种控制其实质是事后检验把关的质量管理活动。

2、统计质量阶段

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指在项目建设各阶段,特别是施工阶段中,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工序控制,分析、研究产品质量状况,采取对策措施,达到减少不合格品率的目的,并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统计管理阶段的特点是在质量检验基础上取得数据,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对工序抽样达到质量满足产品标准要求的预控管理。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为达到规定的工程项目质量标准而进行的系统控制过程。它强调以预防为主,领导重视,狠抓质量意识教育,着眼于产品全面质量,组织全员参加,实施全过程控制,综合采用多种科学方法来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并以工序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全面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

的。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的、科学的质量管理,它并不排斥检验质量管理和统计质量管理的方法,而是从更高层次上包括了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管理的内容。它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产品质量,对一切同产品质量有关的因素进行系统管理,是实现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有力手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特点是针对不同企业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及工作状态

等多方面因素的变化,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心理

学、行为科学等综合运用,建立适用和完善的质量工作体系,对每个生产环节加以管理,做到全面运行和控制。

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1、建筑市场管理混乱

(1)无证或超出自身业务承包范围越级承建设计和施工任务仍屡禁不止;

(2)施工企业将承建的工程层层转包或者以包代管; (3)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肆意压低价格,或者将工程肢解后分包给多个施工企业来承建,致使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管理,施工企业各干各的,使得工程质量遭到严重损害;

(4)施工企业以不正当的手段承揽工程,而一些建设单位不是以企业的素质高低来优选施工单位,而只是将报价低或回扣

高作为企业选择的标准。

2、设计阶段

(1)建设单位没有经过设计招标,所选设计单位水平有限;

(2)设计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3)设计单位内部分工协作不合理,造成错、漏、碰、缺,影响工程设计的优质完成;

(4)对设计单位的设计过程缺少应有的监督。

3、建筑材料方面

目前,我国的建筑材料品种多、规格多、质量差距较大,部分新型材料的生产也比较混乱,一些未经认证的假冒劣质产品充斥着建筑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工程项目质量问题。

(1)建材市场质量标准不统一,没有可靠的质量检测手段,导致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且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市场份额;

(2)建材生产厂家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根本不考虑质量后果,私自降低或放弃生产标准,粗制滥造;

(3)建材经销商为了出售假冒伪劣建材,肆意压低价格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竞争手段,最终导致建材市场混乱不堪,竞争无序。

4、施工队伍素质方面

工程项目施工操作对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但是在我国庞大的建设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大多没有经

过专门培训,因此很多施工人员既缺乏建筑的基本知识,又缺乏现场施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施工规范或规程进行操作,另外,当前在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大部分施工企业的自有工人由于年龄老化、人数很少,真正能在现场从事操作的只占极少一部分。因此,施工现场是大量未经专门培训的农民工在从事工程施工,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工程质量提高必然有相当大的难度。

三、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五种因素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2.材料的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3.方法的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

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机械设备因素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5.环境的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四、应对措施 1.强化监督机制

强化监督机制是有效控制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保证。近几年来国内出现的多起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烂尾楼等,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根本原因都是监督机制不完善,没有起到应用的作用。因此,强化监督机制刻不容缓。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等应联合建立监督机制,监督机制应深人到建筑工程项目立项、论证、招投标、施工等各个环节。把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督机制作为一项过程监督管理,把各项制度落在实处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有效控制和管理的关键。

2.强化新技术推广,提高施工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新材料等组织施工,发展专业化,机械自动化,管理现代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我国现在重点推广各项新技术,如地基与基础工程新技术、混凝土与钢筋施工新技术、模板与脚手架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防水新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技术等。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积极鼓励支持建筑施工企业采用新技术,强化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水平,是提高控制及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方法。

3.强化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

建筑企业施工队伍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组成,人员多、知识层次差别较大、流动性大。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强各层次人员的专业知识、劳动技能的培训及安全知识的教育,包括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使用等。不但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

和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建筑工程项目认识实习报告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之我见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整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总结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几点认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总结发言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总结发言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认识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认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