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矩形原理的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22:38: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班队活动中开展矩形原理”心得体会

----矩形原理让差生变好生

东山小学 黄海燕

大多数班集体,都有几个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许多班主任教育他们时,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胁如果没有改正,将报告家长、送校长教育等等。我班就有一位同学叫罗成,刚开学时上课不听讲,与同学讲话,成绩不及格,老师说几句在家发脾气不来上学。家长用尽办法也没用。无意中听到家长说孩子爱听表扬的话。我立刻开始寻找罗成同学的闪光点,有一次大扫除卫生做完后,大部分孩子们都回家了,只有罗成同学还在认真摆桌椅。第二天我在班级表扬罗成,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罗成也高兴地笑了。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堂教学中,常选择时机给罗成讲述优秀少先队员的故事;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讲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奋斗事迹;有了榜样,罗成在学习上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我们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改变矩形中“高”,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奋斗,改变矩形的面积,罗成进步特别大,学习成绩也提高到80多分。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老师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另外当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或很痛苦时,老师用一些安抚的动作更胜过语言上的安慰,使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我们在班队活动中利用“矩形理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开展竞赛,便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在学习中学生自己主宰学习的认识过程,通过自己亲自实践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去发现和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实践、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再引导学生讨论最佳记忆方法,即寻找规律,提问“你用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呢?”同学们经历了亲身体验和感知,获得了感性经验,从而实现了认识知识的内化过程,促成了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通过分一分、写一写、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一系列活动,自觉地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之中,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获得的表象顺利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操作、表达、探索和概括的能力。

2、如在班队活动中设计“争当速算标兵”、“夺红旗”、“开火车”、“成语接力赛”等游戏活动,学生对这些游戏特别感兴趣,并且在竞争中把个人与集体融合起来,形成了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学习活动中设计一些“争当智慧星”、“评选火箭组”等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更鼓励了那些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勇于攀登的奋斗精神。

3、不把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如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经历了艰苦努力,取得了进步,与考试分数第一名的同学同样得到肯定和赞扬。对取得同样高的分数的同学,还要评比谁的方法更优越、谁的解题思路更简捷。从而让学生朝着更高的标准努力。

有了竞争意识,同学们在学习上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我们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改变矩形中“高”,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奋斗,改变矩形的面积,在人生中找到满意的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就,差生也就变好生。

矩形性质

矩形教案

矩形教案

《矩形》说课稿

矩形教案2

22.4矩形教案

1矩形教案

矩形教学设计

矩形的判定

3.5矩形教案

矩形原理的心得体会
《矩形原理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