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县国土资源局改革开放30周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4:11: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县土地管理局成立于1987年5月,1993年4月合并改称**县城乡建设土地管理局,1996年10月按省、州有关文件设置**县土地管理局,2002年体制改革增设矿产资源管理职能,2003年5月**县土地管理局更名为**县国土资源局。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

持下,经过广大职工的辛勤耕耘,**县国土资源事业长足发展,队伍机构不断壮大,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工作回顾

(一)工作机构逐步健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我县土地系统建立之初,工作机构仅4个股室(秘书股、政策法规股、地籍管理股、建设用地管理股),经过发展,工作机构扩展为5个股室、3个国土所、2个直属事业单位,在职人员44人,大专以上学历占73%;在职党员16人,占总数的36%;老、中、青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平均年龄为38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领导班子团结干事谋发展,统筹兼顾谋协调,齐心协力促和谐,突出重点抓工作,扎扎实实打基础,讲团结、干实事,齐心协力抓好国土资源工作,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全面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管理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多次被省、州、县评为“先进集体”,系统内多人次受到省、州、县级表彰,为我县国土资源事业谱写了一页辉煌的篇章。

(二)、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县土地局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开展了全县土地详查、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更新、城镇地籍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修编工作,为全县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以及全县国土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2005年我们出版发行的《**县国土资源志》。近年来,我局进一步加大了软硬件的投入,完成了地籍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局办公楼落成后,设置了办证大厅,开展了窗口办文,加强了土地登记自动化业务,有力保证了经登记的土地权属准确、合法。1993年开始核发土地使用证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18016本,发放集体土地使用证776本。

(三)保护资源卓有成效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国土资源各项方针政策,建立了保护耕地、征地补偿、土地用途管制、依法申报审批、集体会审、招拍挂出让、执法监察等一系列制度,在保护中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严格执行用地计划,坚持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五个不准”,严禁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确保我县基本农田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通过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系,加大土地整理和补充耕地力度,2004年从省国土厅争取水毁农田开发整理资金200万元,对勐仑片区河道进行修复和曼腊水毁耕地进行复垦,完成土地复垦3999亩;2007年10月上马实施了省级投资勐伴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6911.85亩,完成后可增加耕地面积357.15亩,项目总投资914.1万元;今年4月又开工了州级投资补充耕地项目:易武乡曼腊村张家湾补充耕地项目、勐伴镇象朵牙补充耕地项目、瑶区乡南赛河补充耕地项目,以上项目总建设规模14193.45亩,完成后可新增耕地7860.7亩,预算总投资1648.5万元,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07年9月21日,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耕地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矿产资源管理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资源为基础,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纽带,以矿业权管理为手段,严格矿业权的市场准入条件,加强事前监管,进一步健全探矿权、采矿权年度报告和年度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坚持依法审批,积极稳妥地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矿产资源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四)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我局始终把用地保障摆在突出位置

,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抓住用地报批和征地补偿两大关键,着力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完成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新大桥项目用地征收、报批、供地工作,面积119.7645亩,支付各项补偿费764.8879万元,安置农户27户,完成了县地税局申请建盖办公楼用地40.9695亩农用地转用报批及供地工作;完成了新城行政办公区299.4345亩

农用地转用报批,目前已供地38.34亩;金都花园已完成报批供地,面积为52.2亩;新城海诚酒店区供地方案已上报州国土资源局;海诚茶马街用地70.0294亩已进入挂牌;象都河畔之梦住宿小区用地27.795亩已挂牌,收取土地出让金598.1187万元;新城经济适用房用地材料已上报州国土资源局。小磨公路征用各类土地6617.8995亩,完成正线、功能区、联络线、取土场、人性化工程、新增用地、各类管网线路征地拆迁补偿1.2亿元。

(五)积极推进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国土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出让制度以来,我局按资源有偿使用要求,稳步推进,不断总结经验,巩固和完善各项有偿使用制度,严格建设用地备案制度,加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最大限度发挥国土资源资产价值,国土资源有偿使用依法有续进行。强化宣传,加大对土地出让金和有关规费的征收工作力度,2007年收取土地出让金758.2595万元,2008年上半年收取土地出让金2304.8619万元;2007年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953.2326万元,2008年上半年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771.336万元,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明显,国土资源对财政的贡献明显增强。

(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雨季是我县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我们加大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增强防灾工作的预见性,把握防灾抗灾的主动权,在雨季来临前提早预防,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每年都对全县地质灾害进行排查,确定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监测点,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群测群防体系,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做到宣传教育到位、防灾预案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工作责任到位。雨季来临前早安排、早落实;在雨季定期、不定期进行巡查,落实好各项防灾责任制,明确了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联系领导及监测人员,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的落实,采取开会、座谈、发宣传卡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搬迁村寨4个,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由于措施得当,多年来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七)土地储备交易工作成效明显土地储备交易中心自2006年10月成立后,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土地市场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主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积极探索适应我县在土地市场健全完善方面的新路子、新方法,制定了《**县土地储备交易管理办法》和《**县土地储备交易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与各部门沟通,深入基层,强化宣传,为征地工作打基础,同时密切关注全县土地市场的发展状况,积极做好土地储备交易工作。共拍卖和挂牌出让土地81.19亩,收取土地出让金2603.78万元,目前已收储土地面积1801.0476亩。

(八)加大了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根据国家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和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专项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执法监察机制,全面落实土地、矿产违法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使执法监察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有方法、有制度,配备了执法专用车。在土地执法中,我们从严查处“以租代征”转用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行为和“未批先用”行为,对县城区和十个乡镇、城乡结合点、公路沿线进行重点清查,2007年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4宗,2008年查处土地违法案件7宗。在矿产资源执法中,对清查出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到位,对无证勘查开采当场予以取缔,2007年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8起,炸封私挖盗采小煤窑矿洞12个,2008年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15起,炸封非法开采小煤窑矿洞5个。

二、取得的经验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国土资源广大干部职工锐意创新、团结奋进、攻坚破难、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深深感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握正确方向,紧紧围绕又快又好发展的主题,严格依法行政,不断加强和提高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根本要求;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坚持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是做好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依法行政、依规办事、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关系,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着力点;突出中心抓重点,千方百计破难点,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关键;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班子团结,队伍和谐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近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州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服从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集中精力、落实责任、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国土资源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工作薄弱,编制和专业技术人员少,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相对滞后,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二)保护和建设的矛盾难以破解,各项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还有差距,机制、体制运转不畅。

(三)随着土地、矿产资源价值的不断显现和增长,各方面矛盾凸显,加之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增加及大通道开通,有远见的商人纷纷涌入,对土地的需求剧增,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量大而复杂,专业性强,防治经费不足,特别是无治理经费;部分群众对地质灾害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给防治措施的落实带来一定难度。

(五)行政执法难,无强制手段。

县国土资源局改革开放30周年工作总结

县国土资源局改革开放30周年工作总结

县国土资源局工作总结

县国土资源局工作总结

县国土资源局工作总结

县国土资源局工作总结

县国土资源局工作总结

县国土资源局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县国土资源局某年工作总结

县国土资源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国土资源局改革开放30周年工作总结
《县国土资源局改革开放30周年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