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培训的几点感想胡志华

发布时间:2020-03-03 13:07: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培训的几点感想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南洋理工学院的创新教学理念很多,其中“教学工厂”和“教学企业”理念令人印象深刻。“教学工厂”的理念主要针对理工科学生,“教学企业”理念主要是针对文科学生。“教学工厂”是以企业项目为中心,在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两者紧密融合。在教学工厂里围绕真实的企业项目进行教学,以完成企业项目作为教学目标,毕业生的水平绝不亚于企业员工,真正实现了毕业到就业的零过渡。

南洋理工学院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不光是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到教学实际活动的方方面面中。校园的环境布置、学校的行政管理体系、工程系部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都很好地贯彻执行了“教学工厂”的理念。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的特色是双轨系统。第一和第二学年进行专业基础能力培训,包括理论、实践培训及学期项目;第三学年进行专向培训,包括专向科目培训、毕业项目(企业项目)及企业实习。第三学年将学生分为A、B两组,第三年第一学期A组学生进行专向科目培训,培训的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设置有关;B组学生则进入企业实习和全日制项目,全日制项目是在学院的“教学工厂”中完成的,项目的来源也十分广泛。到了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再进行交换,这样就使得全部学生都能完成专项培训、全日制项目和企业项目。双轨制最大的优势是保证了企业项目不中断,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教学工厂理念得以实施。

这种教学模式与我国教育部目前正在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非常契合。

三、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南洋理工学院采用综合科技教学方式。综合科技教学概念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另一个创新理念。它有效地将科技系统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渐进和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并促进了他们对科技实际应用的充分了解。所谓综合科技教学,即是一种融合多元化科技与多层次整合学习的有效教学途径。综合科技教学体现如下:

1、课时安排的独特性: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将实践和理论充分融合,加大实验课和实践课的比重。南洋理工学院课程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课加辅导课加实验课模式,课时比例为1:1:2。以自动化控制课程为例,该门课程授课学时为60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为15学时,辅导课学时为15学时,实验课学时为30学时。理论课为大班课,80~120人。辅导课和实验课为小班课,24人,在教学工厂上课。理论课注重结论的应用,少讲繁琐的理论推导。辅导课主要针对理论课教学内容、作业,由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学生一般都要进行课前学习,加上长期养成的自学习惯,辅导课气氛非常活跃,学习效果较好。辅导课的形式可以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课程实验课时充足,是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设计的。学生能立即将理论课上的知识在真实的机器上得以实现,使得学生能将每一堂理论教学课的教学目标及时实现,增长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这种课时安排,从表面上看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科目数量。但对于高职类学生来讲,需要的是整体实验经验,而非更多的内容。

2、课程内容安排的集成融合性: 综合科技教学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融合上。以自动化控制课程为例,其内容融合了气动原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电气控制技术等课程内容,将构建一个基于PLC的实际工业系统所必需的控制器、执行机构、电气元件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全部介绍清楚,而其充足的实验课时及独特的实验室布置,又能保证原理知识立即转化为实践经验。而国内分为三门课程来讲授这些内容,使得学生缺乏系统的概念、缺乏相关科技领域间的横向联系。学生学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后,大部分只知道PLC的工作原理、可以编程利用的软资源、基本编程指令。至于PLC的动作如何转化为实际设备的工艺流程,都毫无头绪。

3、教室实验室布置的独特性:当我们走入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区时,第一感觉是很难区分哪里是理论教学区,哪里是实验教学区。往往出现的情况是,当你推开一扇门,或者穿过一条走廊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从一个理论教学教室进入了实验室。尤其是在工程系参观的过程中,有一些教室让你根本无法判断这是一个理论课教室还是一个实验室。课堂上教师正在利用多媒体教学仪器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学生则是坐在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设备之中,认真的听取老师的讲解。课堂搬到了实验室,形成教学工厂,这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了起来,真正的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结合。

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按照工厂产品研制、开发、生产过程而建构起来的一种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工厂将工厂式活动带入教学环境之中,把工作与学习融合在一起,通过辅导课、实验课、项目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里面的教学设备完全由自己的教师带领学生设计并制作。南洋理工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引进的教师全部都有五年以上与专业有关的工程实践经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到工厂去实践,因此有很强的技术应用、产品开发能力。而学生通过与教师完成技术含量较高的校内项目,综合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国内的教师同样具有设计实验教学用具的能力,但限于我国学校财务制度的限制,而无法得到施展。

南洋理工学院实验室的教学实验设备非常强调科技的综合性,很少出现验证单项技术的设备。如一套实验设备上包括零件定向与传送、零件处理与输送、组装技术、操控系统等,完成此实验设备的操作,需要依赖一些核心科技来进行技术学习导向:气体与电子气体力学、感应器技术、PLC与微电脑;当然还要融合一些周边科技:传输带系统、滚筒与直线进料器、拿起与置放系统、装配与固定、动力工具等。因此,要达到学习目标必定是一个从简到繁、从小到大、逐步上升的过程,需要很多学科交叉、融合。

4、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从教学理念上,综合科技教学更强调整合式教学、反复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及渐进式教学。所谓的整合式是从项目开发前从认知结构方面给学生一个整体的环境;反复式就是对重点内容反复强化;启发式就是根据项目及任务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渐进式的教学是将庞大的教学内容切成小块,学生从先验证简单的原理知识,而后循序渐进加大学习难度。以自动化控制课程为例,学生首先学习最简单的气动元件工作原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制作了大量形象直观的电子课件,通过动画形式来向学生演示气动元件工作模式,这远要比读文字省力得多。而后学生学习气动线路的设计,并在实验室里实际完成气动线路的连接。接下来,学生学习简单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编程知识。教师布置一个较简单的工艺流程,学生编制简单的梯形图即可实现。最后,学生在实验室中,将PLC、电气元件、气动元件电气连线,即可完成一个简单的PLC控制系统了,并可亲眼看见工艺流程的实现。这样一个教学内容由简到繁的安排,非常符合人的认知习惯,也与工业实际系统的构建流程是吻合的。教学方法的合理得到,必将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

四、合作无界: NYP组织无界化的概念是:现实中的问题是不分界线的,因此,工程之间的界线或学科之间的界线也是无法看到的。基于这个原则,NYP把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不同部门、不同学系之间有求必应,反应迅速,在实践教学和项目研发中的密切合作,使不同学系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得到充分交流,促进了资源与人才的共享,在效率上、效果上、效益上取得了多赢。

无界化就是指的没有边界,具体到学院来说,就是没有各个系部之间、系部与学院其它部门之间的明确的分界。这是基于学院整体工作思路而制定的一种工作方式。当一个大型的项目到来时,往往不是某一个系部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完成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全院上下,凡事涉及到的部门要进行“无界化”的合作。这种合作在南洋理工学院内也是随处可见的,当一个部门在工作遇到问题,需要其它部门的帮助时,可以提供帮助的部门都会立刻做出正面的积极响应,共同努力完成任务,而并不计较是否会影响到本部门的工作或利益。

“无界化”的概念,实质上就是一种团队合作精神。当这种概念、这种精神被普遍接受和应用时,学院作为一个整体,其工作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其发展速度和内涵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种“无界化”也不仅仅存在于南洋理工学院的内部,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双方都在不断的为彼此提供着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支持。当“无界化”应用在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也是可想而知的。

在各个院系中,课室与实验室组合在一起,使教学与科研、项目研究融合在一起;在项目开发中,院系各部门紧密合作,各学系教职员都积极参与,共享教学资源;例如:工程系、信息科技系、设计系和化学与生命科学系通常进行跨部门工程项目的开发;又如机械学科和医学工程学科师生组合,研制出能对脑血栓病人治疗有突破性进展的特制金属丝细管;计算机学科和医疗化验结合,用计算机程序对血样进行分析,结果即刻就能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还原出病理图案等。

五、先进的经验积累与分享:

即: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成果的分享 目前已建立AES的局部网站,储存了超过3000个精品AES项目资料,来自数千个AES项目的数以千计的工程设计图纸在系统中存档,还收集了丰富的当前科技的相关短片。将开发的先进项目和先进的课题设计成果加以保留,便于师生借鉴、学习,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即使是开发人离开了学院,其在职期间的成果经验必须留下。AES实质上是将师生共参与的工程项目解决方案、经验建成经验知识库,不仅便于师生在后来的工程项目中方便快捷地得到帮助,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院工程专能开发的效率。(AES平台见图)

学院内共有7000多台电脑,有全面的网络资讯机构,教师授课、习题、成绩、借阅书籍等,可随时随地享受网上服务。而且由于采用网络教学,有效地借用了他人的经验,及时引入新的科技和资讯,对科研项目的开发起了极大的作用。学校及时了解外界需求,改变研究的方向,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内资源,为企业及社会服务,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延续了“源于企业,用于企业”的办学思想。网络联系为学校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学习有感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总结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总结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总结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培训总结报告(班级)

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赴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留学如何?

新加坡理工学院培训学习总结 某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培训的几点感想胡志华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培训的几点感想胡志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