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边城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3 17:38: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边城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边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唐港河畔,地处兴化、姜堰两市的交界处。学校现有小学、初中两个校区,现有教学班28个,在校学生990人。在职教职工116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102人,占教师总数88%。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74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盲聋哑以及智障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学校占地面积4778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753平方米,体育场地12428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3幢、综合楼2幢,楼群造型别致,结构布局合理,布置美观大方,环境优雅宜人。

二、主要量化指标的达成度

1.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学校通过创建工作 ,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学校在环境布置上下功夫,在细节上动脑筋,努力使校园成为“花园”、“乐园”。近年来,我们坚持“特色立校”,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廊赋予文化气息和育人功能,努力营造特色明显、环境雅致、氛围浓厚的文化校园。我们积极推进“沐浴书香,情韵意长”特色学校建设,开展丰富而扎实的师生读书活动,努力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以书为伴、以书为友的书香校园特色,提高了师生文化素养,积淀了师生文化底蕴。

2.教育设备不断更新

近年来,我校努力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有效地保障了学校的内涵建设,推进了我校教育的优质发展。

学校按“现代化建设评估标准”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科学实验室、音乐室、学生阅览室、广播室、体育器材室、卫生保健室、会议室等各类专用教室,并在有关专用教室安装防盗门窗。校内道路、上下水道、供电通讯、消防设施、监控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并符合要求,校内无危房,无安全隐患。教室窗明几净、宽敞舒适,有符合标准、规格统一的课桌椅、讲台,都配有电子白板。学校食堂2所,能供学生舒适就餐。

学校初中部有环形煤渣跑道和运动场一块,篮球场一块;小学部塑胶跑道建设基本完成,室外乒乓台6张,室内乒乓台两张,篮球场一块,体育器材按《标准》配置。学校图书50870册,生均50册以上。学校有必备的教学参考资料、工具书和教学挂图等资料。

学校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光纤宽带进校。目前,校园网覆盖率100%,生机比达7:1,师机比达2:1,充分满足了师生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对教育现代化设施和各专用教室制定了管理使用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人及岗位职责考核制度,并对各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证正常使用。

学校还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给师生创造优良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绿化布局条块有机结合,六角亭、蘑菇亭等人文景观别具一格、错落有致,四季有鲜花,终年可见绿。

3.不断强化创建意识

学校根据市局要求和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创建教育现代化目标,本着“硬件从实,软件从优”的原则,凝心聚力走内涵发展之路,着力在加快实现“教育思想、发展水平、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上攻难克坚,在“优化育人环境、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数据资料”上做足文章。学校组织召开全体教职工创建教育现代化动员大会、中层以上干部会议,成立“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适合我校实施计划,做到人员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时间明确,分工负责,团结协作,按省十六项指标逐条落实,逐步实施,抓差补缺,巩固提高,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认真做好迎检准备

学校利用暑期对校园基础设施进行了修建,力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硬件建设达标。遵循“硬件从实,软件过硬”的原则,我们在软件上按照《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江苏省区域教育现代化主要指标》,抓好学校各项管理,抓细抓实,抓出特色。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二是细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能;三是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四是加强学生规范管理,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校上下凝心聚力,抓住机遇,协调配合,各负其责,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力争硬件指标少扣分,软件指标不扣分,校园管理有品位,迎评材料有特色,确保以优异成绩为全市通过省教育现代化验收奠定基础。

三、创新学校办学理念

1.依法办学,规范管理

我校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和“减负”的有关文件精神,开全课程、上足课时,设立举报信箱和电话,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以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引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校本培训为契机,引导教师在科学施教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以专项和随机检查为手段,确保“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五严”规定贯彻到位。

2.重视德育,抓住关键

我校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和德育工作制度,学期初制订德育工作计划,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正确指导家庭教育,形成共育合力。

3.抓好“三风”,构建和谐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内涵发展之路,秉承“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勤奋、守纪、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敬业、爱生、务实、创新”的教风,“乐学、多思、好问、苦练”的学风。

4.内强素质,质量强校。

学校们坚持“质量强校”,首先是坚定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成果的信念,切实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正常开展两周一次的中心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治校才略和执政能力;其次,我们以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为抓手,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注重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努力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几年来,学校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明确了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努力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校长室负责统筹协调,教导处主要负责组织教育理论学习、读书笔记撰写、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公开课、听课、说课、评

课等常规教学的指导等工作,党支部、团队部以职业道德、政治思想为重点,着眼于培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能力,教科室主要负责组织开展教科研能力的培训。积极组织青年教师聆听专家讲座、参加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业务培训,使青年教师转变理念、发展理念、提升理念,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方法、掌握新技巧。目前,学校有“兴化市名校长”1人、“泰州市学科带头人” 2人、“泰州市教学能手”1人、“兴化市教坛新秀”2人。此外,我们严守“五严”规定,大力推进课改,积极实施“减负增效提质”工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由于目标明确,措施扎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几年中考,我校各项指标均位于全市农村学校前列。学校被市局指定专门为10所初中薄弱学校作了经验介绍。

5.科研兴校,增添活力

立足学校实际,坚持科研兴校,以研促教,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走科研兴校之路。除了各教研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有总结,我们从不间教学课题的研究。近几年,我们先后完成了三个省级和一个市级课题研究工作。去年以来,我校又先后承担了四个泰州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工作,泰州市级“转变理念,让幼儿衔接更自然”“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方法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广大教师教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教科研成果显著:2009年至2011上半年,发表论文共计40篇,其中省级31篇,泰州市级8篇,兴化市级1篇;论文获奖共计108篇,其中省级23篇,泰州市级35篇,兴化市级50篇;公开课或技能竞赛获奖共计42人,其中省级10人,泰州市级3人,兴化市级29人。另外,张永红、方正军、李树平、陈步升、於维江、顾玉梅、韩文静等10多名教师在兴化市各类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张永红同志获得江苏省化学课竞赛一等奖。学校先后获得四个兴化市“十佳”顾存宝——兴化市十佳感动兴化人和事;万健龙——兴化市十佳党务工作者;方宛平——兴化市十佳教师;凌永发、黄晓娟——兴化市十佳师表家庭。

四、学校办学实绩

数年来,学校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科研、教学质量等方

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学生家长的赞誉,更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级表彰28次,省级表彰15次,市县级表彰42次,被授予“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工人先锋号”、“中国少年先锋队红旗大队”、“兴化市党建示范校”、“兴化市文明单位”、“兴化市花园式单位”、“泰州市示范家长学校”、“泰州市绿色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借助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强劲东风,边城学校的全体员工将以昂扬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刻苦的精神、良好的质态,同舟共济,恪尽职守,团结奋进,追求卓越,与其他兄弟学校一起共同铸造兴化教育明天的辉煌。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六日

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汇报

南墅现代化建设汇报材料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教育管理口头汇报

学校教育教学汇报材料

学校教育教学汇报材料

学校教育综合督导汇报总结

学校教育发展状况汇报材料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年汇报材料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汇报材料

边城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汇报
《边城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