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德育课要让学生“动”起来

发布时间:2020-03-01 16:08: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德育课要让学生“动”起来 【摘 要】《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课程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教师在德育课上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动”起来,充分表现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参与讲课、演讲、表演、讨论、辩论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真正学会做事与做人。

【关键词】德育课 学生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职业道德与法律》(以下简称《职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它在职业中学的德育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目前我校学生大多数不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和道德的基本规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少,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体验。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了过去灌输式的“我讲你听”、老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方式,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践中贯之以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自己;学生既接收教育,也影响教师的“教学相长”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以及调查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充分表现自己,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的有机统一。

一、教师指导、让学生自学

针对教学中知识浅、内容易梳理的部分,笔者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联系实际归纳问题,讨论交流,撰写学习体会,弄清疑难,练习巩

固等策略,让学生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其教学程序为:“学生课前预习—师生依据实例设疑—学生质疑再阅读—研究讨论—教师点拨答疑—练习总结—实践养成。

二、参与讲课,让学生提高

在一些内容较浅的章节,可指导学生钻研教材,独立阅读,找出结构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目,开阔视野,编写提纲,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讲述学习心得,再由老师讲评总结。如在学习第五课“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第一部分内容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提升职业境界时,让学生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做好每件事谈了自己的体会:作为一名中职学生来讲,应十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在校学习生活中,要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要重视专业学习中的技能训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生活,加强自我修养,经常进行“内省”,努力做到“慎独”,争取学做结合,知行统一。努力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三、课堂演讲,让学生锻炼

课堂“演讲”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或观点,教师适当辅导、备好评分表,学生精心准备、查阅详实材料并自备演讲稿。上课时学生演讲,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评奖鼓励,从而达到明确观点,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目的。例如:职业道德课依据就业形势,结合课本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精心选定了演讲主题:“中职生,路就在脚下”,学生声情并茂,富于激情的演讲使同学们懂得职业礼仪有讲究,礼仪可为职业添彩,任何人只要遵从职场礼仪,努力拼搏,人生一样可以辉煌!这种形式让课堂气氛活跃,有助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进步,鼓励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选题、收集资料、组材到定稿,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口才和审美能力。

四、讨论辩论,让学生发展

青年学生思维活跃,爱思考,但不善于全面思考;有一定知识,但不

善于运用,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讨论辩论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优良作风,如大方、勇敢、自信、以理服人、认真、团结协作、机智等等。

例如:在教学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一部分内容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时,笔者提出案例课本P32“丁丁现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探究问题①:大家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生活现象的?

案例分析提示:“丁丁现象”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肇事逃逸者因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和个人良心的谴责而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这说明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来维系的。(幻灯片)

探究问题②: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

由“丁丁现象”拓展开来,由学生列举,然后,分类归纳,概括为五大方面:

(幻灯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这就是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探究问题:上述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理解并掌握教材关于诸规范的基本要求。

结合学生存在的突出的思想现实,设置以下几个辩题:

辩题①:讲爱国是唱高调,与我无关,我只想做好本职工作。

辩题②:礼仪过多太古板、不实在,现代人要自由、随便一点。

辩题③:我靠自己能力做事,团结与否无所谓;办事得靠关系,自强没用。

辩题④:多劳多得,凭本事吃饭,奉献观念已过时。

这些问题多数要在后面解决,所以在这儿,只需议一议,明白道理即可,不要过度展开。通过辩论,解决以下问题,达到以下共识:

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学会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认同“无论古代还是现在,做人都要明礼,做事都要合礼”这一基本要求,养成依礼而行的良好道德习惯;认同“团结”和“自强”的道德要

求,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团队的关系,培养自强意识和团队精神;明确“多劳多得”与“敬业奉献”并不矛盾,培养敬业奉献的道德信念。

五、采用电教,让学生表现

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职法》的第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自我介绍”一分钟活动;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完后开展了“展礼仪风采,做文明学生”活动;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完后开展了“学有标杆,行有示范”活动等。开展这些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演示,提高了教学实效,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六、通过表演,让学生展示

展现生活情境,发挥个体创见。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巧妙设置问题,并把知识点层层落实到情境发展中,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而这一过程的展开,则是靠学生的表演来实现: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留下深刻印象,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复习第

一、二单元时,教师根据求职面试、职场礼仪,让学生进行“招聘情景模拟”。教学时,围绕面试简单编写了4组小品,把学生分成4 个大组,每个大组推出2~3 名同学参加一组小品表演,台词可根据主要内容临场发挥。每组表演完后,可由其他学生质疑、纠错。这样,使德育课成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在体验中提高自我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应聘技巧。

七、收集资料,让学生自悟

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从报纸、杂志、书籍中搜集与本节课紧密联系的典型的人和事。如在学习“见贤思齐:学习职业道德榜样”内容时,学生们收集了雷锋、范玉茹、李四光、蒋筑英、李素丽、航天英雄和奥运冠军以及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并在课上交流,学生们印象深刻,易理解和接受,向劳模、标兵学习成了自觉的行动,这样,提高了学生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

的自觉性,也为将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观摩现场,让学生体验

如学习了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后,笔者到县法院取得了联系,让学生参加了一次法院开庭审理“关于村民宅基地纠纷案”的审判,使学生了解了审判程序,强化了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另外,还可让学生用知识竞赛、上网求助、阅读、搞调研、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体验。

总之,《职法》这门德育课要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动”起来,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实现“知、信、行相统一”,使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参考文献: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教本、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职业道德与法律》助教光盘,学生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卢满琼

2011年6月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教师“懒”一点 学生“动”起来

让情绪“动”起来

学生德育课心得体会

让高中历史课堂“动”起来

学习《口语交际,让学生“动”起来》的心得体会

学生德育课心得体会参考

互动式电子白板——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让语文实践活动课真正“动”起来

让花苞心态“动”起来(师德演讲稿)

德育课要让学生“动”起来
《德育课要让学生“动”起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