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规划》 编写提纲

发布时间:2020-03-02 05:00: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规划》 编写提纲

“十二五”时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承上启下的五年,是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五年。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规划的编制对于总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十二五”时期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引领和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全市农业和优质农产品的综合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保障粮食生产安谦,推动产业化发展,保持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现状与回顾

1、农业综合开发的现状及定位

简述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重点叙述当地农业综合开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对解决“三农”问题所做出的贡献。

2、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时期发展回顾

(1)主要成效:简述“十一五”期间所取得成效,一是按照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和部门项目进行分类总结;二是对当地农业综合开发的经验做法、机制创新、管理办法等进行总结。

(2)存在的问题:比照“十一五”发展规划分析实施与规划之间产生的偏差,剖析产生的原因。

二、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形势与发展潜力

1、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之一,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对此,深刻剖析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当地“十二五”时期的迫切性,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两个聚焦”等的重要性。

2、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期间发展潜力分析

(1)优势条件

工作基础:各地通过多年来的开发,总结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辐射面越来越大,并且项目区通过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规划设计为当地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特别是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

开发潜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面广,但与各地的积极性相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仍不能满足需求,每年申请项目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当地尚有丰富的水土资源、中低产田和优势农产品亟待开发,开发潜力巨大。

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早已成为我国重视和发展农业的一个窗口,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投入机制向多元化和市场化转变,国家扶持的开发资金力度不断加大,而且日趋合理。同时,也为当地发展农业生产搭建了资金整合的平台。

科技含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注重科技投入,在项目区内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注重高新科技的应用和人才的吸纳,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装备武装农业,增加项目区的科技普及率和贡献率,切实有效地将农业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实实在在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示范功能:农业开发项目区旨在建成农产品的高产稳产区,科技兴农的典型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先行区,这对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科技进步,推动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突破、示范和导向作用。

(2)制约因素

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

资源的衰退加重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的难度和强度。

高新技术、管理人才资源的缺乏影响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农业综合开发体制和机制还需完善。

三、“十二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建设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为重点,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创新开发机制,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起到重要的牵动、示范和突破作用。

2、规划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带动原则

(3)坚持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原则

(5)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原则

3、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围绕当地确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明确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建设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等为重点,提高科技贡献率、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十二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区域布局和主要任务

1、区域布局

结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区域发展方向,以打造粮食核心产区为主要任务,以土地治理项目为重点,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水利、林业、农业、科技等措施综合配套,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主要阐述区域项目布局和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支持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集中资金,连片开发,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发展具有优势及地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来展开。

2、主要任务

各项任务要求细化,分项目类别、分年度实施(2011—2015年)。

土地治理项目任务: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中型灌区改造等项目(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的建设规模、实施范围与地点、主要内容、实施效益、投资规模;小流域治理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的建设规模、实施范围与地点、主要内容、实施效益、投资规模。

产业化经营项目任务:优势农产品基地(含设施农业种植)、规模养殖园区项目的建设规模、实施范围、主要内容、实施效益、投资规模;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龙头企业的现状,项目的建设规模、实施范围、主要内容、实施效益、投资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的建设规模、实施范围、主要内容、实施效益、投资规模等。贷款贴息项目的扶持个数等。

农林水部门项目任务:水利(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林业(名特优新经济林和花卉品种引进示范项目)、农业(良种繁育项目、优势特色种养项目)。对以上项目由分管主管部门撰写“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任务、实施区域、建设规模、实施效益、投资规模、保障措施等。

具体项目要认真填写附表(列出具体的项目名称、投资额及资金来源、建设任务、实施内容、效益、实施地点、群众投工投劳、直接受益农户数、直接受益农业人口数、直接受益农民年收入增加额、年培训合格劳动力人数等)。

五、“十二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1、总投资规模

总投资额方案:中央财政资金(以2010年投资规模为基数,按年均增长15-18%测算,下同)、省级财政资金、市县财政资金、群众自筹资金数。

(1)土地治理项目投资方案,其中:中央财政资金、省级财政资金、市县财政资金、农民自筹资金数。

(2)产业化经营项目投资方案,其中:中央财政资金、省级财政资金、市县财政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等数。

(3)农林水部门项目投资方案,其中:中央财政资金、、省级财政资金、市县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等数。

2、分年度投资规划

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农林水部门项目2011-2015年分年度投资计划(含投资额、资金来源)。

六、“十二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

七、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保证“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投入政策、制度、创新机制、管理、组织领导等。

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2、发挥区域优势,培育优势产业

3、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多元开发

4、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发展;

5、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开发效益;

6、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规划》 编写提纲
《《“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规划》 编写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