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6: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捷克交响诗《我的祖国》

昆明八中

音乐组 唐佳

(2010年11月参加昆明市高中新课改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教案及反思)

年级:高一 课型:音乐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40分钟)

教学内容:交响诗《我的祖国》之《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教学目标:

1、了解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并初步认识音乐家斯美塔那。

2、通过对比《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欣赏及演唱,能够从音响要素方面总结出每段主题音乐的特点。感受与体验这首作品的音乐风格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感受作曲家在音乐中所表达的民族情怀。

3、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作品的音乐特点,拓展学生知识面,演唱第二乐章改编的歌曲《沃尔塔瓦河》,在演唱中感受捷克民族的风格。

4、在讨论和教师提示下总结出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了解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了解“民族意识”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教学难点:从“音响”中体会“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的内涵

教学重点:从“音响”方面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音乐特点,总结民族乐派的风格特点。

1 教材分析:

本课以音乐本体为出发点,将围绕“音响”和“民族意识”两个关键词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人手一份乐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让学生议论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可以从文学、历史、音乐、常识各方面进行讨论,由此让学生对“民族意识”有初步了解)

2、引出课题 《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捷克交响诗《我的祖国》, (教师不急于介绍“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这句话的意义,留作悬念,在下课前由学生结合整堂课的学习自己总结)

二、走进捷克交响诗《我的祖国》之《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1、介绍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及其创作音乐作品的背景

(通过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时代背景介绍,可以进一步强调“民族意识”在音乐家创作中的巨大影响)

2、介绍什么是交响诗?简单介绍作品我的祖国》

3、通过朗诵斯美塔那对于该作品刻画的诗句。使学生对要欣赏的音乐作品有初步了解。

4、引领学生通过感受音响的特点及场面的描述对音乐作品进行逐段

2 分析和欣赏

① 教师范唱引子部分旋律,学生跟唱,随后观看演奏片段。 引导学生说出对引子部分的音乐感受 聆听引子演奏片段:

思考:用什么乐器奏的?描绘出捷克怎样的风景? 小结:描绘捷克广袤无垠的原野,大气。

②教师范唱主题一部分旋律,学生跟唱,随后观看演奏片段。 引导学生说出对主题一的音乐感受 聆听主题一演奏片段:

思考:用什么乐器奏的?描绘出捷克怎样的风景? 小结:加弱音器小提琴表现了树叶的簌簌声响和溪水的潺潺。

③教师范唱主题二旋律,学生跟唱,随后观看演奏片段。 引导学生说出对主题二的音乐感受 聆听主题二演奏片段:

思考:用什么乐器奏的?描绘出捷克怎样的风景? 小结:法国哈独奏是广阔森林的动机,描绘了生机勃勃的密林。 ④教师范唱主题三,与引子部分作比较。学生跟唱,简单介绍“波尔 卡”。

引导学生说出对主题三的音乐感受 聆听主题三演奏片段:

思考:用什么乐器奏的?描绘出捷克怎样的风景? 3 小结:描绘捷克民间舞蹈波尔卡,欢乐、热烈的舞蹈场面,反映了捷克人民乐观、积极、自信的精神。全部乐器的演奏,烘托热烈的场景。

3、聆听全曲

(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体会音乐中传达的意境和美好)

4、学生根据对这个作品的聆听感受和体验,构思一段美好的文字。或者由教师带领学生有画面感的朗诵一遍斯美塔那的诗句。 (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再次体会音乐语言在描述景色中美的作用,和对作品的再次回顾和思考)

四、找寻捷克《我的祖国》的音乐创作特点

1、《我的祖国》的题材内容:

是描写祖国的瑰丽山河、人民的生活风俗和伦理道德、民间的美丽传说等,充满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具有深厚民族感情和强烈民族意识的作品

2、《我的祖国》的艺术风格:

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与西欧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相结合,因而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五、引出民族乐派的创作特点

六、感受与歌唱

学唱第二乐章改编的歌曲《沃尔塔瓦河》 (通过演唱感受民族乐派的魅力。)

七、总结 升华主题

让学生谈谈对“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这句话的理解,教师总结。

4

教学反思: 优点:

一、本节课按照事先预计的教学目标完成,特别,经过一堂课的铺垫,学生能在最后自己总结出“音响与民族意识的关系”,达到我的教学预计。

二、由于自己准确和有情感的范唱,学生能跟随教师有感情地视唱几个主题音乐旋律及歌曲《沃尔塔瓦河》,效果比较好。

三、设计闭眼聆听音乐的环节,让学生对音乐的形象有了不同的想象认识,提高学生音乐审美力、特别是对交响乐鉴赏的培养。整节课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聆听、分析音乐。 不足:

四、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预期备课不足,面对学生不能做出反应的问题的时候,没有更好的启发性的问题的提出。

五、“音响”在作品中的体现在向学生传递时还只是停留音乐情绪、乐器的使用的范围进行。学生在反馈时,还会出现模棱两可的状况。我虽然已经意识到真是个难以突破的问题,但是,我还没有想到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应对。

六、教学时间的安排,前紧后松。聆听全曲的预留时间不够。为了下个教学环节只有中途打断,破坏了作品的整体性。

大学生民族意识调查报告

吸塑成型模具

音响

宝马音响

家用音响

音响解说词

音响合同

音响工作总结

提高民族意识的室内设计论文

论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