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教 师(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教 师:李振华

第 44 页

微粒在不停的运动着。 [引导思考]既然分子等微粒在不停的运动着,它有没有快慢呢?如果有,它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

推测三:构成物质的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板书〕3.构成物质的分子等 微粒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提出问题〕你能举出生活中体现分子运动及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的实例吗?

泡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 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 〔提出问题〕一杯水中放入一大块方糖,这杯水的体积会怎样?

过一会,观察有什么现象。

思考问题,讨论分析

得出结论:分子等微粒是不停的运动着的。

假设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实验3: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2/3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然后同时用胶头滴管将红墨水滴入两 杯水中,观察现象,并进行对比。

思考回答

回答

思考、讨论、猜想

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

掌握科学探究的初步方法,学会合作,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 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程 序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又适时地进行具体指导,使每个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引导思考〕:将硫酸铜晶体放入水中搅拌后,硫酸铜晶体就看不见了,硫酸铜晶体是不是消失了?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水是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那么,当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分子时,分子之间 探究实验4: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

用量筒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事先预测结果并与记录值进行比对。(表格见《探究活动报告》) 思考:10 mL酒精+10 mL酒精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教 师:李振华

第 45 页

【板书设计】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

1.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是否会有空隙呢?

推测四:构成物质的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 指导实验

〔讲解〕事实上,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除了有大小不同之外,分子间还有一定的空隙,这样,小的分子就穿插在另一种较大的分子之间的空隙里了,所以表现为两种互不反应的物质混合在一起体积减小了。

〔板书〕4物质的微粒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引导思考〕不同状态的物质的分子间的空隙是否一样大呢?分子间的空隙可不可以改变呢? 指导学生探究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现体积差异?

讨论、分析,听教师点拨讲解

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实验5:同学合作各取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 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 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得出结论:气体物质间粒子的间隔较大,液态物质间粒子的间隔较小,间隔最小的是固态物质,所以气体往往比较容易压缩,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学会分析的方法

掌握科学探究的初步方法,学会合作、交 流。

从自然、生活到学科知识,再将学科知识应用到解析实际问题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C.学生小结课堂收获→巩固练习→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课堂小结

出示尝试练习

布置课外作业

学生各抒己见,自己课堂小结

做练习,思维训练。 学生练习,教师评价。学生间可以讨论,教师多观察帮助差生。

总结自己的得失,便于及时矫正。 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

及时落实所学知识。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教 师:李振华

第 46 页

2.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3.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的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 4.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

【作业设计】

1.品红扩散的实验证明了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分子在不断运动着的 C.分子是看得见的粒子

D.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屋里喷了香水后充满香味

B.化学实验室内充满药品味

C.汽车疾驶而过,车后卷起烟尘

D.用樟脑保存衣物,衣柜内充满樟脑味

3.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A.冰受热融化成水

B.面粉中掺和砂糖 C.各为10 mL的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 D.打满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 4.(1)水、水蒸气、冰都是由

构成的。

(2)“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是分子

的结果。 (3)物质热胀冷缩主要是

的结果。

5.为了证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实验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在有刻度的烧杯中装100 mL的水,然后轻轻地放一块糖,烧杯中的水面上生了5 mL,然后用玻璃棒搅拌,可以看到烧杯上的刻度

105 mL(填“<”、“>”、或“=”),这是因为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仁爱版英语教学计划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英语句子

仁爱九年级上册英语单词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优质课教案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测试题

秋仁爱版九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说课稿Unit2Topic2SB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教 师(定稿)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教 师(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