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培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4: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反思

在 反 思 中 成 ——国培学习的收获

武超亮

二○一三年一月

在反思中成长

非常有幸参加了“山西省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短期培训”,在这里我首先感谢上级领导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我第一次见到了和我在体育教师这条战线上的劳模、特级教师、教授等专家同行,原来体育教师也能这么成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他们的示范课、评课、讲座使我深深的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许多不足,也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谈一下培训的心得。

一、宏观方面

1、明白“体育”与“健康”的真正内涵

体育,顾名思义就是身体的教育,“健康”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真正含义。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还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那么,“体育与健康”又有何关系呢,为什么叫“体育与健康”课呢,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想清楚这一点,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健康,所以体育是实现健康的手段之一,中小学体育课是实现学生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我们的体育课,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锻炼,也要通过锻炼培养孩子良好的心里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正如太原进山中学特级体育教师朱晓红所说:“体育课就是为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基础,就是在学生毕业后一生中能伴随学生”。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对学生讲清楚健康的真正含义,讲清体育与健康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观念,明白体育课的锻炼价值,他们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体育课也就好上了。

2、“跳”出体育“看”体育

平时我们总是忙于教学工作,很少也没有意识去“跳”出体育“看”体育。跳与不跳是思维认识的问题,而“看”是用一种审视的眼光,从宏观的角度,提出要“看”的一些体育现象,比如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是体育大国而不是体育强国?近些年我国青少年体质逐年滑坡的原因是什么?外国的体育课是怎么上的?为什么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些问题吗,都是在培训的过程中专家提出来的,这也是我们基层体育教师所欠缺的,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困惑,但是总是困惑了一年又一年吗,没有“跳”出来真正审视、研究过解决困惑的办法,这一方面我们一定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

3、打铁必须自身硬

这是全国劳模,长治市第一中学特级体育教师邓建成送给我们学员的一句话吗,“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这是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郑旗教授送给我们学员的话,许多特级教师、专家他们都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体育教师干好了也同样出人头地,要想当好体育教师,当成名师,首先第一就是自身素质必须过硬,邓老师对体育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项目讲起来都是头头是道,说明他是一个全才,一个体育方面的全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体育教师要对体育各个项目精通,起码也要有所了解,这些都是我日后努力的方向。

4、做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新课程改革之风吹遍大江南北,体育学科也势在必行。学生身体素质滑坡,体育教师难辞其咎。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导致上课效率不高。本次培训,我听了十几节的新课程改革示范课,这些课都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很多创新的教法,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交往沟通能力的培养吗,如何把这些先进的教法、理念融入到我的教学中,是我此次培训提高自我的关键。

5、坚持每日锻炼,参与一个体育项目一小时以上,带动周围的学生、同事、朋友去参与体育锻炼彰显“体育人”的风范。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体育教师很少参与体育锻炼,有的甚至还是病秧子,身体很差劲,让别人所耻笑,既然是体育教师,就要把体育的精神拿出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保持自己的身体素质,更好的为学生做示范,我想这也是称职的体育教师必备条件之一。

二、微观方面

1、认真转眼教材,通读教材,整合教材,分清重难点开展教学。这次培训专家示范课内容都是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上的内容,好多内容我都没有给学生上过,以往教学总是无头苍蝇式教学,学生喜欢什么上什么,我擅长什么上什么,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忽视了教材的参考引领作用,比如初三学生1000米跑,以往存在的困惑是上课效率不高,学生积性性不高,学生提高成绩困难,也找不到症结所在,这次听了专家的讲座,才恍然大悟,教材上明确耐力跑的重点是“极点”,但我却没有看教材,如果能抓住重点,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极点,如何去克服,教学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以后备课一定要认真参考教材来备,做到心中有数。

2、狠抓“体育骨干”建设。

听了专家的示范课,最大的感受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体育骨干(小组长)作用凸显。平时,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总是独角戏,忽略了体育骨干的培训和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合作、探究、沟通学习也需要小组长来牵线搭桥,他们是体育课改不可或缺的角色。“体育骨干”的应用也解开了我教学中的一个困惑,在上课的过程中总是一个人在组织,不仅秩序不好,费力不讨好,学生学习效率也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每个班选出几名体育小组长进行培训,上课充分运用,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3、做好一节体育课的所有环节。如师生问好,“同学们好”“同学们再见”,一句简单的问候,学生们会倍感温馨;教授某个项目的专项准备活动,都应该有,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徒手操,跳绳有绳操,耐力跑有小步跑、高抬腿等预热专项准备活动,篮球有球操,我们自己都可以去创编;大运动量下来,课进入尾声,一定要有放松,如太极拳、瑜伽放松操等,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所忽略的,以后一定要注意。

4、以学生所“好”定教。

这是解决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办法。如给学生一个篮球,学生最先干的是投篮,所以应该先从投篮教起,如耐力跑,学生平时喜欢追逐打闹,如能安排学生进行让距追逐跑,是不是效果要好一些呢?这些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有一双慧眼,能敏锐观察学生所好来制定教学策略。

5、体育也要“手脑并用”

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要求学生能主动的去学习探究,用脑去思考,去练习,多应用逆向思维。如反口令练习、改变游戏规则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思维与肢体的协调能力,反贴膏药游戏,很好的把学生的思维定势打破了,以往建立的动力定型打破了,迫使他们去重新思考,用思维来指挥肢体动作,不仅有创意,学生们也玩的不亦乐乎,健脑健身一举两得。

6、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太多的体育课教学事故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担忧。学员们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心情也很沉重,事故成了体育教师心中永远的痛,也束缚了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朱晓红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事例:有一节体育课,一个班少了一名女同学,她也没有在意,过了一会,发现这名女同学站在教学楼顶准备跳下来;开学第一节体育课,有一个学生在耐力跑过程中心脏病突发猝死,这两个事例足以警醒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上课开始前该怎么做。即使是这次专家的示范课,也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比如上前滚翻课时,一名女生的发卡没有摘下来就做动作,差点扎住脑袋,还有实心球课上,投掷的球差点砸住捡球的同学,很多的安全隐患,我们在备课过程中都必须写入教案,开学第一课,首先应该认识每一位同学,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体育运动本身就不可避免要受伤,要利用阴天下雨理论课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处理一些突发受伤,如出血,崴脚等,提高学生应急处理事故和自我保护能力。

7、正确理解应用“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

体育学科有它的特殊性,身体练习较多,比如教授体操杠上动作,首先教师要讲的是保护与帮助,其次才是动作要领,如果让学生去先探究自习,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快速跑教学,就可以采用“先学后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去探究如何才能跑得更快,“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灵活应用。

8、多听课,评课,吸取别人的优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听了专家的示范课,学员们的评价,胜读十年书,评价一堂课,一个是教师活动,一个是学生活动,这是评价的对象,评价的方法就是首先要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三维目标是否实现,其次才是上课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优点是什么?不足有哪些?应该怎么样改进,如果我来上,会怎么上,只有多听课,听好课,吸取别人的优点为己所用,改进别人的不足共勉,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9、做研究型教师

每当遇到教学问题时,学会查阅书籍、专业期刊、网络来研究,学会看相关论文吗,多写心得体会、反思,多做调查,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写成论文,提高自我研究能力。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这是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是山西示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郑旗在培训班毕业典礼时送给我们每位学员的话,我将铭记于心,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我。

二○一三年十一月

国培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
《国培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