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8:22: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

调 研 报 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民营经济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贷款难,已成为制约我县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形成了金融理论中所谓的“金融压制”现象。

一、造成我县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因素

㈠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经营风险高,实力尚不足。我县民营企业不少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重大决策多是企业法人代表一人说了算,缺乏科学决策体系。且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设备工艺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比较低,在产业分工中一般处于底层,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经营中不确定因素多,抵御风险能力差,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冲击。尤其是那些历史时间较短、资本金较少、信贷记录少的民营企业,银行有充足理由对其实施信贷约束。

2.财务信息透明度低。这是民营企业先天性缺陷。首先,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内部化的,通过一般渠道很难获得。其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不规范,真实性差,有的甚至不存在。第三,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有的民营企业目前还是丈夫当老板妻子管财务的“夫妻店”。第四,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还没有与银行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上述情况造成银行和企业财务信息严重不对称,致使银行不能准确把握贷款对象的还款能力,无法监督企业借款的投向,降低了银行信贷的积极性。

3.整体社会信用形象尚未建立。2000年以前存在民营企业抽逃资金、拖欠帐款、逃废银行债务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信用的整体形象。如某县500万元以上26家贷款户中,23家属不良贷款,造成银行畏惧心理,不会再为其提供新的贷款。近几年虽然已有相当大的改变,但银行仍难以抹去旧日印象,信贷审批持谨慎态度;加之民营企业自身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又难以获得足够的社会担保,从而削弱了银行信贷支持力度。

4.“债务链”问题的困扰。民营企业间债务链有两种,一是相互拖欠货款形成的债务链;二是前些年企业互保链的断裂。两种情况使企业形成了严重的债务负担,给银行带来了巨大损失,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降低了银行信贷支持的信心。

㈡银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1.信贷供求矛盾突出。银行实行总行一级法人体制,分支机构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从事信贷业务,超过权限必须经上级审批,尽管有分类授权的灵活性,但是由于省市级分行的信贷规模已经限定,而省市级分行又将贷款重点投向省市级大型企业,从而造成民营企业分得的信贷量很少。同时,县乡民营企业获得的贷款主要来自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县级支行,他们的贷款权利小、规模小,无法满足民营企业不断增长的信贷需求。

2.重存轻贷现象比较严重。中小民营企业强烈反映,银行积极争取中小民营企业的存款,而不愿对其发放贷款,存贷差距过大。

3.信贷市场发育不健全。专为民营服务的融资机构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由民营企业出资的民营银行的组建遇到阻力较大,中小民营企业对能否解决贷款难问题缺乏信心。

4.银行在信贷操作中不能完全执行《贷款通则》。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某市银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不办理财产抵押贷款,只办理担保贷款;房产证抵押贷款只有3个月期;某市企业设备不能作为财产抵押;某市银行对没有贷款记录的企业首次贷款前必须办理一次2-3个月的小额贷款(20-30万元),还款后方可获得企业希望得到的贷款额度;企业的专利、发明等无形资产评估价值银行不予承认,不能作为信贷依据;少数县级支行不办理展期业务,对企业重复进行资产评估,造成贷款成本高;承包期50年的荒山、荒地虽然已有不同程度的开发,仍不能作为财产抵押贷款;季节性集中使用大量资金的企业难以得到贷款;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放款量小、频率高、手续繁杂,使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望而却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

一、民营企业方面

1.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信息可信度和透明性。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及透明度是银行考察企业信用的标准。⑴健全内部财政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真实可靠,符合银行放贷的规范要求;⑵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聘用或培养专业财务管理人员,充实到财务管理部门;⑶请银行代理财务,银企得到充分沟通,企业会容易获得贷款;⑷积极接受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

2.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⑴诚实守信,规范经营;⑵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借助大企业的信用为其担保,获得银行贷款;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不断通报企业经营情况,让银行能把握住企业资金的流向,征得金融机构的信任;⑷按银行信用登记评定标准规范企业的各项制度,积极争取银行的信用登记评定。⑸及时清理债务链,优化财务状况。

3.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避免项目盲目上马。国家产业政策是企业发展的指南,也是银行信贷发放的准则。调研中一些中小钢铁、汽车配件、水泥企业反映,银行态度明确,一般不予贷款支持,而像集约化的农牧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因为能够带动农村、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所以比较容易得到银行的支持。

二、银行方面

1.树立服务意识,简化业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保证贷款质量的前提下,各家银行应适当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要严格按照人民分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支持民营企业贷款。

2.完善适合中小民营企业特点的授信制度,积极开展信用贷款业务。授信制度在大型民营企业中得到了普遍运用,而中小民营企业被授信,这就要求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对那些信誉好、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不拘一格的授信。企业不需要财产抵押和担保,凭自身信誉即可得到银行贷款,是壮大民营企业发展的有效形式。我们应学习浙江省温州市建行的经验,对那些规模较大、资信等级较高的优质客户在授信额度内发放30%的信用贷款,实现银企双赢。

三、政府方面

1.政府要积极指导和督促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打破传统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中小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益,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增加有效信贷投入的信心;搞好银企协调,建立政银企协调沟通机制,建立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银企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努力创造政银企共赢的新局面。

2.建立健全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保证制度,大力发展倡导企业成立担保公司。目前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抵押和担保,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苦难。只有建立信用保证制度,才能对中小企业实施金融支持。信用担保机构有三种模式:一是政府信用担保模式。以政府出资为主,部分企业可以参股,不以赢利为目的,只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二是中小企业互助型担保模式。由中小企业作为会员自愿组成并出资,以互助的方式在会员企业中进行贷款担保,不以赢利为目的,只收取一定的会员费。三是商业担保模式。以民间企业投资为主,以赢利为目的,投资者享受投资收益。担保机构的成功运作还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协作和配合,采用风险共担原则开展业务。

3.建议有关部门大力呼吁国家放宽民营银行准入的限制。银行准入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放宽,特别是成立社区银行、中小银行和城市银行,他们能够更有针对性为中小企业进行服务。我县民营企业家对进入金融界呼声很高,有的甚至提出以自己具有升值潜力的不动产资源投资于银行建设,组建符合现代产权制度要求、有鲜明本土化特征的、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还应向国家有关部门呼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改革银行管理体制。只有形成银行业的充分竞争,才能真正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5.充分发挥工商联的独特作用,积极牵手银企合作。银行为寻找优质客户发愁,企业为获得银行贷款着急。工商联是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工商联这些独特作用最适宜充当银企合作的“红娘”,为市场经济中紧密相关的两大经济利益主体搭建相互沟通的平台。

卢氏县工商业联合会

二00九年四月

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调研报告(精)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浅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之对策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途径分析

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关于民营企业“招工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解决四风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