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灵渠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6: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灵渠南渠清澈见底,在此流入漓江。

湘水和漓江,潺湲清澈。一座两千多年前的大坝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不仅仅是水利上的连接,它的连接还推动了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融合。这就是灵渠。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一进广西兴安县,到处都写着“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宣传用语。11月28日下午,我们来到了这里。

怀着对两千多年古代水利工程的敬仰,我们一步一步寻找着灵渠留下的历史痕迹。

冬季的灵渠水流缓慢,一眼望去,“人”字的水坝将湘江分为北渠、南渠和湘江故道。南北两个渠道都蓄满了水,北渠宽而水深,南渠窄而水浅。两千多年过去了,这条建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的渠道,依旧体现出她美好的姿容。

景区负责人介绍,灵渠“人”字型水坝称为大小天平坝,因“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故曰天平坝。天平坝是建筑在湘江上的一座拦河坝。它按力学原理设计而成。“人”字型增加了大坝的抗压力。北渠长380米,叫大天平;南渠长124米,叫小天平。天平高约5米,宽17米多。上下用巨石砌就,中用薄条石直插,砌成鱼鳞状,称作鱼鳞石。鱼鳞石利用洪水过坝的压力,挤压得非常结实。加上坝顶巨石之间的骑缝中,凿有飞石洞,并用铁锭卡住,非常牢固。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建筑方法。

灵渠的精华工程,其巧妙地设计,显现了我们祖先超人的智慧。经受了几千年的惊涛骇浪,大小天平坝却依然牢固如初。双脚踏在青石上,我们可以想象出秦时百姓修建灵渠时忙碌的身影。由于是冬季,渠道没水溢出,我们可以沿着渠道一直走到灵渠的铧嘴。

铧嘴是建在大小天平顶端,突出江心的部分。因它形似犁的尖铧,故称铧嘴。它的作用一是减弱洪水对大小天平的冲击力,二是“三七分水”。

灵渠全长37.4公里,由铧嘴、大小天平、南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灵渠之开凿,至今两千两百多年,在历史上无疑起着重大的作用。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于公元前211年对广东、福建、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但因中国南部的地形地貌导致运输补给困难,秦军在两广地区苦战三年,毫无建树。后秦始皇命令史禄劈山凿渠。史禄通过精确计算终于在兴安开凿了灵渠,奇迹般的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最终把岭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地划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郭沫若游灵渠时,曾如此感叹:“斩山通道,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年前有此,诚是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三分入漓,七分入湘

灵渠上游就是湘江的源头海洋河,前面的“探源之路”让我们看到了湘江源头水资源的状况,印证了“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古话。

沿途考察,海洋河河面宽阔,河水清澈见底,毫无污染的痕迹。随行考察的湘潭市水文局专家陈运芳说,源头的河水几乎可以直接饮用。“海洋河两岸都是山区,农田少,周围村民用水也少,湘江源头的水质非常好。”

古老的灵渠将湘江三七分流,其中三分入漓,七分入湘。这是灵渠设计时的初衷,而这次我们在湘江枯水季节看到的灵渠,其三七分流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枯水季节时,灵渠却是将湘江之水三分入湘,七分入漓。”陈运芳说,灵渠分水在枯水期发生了改变。据他目测,灵渠北渠现在流入湘江的水量每秒钟不到1立方米,而南渠的水量每秒钟约为3立方米,流入了漓江。灵渠三分入漓、七分入湘的情况只会在湘江的丰水期出现。原因是,丰水时,湘江上游水量增加,灵渠水位上升,渠水满后溢出大小天平,七分的流量通过北渠和湘江故道汇入湘江,而只有三分的水量通过南渠流入漓江。相反,枯水时,上游水量减少,灵渠水位下降,上游的七分水量通过相对低位的南渠流入漓江,而只有三分水量缓慢由北渠进入湘江。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的11月初到来年的春天,是灵渠的枯水季节。枯水时灵渠的水质,我们明显看到七分入漓的南渠河水清澈,毫无漂浮物;而三分入湘的北渠,因水量小河水不流动,水藻丛生,水面上漂流着大量垃圾,让我们不敢想象。这就是在几十公里以外的上游还清澈见底的湘江。

湘漓分派,旅游兴旺

两千多年前的人工运河灵渠,不仅成就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在现在,灵渠依旧在造福湘桂大地,并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这座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从秦代到民国以前的年代,它是中原与岭南唯一的水上交通要道。现在的灵渠景区已成为广西桂林著名的旅游胜地。

两千多年前建造的灵渠,让无数游人流连忘返。昔日的灵渠,是历朝历代转运兵源和物资的码头,那种繁忙的景象早已不再,唯有成群结队的白色水鸭,安详地浮游水面。11月28日下午,兴安灵渠寒风瑟瑟,但游人却接踵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无不称赞这一古老而又神奇的水利工程。渠道中划船的老者文荣善微笑着说,灵渠成为旅游景区后,他也开始靠饲养鸬鹚与游客合影谋生。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游人多的时候每天多达3000余人。

与桂林山水胜境的繁华、热闹相比,古老的灵渠或许显得有些沉寂和落寞,但灵渠的魅力绝不需要依靠热闹来体现,灵渠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并不以游客多少来衡量。它在经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岁月,经历了众多的朝代更迭之后,仍在沉静中释放出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当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无不为灵渠的选址、施工、用材以及它的整体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打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一群着秦时服装的先辈们,用松木打桩为基础,用凹凸相吻的巨石铸牢大坝,让湘水乖乖地按照人们的意志流淌。

灵渠的建设者们早已远去,而唯有灵渠在静静地对人们述说着一个古老的传奇。(来源:湘潭晚报记者

喻名乐 王希台 易书宝)

灵渠,秦始皇时代修建的一条运河,位于广西桂林兴安县境内。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它设计巧妙,建筑精当,是我国古代水利建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

与同期建于秦代的郑国渠不同的是,秦始皇修建灵渠的目的不是用于农业灌溉,达到发展生产的目的。灵渠是一项为军事行动服务的后勤设施军事工程,其目的在于运兵运粮。

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后,随即进行大规模征服岭南的军事行动,据刘安《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坛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持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人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

由此可以看出秦军达南岭后,遭到了南越和西瓯的顽强抵抗。越人利用对地形熟悉的优势,逃入林中,与秦军周旋,秦军习惯于在中原开阔地区作战,不习惯于在密林中作战,因而伤亡较大。比这更严重的是秦军的后勤补给难以供应。南方河流纵横交错,秦军面对这种情况,不知所措,这给粮草供应造成了极大困难。为了解决粮草运输问题,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派监御史禄负责开凿灵渠,古人感佩于史禄开凿灵渠居功至伟,称赞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

史禄历3年艰辛,这条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人工运河,终于凿成通航。其后,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灵渠。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他们的塑像。

灵渠凿成以后,秦军有了充足的粮饷,一鼓作气,勇往直前,统一了岭南。通过灵渠,秦代还由中原往岭南大量移民,加快了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岭南经济的开发,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祖国的边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人说灵渠“通三江,贯五岭”,意义之重大,对后世功用之奇伟,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单就水利建筑上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仍放射出灿烂的光彩。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条运河,它的水利工程建筑,创造了古代几个世界之最,具有很高的科学内涵,让我们感到自豪。

下面我们就将它的重要建筑,逐一作介绍。

1、最理想的选址

灵渠是在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凿的运河。综观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哪条运河比灵渠修得更早了。

位于桂北地区的兴安县,层峦叠嶂,河川纵横。在兴安县东南,耸峙着五岭之一的都庞岭,山岭庞大而陡峭,断崖重重;其南部则蜿蜒着海洋山,当地有一句民谣形容它的高峻——“兴安高万丈,海洋在天上”。兴安县的西北部,雄踞着五岭的又一山脉——越城岭。因此,兴安地形就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东南部是南高北低,西北部则北高南低。在兴安县腰部,形成为一个海拔仅二百米左右的低地,这就是有名的湘桂走廊。这里历来为湖南进入广西的一条交通要道。由于兴安地形上的这一特点,自然形成了水系上的特征。北去的湘江,发源于海洋山,从南往北流至兴安县城附近,沿湘桂走廊,经全州进入湖南,注入洞庭湖。著名的漓江,发源于越城岭主峰猫儿山,往南流至兴安溶江,经灵川、桂林、在梧州汇人西江.至广东注入南海。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两江流向相反,故而兴安谚云:“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非常形象地概括厂兴安地形和水系特点。

两河相距最近处只有2公里左右,水位差不过数米,中间的分水岭是相对高度为20~30米的山岗,对劈开分水岭,沟通两个水系十分有利。灵渠就是利用这个有利地形开凿而成的。

2、最科学的大坝

大小天平是指建筑在兴安县城东 1.5公里海洋河上的一道“人”字形分水坝。它一南一北分叉在海洋河上。北侧的一段,靠近通往湘江的河道,长约380米,南侧的一段,靠近通往漓江的水渠,长约120米,其比例,恰好是是三七开,这个比例,十分精确地达到了一种设计—— 洪水时可漫过坝顶泄入湘江故道,枯水时使海洋河的全部来水进入南北二渠,保持通航水深。由于它有平衡水量的巧妙作用,故名“天平”。它是灵渠的枢纽工程。这种分水态势,后来被人称为“三漓七湘”,这个规律一直保留至今。

大小天平坝的建造非常独特。大坝迎水面承受河水冲击力较大,采用大块的方块石平铺排列。当年建坝的时候,没有水泥之类的建筑材料,石料之间的连接问题就非常困难。我们的祖先在石块间开凿了一个个燕尾槽,然后用生铁铸造大小与之相符的铁码子,再将铁码子打人槽中,石块与石块就连接起来了。这种将木工中打榫的原理用于水利建设上是我们祖先的杰出创造。大坝的坡面用一块块薄石块竖直插列构成。这种坝面从远处看形似鱼鳞,叫鱼鳞坝。它的原理是利用大坝的阻挡将河水携带的泥沙杂物填塞坝面,同时减杀河水对大坝的冲击力,起到加固大坝的作用。

大坝的基础是松木结构。因为有松油的关系,松木特别耐水泡,民间有“水泡万年松”的说法。因此用松木在河床上打成排桩,从而构成大坝的基础。

大小天平“人”字堤在具有三七分流功能的同时,更蕴涵着中国哲学传统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人字的造型分流湘水,非常奇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最精当的铧嘴

铧嘴是指建在大小天平顶端向江中延伸的一道石堤。其基础也是用松木打桩,外围用条石砌筑,中填砾石和泥沙。因为它前锐后钝,形似犁铧而得名铧嘴。铧嘴的作用有三个:一是为了分洪,它可以减轻洪水对大小天平的冲击力,洪水通过铧嘴向两侧分流,压力也分向两岸,然后顺着大小天平斜流入南北两渠,两渠不能容纳的水量则溢过大小天平回流到湘江,这样就减轻了洪水的冲击力,有效地的保护了大小天平。第二是实现了“三七分水”,由于设计师精巧的设计,湘江的来水通过铧嘴的分流和大小天平的溢水,基本上保持了百分之七十的水量随北渠流回湘江,而百分之三十的水量随南渠进入漓江,这就是所谓的“三分漓水七分湘”之说。第三是导航,由于铧嘴的作用在其两侧形成了一片相对宽阔静水区,所以这里也叫分水塘。

4、最灵巧的南北渠

南 渠

南渠为引湘人漓的一条渠道,从小天平尾部的南陡起,至溶江镇汇人大溶江的灵河口止,全长33.15公里。落差30.26米,平均坡度为千分之0.91米。

南渠渠道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渼潭起至铁炉村止,长4.215公里。这段渠道为全部人工开挖,水流平缓,落差1.08米,平均坡度为干分之0.26米。这段渠道开始一段沿全义岭山脚开挖,基本上与湘江保持平行。其中 0.263公里至0.892公里一段,只靠一道石堤与湘江隔开,为灵渠险工。至大湾陡止,为越城峤(今称太史庙山)所阻。越城峤宽350米,高约20米,全为人工劈开,工程相当艰巨。这段渠道的宽度为8--15米,水深为1.8米。

第二段从始安水 4.215公里起至灵山庙10.313公里始安水汇人清水江止长6.098公里。这段渠道为半人工开挖改造而成。

第三段,从清水江 10.313公里至18.935公里零西村马尿河汇人处止,长8.624公里。这段渠道绝大部分利用天然河道,宽15至30米,深1至2米,落差7.94米,平均坡度为0.92米。

第四段从 18.935公里至33.15公里灵渠汇人大溶江止,长14.215公里。这段全部利用灵河天然河道,河宽20至50米,水深1至3米,落差15.85米:平均坡降1.1l米。

北 渠

北渠由大天平尾部北陡门起,往北迂回於平畴沃野间,流程4公里,再回到湘江。论长度,北渠只有南渠的七分之一,论作用,北渠相当于一个引航道。因为大小天平把湘江拦腰斩断,南渠把湘水引入漓江,北上的船可以从溶江由南渠达到大小天平,但无法下坝到湘江,因为从大小天平的水面距离坝下的湘江河面将近2米。同样从湘江南下的商船只能由湘江到达大小天平之下,却无法上坝。在今天也许只要像桂林两江四湖一样在大小天平之间建设一道船闸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无法做到。在两千前的秦朝,设计师们开凿了北渠这个引航道既解决了南来北往的船支顺利通过大小天平这个问题,又保护了大小天平。

整个北渠分东西两条支渠。东西支渠形成了一个圆圈,为什么这样呢?有趣的是北渠在平畴沃野中走了两个大S湾,为什么不把北渠挖成一条直线呢?是聪明的设计师们有意延长流程,原来是北渠的大天平与北渠的入湘口落差达5米多,虽然两者的直线距离只有1.5公里,却挖成3.25公里,减少了落差,水流缓慢。这样第一是有利于船支的安全航行;第二是保护了北渠的堤坝的安全;第三,在旱季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

所以说两者不可偏废。

5、最微妙的泄水天平

泄水天平是灵渠的排洪道。它的原理是在南北渠道沿途留下一些缺口,在大小天平不能充分排洪的时候起到增加排洪量的作用。这时涌进南北渠道的洪水会经泄水天平排入湘江故道,它保证两个渠道的水位限制在1.7米以下,也因此保证了堤岸的巩固。泄水天平一共三处,北渠一处,南渠两处。它的建筑原理与大小天平坝是相似的,只是规模要小些。

南渠泄水天平,第一处位于南陡以下 892米处的秦堤上。 第二处泄水天平位于南陡以下 1953米处,称马氏桥泄水天平。

有了这两处泄水天平,在兴安境内湘江正常年分 1300立方/秒以下的洪水,可通过第一处泄水天平将进入南渠的洪水排回湘江,确保县城和灵渠下游的安全。

第三处泄水天平位于北渠北陡 2334米处的水泊村西。为清代雍正八年(1730)两广总督鄂尔泰创建。

6、最牢固的秦堤

秦堤是筑于南渠与湘江之间的一道石堤,从南陡阁起至大湾陡止,全长 3.15公里。平均宽窄8米左右。用经过加工的大条石砌就。它下临湘江,上承灵渠,工程很艰巨。因为这道堤筑于秦代,因此称为秦堤。其中由南陡至泄水天平一段,长892米,称为公堤。为秦堤最险要一段。历史上这段堤常被洪水冲坏。堤坏则渠亡,因而这段堤修得很宏伟。由泄水天平至接龙桥,长1708米,这段堤经过城区,堤宽达数百米。接龙桥至大湾陡,长2792米,灵渠南临山脚,北为渠田,渠比田高,堤只做拦阻渠水的作用。因而堤高只有1米,宽只1.6米左右。这段堤虽很转小,但若没有堤,水往旁流,渠也就不存在了。有了这道堤,渠高田低,为灌溉提供了方便。

秦堤外墙均用条石砌建,全长 3.1公里,远望就像一道城墙,修得很宏伟。从古以来,秦堤截植桃柳,春来桃花满路,杨柳飘丝,尚为人们游春之所。明初工部尚书严震直咏秦堤诗即有“桃花满路落红雨,杨柳夹堤生翠烟”的名句。

7、最古老的船闸

陡门是建筑在灵渠的南北渠中的一种通航设施。它的作用类似于现代的船闸,只是比现代船闸建造简陋,但操作则相当简便灵活。

由于枯水季节灵渠的水位低,不能保证正常航行。为解决枯水季节通航,我们的祖先创制了这种古朴的堵水装置:用竹木堵水。船闸设置在有些坡度的河段,形似大门,得名陡门。陡门起到关闸蓄水,提高水位的作用,是现代电闸的鼻祖。宋代,灵渠陡门最多达36处,因此灵渠有“陡河”的别称。

按唐人鱼孟威的《灵渠记》记载,系桂管观察使李渤创建于宝历元年 (825年)。李渤当时创建的陡门有多少?史无记载。总之,没有超过18座。至咸通九年(868年),也就是说43年后,鱼孟威重修灵渠时,才将陡门增至18座。北宋嘉祐四年(1059)始增至36座。李渤初创的陡门,非常简陋。“杂束筱为堰,间散木为门”,用不了几年就坏。鱼孟威稍有改进,陡门悉用坚木排竖,切禁用散材。但木做的陡门,不管用多坚硬的木材,也易损坏。因而后代修建的陡门,悉用石建,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陡门,当然现存的陡门,已大部经过清代重修或重建,但其形式,与唐代系一脉相承。

在国外,最早的船闸直到1375年才在欧洲的荷兰出现,而这时我国已经是明朝了。所以,专家们认为:陡门是历史上最早的船闸,是现代电动闸门的鼻祖,堪称“世界船闸之父”。

综观古往今来.全世界的运河,没有一条像灵渠那样,在这样恶劣条件的下开挖的。而灵渠挖成了,而且航行了二千余年,这就是奇迹。国务院于1988年1月13日,公布灵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名诗佳联赞灵渠

灵渠作为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自古以来自然会有许多歌颂它的诗词。这些诗词有的是赞颂它的地位与作用,有的是歌颂与灵渠有关的人物,有的是描写灵渠的美丽景色,有的则兼而有之。

现存最早的灵渠诗词,是唐代胡曾的《灵渠》:“凿开山岭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较多。无限鹊临桥畔立,适来天道过天河。”

而最有名的灵渠诗词恐怕要数明代大学士解缙的《兴安渠》了。解缙因为触怒明成祖朱棣而被贬到广西来,他入桂经过灵渠时写诗道:“ 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 颇有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的韵味。

明代诗人俞安期的《舟过灵渠即景》:“秦渠曲曲学三巴,离立千峰插地斜。宛转中间穿流去,孤舟常绕碧莲花。”则描写了灵渠南渠的美景。 而“桃花满路落红雨,杨柳夹堤生翠烟”的诗句则是明代诗人严震直对灵渠秦堤美丽风光的生动描述。

“水到漓江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这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在其文集《小仓山房诗集》中的一首诗,它的名字叫《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它生动的描绘了灵渠南渠及两岸美丽的风景,在这一段得到了最美丽的展现。

面对精当的铧 嘴,范成大写下了这样的诗篇赞美它:“导江自海阳,至县迺弥迤。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嘴。分为两道开,南漓北湘水。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人谋兑天造,史禄所经始。无谓秦无人,虎鼠用否耳。紫藤缠老苍,白石熘清泚。是闻可作社,牲酒百世祀。修废者谁欤?配以临川李。”

分水塘里的铧嘴将来自海洋山的湘水一劈为二,七分北上湘江,三分南与漓江相通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明进士鲁铎出使安南途经广西时,写有许多咏景诗篇,其中有一首《分水岭》写出了百川奔海,殊途同归的意境:“一道原泉却两支,右为湘水左为漓;谁知万里分流去,到海还应有会时。”

万里桥,位于兴安城内,距南陡二公里。地当南北交通要冲,桥北即全州至兴安驿道,桥南为兴安至桂林驿道。万里桥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为桂管观察使李渤创建。相传由唐京城长安水路至此桥万里,故名。它位于城市中心,人来人往终日不绝,加上灵渠两岸桃柳夹岸,桃红柳绿相映成趣,人们爱在此眺览小憩,路经兴安的文人墨客也爱到此游览。明代刑部主事董传策因劾严嵩误国,被下狱后贬官南宁,路经万里桥时曾题诗一首:“亿昨含香侍圣朝,风烟回首隔迢遥。客游忽到三江峡,世路今过万里桥。笼内乾坤入独醒,舟小日月赋堪消。戍楼那更炎荒远,横笛秋天爽气飘。”被奸臣陷害的悲愤之气,跃然纸上。天公就会作弄人,几年后不可一世的严嵩也贬官广西,经万里桥时也题诗一首:“兴安城廓枕高邱,湘漓水分南北流。万里桥头风雪暮,不知何地望神州。破屋古忪喧夕籁,远峰寒露起层阴。梅花两岸湘漓水,岁晚相随到桂林”。诗中表达的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颓废之气了。现在的灵渠两岸,桃柳巳很少了,代之的是桂花,夹竹桃等树种,景观更为优美。

1963年大文豪郭沫若游玩;灵渠后诗兴大发,写下了《满江红 灵渠 》

“北自长城,南来至,灵渠岸上,亲眼见,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噼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大小,溢洪流,调分量。

湘漓接,通汉壮。将军墓,三人葬。听民间传说,目空君相。史禄开疆难复忆,猪龙作孽忘其妄。说猪龙,其实即祖龙,能开创。”

介绍了灵渠作为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的结构和功用,生动地描述了灵渠作为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古老运河的历史价值,将灵渠与长城相提并论,发出了“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慨叹。 另外还有一首七律《兴安观秦始皇时史禄所凿灵渠》

“秦皇毕竟是雄才,北筑长城南岭开。铧嘴噼湘分半壁,灵渠通粤上三台。江山一统泯畛域,工匠三人叠主裁。传说猪龙深作孽,英雄伟绩费疑猜。”

一九六三年三月,郭老、翦老应广西史学会的邀请,访问了南宁、柳州、桂林等地。翦老做了几首纪游诗,得到郭老的称赞和润色。

其中有七律《游灵渠》:“一统中原迈禹汤,雄才今日识始皇。帆樯北持湖湘蜀,楼橹南通岭海航。死去三君真典范,飞来一石太荒唐。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

四月三日,郭老给翦老信:“诗很好。„雄才千古说秦皇‟句,建议改为„雄才今日识秦皇‟。因为古来都是骂秦始皇的,由毛主席的《沁园春》才把他肯定了。这样说也和老兄的„不到灵渠岸,无由识始皇‟扣合起来了。”可见郭老、翦老评价始皇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看法是明确的。

灵渠导游词

农业科技史话(上)_灵渠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渠保护办法

灵渠学校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灵渠学校春季工作总结

灵渠学校保安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调查报告

士兵提干考试《基本常识》考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灵渠

灵渠
《灵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灵渠简介 灵渠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