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探索新课程的小学生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5: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德阳市实验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生评价手册》调研报告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同时在评价方法与技术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 我校自2002年秋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学校领导对评价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实验教师对评价工作充满了热情。大家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深刻地理解了评价改革的理念,围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做了许多有益的努力和尝试。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德阳市实验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评价手册》(以下简称《评价手册》)。实施评价一年多以来,效果怎么样呢?对此,我们在2003年10月底,从参加课程实验的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作了问卷调查。下表统计了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参加人员 总人数 收回问卷份数 问卷回收率 二年级全体学生 446 446 100% 二年级全体任课教师 20 20 100% 二年级全体学生家长 446 429 96.2% 从问卷反馈的情况看,使用《评价手册》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同时,还促进了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

一、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关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是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校制定的《学生评价手册》中,除了各学科的学业成绩外,还包括“思想品德行为”“心理品质”“生活行为”“突出表现”等各方面的评价,各学科也都特别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小学生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的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辟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与关怀,不但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意识是很薄弱的。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和评价过程中,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非常注意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如学生的书写、朗读、口头表达、逻辑思维、绘画、唱歌、体育方面的特长等,都能得到老师及时的肯定,从而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了自我,建立了自信。在二年级的课堂上,我们都能看到学生踊跃发言,大声朗读,落落大方地参加各种表演、游戏。那些从小胆小的孩子也逐渐变得大方起来。 学生问卷的反馈意见上显示:92.9﹪的学生喜欢自己的《评价手册》,83﹪的学生喜欢自我评定,84.4﹪的学生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这组数据告诉我们: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和评价活动,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加强,自信心也逐步得到了培养。 2.评价促进了养成教育,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这些都需要在一定的学科教育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反馈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老师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视养成教育,重视常规训练,并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反馈。八个班均设有行为规范评比栏,行为规范的评比活动已成为各班的惯例。期末组织学生用《评价手册》对这一学期的行为进行评价总结。《评价手册》将各项评价内容向学生、老师和家长公开,很好地起到了导向作用。经过一学年的小学生活,参加实验的二年级学生,90﹪以上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他们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动脑思考问题,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由于学校对内、对外教研活动频繁,八个班的学生全都多次上了公开课。课堂上良好的常规训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得到了前来听课老师的广泛称赞。课下,孩子们团结友爱,文明游戏,注意安全,爱护环境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看到孩子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好,许多家长都说:“把孩子送到实验小学,我们放心。”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校新课程的评价研究不仅促进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还矫正了一些“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由于儿童自我约束能力差,加上学前一些家长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致使一些儿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小豪是一个在幼儿园就出了名的“小霸王”:欺负同学是他的“家常便饭”,在老师面前桀骜不驯,是幼儿园老师办公室的“常客”。进入小学后,他又把这一坏习惯带到了小学,令班主任头痛不已。空洞的说服教育对这样的孩子已不起作用。班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评价,终于改变了这块“顽石”。现在,小豪不但改正了欺负同学的缺点,还积极为大家做好事:端课间餐他跑得最快,打扫教室他挑重活干,就连上课也能比较认真,再也不影响同学了,这学期还被评为班里“爱劳动的小明星”。

学生小陈是一个被家长放惯了“野马”的孩子。家长的思想是:“树大自然直”,因而对小陈的管教几乎是听之任之。小陈不仅像小豪一样喜欢惹是生非,课堂爱搞小动作,而且有时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均“据为己有”。通过评价活动,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小陈认识到了那样做的严重后果,从而逐渐改掉了坏毛病,并且喜欢上了读书,上期当上了“创三好积极分子”,这期被评为班里的“阅读小明星”。在学校带动下,小陈家长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配合学校,管教孩子了。

3.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幼小衔接的问题,老师们普遍采用及时的口头评价和谈心似的评语激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效果相对滞后的学生,更是煞费苦心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非常谨慎,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们这样亲切鼓励孩子:“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能再大声点读给大家听吗?”“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么难的问题都想到了。老师为你骄傲!”“你真用心,看电视的时候都没忘了认字。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今天也认真了,你看他的字写得多漂亮呀!”老师亲切的话语有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心理学称老师们这种充满爱心的带鼓励性质的评价为“暗示”。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在这种富有积极暗示作用的评价语言中,学习好和学习滞后的学生都渐渐懂得了如何学习,从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例如,一部分学生写字不太认真,语文老师会对他们说:“今天我们开展写字比赛。第一,比谁写得认真;第二,比谁写得好。老师知道,小丽、滔滔、小双他们今天一定会认真写的。”果然,那几个孩子那天写得特别认真,老师及时给予了评价:“你们看,只要你们认真,就一定会把字写好的。”从那天开始,那几个孩子写字时都很认真了。不但如此,他们做其它事也都认真了。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在肯定他们的优点,善意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同样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当学生感受到老师无论是赞扬优点还是指出缺点都是为了帮助他时,学生会很乐意地接受老师的评价。这一点在《评价手册》中“老师的话”一栏体现最为明显。学校要求老师们要把“老师的话”写成“寄语似的评语”,因而老师们都非常重视,把它当成和学生的一次重要谈话,浓墨重彩地写上自己的殷殷希望;而学生对老师这种“正式谈话”也很重视,许多学生都能铭记老师的教诲,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如一位老师在《评价手册》上“老师的话”一栏,给一个学生写了一段这样的寄语:“婕婕,虽然你的年龄在班上是最小的,但你像大孩子一样懂事:听话、爱学习、爱读书。老师希望你发扬优点,学习上再多开动脑筋,认真书写,不断进步,争当„三好学生‟!”家长在“评价反馈”意见表上说:看到这段话,“孩子的眼睛是闪闪发光的。她感到了老师对她的爱,在这爱的后面还有殷殷期望。她表示今后要更加努力,要表现得更好……老师对她的鼓励和希望将影响她,鼓励她,鞭策她。这样的教育效果,使我们家长感到欣慰、放心。感谢老师、学校对孩子的关爱、呵护。”

八位班主任在《评价手册》上给学生写寄语的时候都是这样,采用谈心似的语言,既肯定优点,又指出努力的方向,非常用心地保护着学生那颗稚嫩的上进心。如对学习不太努力的学生,老师写道:“你家离学校远,你却每天早早来到学校,说明你是一个不怕困难的孩子。老师希望你在学习上也能不怕困难,多动脑筋,认真完成作业。努力吧,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对于不喜欢读课外书的孩子,老师这样写:“你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老师很喜欢你。老师要告诉你,书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多读书会使人变得更聪明。可你的书读得太少了,你能改正这个缺点,和好书交朋友吗?老师真希望你成为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老师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许多孩子都听老师的话。通过这种谈心似的评语,许多孩子改正了缺点:有的爱读课外书了,有的上学不迟到了,有的上课逐渐变得爱发言了,有的回答问题声音洪亮了……

老师们平时还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评比台,如“雏鹰展翅”评比台,“我能行”“我真棒”“漂亮的作业”“美丽的秋天”“祖国美如画”等各种作业展示台。许多班级还建立了“小小明星”评比台,如“我们班的小明星”“识字大王”“阅读之星”“书写小能手”等等,还有“体育之星”“小博士”“小画家”等,通过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老师们还充分发挥“小红花”和“小五星”的作用,如学生上课认真读书、积极发言、会提问题等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小红花或小五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开始得越早越好。”评价活动的开展很好地培养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老师们反映,学生刚进入小学,各班只有个别孩子喜欢读书;读完一年级,近一半的孩子有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这一学期绝大部分孩子都喜欢读课外书了。各班都建立了“图书角”。每天“图书角”开放的时候,孩子们都捧着自己喜爱的图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很少看到有孩子在走廊上玩了。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其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我校的评价改革也体现了这一理念。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等都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学习资料,如关于太阳的资料,关于车辆的资料,关于水的资料,关于祖国风景名胜的资料。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收集车的资料时,学生们有的收集车辆的图片,有的收集车辆名称,有的收集名车的研发资料,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孩子画了许多名车标志和交通安全标志,有的孩子记下了自己上学路上沿途所经历的所有站台名称,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乘车路线。到了二年级,孩子们还能在收集的资料旁边写上一些自己的话,对资料进行一些介绍说明。例如收集了祖国的风景名胜图片以后,孩子们分别在自己的图片旁写到:“我们的祖国叫中国。她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十六个民族。她的首都是北京,她最长的河是黄河,最长的江是长江,最长的城是长城,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我爱我的祖国!”“有无数英雄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让我们永远记住和怀念!”“这是海南的三亚。浅蓝色的大海和金色的沙滩真是太美了!我的脚踩在沙滩上,就像踩在地毯上一样。”“我喜欢青城山美丽的风景,还有像银河一样的瀑布。我爱美丽的青城山!”老师们把这些资料布置成专版张贴在教室里,这样,不仅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还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4.评价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态,有利于养成良好性格 除了上述老师的口头评价、展示作业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外,我校所采取的评价主体也是多元化的。评价工作一改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是这些孩子的突出特点。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就像三面镜子,照出了学生的优点与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高,孩子们意识到了这些评价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心理素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许多调皮孩子的家长都反映,“现在和孩子的交流变得容易多了”。

在评价过程中,老师们也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小李性格十分内向,平时几乎不与同学玩耍,上课也不大参加集体讨论,即使回答问题也是胆战心惊。通过评价活动,班主任发现了这一问题,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经分析,原来,这孩子的父亲性格非常严肃,一旦孩子做错了什么,便会遭到非常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老师请来孩子的父亲,同他分析了该生的情况。家长认识到了孩子的问题所在,表示愿意配合学校,共同纠正孩子的问题。老师利用该生嗓音好的优势,推荐该生在学校国庆大会上独唱。通过多次练习和鼓励,该生终于走上了舞台,当着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演唱了一首歌,清脆优美的歌声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如今,这孩子被同学们选为文娱委员,每当午唱时间给同学们起歌时,小李就像一只快乐的百灵鸟。下课时,小李比以前活跃多了,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多了。

二、评价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改进了教师教学的实践 新课程下的评价方式对老师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为了搞好评价研究,老师们学习了许多相关理论;在平时的相互听课和交流中,老师们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学习,许多老师懂得了,“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老师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评价的形式越来越多,评价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老师们的创新给评价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了。如,原来是老师评价学生,后来发展为生生互评,再后来,学生还对老师进行评价,因而课堂上出现了“老师,你读得真好,我要向你学习”的发自肺腑的童音。再如,为了鼓励特别突出或进步特别大的孩子,老师们总要号召全班学生:“把掌声送给他(她)!”:全班孩子齐声说:“棒!棒!你真棒!”现在,学生除了把掌声送给他人,在自己表现突出时,老师们还号召学生“把掌声送给自己”:“棒!棒!我最棒!”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课堂评价,显示出老师们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显示出老师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日渐成熟。 调研显示,所有老师都认为“评价研究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因为各学科的评价成绩册后面均有自主星级评定项目,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和学生情况自行增设评价项目。一位老师说:“学生评价给予了我广阔的思维空间,一改我以前单一的评价方式。我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潜在的创造力,想出更好的方式实施教学,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使学生学得更快乐。”另一位老师说:“通过《评价手册》的使用,我创造性地使用了许多适合学生、受学生欢迎的口头评价方式,自己的教学态度更具亲和力,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因此得到更健康的发展。”英语老师说:“语数老师给学生评红旗、评红花,我用„百分娃娃‟引导学生读英语。„百分娃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些评价方式,不单是形式上的创新,还促进了老师们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从而改进了教师的教学实践。

三、评价促进了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

由于新课程标准决定了新的评价不再只关注分数,而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心理品质、学习方法等全面关注,这一“指挥棒”不仅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对家庭教育也有非常明显的指导作用。过去,许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了”。问卷调查表明,除了几个没填写这一栏的家长外,其余100﹪的家长通过参与孩子的评价,都形成了共识: “现在的小孩不但要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全面发展”。对此,家长们更加意识到对小孩的教育“要抛开传统的观念,我们不只要成绩,更要能力,而且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的长处,有哪些兴趣爱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对家庭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性。”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有老师教,家长就可以不管了;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孩子犯了错,就一味地打骂、指责。”后来通过参与评价,家长说:“我们看到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劳累的工作,我们也对孩子多了一份关心,少了一份苛责,孩子却更懂事、更努力、更爱学习了。”

调查问卷表明,学校里评价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评价手册》的使用,还帮助家长们改进了家庭教育方法。90﹪以上的家长改变了“准家长制”作风,“弯下腰去和孩子交谈”。例如,有许多家长“经常和孩子谈心,互相评定,指出对方的优缺点,然后约定如何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效果很好”。这样做,“不仅杜绝了打骂孩子的现象,还增进了母子、父子感情,提高了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大多数家长还能“运用赏识教育法”,他们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鼓励代替责骂,让民主代替独断,但并非放任自流。”这是家长的心声。 新课程特别提倡在生活中学习。有许多家长针对孩子学习数学的薄弱环节,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孩子到商店买些小东西,练习算账、付款。许多家长利用晚饭后散步的机会,教孩子认识街道上的广告、餐厅名称等,让孩子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的字。还有一些家长也在家里建立了小红旗评比台:红色代表爱学习,绿色代表进步,黄色代表听话,蓝色代表爱劳动。教育方法的改进,不仅使孩子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使家长“积累了许多家教经验”。

综上所述,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生评价手册》的实施,对学生、教师、家长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收到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四、思考和建议

评价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为了让评价更趋完善,现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由于《评价手册》是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周期太长,而小学生的发展往往是不断变化的,评价周期长了,就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学生的变化。老师们虽然平时进行了许多常规评价,但很少有书面记载。建议尽快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将过程性评价记载下来,更充分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更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各学科实验教师对评价工作的密切配合 从这次问卷调查来看,《学生评价手册》实施的情况不一,在学生中产生的效果也有差别。语、数老师与学生接触多,对学生了解多,实施效果要好得多;而非语数老师由于所教班级多,认识的学生少,对学生了解也相对较少,实施的效果要差一些。建议各学科老师对评价工作密切配合,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平时多进行考察,并做好记载,力争取得评价实效。 3.深入进行评价方法、途径的探索,进一步完善《评价手册》

学生是动态的人,他们的年龄、学习内容都是处于变化中的,各年龄段、各学段都应该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标准不断调整和改进评价体系,使《评价手册》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4.加强对评价工作的评价

当前,评价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进一步发挥评价功能,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的评价技术,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议学校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评价工作的领导、研究,使评价工作更具科学性。

(本文2003年11月6日在“旌阳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生评价研讨会”上交流,发表在《中国现代教育》2004年第二期和《教育文荟》2003年第7期,获四川省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德阳市和旌阳区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

初中物理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探索

探索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促进新课程改革

幼儿园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中等职业学前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学习《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的心得体会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谈新课程的学生评价改革

教师与新课程评价改革[推荐]

探索新课程的小学生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改革
《探索新课程的小学生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