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环导学——《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7:14: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环导学——《表内乘法

(一)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63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将用乘法解决问题和用加法解决问题对照编排,设计了两个情境相似、数据相同、问题相同但数量关系不同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不同的运算解决问题。

2、学情简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1—6的表内乘法,在之前的乘法学习中接触了根据算式或文字表述画图,或者根据图写出算式的练习。这节课就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3、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在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教材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力图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体验,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下获得主动发展。

4、目标预设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

(3)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以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索入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劲。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一)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这节课从乘法与加法的口算开始,让学生意识到审题要认真,看准确,算准确,回忆乘法与加法的算法。之后出示的两道题为看算是画图,这是之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算是的含义,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怎么想的。为后面的运用加法或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由\"扶\"到\"放\",导学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7的教学有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找,找题目中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第二个步骤是画,画出和问题相关

的数学信息。第三个步骤是列,列出相应算式并计算。第四个步骤就是查,检查前几个步骤是否有错误。在这几个步骤中,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以问题作为引领,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观察、去思考,通过同学之间说一说、自己画一画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铺垫助学)

1、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左右两组,进行口算比赛,看哪组读题准确,计算正确,声音整齐洪亮。(课件出示口算题)

第一组题:

5×3= 4×4= 1×6= 2×3= 6+2= 5+5= 第二组题:

2×4= 6×2= 1×3= 5×5= 3+6= 4+4= 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审题要认真,看准确,算准确,回忆乘法与加法的算法。]

2、课件出示两道算术题(显示两道题的占格方法),学生在竖式练习本上根据算术题画图。要求占格正确,画面清晰、工整。

5×3 6+2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算是的含义,了解学生对运算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激活认知经验,为后面用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奠定基

础。]

(二)教学例7(合作探究)

1、教师出示例7中第一个问题:(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教师:仔细读题,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问题是什么?

2、教师出示例7中第二个问题:(1)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教师:再认真读第二道题,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问题是什么?

3、比较这两道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两道题都是说桌子的事情,问题都是求一共多少张桌子,两道题的条件都有4和5。

4、让学生说一说第一题的数学信息是什么? (教师板书:数学信息:) 学生:4排,每排5张

教师:从这道题中,同学们找到了两个数学信息,我们现在把这两个数学信息,分别圈起来。

(教师板书: 4排 每排5张)

5、让学生说一说第二题的数学信息是什么? 学生:一排5张,一排4张

教师:我们再把第二道题的数学信息圈起来。 (教师板书: 一排5张 一排4张)

教师:大家仔细观察两道题中的数学信息有什么不同,请你在算术练习本上利用画图的形式把这两道题表示出来,看谁能快速、工整的表示出来。

学生根据题意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

6、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说明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师:第一题中,同学们画图的形状不同,表示的意义一样吗?这些图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第二题中,同学们画图的形状不同,表示的意义一样吗?这些图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7、课件展示两道题的直观图。(顺思导学)

教师:两道题中都有4和5,你能结合图,说一说在这两道题中,4和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教师:在这两道题中,4和5之间分别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这两道题该怎样列式,请你把它写出来。 学生念一念自己的算式,注意单位名称。 课件出示两道题的算式。

教师:两道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但题目给的条件中,4和5表示的意义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设计意图:利用画图、语言表征等方式,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说明选择不同运算的道理。]

8、教师:我们做题最后关键的一步是什么?是检查,我们不仅要检查图画的对不对,还要看看算式能不能正确地表示图的意思,最后算算得数是否正确。大家现在就认真的检查一下你的算式是否正确。

(三)小结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四点:

1、认真读题,弄清知道什么,把数学信息找出来。(找)

2、画图能帮助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还能帮助我们思考。(画)

3、利用所画的图,列出算式解答。(列)

4、我们还要检查列式、答案是否正确。(查)

学生读,教师板书:解决问题过程:找——数学信息;画——根据数

学信息画图;列——列算式解答;查——检查列式、答案。

(四)巩固练习:(应用促学)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1)教师:按照圈、画、列、查的方法在书上写这道题,可以在书的空白地方画图。

(2)让学生说出圈的文字信息是什么?课件演示圈的文字。 (3)课件出示画的图,让学生说一说那幅图符合题意,并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计算。

图1

教师:为什么用乘法?

图2 [设计意图:学生在判断时必然将示意图与题意结合起来,从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2、练习

教师:请你从6×

4、6+

4、6-4三个算式中任选其中一个,讲一个生活小故事。

[设计意图:将抽象的数学算式赋予灵动的现实生活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五)课堂小结:(梳理评学)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在解决问题时

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完善小结。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五环导学

《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推荐]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一)

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一说课稿

表内乘法(一)习题

浅谈表内乘法教学

五环导学——《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说课稿
《五环导学——《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