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主持词

导学主持词(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03 07:58:36 来源:主持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

一、本周聚焦 1.二倍角公式:

co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n2=_________;tan2=______________; 2已知=(b1,b2) (a1,a2),ba1. 比较式子a,b大小时,经常作差比较,即:

如果a-b>0,则________;如果a-bb,那么__________;如果bb,b>c,那么_________; 如果a>b那么a+c b+c(或a-c b-c); 如果a>b,c>d,那么____________; 如果a>b,c>0那么ac bc(或a/c b/c); 如果a>b,c<0那么ac bc(或a/c b/c); 如果a>b>0,c>d>0,那么________;如果a>b>0,则_______(nN,n>1)

nn如果_______,则ab(nN,n>1); 3.均值定理:如果a,bR,那么 __________,__________时,等号成立。

4.对任意两个实数a,b,数________叫做a,b的算术平均数,数________叫做a,b的几何平均数。

5.均值定理的数学语言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典例回顾 例1:比较a24b2和2b(a+b)的大小

例2:用不等号填空

1) 如果a>b,c>0,则2) 如果,则 3) 如果,则 4) 如果,则

d+ac___d+bc,

推荐第2篇:学案导学

5.2企业的定价方法 5.2.1成本导向定价法 1.盈亏平衡定价法 公式:(保本)价格=(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销量 =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 =单位成本 请再写一遍:

适用范围: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采用,多用于工业企业定价。 2.成本加成定价法

公式:价格=单位成本×(1+加成率) 请再写一遍:

关键:加成率的确定。 优点:计算简单易操作。

缺点: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较差,定价方法不灵活。

适应范围:广泛。特别适合与销售量与单位成本相对稳定,供求矛盾不甚突出的产品。

3.目标利润定价法

公式:价格=(总成本+目标利润)/总销量 请再写一遍:

优点:加强企业管理的计划性,可以较好地实现投资回收计划。

缺点:这种方法要求较高,企业必须有较强的计划能力,必须测算好销售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确定了价格而销售量达不到预期目标的被动情况。

练习:1.小王投资1万元建立了一个高档圆珠笔生产线,每支圆珠笔的单位变动成本为3元,如果年销售量为5000支,这种圆珠笔的售价为多少合适?

2.某企业固定成本为12万元,计划年销售量为3万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加成率为10%,该产品的售价为多少合适?

3.某企业初次试制成功某种新产品,单位变动成本100元,固定成本总额20万元,现准备正式投放市场50000件,企业为此投资120万元,想要获得20%利润,请问产品售价应为多少?

5.2.2需求导向定价法

定义: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以市场需求强度为定价基础,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和需求的程度来决定价格。 1.理解价值定价法

C.消费者的价值观念 D.竞争者的产品价格

4.同样的一瓶饮料,在五星级大酒店的定价为18元,在路通饭店的定价为10元,在超市的定价为3元,这种定价是( ) A.折扣定价 B.心理定价

定义:指企业自己不制定商品的价格,而把定价自主权交给顾客,由顾客定价(有的企业只是将商品的生产成本或进价公布于众)。 2.需求差异定价法

1)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支付价格,确定差别性价格 2)根据不同的消费地点,确定不同的价格 3)根据消费时间区段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价格

5.2.3竞争导向定价法 1.随行就市定价法

定义:是以本行业平均水准为本企业的定价标准的一种定价方法。 2.投标定价法

定义:由投标竞争的方式确定商品的价格。 实战演练:

1.一小瓶法国香水,成本不过十几法郎,而售价一般可高达数百法郎,其采用的定价方法是(

A.成本导向定价法 B.需求差异定价法 C.理解价值定价法 D.竞争导向定价法

2.电影院的票价,白天与晚上的票价不同,这是一种( )策略。 A.成本导向定价法 B.需求差异定价法 C.理解价值定价法 D.竞争导向定价法 3.理解价值定价法是以( )来定价 A.产品成本 B.目标利润

C.随行就市定价法 D.

需求差异定价法

推荐第3篇: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的一种教学方式

1、“学案导学”产生的理念

①、课程标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合作、探究)

②、学习、考试是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学会的东西才是真东西,自己学会了

才是真本领。

③、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

④、教师是车头,由于牵引的拖车太多,所以必须发动学生来带动你的拖车——即兵教兵,兵帮兵。

⑤、展示、点评是分享成功、展示自我,使自己不断进步的有效办法。 ⑥、恰当的激励评价机制是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的不竭动力。

2、“学案导学”教学的总体思路: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引导、教导和辅导为主导,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学案为载体将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3、导学案的编制

①、指导思想:目标明确,指导学法,引发思考,重在“导”字,解决会学,落实学会。

②、核心部分:预习案部分,探究案部分,训练案部分。

③、编制流程:主编人初稿——集体研讨——主编人再修改——领导签字——印刷、学生使用。 ④、导学案的模式:

课题

编制人

使用日期

案序号

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 预习案:

(一) 预备知识

(二) 教材导读

(三) 预习自测

(四) 我的困惑 探究案:

(一)问题探究

(二)能力提升

(三)检测与总结

(四)我的收获 训练案:

(一)基础训练题

(二)综合训练题

⑤模式的说明:

学习目标:准确到位、明确具体、一目了然。

三维的设计不用太繁琐(3-4条)。知识、能力可用记住、知道、学会、会用、明确、表述、能、运用、判定、分析、推导、导出、证明等一些行为动词来阐述;过程与方法可用经历、体验、操作、设计、梳理、整理等一些行为动词来阐述;情感、态度价值观可用积极、倾听、体会、提高、养成、形成等来阐述。(具体可参看课标)

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

让学生明确如何预习及所用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预习案部分:(时间控制在15分到20分之间,若有余力可进行探究案与训练案的学习)

教材导读-------阅读的内容范围;如何阅读文本,思考哪些问题;知识点可以以填空与图表等形式呈现。

预习自测---------自测题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题量控制在三至四到小题,题型不限。

我的困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部分:

问题探究--------- 此部分教师需明确:①合作探究什么?②通过什么形式(内容)去探究;

③探究的目的是什么;④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①合作探究什么:重点、难点(知识点、例题)问题。 ②通过什么形式(内容)去探究:

通过问题设计这种形式特别是问题串设计这种形式探究疑难重点问题,经过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的指导、参与,从而解决这些问题(知识点,例题中的)。

在这其中,设计的问题需有价值(符合目标要求、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具有复杂性与两难性,具有科学严谨性);有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直逼问题的实质和理性的升华,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锻炼,逐步形成善于总结的习惯,达到能力提升的效果。

③探究的目的:解决疑难——变不懂为懂,变不会应用为会应用;养成总结规律、学法的习惯,达到能力提升的效果。

④注意事项:根据学生的实际,控制探究题目的难度(可采用搭台阶的方法)、坡度,探究题目的数量;探究问题的时间。在学案中,此环节后面要留有总结与空白处。

能力提升--------- 此部分实为练习部分,练习题要精选,可为例题,也可为精选的习题,数量、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特别是基础题目不可忽视。

检测与总结------- 检测可为书面检测,也可为口头检测;总结为知识、能力、学法方面的总结,应由学生完成。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训练案: (1)基础训练题 (2)综合训练题

此部分实为作业部分,作业题需精选,难度、数量要适宜;完成课后训练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独立完成,不要交流讨论。

注意:整个导学案的设计即要讲究学习的效率又要讲究学习的效果。 从效率上讲:就是说不论80分钟的课还是40分钟的课都应是教学进度应该完成的那部分内容。其二各环节的时间设计要掌控好,不能拖拖拉拉,环节要紧凑、节奏要合理、容量密度要适宜、难度要恰当。

从效果上讲:,课堂的各个环节部分要紧紧围绕着目标去进行,达标检测效果要良好。

总之,我们就是要通过自主学习部分解决学生自己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疑难与重点知识的学习任务;通过能力的提升部分解决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强化训练部分解决学生熟练掌握、巩固提高的问题;这就是导学案的结构模式。

4、导学案引领下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

自主学习是关键;合作探究是核心;练习检测是巩固;评价反思是提高。

阶段之一:自主学习(预习)阶段--------不看不讲

学生利用头一天晚上的自习时间自主预习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困惑、生成问题。

阶段之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能力提升阶段(课堂学习)------不议不讲 此阶段为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重点问题,通过练习使能力得到提升的阶段。

课堂流程:展示目标——预习检测——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能力提升——检测总结

对学生的要求:

积极参与,乐于展示,学会倾听,认真记录,激情高涨,渴求强烈。

对教师的要求:

①展示学习目标(口头或板书) ②反馈、评价导学案的预习情况。

③对学生的讨论、交流提出要求(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时间,要达到的目标),深入到学生中去、组织好学生的讨论、交流。并记下学生讨论时遇到的困惑,寻求对策。

④明确展示、点评的人员、内容、时间、方式与要求(表达应怎样、操作应怎样、板书应怎样等)。提醒非展示、点评同学的学习。

⑤课堂学习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教师的导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立足于引导,引导学生活学;着力于疏导,变难为易,删繁就简;着眼于诱导,激发思维,乐学善学。

⑥认真倾听、观看学生的展示、捕捉闪光点与错误、为师评做准备。师评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生成问题要善于引导,点拨要适时、适度,一语中的师评要在不断的追问、质疑、引导中总结规律、方法,达到升华、提高。

⑦教师不能抢风头,落实 “三讲”、“三不讲”原则。

⑧课堂教学要讲究效率,要追求效果(实而不虚,通过努力学习,积极思考,探究交流,每个学生真正理解、把握、体会、感悟、应用所学内容, 5

达成学习目标。低耗高效,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习得更多的知识,形成更高的能力,增长智慧)。

⑨注重检测与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疏理,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

⑩强化训练要落实

总之:此阶段,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提高者,即在方法上指导,在思维上诱导,在疑难上疏导。

导学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不要一味的为了探究而探究,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展示而展示,为了点评而点评。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当遇到疑难问题,光靠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需要合作,探究。而合作、探究的结果就需要展示和点评;当需要从重点知识当中提炼方法、规律、提升思想境界与价值观念,而学生的个体思考、探究、归纳升华却达不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合作、探究特别是教师点拨完成。而完成情况那就需要展示与点评。

阶段之三:强化训练阶段----------不练不讲 对学生的要求;

⑪、限时独立完成作业。

⑫、将做错的题目规范的做到错题本上。 ⑬、建立典型习题集。 对教师的要求;

⑪、当日结束课程,要留有适量、难度适宜的作业。

⑫、作业的呈现形式为:导学案后留有的强化训练作业;传统形式的作业本(作文本);报纸。

⑬、发必收,收必批,批必评,错必纠(学生在训练中做错的题目规范的做到错题本上)

5、课改保障:

①、领导的态度,成败的关键 A、坚持不懈 B、激励 C、完善

②、制度保证 A、签字 B、学案待遇

6、课改的困难 ①、学习小组的建设 ②、理论对实践的支撑

推荐第4篇: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学习目标】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以及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基本史实。

2.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自主学习】

一、认真阅读课本8-9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目,回答下列1--3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何时?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圆明园是哪一年、被哪两个强盗国家抢劫并烧毁的?对此你有何感想?

二、请看课本11-12页的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条约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1860年

1864年

19世纪80年代

三、请看课本11页的内容,回答下列1-2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人分别是什么?太平天国定都在什么地方?

2.1860年,清朝地方官员和英法侵略者相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军。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地点主要有哪些?

四、阅读12-13页“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目,回答1-2题:

1.19世纪60-70年代,新疆遭到哪些外国侵略势力的入侵?

2.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谁?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共同探究】思考一下:两次鸦片战争有哪些相似之处?

【归纳整理】 本课讲述的“劫难”与“抗争”分别包括哪些事件?

【拓展练习】

1.(2010·浙江台州)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述说着历史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 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废墟。

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沙俄侵略军 D.八国联军

2、(2010·山东泰安)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右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重庆谈判 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3.(2010·山东青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吞了中国东北地区大片领土,其中包括( )

A.巴尔喀什湖东南地区 B.库页岛 C.辽东半岛D.伊犁地区

4.(2010·内蒙古赤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2008·河北中考)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6.(2010·山东莱芜)“(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伊犁

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 D.左宗棠在新疆建立了行省

7.(2010·江西)如果要在《历史的拐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

A.1871:伊犁记 B.1894:甲午记 C.1898:变法记 D.1900:庚子记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一一马克思

请完成:

(1)材料中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2)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哪个地方?劫掠者是谁?

(3)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推荐第5篇:导学五步

“导学五步”新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2012-03-03 11:30:22| 分类:课题研究 | 标签:课堂改革教育科研开题报告

|字号订阅

“导学五步”新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劳累,质量又不高的问题。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构建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的变革是新课堂改革最难实现的变革,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或正在发生转变,而实现教学实践的变革其难度更甚于教学观念的变革。由于改革中否定了一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同时,未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在实践中可借鉴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当前的新课堂改革较难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当前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因惑是:如何将《课程标准》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转变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行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得以体现。基于此,我们确定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导学五步新课堂模式的构建于实践研究。

二、选题的意义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又是刚刚合并不久的新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来自不同撤并校,还有外调的、以及新分配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周边居民,师生成份错综复杂、水平参差不齐。基于这样的原因,从目前教师的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师抱怨学生差,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也缺乏主动的学习氛围。这就迫切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堂模式的构建于实践的研究,就是企图从本质上解决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对矛盾。因此,通过新课堂模式的构建打造高效的课堂,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

研究新课堂的教学模式,能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更好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本课题主要有三方面的实践意义:

首先,改进我校的课堂教学,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阵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有效教学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其次,促进我校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最后,新课堂模式的构建是课堂改革初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最有力的武器,新课堂模式的构建在否定了一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同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改革中可借鉴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当前的新课堂改革得以启动,逐渐实现根本性的改变。

当然了,硬套模式不如没有模式,随着教师理念的更新,随着新课堂改革的逐渐成熟,课堂模式的构建只是创建新课堂的第一步,无招胜有招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三、实施计划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新课堂的研究,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改善,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为以后终生学习打好基础。

2、通过对新课堂模式的研究,营造有特色的教研文化。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切实开展集体备课、教学反思、课例研讨、课堂达标、教师论坛、主题辩课等教研活动,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努力营造肥乡镇明德小学有特色的教研氛围。为教育工作者很好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掌握现代化的教学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3、针对新课堂的研究,更好地填充我县课改模式的空白,从而推广应用。

(二)研究内容

“导学五步”新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低年级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正确学习方法的研究

①、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研究(数学趣味、心算高手、心脑并用)

②、低年级学生口算技能的培养与研究。(凑十法、凑整法、分解法)

③、低年级拼音学习方法的研究(编儿歌、做游戏、巧组合、练发音)

④、低年级多种识字方法的研究(猜迷语、变魔术、加减偏旁、同音字、形近字、编儿歌)

⑤、低年级阅读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内、课外、画刊、儿歌、诗词、寓言)

⑥、低年级正确书写姿势与方法的研究。

(二)、中年级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 ①、中年级科学划分小组,促进有效合作的研究。

②、中年级通过小组内的合理分工,促进合作意识的研究。

③、中年级培训小组长组织能力,提高合作效率的研究。

④、中年级利用组长轮流,促进均衡发展的研究。

⑤、中年级帮扶差生,促进学习效率的研究。

⑥、中年级学习目标的合理设置,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

⑦、中年级合理设置课堂检测内容的,有效反馈的研究。

(三)、高年级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①、高年级通过问题引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②、高年级通过学案引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③、高年级让目标导学成为自主学习主要手段的研究。

④、高年级在小组合作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⑤、高年级用竞赛的手段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研究。

⑥、高年级借助工具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⑦、高年级借助网络资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四)、学校层面提升教师授课水平的研究:

①、精心设计学习目标与自学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②、学生自学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实践与研究。

③、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意思的研究。

④、精心预设课堂问题,灵活驾驭生成问题的研究。

⑤、学生展示汇报过程中,适时点拨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

⑥、培养中差生积极参与展示汇报的研究。 ⑦、分学生层次合理设计学生检测训练的题的研究。

⑧、“当堂训练”与“互清”方法的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研究方法以校本教研为主,以“主题研究”和“小问题小策略”的思想理念为基础,并根据研究内容采取有效的科研方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调查法:问卷、谈话、测试、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中期用文献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多搜集一些有关新课改方面的内容;并根据需要采用案例研究法、个案分析及行动研究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案例学习、反思、分析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研究使用的工具为:师生调查表、小组评分表、学生测评表、教师过关课评分表等。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本课题我们学校已经于2010年9月开始研究,过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但我们从未放弃,一直坚持至今,前期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料,所以本课题研究周期暂定为1年,主要是实践新课堂模式的研究,实施滚动式推进,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教研组集体研究与个体研究相结合,不同时期重点突破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2 0 12年1月一2012年3月,课题立项、启动阶段。

各主题负责人根据总课题方案,结合年级组实际进行选题,制定实施方案,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分任务落实各项专题研究,进行子课题申报。

2、2 0 12年4月一2 0 12年7月,课题具体实施第一阶段

①加强学习,建立课题学习研究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组织教师学习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理论,尤其是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转变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行为的理论,促进研究的深入发展。

②认真做好搜集、积累、整理和提升资料工作。要重视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搜集资料,如备课、研究教材、分析学生、教学设计;建立教学案例撰写制度,开展案例研究。

③采取整体设计、专项突破、全方位推进的策略。总课题组进行整体运作,与此同时各项专题并行研究,力争在小组构建、小组评价、新课堂模式、学生的自学自控能力等专项上有所突破,最后将各项专题研究进行整合,形成我校新课堂模式研究成果,并推广。

④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定期召开学校级新课堂观摩研讨会,推出不同年纪、不同专题、不同内容的示范课、研究课,进行观摩、研讨、交流,并进行经验总结。利用每周的同课异构赛课、听评课定期组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展示和交流活动,并对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难点以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研讨,提高科研的实效性。

⑤建立课题项目管理制度,保证各课题实施单位研究质量。包括:教师培训制度、实验报告制度、结题验收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

⑥建立课题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一是促进研究与实验成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研究和实验的不断深入,要不断吸收当代教育理论及实践成果,使课题研究和实验成果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二是通过课题的实施,促进参与人员教育观念的转变。把课题实施的过程看成是参与人员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过程。

3、2 0 12年8月一2 0 12年8月,课题第一阶段总结

①组织各子课题组的人员,进行讨论,说出研究的新课堂模式的收获与困惑。

②总结阶段性成果,撰写课题工作报告和论文,形成多种课型的课题模式,为全体教师指明方向。

③举行课题听证会,剖析研究中的问题,确定下一步研究计划。

4、2 0 12年8月一2 0 12年12月,课题第二阶段研究

①把第一阶段的理论利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再次进行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再实践、再总结、再实践„„直至完善。

②总结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并做好子课题的结题论证,形成课堂教学经验(论文、案例)集、典型课例光盘等。。

5、2 0 1 3年1月一2 0 13年3月,课题总结、验收、结题阶段。

邀请专家进行验收,开好总结、结题会,做好表彰工作。在各子课题研究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领导重视

我们学校是一所国办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我校工作,把课堂改革作为学校的重大事项来工作,并且课堂在年度考核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每年投资几万元,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比如,两年前我们到山东杜郎口、乐陵参观学习,去年到石家庄聆听名师高校课堂讲座,今年又有一批批教师到邯郸听观摩实验课等。

(二)专家引领

校长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杜郎口、洋思的教育视频,学习魏书生的教学法宝。还几次请吉林主题研究创始人李元昌教授和课改专家周亮老师到我校指导课堂改革工作。并通过建立博客群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指导关系。

(三)研究团队建设

我们学校有一批能吃苦,能奉献,讲团结的钢铁般的教师队伍,更有一班肯钻研、肯实践的中层研究管理队伍,他们大都是年轻老师,精力旺盛,思想积极,锐于进取,进步很快。

(四)硬件支持

在硬件上,我们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备课都是电子稿,学校建有校园局域网极大地方便了老师们的办公;同时所有计算机接入外网,方便了老师们查阅资料,网络研讨。

五、本课题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导学五步”自主高效课堂模式研究报告。

2、论文: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正确学习方法的研究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4)主题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研究:

六、课题组主要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许庆昌,有丰富的课堂实践经历,在学校具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教五年级数学课、做班主任兼任学校业务校长职务,悉心教育教学工作,重视教育改革和创新,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校教学工作中。课题组实施者许红宾任学校校长,非常支持课题的研究工作,新课堂模式就是在他的悉心研究下创立的;课题组成员均为我校业务骨干,年富力强,积极上进,刻苦好学,致力于教学工作,倾心于教育事业,平时我校坚持每周三小时的集体教研,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课题组组织机构及分工:

组长:许庆昌负责本课题总体的规划部署以及主题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研究:

副组长:许红宾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与实施推进工作

成员: 孙青负责课题组所有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岳彩霞王少霞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正确学习方法的研究

侯章丽李伟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

李瑞丽钱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2012年3月3日

参考文献:

1、《合学教育——打造教学“动车组”》作者:张淑兰李景龙

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2、《寻找窍门——翘动学习的杠杆》作者:张淑兰李景龙

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3、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作者:崔其升谢金国

中国林业出版社

4、《主题教研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探索》作者:李元昌

中国林业出版社

推荐第6篇:导学练

“学导练”教学模式初探

一、“学导练”教学模式的提出

学校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意为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做到导之有法,当堂有练,练得扎实。

二、“学导练”教学模式的认识

主体自学: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展开自主学习,产生质疑,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形成全学、乐学、善学的主体自我构建的能力。

自学中,学生自己能答、能归纳、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可要求弄懂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要紧扣课本,通过打标记、划线、批注、摘要、归纳等明确重点,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变一般性的预习为探索性的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深入钻研,学会发现、分析、比较、概括、记忆、想象、探索;引导学生把书读懂、读通、读透、读活;注意突出重点、难点,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自学能力;启发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思考研究。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质疑,这是“学导练”课堂构建的关键。如果说“学”是学导练的“本”,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形容,学生的“疑”,又是“学”的“根”。根不深,则枝叶不茂;根不牢,则叶枯枝败而自然。

基本操作程序:

1、出示学习目标。目的:使学生上课就开始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出示自学提纲。

目的:①.明确自学内容,具体到几页几行,明确内容和范围;②.明确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旧知向新知转换的环节上。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什么方法好,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科实际,就采用什么方法。这种自学方法的指导会极大地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③.明确自学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3、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目的①围绕目标和自学提纲设计自学,时间适中;②学生自学时,依提纲把会的打对号,有疑问的打问号;③学生自学后带着问题,进行小组交流,体现“兵教兵”,达到人人参与。

对教师的要求: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提供有效的自学方法;②自学提纲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明确要学什么,怎么学;③学生自学时,教师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重点巡视学困生。

教师导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有导向;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导趣;善于梳理学生的质疑,有导疑;善于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导点;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导情;巧妙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有导法。 “导”是“学导练”课堂构建的“链”,学生的“学”是以发现问题为起点,在“练”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实现。但是,如果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没有“导”这根“链”,真正的“学”和有效的“练”就很难实现了。由于学生的认知不成熟,势必要造成学的盲目与低效。为此“学导练”课堂的构建更需要教师善“导”。做到导之有法,堪当学生的“指导者”“引导者”和“辅导者”。我们要思考于学生、文本之间,更要我们善于发挥“导”的作用,巧妙地“导向”“导思”“导趣”“导读”“导法”“导练”。

一堂课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课堂的伊始一定要明确下来,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从上课开始的“引导、综述”,到学生的“质疑”,到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学生的“思”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由此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深入地“思”,做到“思有所指”“思之深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一定意义上讲有时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因为兴趣能使学生愿“学”,愿“练”。在“学导练”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读是“学导练“的关键。《语文》、《英语》需要读,《科学》、《品德与生活》需要读,其实《数学》也需要读,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能提高学生做题时的认真程度。在读中有所悟,有所感,有所思。通过教师逐层深入地“导读”,使学生在细读、品读、诵读中实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学生自学、完成课堂练习时,我们对每个同学要进行不同的指导,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不断的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基本操作程序:

1、展示点评,师生互动

目的①根据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合理分到组主讲,师生可补充,可点评;②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体现“兵教兵”“兵练兵”;③师生平等,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学习激情高。

对教师要求: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点评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②明确教的方式,教的方式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兵教兵”.对学生没有点评到位的问题必须补充点评,对学生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2、回顾目标

目的: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学习目标,对本节课重点、难点,易错易混处,学生对照目标自查,对没有掌握的地方,再次在小组内由学习伙伴帮助。

对师生要求:学困生存在问题,小组合作解决,组长督查,人人达标,体现“兵教兵”“兵练兵”.

当堂训练:就是根据学生的“学”,科学有效地进行“练”,训练不仅要以点代面,做到“精”,还要有趣味性,做到“巧”,更要把握教材难点与重点,做“实”。

“练”是“学导练”课堂构建的“魂”。练,是学生对自己所“疑”的诠释,是教师“导”的结晶,是学生对文本独特体验的“反馈”。练不仅要求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回顾,还要求学生对所“学”进行选择与提炼,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导”下进行缜密不失深入的思考,更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满怀激情地表达出来。这里有学生的理解,有学生的表达,这里展现着教师“导”的效果,展现着学生“学”的效果,更反馈着课堂的综合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练习的题目,习题应该精选,学生应该精炼。

基本操作程序: 当堂检测

目的:教师根据本节课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当堂检测,检查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

对教师要求:①课堂检测时间不少于15分钟;②检测题目要紧扣学习目标,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有必做题和选作题或思考题,对学生分层要求;③当堂检测结果就是班级课堂量化评比中的效果积分。

“学导练”一体化:“ 学导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是学中有导,导中有学,导练结合,更要做到三者一脉相承,力求做到“学导练”一体化。

“学导练”课堂的构建不但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而且还要注意课堂构建的策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的提出,目的就是充分地“学”与“练”,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其策略可以概述为“优化”。“优化”是“学导练”课堂构建的基石。在有限的45分钟,把“练”挤进去,的确需要我们教师思考于学生和教材之间,学会整合,学会优化,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首先,优化教学目标,选准突破点。教材是师生交流的媒介。作为教师不仅要整体通晓全册教材,更要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仅要优化、整合教材,选好“突破点”,更要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还要内化教材,因自己的“个性”而“匠心”地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其次,优化教学环节,选准支撑点。“学导练”课堂的构建,应避繁就简。这里的简,不是简单甚至是肤浅,不是从头至尾的平铺分析和无休止的师生对话,力避“疑”的琐碎,“导”的平白,“练”的泛化。而是要讲究设计的短小精悍。在“浓缩”教材中实现“优化”,为“练”留有空间。

课堂模式的构建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引导学生走进课本,不失匠心地使学生深入课本。作为课堂教学主导——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趣”,引发其“读”,促动其“学”,落实其“练”,还要让学生自主动起来,实现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课堂教学,决不是几个学生受益,教师要让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课堂,在课堂实践中实现学生的“全动”;“学导练”的课堂构建,决不是教师的做秀,更不是学生的表演,而是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学导练”教学模式应注意的事项:

1、以上只是“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事实上,由于学科的不同,既使是同一学科,也因某一课时教材的特点而采用一些变化的形式。也就是说应是动态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如分两次自学,两次点评、检测,最后当堂训练,可称为“两学两教,当堂训练”;又如,一次性学习,但分两次点评、检测,最后当堂训练,可称为“一学两教,当堂训练”;还有学一点,检测一点,再学一点,再检测一点„„最后当堂训练,可称为“多学多教,当堂训练”。但不管怎么变,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要体现两条线,一条线是充分放手让学生学和练,这是一条明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条线是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这是一条暗线,表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让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和练的过程,学生必然会学,也必然学得好。

2、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和“练”。众所周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从“不会”到“学会”最后达到“会学”。学生要具备“会学”的能力,不通过多练,是难以形成的。因此,要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练的过程,让学生“当堂训练”、“练在课堂”。我们在改革的初期暂时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低于15分钟”。其目的不是机械的遵循这个时间规定,而在于真正理解新的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能根据“学情”活用、变通、创新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和“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我发现、展示自我,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力。因此,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每节课45分钟,教师的“教”只能在多少时间以内,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时间,该长则长,当短则短,抓住教学中的闪光点,灵活组织课堂,不断启迪学生思维,不断激发课堂高潮。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智能的发展。

3、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教要讲究时机,要教在要害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情进行二次备课、三次备课,变课前的预设备课、静态备课、想象备课,为生成备课、动态备课、真实备课。当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不能回答或答偏了问题的情况时,教师不是回避,不是立即教、讲、塞,更不是事先的“堵”,而是勇敢地面对,做到引、启、诱、疏。这样的课堂,因学生有问题而精彩,因存在矛盾、冲突而曲折,因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了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真问题而富有实效,从而使课堂变为问题的课堂,变为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因“教师的懒而逼出了学生的勤”,因“教师表现的无为而促进了学生内在的有为”,因“教师的充分放权而迫使学生用权”。这样的课堂,师生关系平等,人格独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了真正体现。

4、大额班级教学不利于课改。目前,我们学校都是大额班级教学,这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不利于教师照顾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近两年,我们学校已经开始严格控制班额人数,力争尽快实行小班化教学。如何在大班额情况下组织学生有序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问题将是我们积极探索的方向。

推荐第7篇:课程导学

《Internet网络系统与实践》课程导学

责任教师:孙继荣

《Internet网络系统与实践》课程是四川电大各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该课程为专业拓展课程,第二学期开设,2学分,36学时,其中含实验18学时。学生结合网上教学资源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集中辅导与网上辅导相结合。

参考教材

1.《INTERNET原理与实践》是本课程的指定教材,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 张剑平主编

一、充分认识课程的性质

《Internet网络系统与实践》课程是中央电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等开设的一门非统设选修课。该课程主要内容为: Internet和Intranet 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以及基本的应用方法。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电大学员在信息化社会里所必备的应用INTERNET的基本素质,理解INTERNET和Intranet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的工作原理,并熟练掌握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

本课程的任务是:

1.使学生对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2.掌握Internet各项服务的基本过程与工作原理。 3.掌握Internet/Intranet基本服务的应用技术。 4.初步培养在Internet/Intranet上的实际工作能力。 5.了解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最新发展。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步骤

1、不要有危难情绪:不要因为难而没有信心去学习,当你静下心去学习的时候,会发现它也不象你最初想像的那么难。

2、学习教材:首先对文字教材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包括主教材和实验教材两部分),•文字教材担负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因此教材要概念清晰、便于自学。在内容上要使所用的名词术语符合国家通用标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反映当代最新技术及应用。

3、学习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掌握课程的学习重点。

4、观看网上直播课堂或录像带和IP课件: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

5、学习省校责任教师的课堂讲义:由于直播课堂或录像是视频流,有些内容或公式不是很清楚时,打开教学讲义,再次学习。

6、使用课程讨论区:通过课程讨论区与中央电大或四川电大老师进行交流。

7、做练习:通过做形成性考核册的内容,来检验自己对内容的掌握程度。

8、查看作业讲评: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本章的重点是否掌握。

9、复习:再次对照大纲和作业,总结本章的知识点。

10、参加中央电大或四川电大组织的期末复习:或者是网上教学活动或者是双向视频。

三、教学反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电话、信函。

责任教师:孙继荣 Email:sunjr@scrtvu.net

电话: 028-87762962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3号,四川电大教学督导处

邮编:610073

推荐第8篇:工程力学导学

开发《工程力学》网络导学课件刍议

“《工程力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实践”课题组为了做好电大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本科课程的导学工作,汲取多年开放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精 华,课题组深入研究并开发研制了本科《工程力学》课程的网络导学课件。

该课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确定导学目标,营建导学网络多媒体 交互平台,实现学员知、情、意、行共同参与的网络环境,能发挥学员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 。课件还能通过校园网络进行及时性导学反馈,并且不断更新监控导学质量的评估软件。 

因此,开发开放教育《工程力学》网络导学的科研项目,能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为 新的理论,按项目七个阶段上台阶,最后取得比较显著的科研成果。 

构设切合学员实际的导学栏目 

该课件的导学栏目能紧密结合学员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而取得导学的良好效果。 开放教育本科学员多为在职人员,具有不同的学历起点和知识背景,其与在职工作、家务负 担等诸项矛盾相对突出,学习难度比较大。课题组创设和丰富栏目时,正是从学员的这些实 况出发,主要栏目设置了“课程导学”、“课程内容”、“典型例题”、“视频课堂”、“ 作业解析 ”、“模拟测试”、“补修课程”等,辅助栏目设置了“在线讨论”、“在线笔记”、“ 在线统计”等,并设计了“搜索”功能和“意见反馈”功能。

“课程导学”栏目中包含“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师介绍”、“实施方案”和“ 考核说明”。这一栏目从课程的性质、学分、特点,到课程主要学习的内容、需要达到的目标、重点考核的目标、方式、课程主持教师、主讲教师以及课程可利用的资源、取得答疑帮助 的 方式方法等都有明确的指导。学员通过该栏目对课程学习会有全方位的了解,十分利于完成 自主学习计划。

“课程内容”栏目主要是文字教材的概括和细化。其章节设立与文字教材相同,但又不是文 字教材的电子文本。进行这部分设计时,对具体的学习内容细分成若干知识点,每个知识点 进行言简意赅的介绍和与教材融会贯通的例解,这样使学习者能通过导航目录便能迅速找到 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学习。

“典型例题”栏目则对每章节的典型示范题,给出了详细的解题步骤和解算过程,立足于提 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该门课程的计算题量比较大,学员运用该课件的此 栏目,在理解知识要点的基础上精学多练,便能掌握每项章节各类题的解题规律,水到渠成 地形成本网络课程所要求的高新技能。

“视频课堂”栏目能满足学员对形象生动且务求实效的导学需求。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方式 是基于媒体的自主学习,故对本课件中教师声情并茂、场景交融的讲解备感亲切,不仅能听 其声还能观其人,更易于接收和掌握,实际采用率大幅度增高。 “作业解析”栏目则通过视频录制,能有效解析各章节的知识点,讲解作业步骤及其要点, 顺理成章地使学员顺利完成形成性考核的作业。

“模拟测试”紧贴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客观题机器能自动显示分值,给出主观题答案。这 对学员进一步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应用型高新智能更为实用。

“补修课程”栏目是针对那些专科阶段《工程力学》学习不够扎实的学员而设计,容量和信 息量比较大,其主要特征为学员学习该网络课程时更加方便、更易学深学透。 

研制学以致用多媒体网络课件 

所开发的多媒体网络导学课件,研制时能在学员“学以致用”上狠下功夫,其成果显见成效 ,更加有利于培养出发展地方经济所急需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课件导学主线系统化。学员运用此课件,便能对《工程力 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各章节要点 与重点,进行知识结构资源的智能检索,达到对自主学习全过程的导航控制,形成课件完整 的网络导学结构系统;提供基于Web的课件内容浏览、优选、管理等项功能,完备课程学习讨论系统;课件配备了丰富、完整的知识点及思考题解答内容,能通过“搜索”与“排疑” 功能,丰富对问题及其解答进行检索与运用的答疑系统;课件分类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判断 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形式,并提供标准答案和自动发送成绩至教师邮箱,使配套习题及其 模拟测试系统更加适用;课件具备经校园网络,由学员提交作业、教师批改作业且反馈、对 学员的自学信息进行记载与处理等项功能,使学业统计与管理的形成性考核和管理系统更加 完善。

课件导学模式务实化。该课件所更新的典型例题栏目,能双 向互动,指导学员解决重点、难 点和疑点,进行有显著成效的自学;课程内容、视频课堂、PPT解析等栏目,能相辅相成, 使学员进行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步步上台阶……,课件所建构的导学模型,既能完成个 别化学习、小组学习等组织形式,又能体现发挥学员认知主体作用的网络特色,求真务实进 而卓有成效。

课件支撑学习自主化。课件能使学员实施适用于自身现状的 分阶段自学规划,调用切合自主 学习实际的学习方法,合理调控该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课件更能根据不同的学员和学习群体 ,按需提供适合网络学习的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教与学指导策略等,支撑自主学习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内到外,拾级而上,恰好到位。

课件导学方式多元化。该课件所具备的共性导学方式,既能 体现教师在校园网学习论坛上发 布教学信息的准确性,又能展现指导各章节相关活动的及时性;该课件所具备的个性导学方 式,既能体现对各位学员和各个学习小组自学支持的针对性,又能展现教师和学员之间开展 同步讨论和异步交流的恰当性;分层次与分类别的导学方式,以该课程的学习内容为导引, 由学习过程的序列来确定……,在有的放矢所实施的多种方式中,学员可以自我管理、自我 控制和自我监督,以自学的高收效成果来评定各种导学方式的优胜率。

课件编制类别多媒体化。该课件编制出媒体的类别有:web页 的“课程内容”,BBS的“在线 研讨”,视频的“分级点播网上课堂”,PPT的“模拟测试”,数字化平台的“直播课堂” ……。由此通过计算机实现了多种媒体组合,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等特点,使此网 络导学课件能有越来越丰富的开放教学资源,供学员按需选用,更加开阔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

课件表现形式生动化。该课件的树状目录清晰简明,采用下 拉式的菜单方式,展示此网络课 程整体结构、章节层次和细化的知识点,便于把握这门课的知识结构。动画场景引人注目, 色彩铺垫赏心悦目,陪衬音乐娓娓动听,描述性文字精炼准确……,能更大程度地吸引学员 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所制作的课件页面题头居顶框,左边为目录框架 ,下方为栏目开或关框架,右下角为主框架部分内容,最大可以满屏显示;有可选择开关, 可选用恰当的背景和音乐;网页长度一般不超过三屏,在800*600屏幕分辨率下不横向滚屏 ;采用了JPG、GIF、SWF等经过压缩的文件格式,能适用于不同的网络传输速度……,这些都能更大限度地满足学员对 开放教育本科自学资源的需求。

课件评估模块优质化。一方面,课件所制作的模拟测试系统 ,对客观题能自动评分,对主观 题则给出标准答案自主评分,学员由此能随时掌握自己对所学知识的阶段性进度和所学会 的程度,有效推进此门课的自主学习;学员所评出的评分结果,经校园网能能自动传至教师 电子邮箱,便于责任教师因势利导和因才施教。另一方面,课件设有“评价反馈”栏目,及 时收集学员和同类教师的各类反馈信息,据此能有所发现,有所总结,集思广益,优胜劣汰 ,以便及时修改和更新此网络课件。从这两个方面所不断优化的评估,都能确保此门课网络 课件的导学质量。  综上所述,开发《工程力学》网络导学课件是一个系统工程。课题组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 论研究与网络课程的导学实践相结合,其科研成果对于不同教学情境、不同类型的学员,都 能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导学资源,更能焕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对于提高教育部 试点项目的教学质量,都能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该项目成果具有一定的开放教育理 论及其应用价值。

科研项目:2006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工程 力学》网络课程建 设与实践”。课题组负责人:柳吉华,课题组成员有:兰文改、高慧波、王丽华、张立贵。 收稿日期:2007—06—22

作者简介: 柳吉华(1965—),女,吉林人,吉林电大吉林分校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王丽华(19 54—),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电大图书馆馆员。

(二)考核评价 闭卷笔试。

(三)教材选编 1.教材

《工程力学》(I),顾晓勤 刘申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工程力学》(II),顾晓勤 刘申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3 《材料力学实验》,郑文龙主编,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1 。 2.参考书

《Engineering Mechanics - STATICS, Second Edition》(工程力学-静力学,第2版),(美)Andrew Pytel,Jaan Kiusalaas,1999年。本书影印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第1版。

《Mechanics of Materials》(材料力学),(美)David Roylance,1996年。

《理论力学》(I)(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 《材料力学》(I)(第四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1。 《材料力学思考题集》,老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06。

(四)条件保障

1.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多的图表,比较适合于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因此需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任课教员应配备笔记本电脑,教室应配备多媒体设备及扩音设备。

2.实验室设备应保证大型实验分组人数每组不超过5人、小型实验分组人数每组不超过2人。

3.建议主讲教员参与课后辅导答疑及部分实验课的指导,建议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可安排参与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及部分实验课的指导。

I)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1.课程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有一支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课程教学团队。在多年的课程建设中,始终结合学科优势方向,不断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建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教学和学术水平高,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教学团队。该课程的历任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中产生了包括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起峰教授在内的大批优秀人才。

2.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和航天特色鲜明。依托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力学、航天和材料的学科群优势,坚持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相结合,开设了“薄板压缩实验”、“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测试”等特色实验项目,形成了具有军事和航天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训平台。

3.通过主办和承办全国、湖南省、学校的三个层次大学生力学竞赛,增强了课程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能力。该课程组从2005年开始连续两次承办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长沙赛区比赛、连续五次承办湖南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每年主办校级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力学竞赛。获“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和团体二等奖一次,为湖南省最好成绩。所开发的电教片《材料力学思考和竞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多年积累的竞赛经验在中国力学学会和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竞赛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II) 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通过建设,该课程已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包括教学标准、自编教材、高水平的多媒体CAI课件、完善的教学实践环境、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系统、全程视频授课录像(已上网)等,其建设的水平和规模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处于先进地位;锤炼出了一支整体学术水平高、集体攻关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研究方面取得喜人的成绩,2000年以来,课程组先后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校教学优秀集体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2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3人次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3人获育才奖银奖,1人获学校教学优秀个人一等奖,4人次获学校教学优秀个人二等奖。课程组辅导的学生近五年来的两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获得

一、二等奖各1人次,团体奖二等奖1次,是湖南省高校参加此类竞赛取得的最好成绩,在全国高校中也名列前茅。其竞赛经验在中国力学学会和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竞赛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并在《力学与实践》发表了有关力学竞赛的论文4篇。

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先进,教学队伍稳定、优秀,所选教材优秀,多媒体课件制作精良,课程整体水平达到了国内同类课程的先进水平。

(III) 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本课程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力度不够;2.教学方法研究与总结需进一步加强;

3.虽然在新一轮培养方案制定中,进行了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同类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对比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科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工程力学实验是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工程力学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应用背景和基本测试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实验制作、实验数据获取和实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术知识独立完成科学实验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索新的规律、寻找新的实验方法,了解科学研究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达到较好的实践教学目的,构建了多层次的力学基础实验模块。根据基础力学系列实验模块的特点及其在各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工程力学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多年的历史积淀为建设平台,进一步加强教员队伍建设、精品教材和基础条件建设,不断探索基础力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通过开发实验教学资源,促进实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力学实验教学能力与水平。

1.实践教学设计思想

本着“基础底蕴厚实、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培养总要求,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依托湖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实验中心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的力学基础实验模块,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

科学规划力学实验教学内容,进一步推进力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层次化和模块化改革。通过将实验内容划分为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演示实验等四个模块,精心设计每一个模块的实验项目组成。使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除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外,还可以从模块中灵活集成相关创新性、探索性实验项目。这种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力学基础实验教学体系,以学生为本,为因材施教、全面开放创造条件。

(1)基本实验

作为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基本实验,是各个专业的必选实验。基本实验不仅仅是验证力学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实验,培养观测力学现象、总结提炼力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模块共有12个实验项目。

(2)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中相当大比例的实验项目是直接来自于实际工程或从实际工程问题中提炼出来的。这些实验涉及到力学基础课程中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运用力学和测试技术等综合知识来完成,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环节。该模块共有14个实验项目。如具有我校特色的“弯扭组合实验”、“利用扭转引伸器的切变模量测试实验”、“薄板压缩实验”、“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实验”、“飞行器部件静力学实验”和“导弹结构模态参数分析与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工程力学相关的弯曲理论、稳定性、强度理论等知识,还能使学生了解新型扭转引伸器的设计思想、结构复杂应变状态的测试原理、薄板压缩装置设计技巧。让学生了解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3)创新实验

作为因材施教的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是中心提出的若干精心设计的实验命题,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搭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完成报告。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模块共有8个实验项目。如具有中心特色的“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测试”、“受压杆的固有频率测量实验”、“复合材料组件静强度与刚度实验”、“桁架结构设计与实验”。从实验方案、实验步骤、贴片、接线、加载、记录、数据处理等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不断解决实验中的各种问题,学生动手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演示实验

特色演示实验项目6个。学生可以通过操作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对抽象的力学概念的理解。如理论力学演示实验有哥氏惯性力、惯性主轴等动力学演示;材料力学演示实验有各种高频疲劳演示、冲击实验、纯弯曲疲劳实验、破坏断口形貌展示和各种复杂结构应力场演示等。

以上这四个模块构成了力学基础实验教学的主体,确保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多样性、完整性。

2.实践教学改革

(1)锤炼了一支稳定的力学实验课程教师队伍,为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实验教学充分认识到建设稳定的、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力学学科的教师直接参与力学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是本中心的传统,有效地实现了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鼓励专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分工协作,设计与开发先进的、高质量的实验项目。要求年轻专职教师必须掌握主讲课程涉及的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科学的人才建设机制,确保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稳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加强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充分发挥优势,争取承担更多国家级高水平科研课题,及时将先进的学科前沿知识引入到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科研院所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认识,强化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意识。

(3)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注重实践性教学,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授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所学理论与工程实际中相关力学问题间的联系。支持与鼓励基础力学理论与实验授课教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支持教员参加国内各种相关的实验教学理论、方法的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积极发表实验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论文,提高教学水平。

(4)结合学校“十一五”本科教学条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力学实验室建设。购置或研制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生动形象的力学模型。依托学院优势学科研究方向,继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的机制研究,提升实践教学的实力和水平。设计更多反映学科新成果、新技术的实验,突出实验的军事应用背景;巩固课内单元实验,加强综合性、开放性课程设计实验。进一步完善实验体系,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加强和充实网上教学内容,完善基础力学系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网络教学资源、虚拟实验室、模型库和素材库。

3.实践教学效果

依托学科优势,以力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主线,推进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及内容的整和优化,建立了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在2004年第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我校本科学生姚雯荣获一等奖。2008年“航天类专业课程系列教材建设与教学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工程力学教学组”和主讲教师刘大泉副教授首次分别获得了国防科技大学自设置教学优秀奖后一直空缺的教学优秀集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

通过实验教学新体系的实践,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地得到了提高。例如学校学生张云龙和熊攀通过试验测定分析,撰写的论文“试验机夹具的施力不均匀对弹性模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发表在《试验技术与试验机》杂志上

课程规划

一、建设目标

2010年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平要求,进一步加强精品教材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建设,实现课程资源全国共享。具体工作包括:

1.进一步优化“工程力学”网络课程,形成工程力学的教学资源库。2.编写“工程力学”精品教案以及课堂教学软件。 3.2010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工程力学”教材。

4.进一步加强“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完善已经建成的实验室,更新部分实验设备,扩大实验室的教学面积,进一步探索创新性实验项目设置。5.针对航空航天与军事方面的工程力学问题,编写出版一部“工程力学教学案例分析”一书。

二、建设步骤

依据课程建设目标,为尽快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按如下步骤进行课程建设: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员的培养力度,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不断壮大师资队伍,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员队伍;

2.结合实际工程背景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水平教案,进一部完善网络课件、电子教案;

3.注重教材建设。结合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成果,编写出相应的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多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系列教材。

4.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购置最新的实验设备,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多开设实用性、创新性实验,实验内容结合工程案例;

5.完善、整合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料上网开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三、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目前课程内容简介、教学大纲、教员信息、教学进度安排、部分常见问题及解答、参考资料及相关课程资源链接、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已全部上网;2.多名老师的全程授课录像已上网,包括:

(1)“校优”课程,主讲教师刘大泉副教授讲授的《工程力学》全程授课录像2008年已经上网;

(2)“校优”课程,主讲教师李道奎副教授讲授的《工程力学》全程授课录像2008年已经上网;

(3) “校优”课程,刘大泉副教授讲授的60学时《材料力学》全程授课2007年录像已经上网;

(4) 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孙世贤教授讲授的72学时的《理论力学》全程授课录像2005年已经上网;

(5) “校优”课程,宋先村高级工程师的12个工程力学实验的教学辅导录像2008年已经上网。

3.2010年9月电子教材、部分题库等上网;

4.2011年6月基本实验及综合设计型实验、个性化创新实验教学全程录像上网;5.2011年12月主讲教师雷勇军教授和李海阳教授的工程力学全程授课录像上网;

6.2011年12月完善的常见问题及解答和题库上网

推荐第9篇:第五课导学

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2、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地自我整体形象。复习重点:

1、自我新认识。

2、自我新形象。

3、发现自己的潜能 复习提纲:

1.自我新认识的含义(怎样认识自我?)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2、怎样全面认识自己?

3、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

4、如何正确看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5、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我?(P48)

6、如何认识人的潜能?为什么要发现、评估自身的潜能?a、人的潜能是巨大的;b、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人的七个方面智能:语言、音乐、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

c、特长与潜能的关系:人的特长是人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要善于把它们发掘出来。 d、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7、发掘潜能的方法(P52)

8、怎样看待喜欢明星现象?(P54)

怎样正确认识追星现象? b、只要引导得当,通过对明星的观察模仿,能够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但由于青少年自控能力差,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一旦引导不当,不仅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更容易迷失自我,甚至引发悲剧。

9、如何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P56)

10、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重在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P57)

11、美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P57) 复习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⒈2010年5月21日,著名影星李连杰宣布,为了专注赈灾,决定息影一年。灾情发生后,李连杰一直奔走于四川灾区的各处,为赈灾筹款而忙碌。他的所作所为受到了人们的敬重与爱戴。人们敬重与爱戴李连杰主要是因为他()

①心中时刻想着别人 ②做到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④是名人,是公众人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 ⒉我们要全面认识自己()

①只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而不管内在素质 ②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③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不要在乎自己的缺点 ④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

⒊小林看完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之后,心灵上震动很大,也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他的这种了解自己的方法是()

A.通过他人的评价了解自己B.通过心理水平的测试了解自己 C.通过比较了解自己D.通过他人的态度了解自己

⒋玫瑰虽香,却浑身长满了扎人的刺;种子虽小,却有让大力士瞠目的力量。这给人的启示是()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③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④每个人都有缺点,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意自己的缺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我们看待自己时应该()

A.承认自己的优点比缺点多B.要多看自己的优点,少看自己的缺点 C.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点D.要原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⒍小亮常常对自己以往的表现进行反思,及时指导当前的学习和生活,并据此制定下一步的行动目标。这表明他()

A.学会了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B.能够在与他人的接触和比较中认识自己 C.掌握了全面看问题的方法D.做到了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 ⒎通过以下哪些方法和途径,青少年可以达到自我认识和评价的目的()

①自我观察,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②与他人接触、交流和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③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认识自己 ④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素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0年7月2日,新华网报道:暑假期间中学生又掀起了一股追星热潮。如今明星的新闻和动态已成为学生们课间议论的主要话题。有些学生为明星的容貌、外形、穿着、扮相而痴迷,甚至模仿他们的动作和说话的语气。据此回答8~9题。

⒏下列对追星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追星是青春期少年的正常心理需要 ②中学生追星一定会影响学习③盲目、过度追星会失去自我和尊严 ④追星可以缩短与明星间的距离,从而使其更完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⒐青少年追星()

①要学习明星的优点和长处 ②不应简单地追求明星的外表与“光环” ③要学习明星那种追求理想、忘我敬业的精神 ④要学习明星的一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⒑下列对右边漫画《如此追星》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追星族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②这种追星很容易失去尊严 ③追星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 ④这种追星方法是不可取的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⒒下列关于人的潜能认识错误的有()

A.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蕴藏丰富

B.潜能不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有那些科学家才具有巨大的潜力 C.人的潜能是多方而的

D.人的特长往往是人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还有许多潜能隐藏在角落里,未被发现 ⒓同学李丽在班干部竞选的活动中表现超常,本来以为自己演讲时会语无伦次,没想到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竟然表现非常好。李丽的经历告诉我们()

A.高度紧张有利于演讲比赛B.高度紧张不利于演讲比赛

C.每个人都有有待于开发的潜能D.李丽只有在班干部竞选方面的潜能

⒔2010年6月27日,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做了一项中学生“偶像调查”,调查显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中,有70.3%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成绩较差的学生中,则只有28.2%。大部分学生认为,偶像崇拜不但没有影响自己的学习,相反还调动了其学习的

积极性。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己崇拜的偶像是自我理想形象的缩影

B.崇拜偶像往往使人沉浸在理想的虚幻中,无法面对现实,是有害无利的事情 C.偶像的优点能够激励自己奋发图强,走向成功

D.偶像往往带有很多光环,我们应理智对待,不能盲目模仿 ⒕2010年7月12日,北京理科状元胡梦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明确的目标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一步,人不论做什么事,都应该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确立明确的目标要()

①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潜能 ②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角色期待 ③从社会需要与自身实际出发 ④确立远大的目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⒖人的潜能好像一座巨大的金矿,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下列选项中,对发现人的潜能不利的因素是 ()

A.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B.塑造自己的新形象 C.在实践中锻炼自己D.只做大事不做小事

二、非选择题 ⒗正确认识自己 有一天,小鸡和小鸭在湖边的草地上相遇了。小鸡自豪地说:“我会捉虫子,你会吗?”然后,飞快地用尖尖的嘴巴从草地上啄起了几条虫子。小鸭毫不示弱地说:“我会游泳,你会吗?”说完,就扑通一声跳进湖里得意洋洋地游起来。

作为一位“心理小专家”,通过上面的对话,请你为两位“病人”做一下诊断: ⑴他们的“病症”是:

⑵他们的“病因”是:

⑶你给他们开出的“处方”是:

⒘正确认识自己 2010年6月2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指出,我国将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推进考试向评价转变,将高考转变为对考生进行全面评价。要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合作精神、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等方面对高中毕业生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据悉,目前,江苏、广东、山东等省,已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依据。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等方式。

⑴上述材料中划线部分属于哪种认识自我的方法?在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评价方法?

⑵你认为我们在自我评价时应避免哪两种错误倾向?

⑶你认为怎样才能全面、清晰地认识自我?

⒙正视现实 完善自我 2010年8月21日晚,古巴名将罗伯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面对罗伯斯的优异成绩,世界飞人刘翔向记者全面分析了自己与罗伯斯的优缺点:“罗伯斯身上具备了一切跨栏运动员好的素质,无论是爆发力,速率、节奏感都非常不错,这方面我必须向他学习。现在罗伯斯和我比唯一的不足就是大赛经验少,我在比赛心理素质方面略胜于他,我的实力比他强。今后我要找准自己与罗伯斯的差距,学习罗伯斯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下次奥运会上把世界冠军给夺回来。相信我,我一定会做到的!”

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你结合材料谈一下刘翔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

⑵联系实际谈一下,你将通过哪些途径来正确的认识自己?

⑶你认为刘翔永不服输的想法如何?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⒚正确面对追星

2010年5月9日,超人气组合SJ-M抵达武汉,一群

17、18岁左右,身穿印有SJ-M头像的疯狂歌迷一路从机场围追到酒店。不但原定举办歌唱比赛的校园体育馆被歌迷层层包围,SJ-M入住的酒店也被挤得水泄不通。相关部门措手不及,只得紧急取消活动。得知活动被取消,粉丝更是聚集在酒店周围不肯散去。10日清晨5时许,记者路过SJ-M下榻的酒店,发现仍有诸多粉丝守候,几位女粉丝直接睡在酒店旁的花坛上,显然是彻夜等待。到中午12时,酒店门前粉丝越集越多,毫无退却之意,致使SJ-M的七位成员被困酒店近20个小时。

⑵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

⒛发挥潜能 走向成功

2010年7月27日13时06分,“雪花啤酒、勇闯天涯”中国人民大学登山队6名突击组成员成功登上了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海拔6647米的卡鲁雄峰,这是中国大学生登山社团第一次登顶该峰,更是中国业余登山爱好者第一次登顶该峰。队员们说:“我们发挥了最大的潜能,最终登峰成功。”

看了上述材料后,某校7年级(1)班的同学们想制作一个“发挥潜能”的网站,请你参与。

⑴假如你参与此项活动,请把你曾经发挥过潜能的事例通过专题网页与广大网民共享。你将举什么事例?

⑵假如网站正在征集有关潜能的相关知识,邀你参与,你准备写什么?

⑶请你就潜能的开发,提出几项具体建议。

参考答案:

⒈B ⒉B ⒊C ⒋A ⒌C ⒍A ⒎A ⒏C ⒐A ⒑D ⒒B ⒓C ⒔B ⒕A ⒖D ⒗⑴病症: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⑵病因: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⑶处方:做到自知,对自己做出正确、全面的评价,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⒘⑴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一般很难做到全面而又准确,我们可以借助他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别人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从而正确认识自己。

⑵我们在评价时应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

⑶要全面、清晰地认识自我,必须在了解自己优点的同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做到全面了解自己,才能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从而取得成功。

⒙(1)①刘翔做到了用全面的眼光认识自己。通过与罗伯斯的对比,既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也发现了自己的缺点。②做到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他回顾了自己以前的辉煌成绩,又正确地分析了目前和罗伯斯的差距,明确了以后的努力方向,这说明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看到过去的自己,又看到现在的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⑵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要经常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我们要通过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来认识与了解自己。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我们要经常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形象等来了解自己。

⑶他的做法非常好。因为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帮助我们发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

⒚⑴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着“追星”(或崇拜明星)的现象。

⑵喜欢明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明星往往有着美丽的外表、大方的举止,其中一些人还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执著的工作热情和高尚的人格;崇拜明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追逐的“星”,“追星”是青春期青少年的正常心理需要。在追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星光”的魅力不应该简单地表现为华丽的外表、狂热的掌声以及娱乐媒体的追逐与炒作;我们应该通过学习明星身上的光彩之处,来不断提高、完善自身。

⒛⑴可围绕学习、考试、体育比赛等举例。

⑵自我是不断发展的,自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蕴藏丰富,价值连城。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有语言潜能、音乐潜能、数理逻辑潜能、空间潜能、身体运动潜能等。

⑶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能够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要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参考答案:

⒈B ⒉B ⒊C ⒋A ⒌C ⒍A ⒎A ⒏C ⒐A ⒑D ⒒B ⒓C ⒔B ⒕A ⒖D ⒗⑴病症: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⑵病因: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⑶处方:做到自知,对自己做出正确、全面的评价,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⒘⑴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一般很难做到全面而又准确,我们可以借助他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别人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从而正确认识自己。

⑵我们在评价时应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

⑶要全面、清晰地认识自我,必须在了解自己优点的同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做到全面了解自己,才能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从而取得成功。

⒙(1)①刘翔做到了用全面的眼光认识自己。通过与罗伯斯的对比,既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也发现了自己的缺点。②做到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他回顾了自己以前的辉煌成绩,又正确地分析了目前和罗伯斯的差距,明确了以后的努力方向,这说明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看到过去的自己,又看到现在的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⑵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要经常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我们要通过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来认识与了解自己。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我们要经常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形象等来了解自己。

⑶他的做法非常好。因为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帮助我们发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

⒚⑴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着“追星”(或崇拜明星)的现象。

⑵喜欢明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明星往往有着美丽的外表、大方的举止,其中一些人还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执著的工作热情和高尚的人格;崇拜明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追逐的“星”,“追星”是青春期青少年的正常心理需要。在追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星光”的魅力不应该简单地表现为华丽的外表、狂热的掌声以及娱乐媒体的追逐与炒作;我们应该通过学习明星身上的光彩之处,来不断提高、完善自身。

⒛⑴可围绕学习、考试、体育比赛等举例。

⑵自我是不断发展的,自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蕴藏丰富,价值连城。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有语言潜能、音乐潜能、数理逻辑潜能、空间潜能、身体运动潜能等。

⑶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能够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要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推荐第10篇:五环导学

“五环导学”新课堂基本操作流程

贺石桥中学 肖胜强

“五环流程导学”新课堂模式,简称“五环导学”新课堂,在学校“竞和”文化理念的引领下,注重教学环节的宏观调控,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其基本的操作流程是:情境导入,认定目标→方法指导,自主学习(独学)→合作交流(对学、群学),探求规律→点拨诱思,质疑解惑→课堂评价,拓展巩固。课堂的基本环节和教学中的师生活动如图所示:

一、情境导入,认定目标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并通过诊断学情与学生共同明确本堂课堂的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情境导入

五环导学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而优质的导课正是激发学生良好状态的开始。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性的提问,鲜明直观的实验模型和精彩的游戏、图表、幻灯等各种课堂教学手段来创设新、趣、奇、疑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达到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和学习动机的目的。优质高效的情境导入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针对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使之与教学内容构成有机的内在联系,不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同时,创设的教学情境还要符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

(2)重视关联性。

运用导课的各种方法时,要注意各学科教材本身的系统性。要以旧知识为前提,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导课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结合,揭示出新旧知识的内

在联系,把旧知识通过新授加以扩展和深化。

(3)突出直观性。

情境导入时要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为基础,引入新知识,要让学生从浅显简明的事例中发现问题,进而从问题着手,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其积极思维和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4)富有趣味性。

新课的导入不仅要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使其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要有风趣,通过充满情趣的导课,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认定目标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本节课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是每一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必须做好对学生预习效果的诊断,以充分把握好学情,确保教学目标能够准确地反映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二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层次性,要适合全体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三是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注意知识的掌握,还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发展。四是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简明扼要,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

(2)目标的设计和投放方式。

在目标的具体制定方法和向学生的投放方式上,教师应当灵活把握,不宜过于呆板。教学目标可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提前设计,也可以根据对课堂预习的诊断随堂生成;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也可以师生共同研究制定。目标展现的方式也应该要灵活,既可由投影展示,也可以口述;既可以由教师向学生展现,也可以让学生归纳出示;既可以是问题式的,也可以是提纲式的。

二、方法指导,自主学习-独学、对学

这一教学步骤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并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巡回指导,督促学生自学并了解自学的效果。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提示,选择恰当的方法,或阅读文本,或演算例题,或自主实验,或查阅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自学,并记录自学中的收获和疑点。

1.方法指导

在自主学习这个环节中,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方法选择恰当合理,操作过程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方法选择不当,可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走不少弯路。因此,在学生自主独学、对学学习之前,教师对其进行恰当的方法指导是必要的。

教师在方法指导上的操作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明确性原则。

教师对于学生做出的指导,要讲清讲明。用哪一种方法去学习,用哪种方法去探究,用哪种方法去计算,都应当使学生理解透彻,不可以教师讲了半天,学生仍然是一头雾水。

(2)开放性原则。

指导要明确,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使用哪一种单一而具体的方法。我们提倡学习方法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可以提出明确的思路,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也可以指出明确的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定思路、选方法。

(3)实时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并不一定完全放在自主学习之前,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做出实时的指导。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整合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不同的形式,根据学习的内容或其它因素的作用可以选择思考、探究、实验、讲座、做习题、实践感悟等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这里既包含了学生对未知的探索,也允许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知识记忆或能力训练。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可要求学生边看书边思考,通过做标记、划线、批注、摘要、归纳等明确重点,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学习笔记。自学中,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能自己解答的问题由自己解答,能自己归纳的问题由自己归纳,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作好记录,以备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发现、分析、比较、概括、记忆、想象、探索等,解决问题。

三、合作交流,探求规律-小组学习

这一教学步骤的主要任务是学生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展开组内和组际间以及全班的互动交流。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学困生的质疑和优秀生的帮扶进行求异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对自学中的认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在这一步骤中的主要作用是参与到小组交流中,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并引导学生开展全班交流。这一教学步骤又可分为两个环节:

1.组内交流

按既定的组员职能分工开展组内讨论,由一人作自学成果汇报,然后由组长组织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和讨论,达成共识,同时由小组记录员整理记录讨论结果,准备小组汇报。此时教师深入其中一两个小组参与合作讨论,监督组员的发言是否均等,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否协调等。

2.小组展示

在充分进行组内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定3—5个学习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其它小组可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要尽可能把不同的观点、做法呈现出来。

四、点拨诱思,质疑解惑-群学

这一步骤中,教师对合作学习中尚存在的疑点、难点和遗漏点进行整理归纳,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观察、操作,并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碰撞,再次进行思考和小组讨论,最终解决问题,达成教学目标。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这一步骤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和讨论后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以及遗漏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已经掌握的问题,即使是教师认为是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也不需要再次重复,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注重探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知识点的教学,而是注重教给学生逻辑思维方法,从联想和思维迁移中,归纳和演绎推理中,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思考、探索、分析矛盾,找出已知与未知,现象与本质,新与旧之间的矛盾。释疑时,还可根据需要,组织学生讨论,把讲解的内容转为讨论题。这样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开阔思路,加深印象,深入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表独立见解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课堂评价,拓展巩固

这一教学步骤中,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课堂学习的过程和目标的达成度,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强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1.课堂评价

这里所说的课堂评价不等同于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而是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态度、方法及知识达成度的总结反思。这一环节中,应当运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得失,使之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进行课堂评价时注意以下几点:

(1)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课堂评价的主体。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习态度、兴趣、毅力、方法以及思维能力等进行总结反思,使之学会正视自己,既看到成绩,又看到不足,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评价,以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习更加具有持久性。另外,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点评,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我反思,从而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参与学习活动。

(2)激励评价与挫折评价相结合。

激励评价对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发挥自身能量具有重要作用。在评价中,教师应当注重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亮点,以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亲热的手势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充分的肯定。但也应当针对具体情况适当指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在感受到挫折的同时发现、纠正错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3)整体评价与个别评价相结合。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整体评价。同时,课堂评价也要关注学生个体,尤其是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提高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拓展巩固

这一教学步骤旨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有梯度的变式练习,充分考虑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习题的设计应当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层次性。

习题的设计应当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优秀生和学困生的能力,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呈坡度,出层次,既要设计基础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又要设计对基本题有较大变化的习题,还要设计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习题。同时可以根据习题的难度,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还可以设计开放性较强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有所收获,以保护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使之产生强烈探求新知识的愿望。

(2)实践性。

知识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因此,教师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设计应用性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趣味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倾向,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定向、保持和强化的作用。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主动持久地投入到练习中来。因此,习题的设计形式应该做到多样化,可以是竞赛、游戏、表演、演讲等趣味活动,也可以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操作、巩固练习、综合练习。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会进一步提高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果。

第11篇:蛇 导学

江津四中“五五课堂”xx学科(必修xx)教学案

编号:15003

编制教师:冉猛

审核教师:

领导签字: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蛇》导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分析诗中意象的运用,理解“蛇”这一意象的隐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与意象分析解读作者的情感走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以丑为美的诗歌审美特征。

重点: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联想理解“蛇”这一意象的隐喻。难点:

教学难点在于通过感受诗歌情感体会诗歌以丑为美的审美特质。

二、关于冯至和他的十四行诗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早年既开始诗歌创作和翻译。1923年曾与林如稷、陈翔

鹤、陈炜谟等创办浅草社,出版《浅草季刊》。1925年又与人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浅草和沉钟都是五四后曾发生较大影响的文学团体。192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的诗歌创作分为两个阶段:

1、二十年代,主要是抒情诗歌的创作,讲究意象,注重感觉,用非常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

2、四十年代集中创作了一批十四行诗,成功移植了这种外国诗体(分为意大利式、法国式、英国式),《十四行集》在新诗体式移植方面做出了新贡献。十四行诗:

原为中世纪意大利民间流行的短歌,后被“西西里诗派”和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发展成为具有严谨格律的诗体。其组成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每行诗有11个音节,用抑扬格,末尾按ABAB ABAB CDC CDC格式押韵脚,也可按ABBA ABBA CDC DCD 或

1 2013-2014学年高15级导学案

第1页

共5页 江津四中“五五课堂”xx学科(必修xx)教学案

编号:15003

编制教师:冉猛

审核教师:

领导签字: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ABBA ABBA CDC EDE 格式押韵脚。这种诗体,在英国最为流行,莎士比亚、弥尔敦、雪莱、济慈等都有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作。《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

三、诵读感知

1、学生诵读,教师配乐范读,指导,学生再读。

这里有台湾的一道大学入学试卷上的题目,出的刚好是这首冯至的《蛇》,我们一起来做做看。来检验一下读明白了没有。 ①本诗是一首情诗,诗中之“乡思”即“相思”之谐音。下列叙述最符合本诗诗旨的选项是( ) A.描写双方热恋之爱情 B.描写双方相互之关怀 C.描写一己暗恋之情思 D.描写一己绝望之悲哀

②诗人在诗中藉长蛇衔来“你”的梦境,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你”的心情。下列四则流行歌词中,若仅就文意来看,最接近诗人此种心情的选项是( )

A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

B所有的爱情只能有一个结果,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

C我多么希望知道你的心里怎么想?年轻的心,是否拥有一样的愿望 D心中想的念的盼的望的不会再是你,不愿再承受,要把你忘记。 明确:C、C 问题:从什么地方看出写的是单相思?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渴望?

四、合作探究

1、理解诗歌情感。

主线:作者因何而寂寞,他的寂寞引发了他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是不是又反过来体现了他的寂寞。 讨论小问题:《蛇》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意象?诗人把“蛇”比作什么,它们有哪些相似性?

主要意象是“蛇”;配合意象有:草原、乌丝、月影、花朵。 诗人把“蛇”比作(爱情的)寂寞(苦闷)。

2 2013-2014学年高15级导学案

第2页

共5页 江津四中“五五课堂”xx学科(必修xx)教学案

编号:15003

编制教师:冉猛

审核教师:

领导签字: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相似性:在作者笔下,寂寞如蛇,“蛇”,取其相似点——静静、没有言语。蛇:形体修长、冰凉无言、咬人缠人„„寂寞:深沉、凝重、挥之不去、咬噬心灵„„

①第一节

讨论小问题:为什么诗人的寂寞,也就是“蛇”“静静的没有言语”?为什么作者说“万一”,作者是希望对方梦到还是别梦到?为什么担心抒情对象会“悚惧”?这些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诗的第一节写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一个人一旦陷入痛苦寂寞的境地,常表现为无言的沉默。第一句很突兀,以一个奇特隐喻开始,将“寂寞”比喻为“蛇”,一是抽象的情感,一是具体的动物,两种事物的性质有很大的距离,然而,作为诗歌语言,这个隐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提示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体验。写“蛇”的游走,取“蛇”的修长和无言的自然特征,“静静地没有言语”,既是蛇的特点(形体修长而冰凉无言),也是当心爱的姑娘不在身边时“我”感到寂寞的写照。表现抒情主人公深沉的相思,并祈求“姑娘”:千万不要因此而害怕。因为蛇会咬人、缠人,所以“我”紧接着告诉心爱的姑娘,万一梦到它时,不要悚惧。这里用“梦”字而不用“见”字,也显露了诗人的匠心:“梦”是姑娘在想念,而“见”则似乎只是“我”闯进了姑娘的眼帘;同时,这个“梦”字又与第三节的“梦境”相呼应,有着暗联的作用。

②第二节

讨论小问题:明明写爱情,为什么会成了“乡思”?为什么相思的是抒情对象的头发?而不是明眸?皓齿?这些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二节写“蛇”的“相思”(乡思为相思谐音),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用这比拟“我”对心爱的人的乌丝的感情。借蛇的“乡思”,凸显“我”对姑娘的相思。这里用的是间接表现法:“我”的寂寞──蛇;蛇栖息于草丛,它的乡思──草原;草丛与姑娘的青黑的发丝近似──姑娘的乌丝。经过三个转折才将“我”对姑娘的相思暗示出来。这一节,诗情、诗意、诗趣三者兼具。

3 2013-2014学年高15级导学案

第3页

共5页 江津四中“五五课堂”xx学科(必修xx)教学案

编号:15003

编制教师:冉猛

审核教师:

领导签字: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③第三节

讨论小问题:诗中的“它”怎么理解,应该指代什么?为什么是“轻轻”走过? “绯红的花朵”隐喻了什么?这些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期盼?

第三节写“蛇”的归来,通过蛇的行动抒写了“我”的意愿。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写蛇像月光般轻轻走过,同时为“我”衔来姑娘绯红的花朵般的梦境,姑娘的梦境,可以作多种理解,如她的心境,她的爱意,她的希望,她的理想,甚至她对“我”的感情等等。“像一只绯红的花朵”,一方面是暗示姑娘心境、感情,另一方面也隐约地暗示“我”的意愿,“我”的企盼。这时,抒情主人公也就非常心满意足。这种写法,有诗情诗趣。把“我”的爱意,她不在身边时的寂寞的心,化成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给人难忘的印象。

2、“蛇”意象解读

寂寞,是人人都曾有却难以捉摸的情绪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如果想用具体的语言赋予它以鲜明可见的形象,就更是难上加难。

3、诗歌第二节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采用了比喻和谐音的手法。诗人使用了隐喻,将“浓郁的乌丝”比喻为“茂密的草原”。对于自己爱恋的姑娘的容貌,诗中没做具体的描绘,只提到她有像“茂密的草原”一样的“浓郁的乌丝”,是“蛇”的故乡,是“蛇”渴望归属的乐土,让“蛇”害着“乡思”,而“乡思”与“相思”谐音,其实隐喻的是自己热烈的“相思病”,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心有所属的强烈渴望。

4、《蛇》在最后一节中为何要将“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

把“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以温暖的颜色修饰花朵,点缀姑娘的梦,意味着对姑娘应许的期待以及姑娘一旦应许的醉心的欢喜。色彩上淡与浓的对比与变化,反衬出诗人情感的痴迷和浓烈。日思而不得,乃寄托于梦,梦境像“绯红的花朵”,竟然也是这“蛇”衔来的。

4 2013-2014学年高15级导学案

第4页

共5页 江津四中“五五课堂”xx学科(必修xx)教学案

编号:15003

编制教师:冉猛

审核教师:

领导签字: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5、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渴望?

“蛇”这个意象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新意,一反常态,别有妙处。诗人跳出了关于蛇的古老的思维定势,以浪漫的的笔触翻新蛇的形象。这里,蛇不再是可怕的、令人厌恶的,而是通灵的、温情的爱的化身,爱的使者。

这首爱情诗围绕“蛇”这一冰冷的、使人悚惧的中心意象展开。诗中借“蛇”这一象征意象的游走、乡思、归来,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我”对“姑娘”怀有热烈的单恋情思。

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是诗人“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剪不断、理还乱”,难以言表的单恋单相思。

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对象物上,沉淀、蕴含、寄托了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的诗人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这条长蛇作为诗人寂寞心绪的外现,成了通人情、有灵性,让人信赖和传递爱情信息的“忠诚的伴侣”。

五、小结

蛇的意象无论是在日常的想象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蛇似乎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形象。它身上总是笼罩着妖异之气,常让人“悚惧”,而很难使人联想到“忠诚”。但在这首《蛇》中,诗人一改我们心目中蛇的原型,使它轻灵忧伤,至情至性。据冯至日后的回忆,这是一首借画抒情的诗。当时他看到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毕亚兹莱的一幅黑白线条画,“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长,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他觉得这蛇“秀丽无邪,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诗人将少年对爱情“寂寞”而纯真的向往融入这条“静静地没有言语”的蛇之中,借蛇“热烈的乡思”暗喻痴情的相思,又用“茂盛的草原”比附恋人“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只这一层比喻已经使诗歌奇崛不凡,但诗人意尤未尽,更进一步使蛇活动起来。它从恋人的梦中出来,“从你那儿轻轻走过”,仿佛爱的使者,“把你的梦境衔了来”,“绯红的花朵”也成了爱的羞涩与热烈。我们知道,爱的抒情诗极易变得夸张,直抒胸臆常会显得激昂有余而深情不足,那么这首构思精巧,结构完美而意象新颖的诗当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5 2013-2014学年高15级导学案

第5页

共5页 江津四中“五五课堂”xx学科(必修xx)教学案

编号:15003

编制教师:冉猛

审核教师:

领导签字: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2013-2014学年高15级导学案6 第页

共6页

第12篇:导学卡

《于细微处见神韵----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导学卡

盂县四中

梁彦平

阅读,理解细节

(一)对比两段文字,说说你喜欢那一段?为什么

(1)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此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偶像小天王任君杰没有设备,却在表演演奏,老韩走来走去,唱着歌。他的“铁杆粉丝”们在为他喝彩,起哄声把课间十分钟推向了高潮。

(2)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此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片沸腾。“哎呀,还真有点派头。”偶像小天王任君杰大显身手,但美中不足的是没设备,一切都显得简陋。任君杰拿着扫帚当吉它,一只荧光笔当麦克风,开始表演了,他清了清嗓子,预示着为他伴奏的铁哥们准备。你看那老韩像鬼魂一样悠然飘来飘去。“在你的心上,自由的飞翔„„。”呵,还真是神气十足,老韩的个子比较矮,在人群中像个跳蚤,他越唱越起劲,自我陶醉得把眼睛都闭上了,像获胜的将军走过凯旋门一样。“谢谢大家„„”,自恋使他的声音十分响亮。他把头一甩,摆出一个酷酷的造型。他的“铁杆粉丝”十分兴奋,喝彩声、起哄声把课间十分钟推向了高潮。

(二)自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运用了什么描写,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①他,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神态,一会眼珠左转右转,十分机灵的眨着眼,高翘的鼻子下一张灵巧的小嘴,别看它小,从早到晚就属它最勤劳。

②我十分委屈地叫了起来:“都怪你!都怪你!要是你到教室门口来接我,我就会安心,就不会考不好!”不争气的眼泪从我脸颊上流了下来。

③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④他不能平静了,在房间里来回走着,脸色由白转青,太阳穴上青筋暴起,满腔怒火无处喷射,鼓得那双颊微微颤抖。

拓展训练营:(作业)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细节:爱的细节、成长的细节、感动的细节,静静阅读的细节,凝神听课的细节······遗憾的是这些美好的细节常常被匆匆赶路的我们所忽略。做生活的有心人吧!且行且看,记住人生中这无数个美好温暖的瞬间!让我们通过对细节的捕捉与书写,使自己的作文充盈着:浪漫与激情,理想与憧憬,理智与宽容,爱与温暖,尊严与高度…… 用一个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体现你的人生体验。

温馨提示: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字数600字左右。

第13篇:导学题

第一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编制人:准旗五中 张烨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通过资料分析及阅读等活动,培养资料分析能力、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

3、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学习重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一些理论及相关证据的实验 【自学导引】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理解地球上生命上起源的过程

【自学检测】

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看书找出: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是什么?本方法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________,还需要严密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生命起源的过程

(一)阅读教材第47页资料分析1,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什么?

2、试描述46亿年前地球的样子(在课本上画出即可)。46亿年前地球上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3、原始地球的这种状况是科学家自己看到的吗?

(二)阅读教材第48页资料分析2,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里,科学家米勒是如何模拟原始地球上生命的出现的?米勒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测一测:1953年,美国学者_______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人工合成了多种________,这是构成生物体中________的基本单位.它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_________,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分析3,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2、我国“女娲造人”和西方“亚当与夏娃”的故事在解释生命的起源问题上有什么相同论点?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历史上有过许多争论,一位科学家把加热到100度的稻草水放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灭菌)。可是不久,稻草水溶液里又长出草履虫。现代科学已证明:(1)生命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的;(2)草履虫加热到50度时就会死亡。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诊断评价

1、研究生命起源可以通过科学的推测进行,那么科学的推测不包括___A、确凿的证据B、凭空的想象C、严密的逻辑D、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巩固训练】

1.下列哪一项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水蒸气、甲烷B.甲烷、氨气

C.水蒸气、氨气D.氧气和二氧化碳

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现在的大气成分完全不同。

3.原始的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________,但能形成构成________。

4.判断:大约在46亿年前,生命和地球一起形成。()

5.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________。后来,这些有机物汇集

到原始的海洋中。

6.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________。因而,可以说________是生命的摇篮。

拓展探究

7.科学家所推测的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篇:学导经验交流

精彩课堂,折射“学导”魅力

此次“千课万人”观摩课的主题是“学导课堂的教学研讨”,学导型课堂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百慧,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教师之谓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们要寻求由“讲演”为主向“学导”为主课堂形态的变革,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学”与“导”的关系。“学”是“本”,“导”为“向”;“学”是基础和归宿,“导”为引领和提升。“导”立足于“学”,“学”又少不了疑惑处的“引导”和对重难点的“指导”。导学相长、师生互动,如此方能修复课堂的学习生态而臻于和谐之境地。 下面仅从关注学生的角度来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一同赏析:

1.尊重学生——学导课堂的“立足点”

尊重学生意味着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把握学生的需求,懂得学生的困惑,悦纳学生的差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身上下足力气,下大力气,这样,课堂才会睡过头得坚定,走得从容,走得开阔。

如夏青峰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一课,引出小数之后,便大胆放手——“老师不教,你能把书上的题完成吗?”激发学生自主填完课本上的空白。此举,不仅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全面把握,更是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自我表达。尊重学生,为“循学施教”提供了可能和保障,更为后面的有效指导与深度探究提供了基本条件,扎实深刻。

2.关注思考——学导课堂的“核心点”

数学思考,作为《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大课程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数学学习,本身就是思维训练与表达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围绕核心内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刻思考,让数学思考充盈整个课堂,这也恰是学导课堂的核心点。关注了数学思考,就是关注了数学课的“魂”。

如朱德江老师执教的的《看图找关系》一课中有这样的精彩片段,呈现“足球守门员把球大脚开出去”——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放手让学生充分思考与表达。开放的问题,把学生带进了广阔的思考天地——“球开出去,被队员用头顶了一下,又弹起来。”“如果头顶,那会离地面较远,但图上离地较近。”“有可能球开出去,碰到垃圾,又弹了起来。”„„透过孩子们精彩的发言,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深刻思考与丰富想象,看到了他们读图能力的提高,也看到了他们面对实际问题积极思考、勇于解决的那份信心与勇气。

关注思考,就是关注了数学本源,关注了课堂核心。

3.真实对话——学导课堂的生长点

如范新林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一课中,注重让学生真实表达,尤其是在“破坏者游戏”环节,让学生从上层拿走一个小方块,从正面、左面、上面去看,均是“田”字形。继而提出更高的要求,“拿掉两个呢?想想看!”学生思考着,想象着,实验着,表达着,很好地进行了与问题“对话”,与模型“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智慧“对话”。课堂上充满着孩子们不断闪现的思维火花,充满着孩子们面对挑战时的颜颖思探求,更充满着孩子们稚气而聪慧的精彩回答。真实即美,真实即善,真实孕育精彩,真实成就伟大。

第15篇:四步导学

四步导学”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14-2-27 20:34:34 “四步导学”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为了适应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我校积极倡导改革,开始全面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导学”教学法,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和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型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改革,从此讲台没有了,小组开始合作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效率也有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学困生开始主动的学习,学生成绩进步了,师生关系融洽了。上述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增强了我校师生继续推行“导学”教学法的信心和决心。而“导学”教学法成功推行的重点就是导学案的设计。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设计导学案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反思。

第一、导学案的研究内容:导学案的设计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定教,充分体现教学策略的学习策略的有机统一,建立基于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体系,形成学习化的教学策略,推进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是教师在认真解读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认识水平与知识经验,并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习的内容,目标,要求和学习方法等有机的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而编写的一个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导学方案。学习目标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越容易理解越好。学习方法可操作性要强,切忌空谈。导学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课前完成,另一部分课堂上完成,这样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课前完成的问题要设置简单,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来完成,给学困生一定的信心。课堂上完成的问题一定要有层次性,让不同学生都有所思考,让学困生跳一跳就能完成,中间生顺利完成,优等生完成那些简单的、开放性、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导学案的设计是在同一年级教师合作集体备课讨论来完成的,这样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灵活调整,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补充与处理。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注意量,学情很难把握,否则每堂课的导学案完成不了,下来的教学内容则无法进行。适当补充一些课内或课外练习题,要有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毕竟学生的程度不同,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研讨难度较大的问题时给学困生一些在学习的机会,否则他们将无所适从。让优等生吃好,中间生吃饱,学困生吃上。

第二、在学生方面,“四步导学”教学法可以改变学生以前的学习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讲授新课之前,先让学生预习,独立解决一些基础知识问题,这一阶段可以称之为独学,若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小组讨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多角度来考虑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在教师方面,四步导学案缩短了教师在课堂的授课时间,完全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存在问题。我校学生基础薄弱,尤其是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分组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考试会考然后的知识点。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先激发、引导并给予提示,然后再让学生讨论解决。

总之,四步导学法虽然在我校实行的时间不长,但从课堂效率、教学成效上来看,比以往都有进步。我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把四步导学法成功进行下去,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大进步。

第16篇:导学《荷塘月色》

欢 迎 光 临

网 中 网

http://www.daodoc.com

导学《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作为中学语文教材,可谓历史悠久了。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似乎无庸置疑。不过抒情之具体内容,却是众说纷纭。从思想教育的角度看,大多以为文章与大革命失败有关。这方面,专家学者的论述可谓多矣;而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 似乎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拟以文本为依据,以探索为手段,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以“借景抒情、披文入情”为线索,力图得出符合文本本身的答案:《荷》文抒发的是作者渴望自由和获得自由之后的闲适自得的心情。此将课堂导学的主要过程介绍如下,供专家、同好指正。

课前师生双方都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教师方面,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设计、印发预习提纲,除了常规内容外,要求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①文章抒情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分析作者着力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②由文中所描写的“景”,品味作者所抒发的“情”;

做好了以上准备,课堂上的“导学”就能因势利导,呈现“水到渠成”之势。 首先,在教师引导下,让同学们明白“借景抒情”的含义:

“情”在前而“景”在后,作者着力绘景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感情,即“情在景中”。 进而提出要求:

1、《荷塘月色》中作者着力描绘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对于前两问,同学们并不感到为难。经过小组讨论,一致明确:

1、着力描绘的景物有:塘边小路、月下荷塘、塘中月色、塘边树丛;

2、景物特点: 塘边小路:“幽僻”、“寂寞”、“阴森森” 月下荷塘:主要写了荷叶、荷花、荷香 写荷叶: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写荷花:袅娜、羞涩、如明珠、如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 写荷香: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月色:主要写了“月光”“月下花叶”“月下树影” 写月光—如水、青雾(浮)

写花叶—牛乳中洗//笼着轻纱的梦 写树影—倩影;

光与影:如小提琴名曲//恰到好处

而对于第三个问题“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同学们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教师仍然紧扣着“借景抒情”这一线索,运用师生对话式的讨论,引导同学们自己得出结论。让同学们再一次诵读课文,师生对话间以小组讨论,品味作者寄托在景物之中的思想感情。

师:“小路”本是“幽僻” “寂寞”甚至“阴森森”的,但作者今天的感受如何? 生:“今晚却很好”。 师:是路修好了吗? 生:不是,还是煤屑路。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说“今晚却很好”呢? 生:(先是沉默)今晚作者心情好。 师:(抓紧时机)很好!一条并不“很好”的煤屑路,作者却说“今晚却很好”,那是因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daodoc.com 欢 迎 光 临

网 中 网

http://www.daodoc.com

为作者的“心情好”,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嘛。不过准确地说应该是:作者“今晚心情好”。

接下来,引导同学们看以下几处景物描写:

师:再来看“月下荷塘”的描写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沉默)

师:大家说说,文中描写的荷叶、荷花美不美? 生:(齐声地)美!

师:我还要提醒大家:这是白天的荷塘,还是晚上的荷塘? 生:晚上的。

师:晚上的月光亮不亮? 生:(众说不一)

师:关注课文,以文章为本,找出相关的句子来。 生:第2段: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5段: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师:那么,莫要说“淡月”下的花叶,即便是明月夜下的花与叶,能看出它的美吗? 生:黑糊糊的。 师:(切换电脑屏幕,映出网上下载的“清华园荷塘实景”,并作简单介绍) (参考资料:《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是近春园之一角。咸丰十年即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清华大学才开始清理整修。)

师:对比一下文字与这幅图画,图中的花叶很难说是“出浴的美人”,黑糊糊的柳树影也难称为“倩影”,白光与黑影的搭配无论如何也很难令人联想到“小提琴名曲”一般的和谐来。为什么这样的景色在作者笔下被描写得这么美呢?

生:还是因为“心情美”“情人眼里出西施”。 师:(进一步)于是,这就有个问题:作者笔下的荷塘景色是“客观景物”,还是“主观感受”呢?

生:(沉默、思考)应该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师:正确!从上面的分析中可知,作者还没到荷塘,在“塘边小路”上时,就已知道他“今晚心情美”,到了塘边,更是情不自禁。因此,看到的叶、花以及树影,统统都是美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乃是作者理想化了的景色。其原因,就是因为作者“今晚心情美”。

那么,深究一步,作者“今晚心情美”,美从何来呢? 生:(沉默)

师:有人说,这是个谜,无法知晓的。我们还是以文字为本,探索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出其中缘故来。

师:上面说过,这篇文章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文中有没有直抒胸臆的文字呢?

生:(默读、思考)(莫衷一是) 师:什么叫“直抒胸臆”? 生:直接抒发感情。 师:有没有这样的文字? 生:有。

师:找出来,哪一段?

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daodoc.com 欢 迎 光 临

网 中 网

http://www.daodoc.com

生:第3段:“路上只我一个人„„”

师:好!同学们看屏幕——(屏幕上映出第3段文字)

师:大家齐读一遍,品味其中的感情。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进而找出中心词来。 生:(齐读、默读)中心句是“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生:中心词是“自由”!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想想,作者“今晚心情美”,“美从何来”? 生:今晚“自由”了。

师:能设想一下,作者“今晚”获得了什么样的“自由”? 生:“下课了”;“休息了”;

师:是的,学校下班,就没有公事缠身;妻儿睡着,也没有家事烦心。真正是“自由”了。不过,“自由”真有这样大的魅力,能使作者眼前的荷塘变得如此美丽吗?

生:(争先恐后)自由了,什么都可以做了,心情就美。 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好! 师:有一首诗说:“生命诚可贵,——” 生:(跟着老师)“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师:如果我们再联系一下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就会更明白作者对自由二字的渴望!

(屏幕显示: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民主战士:追求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人士。而当时统治北京的,名曰“国民政府”,其实是“封建军阀”,因而作者深感压抑和苦闷。于是“今晚”获得了“自由”(哪怕是片刻之间的自由)之后,作者也感到由衷的喜悦。

师:现在,把第3段课文齐读一遍,深入领会作者获得自由之后的喜悦心情。 师: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开课时的第3个问题了—— 师生:(齐)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以及获得短暂自由之后闲适自得的心情。

笔者不敢断言这个结论之正确,不过,这既不是拾人牙慧,也不是凭空杜撰,而是以文本为依据,以探索为手段,以“借景抒情”为线索,从中得出的符合文本本身的答案。

(完)

朱自清小传

1898~1948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六岁时随全家定居扬州。少年时即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19年,加入《新潮》诗社。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共同创办《诗》月刊。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daodoc.com 欢 迎 光 临

网 中 网

http://www.daodoc.com

学、西南联大教授。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8月12日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

要求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的描写叫“借景抒情”。同学们纷纷发言,但多数不得要领。这时候,教师点拨:

抒情方式大致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手法。前者即“直抒胸臆”,后者又有“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两种方式。下面举个例子,请同学们辨析:

王君考中北大,虽在意料之中,仍然喜悦难禁。他想找朋友分享这份快乐,又担心人们讥笑。于是,他应该:A,直接柔情;B,间接抒情。

同学们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间接抒情” 接下来,对于“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同学们有点难以把握。教师也举例子进行点拨:

王君刚得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急于告诉朋友,出得门来,看见清晨的树叶上还挂着一串露珠,在阳光的映衬下,闪发着七彩光芒!他对朋友说:人生就像这露珠一样,丰富多彩、光芒万丈!

李君急着上班,可路上严重塞车。打听一下,方知前面出了车祸,不经意间,又得知一五十五岁的老妇头部撞裂,脑浆四迸。他不由得想起三年前,也是这条路上,也是这个时间,自己的母亲也是五十五岁,也是因车祸而丧生。于是不知不觉流下了清泪„„

同学们经过一番讨论,一致认为:前则是借景抒情;后者是触景生情。 主要区别在于:

“触景生情”是“景”在前而“情”在后,

散文—抒情散文—借景抒情散文 实景—淡月下朦胧模糊的荷塘景色。 虚景—作者渴望自由的主观感受。 ·朱自清·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

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脍炙人口。因自清亭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实不然。《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一、整体构思

1、作家作品:名家名篇,早有权威定论 勇于探索,突破定势思维;

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daodoc.com 欢 迎 光 临

网 中 网

http://www.daodoc.com

2、知识目标: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领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独立思考,突破定势思维//以文为本,探索感情基调

4、教学重点:分析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语)

5、突破难点:突破前人定势思维,探索作者感情基调;以文为本—

分析一个作家或一篇文章,要联系作家的全人和全文,否则,就等于痴人说梦。

二、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扬州人。学者、“新月派”重要作家。 著有《踪迹》《背影》《你我》《欧游杂记》等。 三.重点解说

1、分析景物特点:

①塘边小路:幽僻//寂寞//阴森森—今晚很好 小结:心情美 ②月下荷塘

荷叶: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花:袅娜、羞涩、如明珠、如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香: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小结:形象美 ③月色

总写:月光—如水//青雾—浮//花叶—牛乳中洗//笼着轻纱的梦

分写:树影—峭楞楞如鬼//倩影;光与影:如小提琴名曲//恰到好处 小结:朦胧美

2、领悟作者感情:

展示“清华园荷塘实景”图片。 实景:黑暗模糊甚至阴森凄清的荷塘 虚景:优美宁静而且令人陶醉的荷塘 ——惬意满足,情人眼里出西施; ①塘边小路—心情美,; ②月下荷塘—形象美; ③塘中月色—朦胧美;

3、深究感情基调

(第三段)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中心句: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思路:独自一人、超越自我、另一世界、悠闲自在—自由;

四、难点探讨

1、革命说

传统观点—大革命失败后作者苦闷彷徨之作 探索辨析

①朱自清当时不是,后来也不是一个革命者。

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daodoc.com 欢 迎 光 临

网 中 网

http://www.daodoc.com

②以文章为本,从景物入手—

渴望自由而赋于淡月下模糊的荷塘以美妙的感受。

③文中“荷、月、树、影”之美,并非实景之白描,而是作者获得自由之后的主观感受。

2、基调说 传统观点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原因是: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心里苦闷彷徨) 探究辨析

①.“不宁静”的原因,或“苦闷”,或“激动”“兴奋”“压力”等; ②、即便“苦闷”,不仅是“大革命失败”,或有“工作.家庭.孩子.朋友”等因素。 ③、单以文末之“1927年七月”为判断依据,势孤力单。

3、哀愁说 传统观点 写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却什么也没有。” 探究辨析

“蛙声”是个过渡句。

之前:借景抒情—自由之后的闲适自得。 之后:直抒胸臆—闲适之后的思乡之情。 思念南方,即思念家乡。

五、语言特点 修辞

拟人:羞涩地打着朵;灯光没精打采的; 比喻:像舞女的裙;如星星,如出浴的美人; 通感:(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光与影)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六、小结反思

1、教学小结:

内容要点: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以及获得短暂自由之后闲适自得的心情。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淡月下朦胧的荷塘景色抒写向往自由的主观感受。 修辞特点:比喻、通感、拟人

2、教学反思:

①由景入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意识较强。 ②披文入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③双边互动,课堂气氛活跃,但要适当控制时间。

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daodoc.com

第17篇:蜀道难 导学

3 明确:

总结文章结构:

(三)课后拓展赏析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翻译:

那人正在采葛藤。一天不见她,就像过了三月整。那人正在采蒿香。一天不见她,就像三季那么长。那人正在采苍艾。一天不见她,就像熬过三年来。

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翻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生出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烦闷方寸乱。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抽出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昏乱如醉酒。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结出粒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郁闷如噎食。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翻译: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4

第二 课 时

一、学习要点

1.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2.赏析其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二、学习方法 诵读法 赏析法

三、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课前自主探究 1.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 ,号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他自青年时就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年进驻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六十二岁病死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李白的思想受到儒、道等的影响,比较复杂。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

李白的诗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他的梦中,李白抖去一切凡间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时空之中毫无拘束地游行。李白的诗纵放自如,想落天外,上天入地,真幻参杂。奇特的夸张,瑰丽的色彩,神话故事,轶闻传说,熔铸于诗篇中。然而他的诗句又如出水芙蓉,不假雕饰。构成其飘逸豪放、雄奇洒脱的艺术风格。他最擅长七言歌行和绝句。他的绝句被后人奉为唐人绝句的典范。杜甫对李白极为倾服,对他的诗歌曾给予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十二白二十韵》)。他的诗现存九百多首,都收在 中。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乐府诗约占四分之一,代表作为《蜀道难》、《梁父吟》等。 2.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在反映现实上,偏重于抒发热情和表现幻想,即按照作家的愿望和理想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它往往具有想象奇特、极度夸张、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热情奔放等特点。 3.时代背景 《蜀道难》,关于《蜀道难》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自唐宋以来便有许多不同说法。一种观点: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唐摭言》第七卷的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此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揽《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和关切。

另一种观点:此诗为送友人入蜀之作。诗中备言蜀道之险恶难行以寄寓求仕无成、世路坎坷的感慨。应是天宝初年受权贵谗毁,乃愤然弃职离京前后所作。

(二)课堂活动探究 1.检查背诵 2.研读文章,欣赏写作手法

5 (1)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称本诗“奇之又奇”,试以第一段为例,说说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奇在何处。 明确:

(2)诗人是如何描绘“畏途巉岩不可攀”的,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运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3)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明确:

3.总结:本诗的主题有哪些?浪漫主义风格主要表现在那个方面? 明确:

(三)课后拓展探究 1.相关评价

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见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李白)为文章, 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可谓奇之又奇。 ——唐 • 殷璠 《河岳英灵集》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馁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六《复鲁絜非书》

6 2.高考链接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1).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2).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塌,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塌,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⑴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3.鉴赏题

阅读李白的《将进酒》,分析一下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将进酒

7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明确: 传世佳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乐府·将进酒》

7、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1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1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17、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19、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第18篇:学导发言稿

学导=主动+耐心=义务奉献

其实在我看来,做学导跟做志愿者是差不多的事情,不要指望着除了体验之外有其他什么物质上的收获,所以如果是抱着为自己多拿一份“优秀学导”证书而做学导,我只能说这只是个可有可无的名誉,除了你自己,没什么人会在意。说是与做志愿者差不多,是因为二者都需要你自身有十分的热情和耐心,足以支持你一学期或是一学年与你的被导学生持续的联系,愿意不胜其烦的为他解答各种生活学业上的问题。说到这里,“学导”要做的事听起来实在是枯燥乏味。我想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乐在其中。

我要做学导的念头是萌发自我的学导,他其实并没有很多的时间与我交流,我们之间也并没有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联系并不很多。素拓部在大一时举办的那次“我与学导的故事演讲比赛”,至今仍让我记忆深刻,一个刚刚及格的学导,一个不得不去参加演讲比赛的新生,我觉得可以用“落荒而逃”来形容那次比赛。后来我去北京做交流生,听说是要报名学导,我觉得一定要让学弟学妹们真切的感受到初来乍到,有人指导的感觉,所以我报名了。

学导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合格的学导并不多,既然我没办法左右其他人是否能做好学导,既然对于这个制度的批判只能是嘴上痛快,为什么不自己尝试着去做些改变?

作为一个大学新生,需要了解的事情很多。生活上,华师大附近的交通,购物,学校里哪里可以自习,哪里冬暖夏凉,宿舍里怎么与室友相处,有什么是寝室必备良品。学习上,如何与辅导员沟通,每个学科的老师风格如何,怎么样简单省力的学好每一门课。学生工作上,我们学校的团学联是怎样一个组织,怎么在学院的学生会团委混的风生水起,有哪些学姐学长值得学习。你可以把你的收获告诉他,也记得告诉他你的遗憾,不要以为他有他自己的选择,其实很多时候,他并不知道他可以有哪些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把“学导=请吃饭”,没错基于中国人的传统礼节,吃饭并不稀奇,但现在这么发达的科技,怎么能还仅仅将联络局限于吃饭呢?我跟我的被导学生联络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泥于去她的寝室或是面对面的交流,还会互相在校内上留言,传短信,相约一起夜宵,一起相约去看话剧,在生日的时候送礼物还会写信。作为师大学子,家教似乎成了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闵敏的第一份家教也是经我介绍,所以当她第一次赚钱之后,我们去吃了价廉物美的火锅。千万别以为学导与被导学生之间都是些枯燥无味的信息传递和任务完成,当你们刚巧在地铁站相遇,然后夜游上海地铁的时候,你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我们之间的巧合也不只是一次相遇,当我为自己大一的时候没能参加团校而遗憾因而鼓动我的被导学生去参加,并因此促成了一段感情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等式“学导=红娘”。寒假她的生日,我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不能亲自说一句生日快乐,于是我选择了最古老的方式——写信给她,那时的我已经把她当做亲妹妹一样看待,更感欣慰的是她的回信让我觉得很温暖很真挚。当我上次跟她吃饭得知她的绩点应该足以获得奖学金的时候,我真的发自肺腑的觉得自己实现了当初对自己的承诺,算是一名合格的学导。

其实学导并不仅仅意味着你传授给她经验和知识,更是将两个本来互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互相发掘对方的优势,共同的兴趣点,你们可以一起逛街看电影,可以八卦认识的老师同学,可以为对方做很多很多事情,这个时候你们就不再是“导与被导”的关系,而是一种朋友式的交流,我想现在我真正懂得了“学导”这两个字背后的含义。

徐璐璐

公共管理学院08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19篇: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教学模式实施小结

自我区推行“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教学模式以来,我校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与“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相关的理论材料,在思想认识上对这种模式已形成共识,现正在积极推行中。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六步教学”的优点有:

1.“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了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了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2.学案导学—六步教学能\"减负\"不\"减质\"。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时代的要求,学案导学—六步教学不失为一种与这种要求相适应的好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案导学—六步教学的核心。由于学生学会学习,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学案导学—六步教学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发展了,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3.学案导学—六步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操作具体程序:

1.情景导入,目标定向

教师精心设计导语,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并出示认定目标。

2.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可运用导言、现代教学技术等手段创设适当情景,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根据学法指导,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或者实验教师准备好材料用具,让学生动手做,并观察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学、实验等发现问题,确定疑点,在随记中记录下来。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个体疑点,教师继续巡回指导。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在交流评议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尝试讲道理了,在小组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推选出一个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和疑难问题列出提纲。

4.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集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真正起到主持人的作用。每一小组把未解决的问题由代表提出来,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让己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迅速进行第二次备课,快速确定讲的内容,讲的起点,抓住问题要害,一语道破天机,使学生在渴望解释的心理状态下,明析事理,收到教与学的高效益。

5.系列训练,当堂达标。

要限时完成达标训练题,让学生当众批改,以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

6.回扣目标,总结反思。

根据老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三、实施时要注意的问题:

1.开始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在学生逐步养成讨论习惯后,将讨论问题加深。

2.要打破学生顾虑,形成自由讨论的气氛。

3.在讨论中要不断启发学生,在一位学生发言后,还可以请其他学生补充,或者请另一位学生来判断前一位学生讲得对不对,还可以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说明理由。

4.要从鼓励学生出发,当发现学生发言出错时,不必忙于纠正,而让他讲完,然后请别的学生继续发言,最后引导学生来判断并说明理由,要鼓励后进的学生参加讨论,把一些易答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重新鼓起学习的信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除向未知质疑,也可向已知质疑。

5.在讨论结束以后,教师要比较全面地了解讨论情况,要及时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小结,要让学生十分明确讨论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孰是孰非,不能得出结论的或现在还没有定论的,要鼓励学生积极研究、探索。

6.学案编写要体现“低重心”教学思想,系列训练题要分层次,学困生可以做简单的题,其他学生做一般的题,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7.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倡学生质疑求问,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及知识修养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处理放与收、问与答、个体与全体、学生与教材等几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题,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教学模式实施小结

凤凰小学

第20篇: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

简介

学导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学导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时也体现一种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教学过程

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和小结。 提示:导入新课,提出本次课的目的与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学:课前预练,课上自学、自练,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重点,发现难点,自学和教学提供依据。

解疑:由学生自提问题,通过练习与相互讨论或教师辅导进行答疑。

精讲:教师重点讲解、示范,解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演练:课堂上反复练习,课后坚持体育锻炼,力求掌握动作技术。

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掌握“三基”情况,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课外练习和下一次课进行预习的要求。

以上的自学、精讲、演练是主要环节,而提示、解疑、小结是辅助环节,各环节的程序应自然流畅,环环相扣的。

注意事项

学导式教学法是“学”与“导”的统一,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练,不是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导式教学法一般以单元教学为宜。因此,应该制定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设计教材练习的程序,必须依据教材的系统性其动作的原理来编排,设计好学生自学、自练内容,体验动作技术结构的环节,努力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练习。

在学生自学、自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激疑设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引起思维、探索的兴趣,使学生真正能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认真备课,搞好教案的设计。要了解学生掌握“三基”情况的信息,明确动作的疑点与难点,特别是课外活动情况,适当布置一些课外和家庭体育作业,使课内与课外更密切地相结合。

魏书生教学经验-------“学导式”教学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如下:

1.学生略读课文、讲义,尝试练习,初步体验一下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这一步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如果每节课以45分钟计算,也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头3~5分钟进行;或者在前一次课的后面3~5分钟进行这一步)。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单元或这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这些工作内容,可用3~5分钟进行,也可以在前一次课上利用下课之前的部分时间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去获取答案。

2.学生明确了这一堂课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各自带着思考题去深入自学或操练,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然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这些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向同学请教或反映给教师(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

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第三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这时的疑难问题已为数甚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

4.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正在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教师要讲清它的来源,说明它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对并列的概念,可以只讲清一个,以便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避免“抱着学生走路”。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这是教师在以45分钟为例的一节课中,集中讲解重点内容,解除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示范演示的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可用10~15分钟。如果加上在上课的开头阶段教师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示范操作,提出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所用的3~5分钟。“学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面向全体学生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主要由教师或学生分别占用课堂时间的比例大体为四比五,也就是说,主要由学生进行独立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主要由教师进行引导、讲授、示范的时间。同时,在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的时间里,也要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记忆,想象的智力活动和简易的模拟动作,教师也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以尽量饱满的情绪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智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情感、意志等相应能力的发展。

5.教师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掉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记忆、巩固和熟练的目的(一般可用5~10分钟时间)。

“学导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领域和适应性能,而且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灵活变通的发挥效能。当然,这不是说可以把“学导式”教学法作为僵化的模式套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变式”才能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要经过一番逐渐过渡和师生双方逐渐适应的过程。

导学主持词
《导学主持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