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1: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的现象

④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可以是天生的

⑤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②⑤

2、“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C、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可以分开,两者互不影响

3、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

一分钱工资。这表明(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

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的

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

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5、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礼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

1

在地铁里给老年人让座,因为老年人会认为你是觉得他老了不中用了。这表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③文化素养需要在一定的活动中培养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物理学名词“正能量”,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

量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

①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②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

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

润。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

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

①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优秀文化能够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类的精神家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观念是与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相适应

的。但在生产力已经很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这表 明(

)

A.文化不一定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D.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10、钱伟长先生曾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懂,汉字可以”。

这说明(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2

C.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D.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11、为解决朝鲜核危机,我国积极斡旋,推动了多轮六方会谈的进行,我国一向从维护朝

鲜半岛和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出发,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实现半岛无 核化的目标。这体现了(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爱好和平

D. 自强不息

1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文化

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这告诉我们(

) ①在文化产业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立的

②要限制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③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要积极管理,正确引导

④要辨证地看待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

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深

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A.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B.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D.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需要

14、现在,我国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

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只 有用统一的指导思想凝聚人心,强基固本,才能为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社会和谐提 供根本的政治保证。上述要求表明(

A.必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B.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必须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

D.必须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15、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些古训从来是当作我们民

族精神的精髓,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八荣八耻”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 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

3

价值判断与导向。如果我们每个公民都能按“八荣八耻”的要求去做,或许我们所希 望的和谐社会也就不会太远了。这表明

) ①提出“八荣八耻”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③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④按“八荣八耻”的要求去做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6、《黑龙江日报》载文强调,要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知荣弃耻,褒

荣贬耻,扬荣抑耻,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这充分说明

A.加强自身修养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B.加强道德修养主要在于观念的更新

C.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了人们世界观的不同

D.加强道德修养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1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有高下优劣之分。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

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

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

突出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自省、自律是提高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凡是书籍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18、《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绿色食品无污染、品质高,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由于绿色

食品生产成本高,因此售价也高出普通商品,一些不法商人就利用消费者的模糊认识,

耍起鱼目混珠的伎俩。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说明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

C.由市场经济带来的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不可避免的

D.应坚持发展经济和思想政治工作并重的原则

19、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

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

4

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 点说明(

①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

②文化是在人的成长中自然形成的

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

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入乡随俗”。

这表明了(

A.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C.不同的文化具有共性

D.要用优秀文化改变落后文化

21、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融入了很多广东元素——广州方言歌、木棉花、猎德鼓等,

在传统韵味中凸显岭南文化。这表明(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22、近年来,周杰伦的流行歌曲、赵本山的小品火了,而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

受冷落。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这是因为(

①不同类型、多样风格的作品,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各种文化形式是同等重要的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和谐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我们应当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讲文明还得懂文明,

并不是所有不文明的行为都关乎道德。这说明公民(

)

A.遵守道德规范应该从小事做起

B.必须自觉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C.必须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D.必须在实践中积极改造客观世界

24、面对复杂的文化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分析。下列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

①“游戏人生”“今朝有酒今朝醉”

②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

③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

④讲排场、挥霍性消费

⑤婚事要大操大办 ⑥“法轮功”邪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

5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有专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的一项文化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支撑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就是培育和巩固公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对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即通过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社会思想意识整合,加强国家整合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该专家观点的正确性。(9分)

26、一条是现存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一条是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大运河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凝聚了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晶。对正在致力于文化建设与保护的中国来说,是又一个传承悠久文明、保护古老文化的新起点。

材料一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水道,涉及27个城市的58个遗产点,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传承着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和政治、文化交流。作为“活态文化遗产”,“一河一路”申遗成功将极大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一河一路”申遗成功的文化价值。(9分)

6

27、从上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12分)

28、材料一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少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材料二 山东东营市东营区十分重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该区利用暑假时间,积极指导全区各校投身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素质教育主题,进一步定位学校文化主题,优化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各校对图书室、阅览室、办公室进行了室内文化改造,提高了上述场所的文化层次、优化了文化环境;利用暑期雨季特点,改良校园内绿化带土壤,补种部分树木,对校园进行了进一步绿化;完善了文化设施,对展板、壁报、文化长廊等设施进行了加固、防护、更新。

(1)谈谈你对先进的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的认识。(6分)

7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如何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12分)

(3)请你就改善校园文化建设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8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一)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 DAAAC

6——10 BDBBC

11——15 CDBBC 16——20ACBCB

21——24 ADB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国家治理提供精神力量,支撑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培育和巩固公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3)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国家治理提供方向保证和智力支持。(每点3分)

26、答案 (1)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申遗成功有利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文化遗产的保护;(2)文化具有多样性,申遗成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繁荣;(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申遗成功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提升综合国力。(每点3分)

27、答案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此点。

(3)“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此点。

(4)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体现了此点。(每点3分)

28、答案:(1)先进的校园文化属于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6分)

(2)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②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倡导文明风尚。③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打造班级文化、校园文化,自觉维护良好的文化氛围。(每点4分)

(3)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②创建文明班级,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③举行义卖活动,倡导助人为乐的精神。④与当地公安部门配合,整治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对一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要坚决抵制。⑤举行歌唱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文化活动。(答出2点即可得4分)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统考模拟试卷

高二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试卷

政治试题二(高二期末复习)含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末统考模拟试卷(6)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文化生活(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期末数学复习试卷(含答案)

期末复习文化生活八 九课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试卷

期末高二语文试卷

高二政治期末复习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