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壁虎借尾巴》课堂实录

发布时间:2020-03-02 15:21: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壁虎借尾巴》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动物小朋友,你们看:(出示小壁虎图片)它叫什么名字?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它吗?小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它身子很扁,四肢很短,能在墙壁上爬行,吃蚊子、苍蝇等昆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你们想知道关于它的故事吗? 生:„„想(教师板书课题)

[间评:教师利用图片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看到课题你想了解哪些内容?

生1: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它的敌人是谁? 生2:它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3:它向谁借尾巴?借到了吗?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答案就在我们的故事里。快快翻开书到课文里去找吧! 生:(阅读课文)

师:(教师纠正读书姿势)

师:好!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相信你对课文一定有了深层的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吧!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呢? 生:被蛇咬断的,蛇是它的敌人。 师:咬断尾巴,小壁虎的心情怎么样? 生:难过。 师:小壁虎怎么想的?

生: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向谁借一条尾巴呢?

师:谁能体会一下小壁虎难过的心情呢?读一读表示它心情的句子。 生:(指导学生读)

师: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呢? 生:小鱼、黄牛、燕子。 师:(板演动物的图片)

师:它向小鱼借尾巴是怎么说的?从它的语言上可以体会出什么?

生:态度诚恳,有礼貌。

师:谁愿意做一只有礼貌的小壁虎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教师指导读)

师:在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过程中,有一个表示小鱼动作的词,请同学们用﹋﹋画出来。 生:游来游去。

师:谁能用动作体会一下这个词语。 生:(演示词语)

师:小鱼能在水里自由的游来游去,主要靠的是什么? 生:尾巴。

[间评: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来理解词语,更加突出了小鱼尾巴的作用] 师:小鱼姐姐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吗? 生:不能。小鱼要用尾巴拔水。 师:(板书:拔水)

师:小鱼没有借给他尾巴,小壁虎又怎样做的? 生:它爬呀爬,遇到了黄牛伯伯。

师:小壁虎又是怎样说的呢?黄牛伯伯借给它尾巴了吗?为什么?

生:黄牛伯伯没有借给小壁虎尾巴,因为它要用尾巴赶蝇子。

师(板书:赶蝇子)

师:小壁虎两次借尾巴没有成功又遇到谁? 生:遇到了燕子阿姨。

师:它向燕子阿姨借到了尾巴了吗?

生:燕子阿姨要用尾巴掌握方向,没有把尾巴借给它。 师:(板书:掌握方向)

师: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它的心情一定更加的难过。于是它怎样做的? 生:回到家里找妈妈。

师:当妈妈听了小壁虎的话是怎么说的? 生: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师:小壁虎看了之后有怎样的表现,它说了什么? 生:高兴的说:“我长出一条新尾巴了。”

师: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又长出新的,它很高兴,你能做一只高兴的小壁虎读一读这句话吗? 生:(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壁虎断了尾巴以后,用向别人去借吗?为什么?

生:不用,它可以长出新尾巴。

师: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再生。这种特点对小壁虎来说有什么作用?

生:(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师:(板书:防止敌人袭击,自我保护)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个故事不但内容情节很有趣,而且还使我们懂得了许多知识,知道了许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咱们合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下怎么样啊? 生:好!

师生分角色合作表演。

[间评:分角色表演学文,使孩子深入到学文内容中去,即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表演能力]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小动物,它们遇到了一点麻烦,请你们帮帮忙,它们遇到了什么麻烦? 师:(出示没有尾巴的动物图片)

师:没有尾巴多难看呀!请同学们帮忙画一画。 师:(给学生发图片) 生:(动笔给小动物添尾巴)

师:谢谢同学们为小动物找到了尾巴,它们一定很高兴。老师也为它们找到了尾巴高兴,在这些小动物中你知道哪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生:我们知道牛尾巴是用来赶蝇子的。 师:(讲解其它动物尾巴的作用)

老鼠:又细又长偷油吃。

小狗:一种语言,摇动表示友好,夹起来表示害怕。 松鼠:善于跳跃,保持平衡。

师: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知道了这么多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其实每种动物的尾巴都有它的作用。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自己收集一下,我们再一起交流。

[间评:动手动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符合语文新课程的要求] 师总结: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只要你认真动脑,细心思考,留意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就会发现知识无处不在,老师相信你们能做得最好,愿意努力吗?那就请记住今天的作业吧!

作业:课文中,小壁虎除了向小鱼、燕子借尾巴外,还有可能向谁借尾巴,它们又是怎样说的呢?聪明的小朋友,快快动脑吧!

总评析:张桂荣教师的这节语文课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与认识规律,灵活掌握课堂教学的规律,“教无定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情境”教学法始终贯穿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渗透“文以载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受到了传统德育的熏陶。

1.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快乐的学习。 2. 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融合,拓宽学习渠道,开拓知识视野,发展思维。

3. 引导学生自觉地以自主合作、探索的方式进行学习。

总之,本节课多渠道、多手段地探讨问题。从简单的问题入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知识。手脑并用的探究相关问题。整堂课中,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指导教师:田树松

《小壁虎借尾巴》课堂实录

指导教师:双鸭山市友谊县友邻乡学校

田树松

2006年4月25日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

课本剧《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

小壁虎借尾巴 (3)

小壁虎借尾巴3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课堂实录
《《小壁虎借尾巴》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