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广东高考文综历史部分重点关注

发布时间:2020-03-02 19:07: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部分重点关注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考查情况:2013年考宗法制、2012年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2011年考科举制、2010年考宗法制。

2014年重点关注:重点复习分封制、三省六部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也要关注。

二、中国古代经济

考查情况:2013年考查重农抑商、2012年考查牛耕、2011年考土地问题、重农抑商、2010年考土兼并。

2014年重点关注:重点复习小农经济特点,元明清瓷器,宋朝交子、夜市、坊市界限,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新特点,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考查情况:2013年考陆九渊心学、2011年考三教合

一、2010年考王阳明心学,大题考宋代文学艺术。

2014年重点关注:程朱理学、董仲舒思想,也要留意明清时期四大思想家思想(李贽的异端思想、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为重点)

四、近代中国政治

考查情况:2013年考辛亥革命、左倾错误、2011年考辛亥革命、北伐,2010年大题考甲午战争

2014年重点关注:太平天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合作)

五、近代中国经济

考查情况:2013年大题考查洋务运动

2014年重点关注:小农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甲午战争后,一战期间,30年代,解放战争)

六、近代中国思想

考查情况:2012年考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大题考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014年重点关注:新文化运动、洋务派思想中体西用。

七、现代中国政治

考查情况:2013年考70年代反对霸权主义,2012年考第一届全国人大,中美关系,2010年考新中国外交

2014年重点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三大制度一部宪法)、50年代的外交。

八、现代中国经济

考查情况:2012年大题考计划经济,改革开放,2011年考大跃进,大题考计划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2010年考改革开放。

2014年重点关注: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三面红旗、八字方针调整,大题要关注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市场经济)。

九、现代中国思想

考查情况:2010年考双百方针

2014年重点关注:邓小平理论、新中国的教育、双百方针遭到破坏、两弹一星

十、近代西方政治

考查情况:2013年考法国共和制,2012年大题考西方民主政治,2011年考德国代议制、巴黎公社,2010年考法国大革命

2014年重点关注:美国的民主共和制(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

十一、近代西方经济

考查情况:2013年大题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2012年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海上马车夫、工业革命。2010年大题考工业革命。

2014年重点关注:本部分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其中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三个内容考得最多,也必然是2014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除了以上三个内容外,也要关注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十二、近代西方思想

考查情况:2013年考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进化论,2012年考宗教改革、浪漫主义、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考相对论,2010年考启蒙运动、进化论、马克思主义

2014年重点关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牛顿经典力学。

十三、现代西方政治

考查情况:2013年考冷战,2012年考多极化趋势,2010年考冷战

2014年重点关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部分也是历年考查的重点,也要关注。

十四、现代西方经济

考查情况:2013年考新经济政策,大题考经济全球化,2012年考罗斯福新政、斯大林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2011年考马歇尔计划,大题考70年代的经济调整。2010年考区域性经济组织。

2014年重点关注:福利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斯大林体制、大题要关注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

十五、现代西方思想

考查情况:2010年考现代主义

2014年重点关注:现代主义、量子理论

十六、古代西方政治

考查情况:2013年考陶片放逐法,2011年雅典民主政治。

2014年重点关注: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公平、正义,对后世影响)

十七、选修部分

考纲要求要考的内容有:《大宪章》、《人权宣言》、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2014年重点关注:就近几年来看,选修课本的内容都没考,但各地模拟题偶尔有出现这部分内容,大都集中在商鞅变法和明治维新这两个内容。

附: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1、政治方面:①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走向崩溃,世卿世禄制被打破。②各诸侯国变法,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经济方面: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小农经济出现。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③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黄金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

3、思想方面:①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②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二、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内藤湖南提出了著名的唐宋变革论观点。内藤湖南认为,中国历史从中古转变为近世,是一大变革,这变革把唐宋分割,故后来以“唐宋变革”称之。此学说认为唐末五代是自中世转入近世期的典型过渡阶段,盖因唐宋之际,无论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至宋代遂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也就是许多近代的历史现象,都在宋代逐一显示出来,因此唐末五代是各类史事逐渐转变的过渡期,而宋代则是近世期的开端了。

1、政治方面: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宋朝建立二府三司制。

2、经济方面:①商品经济繁荣,唐代出现柜坊和飞钱,宋代出现交子,坊市界限被打破。②唐宋时期,海上“陶瓷之路”发展兴盛。③重农抑商有所松动④曲辕犁、筒车⑤唐代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⑥宋代开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⑦唐代南方经济有所发展,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3、思想方面:①唐诗宋词。②理学、心学。③市民阶层发展,风俗画兴盛,《清明上河图》。④士人群体兴起,文人画流行。

三、明清时期(14—18世纪)

1、政治领域: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封建制度走向衰落。②闭关锁国政策

2、经济领域:①明清时期政府虽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但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②租佃关系遍及全国。③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明朝棉布日益流行,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⑤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新特点:工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广泛使用贵金属白银。区域性商人群体兴起。劳动力也成为商品。⑥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⑦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清朝实行摊丁入亩

3、思想领域:承古萌新。①“承古”的具体表现:理学的发展。③“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中西对比,中国已经明显落后于西方。

四、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近代化全面展开。

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经济领域: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且具有广泛深远的历史影响。

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五、过渡时期(1949——1956年)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

国际形势: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总体特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政治:《共同纲领》、巩固政权、建立社会主义三大制度;一届人大召开和1954年宪法制定,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外交方面: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2、经济:经济恢复(1949——1952年);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调整。

3、思想文化: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制定人民教育方针,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艺术和学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思想。

六、20世纪70年代

1、政治:*中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70年代外交方面开创了外交新局面(三大外交成就)。*后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从僵化体制,强化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转向建立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与法制的重建)。

2、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催动经济发展

3、思想:*中极“左”思潮泛滥,“双百”方针被废除,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后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改革开放后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结束不久,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1977年恢复高考是*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七、20世纪80、90年代

1、政治: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2、经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1990年开发和开放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2007年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WTO。

3、思想文化:双百方针重新实施。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1995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力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14——16世纪

总体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

具体而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文艺复兴

1、政治方面: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经济方面:①新航路开辟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看作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②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发生或加强,这都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3、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 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这一时期,中国处在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进步,中西方的差距由此开始显现。

二、17——18世纪

总体特征: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这一阶段的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14——16世纪)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1、政治领域: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英法美通过革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但由于资本主义还处在手工工场阶段,资产阶级力量尚弱,还未能建立起完备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当时只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

2、经济领域: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3、思想领域: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出现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所倡导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原则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科学方面突飞猛进;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 此时,中国仍在封建社会徘徊,中西对比,中国已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

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总体特征: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

1、政治领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继荷英法美之后,日德意等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上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看,运动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第一国际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第一个公开的群众性的国际组织;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2、经济领域: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国家;美国起步晚

但速度快。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由于欧美国家的对外扩张,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此时,中国近代化刚刚起步,与西方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不仅步履艰难,而且领导权始终未终未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1、政治方面:①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定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英法美为典型,建立较健全民主政治制度;另一种以德俄日为典型,保留浓厚封建残余,专制色彩较浓。②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看,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爆发;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③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看,运动中心由德转移俄。具体表现:1903年俄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经济方面: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随着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帝国主义阶段。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尤其在德美表现十分明显。③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五、20世纪60、70年代

1、政治:60、7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欧共体、日本、第三世界)

2、经济:①以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为起点,资本主义各国进入“滞胀”时期,减少国家干预经济,减少政府支出,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 ②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新的变化:加强国家干预(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政府采购等)、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制度、第三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

3、文化: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六、20世纪90年代

1、政治: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多极化格局不断加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2、经济:①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主流。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加入,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②美国出现知识经济。

高考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参考版解析

福建省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

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河北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广东高考文综答案(地理部分)完整版

北京市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材料)

安徽省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宁夏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及答案

高考安徽文综卷(历史部分)(教师版)

高考北京文综卷(历史部分)(教师版)

广东高考文综历史部分重点关注
《广东高考文综历史部分重点关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