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会计_会计学_论文_

发布时间:2020-03-03 07:58: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摘要]目前,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决策,造成金融风险产生,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探讨了其根源,并提出一系列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金融风险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 , 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虚假的会计信息直接干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扰乱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使宏观经济决策失误,继而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从国内外产生的金融风险和金融事件看,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如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近期发生的中国银行纽约分行的违规事件等,都与会计制假、造假相关。在金融事件的背后,固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认为金融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风险是引起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银行经营活动的会计信息,对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形式的基础上,试图分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提出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有所帮助。

一、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

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信贷资产质量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为了掩盖自身信贷资产质量低、风险大的问题,不按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和信贷管理制度有关贷款四级或五级分类标准的规定来准确划分信贷资产,不能够真实反映贷款占用形态和风险状况,乱调乱用贷款科目,甚至以借新还旧、收旧贷新为借口,对借款单位采取以贷还本,以贷收息的方式,将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以降低贷款逾期率和不良贷款占用比例,提高收息率,达到完成上级行下达的目标任务的目的。

(二)负债业务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为了工作需要,公款私存,私款公存,导致存款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将高息揽入的储蓄存款,通过“发行债券”科目核算,以逃避利率检查;还有的银行将“活期存款”通过财政性存款科目核算,或转系统内核算,以达到逃避存款准确金制度管理的目的。

(三)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

除过去违规经营时期账外基建、“小金库”基建等形成大量银行账外固定资产未完全消化处理外,现阶段银行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主要是收回抵债资产管理处置使用不合规,抵债资产自用未按规定在账内核算反映;或钻“电子设备租 1

赁费”等科目的空子,随意扩大自用固定资产在账外核算,致使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

(四)损益信息反映不实

有的银行为了完成上级银行下达的利润指标,不认真执行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和账务处理手续,不按规定正确计提应收应付息,采取多提应收利息、少提应付利息或当年支出不入当年账的办法,虚增利润;还有的银行采取利息及中间业务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方法截留收入、虚亏实盈,以达到偷税逃税和满足单位个人利益的目的。

二、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影响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环境等客观因素制约,也有少数领导人业务经营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和个人行为上的偏向;既有银行管理考核体制上的弊端,也有现时局部利益驱动及会计内部监管不力的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银行管理考核体制不科学,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银行转型而来的,因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在现时经营管理中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业务经营计划仍由上级行下达,而且层层加码,工资费用仍由上级行分配,层层截留,基层行不能根据本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及实际经营情况来自主确定业务经营计划和工资费用标准,没有经营自主权,不能按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和经营规则办事,致使上级行下达的高指标无法完成,匹配的低费用不能满足业务经营需要。这从某种程度上逼迫基层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二)领导经营思想和个人行为偏向、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门银行领导在业务经营指导思想和个人行为上产生错误。他们为了追求个人政绩,谋取单位或个人私利,或授意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以突出其经营业绩,或利用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其违章违纪行为截留收入,逃避税收,据公为私。另一方面是少数领导对银行会计信息工作在银行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现阶段银行会计在信息的提供上,往往只注重提供表内业务的会计信息,对表外业务的会计信息只注重提供业务量的信息,而对其风险管理信息提供不够,不利于分析银行表外业务的状况,识别表外业务风险。

(三)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薄弱,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目前基层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前控制悬空。二是事中控制不全。三是事后控制乏力。

(四)会计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

作为约束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会计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及《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等,对惩治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处罚

标准不够统一规范,以致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很少追究责任,或根本无法追究责任。既使在实际执行中想查处,但常常因难以找到责任人的证据或受各种因素干扰,往往严查轻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助长了会计信息的虚假行为。

三、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银行会计信息是银行一切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是银行经营活动的“晴雨表”,是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的“报警器”。真实性和准确性是银行会计信息的生命。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呢?从当前情况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化对银行会计信息工作的认识,增强会计信息质量意识

首先,各级行领导要高度重视支持银行会计信息工作,充分认识银行会计信息工作重要性和信息失真的危害性,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社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强信用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作为整顿金融秩序、纠正违规经营、加强内控管理的系统工程来抓,要站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金融管理水平的高度,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要树立强烈的会计信息意识和风险管理观念,要深刻认识会计信息在风险防范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到不指使、不支持会计人员造假,并对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进行抑制批评教育,自觉维护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要加强银行会计人员的学习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一是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知识的学习培训,增强法律法规意识,使会计人员不仅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也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自觉抑制各种违法行为,维护会计信息的合法可靠性;二是加强会计基础理论、新业务知识和岗位操作规程及计算机技术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培训,使会计人员不断提高会计基础理论等基本知识和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的需要;三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使他们一心一意做好银行会计工作。

(二)改革银行管理考核体制,健全科学的经营目标考核机制

一是真正要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要求来改革银行管理考核体制。要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基础上,建立自下而上的银行管理考核体制,扩大基层行的经营自主权利,允许下级行在上级行的授予或转授权范围内依法合规的开展经营,计划的规定、利益的分配应由下级行根据本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经营管理状况来确定,上级行不应过多地指使干预,以利下级行能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的开拓业务。二是要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考核机制。各级行在制定经营目标计划时,指标要精减,要以利润为中心,由下到上层层综合制定,而不能从上到下层层加码,硬性下达。上级行要站在科学管理的高度,站在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上,尽量把经营目标计划制指定的科学合理点,全

面长远点,切忌只顾眼前短期利益,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高目标,给下级行业务经营行为发出错误的诱导信号。三是要按照一级法人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总行为为中心的管理考核机制。在现阶段可先建立以地市二级分行为主体的管理考核制度,实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资金清算、会计监督及档案管理的大集中。在以二级分行为主体的管理考核制度试行成功的基础上,在按照一级法人管理的要求,逐步过渡到实现一级分行或总行的统一管理考核,及时反映银行会计信息,准确把握化解银行经营风险。

(三)推行银行内部会计委派制度和社会审计鉴证制度

为了加强银行内部管理,有效治理“三乱”、“三假”,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议在银行内部全面推行以下制度:一是会计委派制度,不少银行的实践证明,会计委派制度是反腐倡廉、提高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很好的一种方法,也是我国银行会计管理体制的一次重要变革;二是银行会计信息社会审计鉴证制度,每个年度终了,银行会计信息在正式向公众披露之前,要聘请有鉴证资格的社会审计中介机构进行审计鉴证后,方可向公众公布,以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

近几年来,随着风险意识的增强,各大银行已初步建立起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地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方法。不断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会计的重要任务。一是完善会计授权管理制度,从行长到一线经办人员,都要规定业务范围、限额和行使权限,并利用综合应用系统,将业务授权落实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严禁越权;二是根据风险防范的重点、要点和难点,制定工作纪律,明令业务操作中的“禁区”,给员工一条“警戒线”,对越线者按规定严格进行查处;三是落实各岗位相互制约监督制度,实行业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相分离,防止和杜绝银行“三假”现象的产生;四是对会计业务实行集中式的事后监管,建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监管的完整体系。层层设立事后监管中心,开发完善事后监管程序,选用业务熟悉,品德优良的事后监管人员,实现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分离,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防范风险,重塑银行会计“三铁”形象。

(五)加强金融立法,加大银行内外执法监督力度

真实、准确是银行会计信息的灵魂。要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必须加强金融立法,加大银行内外执法监督力度。一是国家要尽快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进一步完善《会计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等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增加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惩治会计制假造假行为责任的补充条款,增强银行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二是要加大银行内部的审计、监察执法力度。各级银行内部审计、监察部门对业务一线的操作环节和对各业务部门的自律监管情况,要定期的进行检查、处罚和纠正,切实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防患于未然。要努力转变审计、监察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审计、监察管理机制,加大非现场审计、监察力度,有效堵塞管理漏洞,防范经营风险,以此提高银行内部审计、监督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预防性。三是要完善中央银行及银监会对各金融机构的监管机制,加大金

融执法查处力度。一方面中央银行及银监会要加强对各金融机构的资金营运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各金融机构的金融执法和查处力度,各级人行及银监会要严格按照现有的各项金融法律法规要求,增加检查次数,突出重点和薄弱点,定期或不定期的加强对各大银行的监管和审计,对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严加查处。

会计信息是银行科学管理、决策的依据,也是国家金融宏观决策、调控和监管的信息来源。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削弱银行的竞争力,而且会造成国家经济秩序的混乱,加剧社会分配的不公,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一定会有好转。

参考文献

[1]马玉青, 周琦.严防银行会计统计信息失真, 中国统计·19987·总第2

15期

[3]董伯坤.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金融会计·1999 – 10

[4]于科.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的思考,北京金融·2000 – 6

[5]吴刚.盯住企业财务报表、预警贷款风险,现代商业银行·2002 – 2

[6]武红卫.试论建立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

会计论文会计学论文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学论文

会计学论文

会计调查报告会计学

会计学论文范本

会计学论文题目

会计学论文选题

会计学论文题目

会计学基础论文

会计学论文开题

会计_会计学_论文_
《会计_会计学_论文_.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