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常见小药方

发布时间:2020-03-03 18:05: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常见疗法

中医外治法-艾灸

1.感冒:取三风穴,风池、风府、风门穴,按摩或艾灸。过敏体质隔姜灸脾俞、肾俞、肺俞。

2.鼻子不通、鼻炎:按摩迎香、印堂,艾灸大椎,过敏体质,肚脐闪罐。体质弱的,用玉屏风散: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8岁以下儿童减半,7岁以下用量为1/3,4岁以下为1/4。

3.哮喘:预防为主,常年灸大椎、定喘、肺俞、脾俞、肾俞、关元、膻中、足三里,扶正气去邪气。

4.肠胃病:“若要胃常安,常年摩三腕(上腕、中腕、下腕)”,艾灸中腕、天枢、肚脐、足三里、脾俞、胃俞。 常年拉肚子的,常灸肾俞。

5.前列腺病、尿频尿急等症:按摩下腹,做腹式呼吸,艾灸大椎、命门、肾俞、足三里、关元、中级、三阴交。50岁以上男性常做可以预防保健。

6.迎风流泪:肝开窍于目,主要是肝肾亏虚,需补阳气,灸大椎、足三里、肚脐、关元,20-30分钟。

7.慢性咽炎:肾阴亏损表现。艾灸太溪、足三里、天突、照海、大椎、颈部,每天2次,每次10-15分钟。

8.扁桃体肿大的发烧(风热感冒),艾灸大椎、按摩合谷、揉列缺,少商放血,可以背部刮痧。

9.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子宫炎):经前5天开始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后八髎穴、至阴穴。

10.呕吐:按摩内关、可以用姜片贴内关和肚脐,隔姜灸肚脐、足三里。

11.失眠:按摩内关、灸心俞、涌泉、百会,拔罐 睡前按摩神门穴、太冲穴。 12.小儿保健:常灸身柱、肚脐、足三里,每天早晚捏脊3-5遍。

13.皮肤瘙痒:属虚证,艾灸大椎,肚脐闪罐,按压曲池、血海,艾灸患处,耳尖放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14.腰痛:肾气虚、肾气不养骨,腰椎骨质增生(腰以下发麻是重症表现):最重要的穴是委中,委中放血、拍痧、拍打,腰部走罐、留罐,后直接艾灸腰部。急性腰痛,在痛点刺血拔罐。

15.颈部,颈椎病:肩背部刮痧、来回走罐,头写米字,艾灸颈部,按摩列缺穴。(头项寻列缺)。

16.痔疮:久坐,中气下泄,直肠下垂,马齿苋煮水喝,洗患处,然后艾灸患处。(马桶上放硬板,随身灸去盖放上面) 17.子宫下垂:补中益气丸。

18.中耳炎:直接艾灸患处(用纸做漏斗状放入耳中),按摩听宫、听会、耳门,100次。

19.糖尿病:消渴症,口干,咽干,乏力,脾虚、肾阴虚,按摩黄金线,艾灸大椎、肚脐、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肾俞。

20.心脏病(冠心病、心悸、心闷):按摩内关、艾灸膻中、心俞、足三里、大椎,这类病要慎用拔罐,上背部不拔,拔下背部。但可以刮痧、按摩。 21.高血压:血管中有瘀堵,饮食要清淡,艾灸大椎、足三里、涌泉、气海、关元。最快的是耳尖放血,点灸百会、风池、曲池、外关、内关、阳陵泉、太溪。

22.结膜炎,红眼,麦粒肿:耳尖放血,背部刮痧拔罐,喝蒲公英水。

23.预防中风:中风前征兆:舌头肿大、说话不清、半身发凉,艾灸风市穴、足三里、涌泉、大椎,十指放血(先放中指)。

24.鼻子闻不到味:用新鲜薄荷放迎香穴来回搓,2次/天。 25.失音(说不出话):用蒜泥放大鱼际对搓。

26.子宫肌瘤:艾灸三阴交、关元、子宫、归来(关元旁开3寸),用隔姜灸,3壮。

27.后溪穴:治颈、肾腰椎病,适合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按摩后溪穴,预防驼背,腰酸背痛、阳气不足等症状都能缓解。它是八脉交会穴,养精益气。 28. 肾气虚:肚脐、肾俞、足三里,每天艾灸 29. 肾衰竭晚期:大黄泡水喝,三天见效。

常见小药方: 1.感冒:风寒感冒:怕冷,舌苔发白,姜30g,葱白一寸长的5段,姜煎好后起锅前放葱白,如果咳嗽,加红糖。 2.风热感冒:刮痧风池至膀胱经,督脉。

3.尿道炎:玉米须30g,蒲公英、白茅根、淡竹叶各15g,煮水喝3天,灸三阴交、关元。 4.流鼻血:胃或肺上有热,棉花蘸上醋塞鼻孔,按摩合谷穴,商阳或少商放血。白茅根、仙鹤草各30g,连喝3天。

5.牙痛:按摩合谷穴,艾灸患处、痛点,脚上按摩内廷,背部拔罐。 6.腹胀积食:炒莱服子、炒麦芽各10g,煮水喝。

7.脱发:早睡早起。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制首乌各15g,煮水20分钟,煮两遍。最好每天吃10g熟黑芝麻。

8.湿疹:不严重的,用蒜,姜,藿香正气水擦患处,耳尖放血,艾灸患处。 9.痛风:肝肾代谢的问题,在发病的时候,冬瓜煮水喝,当饭吃,连吃3天,可加少许盐。不痛点时候,车前子40g,煮水喝。

10.减肥:要补肾、调脾胃,肚脐周围拔罐半小时以内,艾灸肾俞,早睡早起。决明子、白菊花、荷叶各10g,用开水冲,代茶饮。

11. 腿抽筋:小腿按摩、拔罐,承山穴拔罐。白芍15g,甘草10g,木瓜6g,煮水喝一个月以上。

12.陈博闻的降三高秘方:地骨皮、葛根、丹参、山楂、牛蒡子各3g,泡水代茶饮。

13.干咳,晚上咳手脚心微热:莲藕、白萝卜、荸荠各半斤,煮水喝。

14.补脑汤(头晕、健忘):黄精30g,玉竹30g,决明子9g,川芎3g,煮15分钟,当水喝。

15.鼻炎:流清鼻涕:要驱寒,桔梗、元参、杏仁、橘皮、法半夏、茯苓、生姜各9g,甘草6g,根据情况,先吃5付。流黄鼻涕:生石膏、杏仁、桔梗、生姜、苍耳子、辛夷花各9g,五味子3g,煮10分钟喝。小孩减半。 16.风湿关节炎:艾灸关元、气海、肾俞、腰阳关、腰眼、神阙、名门。行病(游走型的痛),艾灸风门、风市、风池、大椎。

17.痛经:红糖50g,生姜10g,白胡椒粉2g,沸水冲服。 18.干眼病:白菊花2g、麦冬3g、元参3g,桔梗2g,沸水冲,用水蒸汽熏眼睛,喝水。

19. 中医急救(心梗、脑梗等):如果突然晕厥、不说话,先掐人中(鼻到唇的1/3处),按内关(有力度),耳尖放血,十宣(十指尖)放血,先放中指指尖,艾灸肚脐、百会、涌泉。

20.肾衰竭晚期:大黄泡水喝,三天见效。

21.肾不好,代谢功能下降,下肢浮肿:用粗盐3斤,炒熟,敷于肚脐和背后腰部,促进排小便。

22. 小儿食欲不振,偏食,捏脊5-7遍,每天2次。 23. 痘,额头上心火旺;下脸和下巴是胃经

24.下脸、肩背痘治法:先用碘伏消毒大椎(从内而外顺时针),罐消毒,散刺大椎(10-20针),拔罐1-2分钟(泄热气),再挑刺痘,拔罐3-5分钟,再背部火罐。

针灸:

1.口腔溃疡:劳宫、合谷、内庭、太冲、三阴交

2.失眠:神门、足三里,可加太溪、三阴交,脾气急,加太冲 3.鼻炎:印堂、迎香、合谷,温针大椎、足三里 4.手病:曲池、外关、合谷

5.足病: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 6.腰病:肾俞、大肠俞、委中

7.坐骨神经:委中、昆仑、坐骨点(阿是穴)

8.膝病:双膝眼、血海、梁丘,可加阳陵泉、足三里 9.踝三针:解溪、昆仑、太溪

10.胃三针:中腕(进针0.5寸)、内关、足三里 11.肠三针:天枢、关元、上巨虚(足三里下三寸) 12.尿三针:关元、中极、三阴交 13.鼻三针:迎香、上迎香、印堂 14.肩三针:肩髃、肩髎、肩前、肩贞 15.肥三针:天枢、足三里、中腕 16.腘三针:委中、委阳、阴谷 17.乳三针:膻中、乳根、肩井

18.荨麻疹:肚脐闪罐、拔罐,针曲池、血海,艾灸大椎、风门、阿是

19.目赤肿痛(各种眼痛):受风实症,应去风去热,耳尖放血,喝蒲公英水 20.鼻子病:针印堂、迎香、合谷,艾灸大椎、百汇,盐水洗鼻 21.痛经:三阴交、列缺(八脉通任脉)

22.膝关节痛:针曲池、双膝眼,大杼点刺放血,温针足三里,委中放血

23.水肿(各种水肿):复溜(太溪上一寸)、足三里、水分(肚脐上一寸),温针灸

24.自汗盗汗:合谷、复溜

25.乳腺病(肝气郁结):针太冲、足临泣,乳腺刮痧(从里往外)

26.心脏病:膻中平刺,加艾灸盒,针内关,温针足三里,第一周每天一次,一周后隔天一次。

27.高血压:耳尖放血,血压高则每天扎,不高则隔天扎,针百汇、合谷、内关、外关、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艾灸涌泉。 28.耳鸣耳聋、牙痛眼干:针外关、足临泣、可加合谷

29.咳喘:是虚症,针列缺、足三里、太溪、定喘,背部拔罐,艾灸大椎。此病预防为主,肾虚,则加艾灸肾俞。 30.头颈痛:针列缺、后溪。刮痧、拔罐 31.牙痛:针合谷、内庭,艾灸太溪、肾俞。如果是胃火引起的(舌中发黄厚腻),商阳放血,背部刮痧拔罐。

32.皮肤痒、湿疹:针委中、曲池、气海 33.流鼻血:商阳放血、少商放血

34.急性拉肚子:梁丘,或合谷、内关、足三里

35.急性腰扭伤:24小时后,在痛点刺血拔罐,后艾灸肾俞穴。 36.感冒:针合谷、列缺、印堂 37.脚抽筋、小儿抽经:针阳陵泉 38.膈俞,艾灸膈俞治贫血 39.大杼:一切与骨相关的病,如腰椎、骨刺增长 40.膻中:治气不顺

41.疱、瘤:刺血拔罐,在疱周围刺血拔罐,视情况可在疱上刺血,再艾灸,并可用蒲公英敷患处。 42.中暑:耳尖放血

43.失眠:针神门、灸涌泉、合谷

44.开四关,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合谷、太冲。五脏有疾取十二原穴。合谷是多气多血之穴,属阳,太冲,干经原穴,是多气少血之穴,属阴,两穴一升一降,一气一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行气行血,阴阳平衡,诸病乃除。 45.中腕,调理脾胃。脾胃是原气之本,所有病先调理脾胃。能治口疮、冻疮、类风湿、关节炎,都是与脾湿有关。

46.补血方:膈俞、足三里、绝骨(悬钟)、三阴交

47.气血双补方: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绝骨(悬钟)、膈俞、血海,都可以用温针灸,留针30分钟

48.十全大补: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312 3:内关、合谷、足三里 1:腹式呼吸

2:两腿下蹲,两手平举

药方

中药药方

跌打损伤药方

祖传药方

肾病综合征药方

脂肪瘤药方

减肥药方

足浴药方

药方的造句

生命的药方

常见小药方
《常见小药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常用药方 药方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