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言文实词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1: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言文实词

一、爱:

①爱,亲爱,友爱。《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故以其爱不若燕后。”《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也。”

②亲爱的,心爱的。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③爱护,爱戴。《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④怜惜,爱惜。《左传•子鱼论战》:“若受重伤,则如勿伤。”苏洵《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⑤舍不得,吝啬。《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又:“吾何爱一牛?” ⑥喜爱,爱好。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二、按

①用手摁压。《梦溪笔谈•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②抚,握。《五人墓碑记》:“缇骑按剑而前。”

③控制,抑止;放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④查看,巡察。高启《书博鸡者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⑤核查,查验。张溥《五人墓碑记》:“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语”即本此义。

三、白

①白色。《史记•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白丁]无功名的人。刘禹锡《陋室铭》:“往来无白丁。”

②光亮,明亮。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③纯洁,皎洁。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明白;洗雪。高启《书博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⑤禀告,告诉。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四、拜

①表示恭敬的礼节,跪地,两手合抱于胸前。《史记•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拜访,拜见。《孔雀东南飞》:“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

③拜谢。《左传•之战》:“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④授予官职。《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⑤接受官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

⑥敬词(有时含上奏、上进之意)。《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郡王穆莳拜手书’。”

五、谤

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毁谤,诽谤。《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六、暴:

(一)pù

①晒。《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暴露。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③显露。张溥《五人墓碑记》:“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二)bào

①猛烈。蒲松龄《促织》:“屡撩之,虫暴怒。”

②突然,猛然。《吕氏春秋•察今》:水暴益,荆人弗知。”

③暴躁,急躁。《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雪。”

④凶残,残暴。《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⑤欺凌,侵害。《世说新语•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⑥祸患,祸害。纪昀《唐翁猎虎》:“近城有虎暴。”

七、卑

①低,低下。《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卑湿。”

②地位低下,卑微,低贱。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贬低,降低。《韩非子•有度》:“卑主之名,以显其身。”

④低劣,差。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⑤以„„为卑,轻视。晃错《论贵粟疏》:“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⑥衰微,衰落。《左传•昭公三年》:“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

⑦谦词。如“卑职”等。

八、备

①具备,完备。《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②齐全,周详,周到。李渔《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③副词,尽,皆。《左传•城濮之战》:“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④充数,充备。《史记•毛遂自荐》:“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⑤防备,准备,预备。《左传• 之战》:“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⑥设施,措施。《韩非子•五蠹》:“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九、倍

①反背,背叛。贾谊《治安策》:“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畔:通叛

)②违背,背弃。《史记•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背对,背后。《史记•淮阴侯列传》:“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大意为:右面背后是山陵,前方左边是水泽。)

④在原数上增加的相等的数,一倍。《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日]一日作两日用,一日走两日的路程。《史记•孙膑减灶》:“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⑤加倍,更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明]“倍”和“背”,本义不同,但某些引申义相同。这是不同源的同义词,并非通假字。

十、悖

①违背,抵触。《左传• 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②叛逆,背叛。《史记•秦始皇本纪》:“殄媳暴悖。”(殄:消灭)

③谬误,荒谬。《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④昏惑,糊涂。《战国策•楚策》:“先生老悖乎?”

十一、被:

(一)bâi

①被子。屈原《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烂:光亮的样子。齐光:指翡翠与明珠的光彩相辉映。些:语气词。)

②覆盖。蒲松龄《促织》:“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③加在„„之上,加于,给予。李朝威《柳毅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

④遭 受,蒙受。《战国策•荆轲剌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⑤介词,被。表示被动。《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二)pí通“披”。

①穿,披。《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②分散,散开。《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十二、比

①并列,挨靠在一起。《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成语有“栉比鳞次”。[比邻]近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齐等,同等。《战国策•荆轲剌秦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③认为和„„一样,比拟,比作。《三国志•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④勾结。《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团结,和很多人接近。) ⑤接连,连续。《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比比]屡屡,处处。洪亮吉《治平篇》:“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⑥比较,相比。柳宗元《捕蛇者说》:“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⑦较量。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⑧等到。《论语•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十三、鄙

①远的村邑,边疆地区。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鄙陋,鄙俗,鄙琐。《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轻贱。《孔雀东南飞》:“人贱物亦鄙,不足留后人。”

④鄙薄,轻视。司马光《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器。”

⑤自谦之词。王勃《滕王阁序》:“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了这篇短序。)

[鄙人]、[鄙夫]

1、村野百姓,乡下人。《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2、自我谦称。表示鄙陋。马中锡《中山狼传》:“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十四、币

①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又泛指礼物,包括帛、玉、皮、马等。《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②贷币,钱币。王安石《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十五、毕

①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又为用长柄网捕捉。《诗经•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②完毕,结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③竭尽,终尽。《列子•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④副词,全,都。林嗣环《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十六、蔽

①遮蔽,遮挡。《梦溪笔谈•雁荡山》:“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

②蔽护,掩护。《史记•鸿门宴》:“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隐藏,躲避。柳宗元《黔今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④蒙蔽,受蒙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⑤总括,概括。《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思无邪:思想纯正。)

十七、弊

①破败,败坏。苏轼《教战守策》:“数十年间,甲兵顿弊。”

②弊病,害处。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③困乏,疲惫。贾谊《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十八、辨

①分别,辨别。《孟子•鱼多所欲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辩论,申辩。通“辩”。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十九、兵

①武器:收天下之兵 —《过秦论》

②兵士:得选兵八万人(信) 五万兵难卒合

③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吴起„„制其兵《过秦论》

二0、病

①疾病,生病: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

②弄成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

一、察

①明显;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察察 cháchá 洁净的样子。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察纳 chánà 审查采纳。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二、乘

①驾车,坐车,骑马。乘犊车,从吏卒

②趁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③趁,冒着。自京师乘风雪(

④登上。乘鄂渚而反顾兮

⑤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⑥四。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三、从

①跟随: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祭)

②使跟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③由,自: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④合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⑤堂房亲属:谢安, 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

⑥顺从,听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⑦依傍,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⑧特指“跟(向)„„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四、当

①对着,面对。木兰当户织——《木兰说》

②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③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④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⑥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⑦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⑧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⑨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

⑩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正此)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五、道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师说》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念奴娇•赤壁怀古》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13行程:道理

六、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七、伐

①攻打:大兴师伐秦(屈)其后,秦伐璨(廉颇蔺相如)

②砍伐: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坎坎伐檀兮(伐)

③功业:此五霸之伐也(信)

④夸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

八、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

二九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

9故臣复取壁(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列)——《六国论》11病故,物故(死亡)

十、顾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出师表》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实词整理

文言文重点实词

打印 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实词教案

150个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实词教案

高中语文150个文言文实词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中考文言文实词归纳

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实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