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人物大社会——对《十七岁的单车》评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23:51: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人物大社会

——对《十七岁的单车》评析

摘要:关注小人物在大社会中的命运,为了生存用尽全力奋斗,《十七岁的单车》通过两名少年深刻而贴切地揭示了强大社会机器面前, 底层人的卑微的期冀、无奈的柔弱、乏力的挣扎和深切的绝望。这份异己感的披露, 是最柔和也是最尖锐的批判, 也是最有用最无效的批判。

关键词:十七岁的单车;大社会;异己性

十三年前,《十七岁的单车》获得第51 届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团银熊奖时,有人拿它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维托里奥的最著名作品《偷自行车的人》相比较。导演王小帅说, 两部电影同样关注小人物在大社会中的命运, 为了生存用尽全力奋斗, 对当时的意大利或现在的中国都有其意义。不就一辆单车, 至于么? 至于在影片里, 单车不仅仅是一个道具。从头至尾, 是它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是它牵扯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也正是它自始至终掩盖着什么也揭示着什么, 尽管它一声不吭, 默默地享受或者承受着呵护、寄托、寻觅、抢夺乃至蹂躏。然而, 被寄托、被寻觅和被蹂躏的, 仅是一辆单车么?

影片中, 小贵以那股“秋菊打官司的劲”“轴”着那俩单车。在派出所门口, 老板嫌恶地说“为了一辆破自行车, 值么? ”他永远不会知道, 也不会体会到自行车对于小贵的重要性, 不会体会到小贵的感受。对于小贵, 这不仅仅是一辆自行车, 而是一份工作, 是在这座城市里生存下去的唯一凭借, 是实现他那奢侈梦想的唯一入口。与小贵同龄的城市男孩小坚, 失去了单车后, 自觉失去了与同伴们交往的资本, 敏感的用冷漠将自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 当女孩安慰时说:“不就一辆自行车, 丢了就丢了, 至于么。”小坚异常生硬地回答, 至于! 正如快递公司老板永远不会明白一辆自行车对于小贵的意义一样, 女孩也不会明白这一辆自行车对于小坚的意义。无论对于农村少年小贵, 还是对于城市男生小坚来说, 单车都被赋予了某种超乎物外的意指, 成为生存的凭借, 成为自尊的寄托。无法割舍的, 却是注定要失去的, 冲突不可避免, 争夺由此展开。

本来就是我的

从小贵老乡发现这辆单车之后,小贵和小坚围绕它进行了五个回合的争夺之战。在追讨单车的过程中, 小贵一再选择的方式近乎于“偷”——当然, 在他自己心目中乃至在观众心目中, 不会有人认为他是小偷, 因为有一个观念是始终被认可和强调的: 本来就是我的。而小坚选择的方式则近乎于“抢”——当然, 在他自己及其同伴心目中, 这抢却是十分理直气壮: 本来就是我的。从最初对小贵的同情, 再到对小坚的理解, 在这个争夺的过程中,观众的心也似乎被来回拉扯着。

无论是从理智上还是从情感上,在小贵还是小坚的取舍上都是两难:看到小坚声嘶力竭的抗争, 听到小贵生离死别般的痛楚呼喊, 谁会忍心再去责备他们、让他们承受这痛苦呢? 出乎意料的是, 他们竟以少年的方式达成了奇异的妥协: 一人一天! 背景音乐中, 两个少年在胡同口日复一日地进行这沉默而认真的交接, 两颗年轻的心似乎也在这日复一日中一点点交接。他们或许仍然不明白对方坚持的意义, 却开始认识到彼此间的相通, 他们的手最终握到了一起。

这一握手, 让人有些许欣慰, 也有些许心酸。如果故事就此结束, 那也许还算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然而, 单车最后的命运却不肯让人们在以妥协达成的表面和谐中停留着自我陶醉和麻痹, 似乎想告诉人们, 妥协也逃不过毁灭。为什么会这样? 究竟是谁砸碎了两个少年的梦? 小贵和小坚到最后不约而同地都举起了板砖, 这板砖该砸向何处? 偷自行车的人

小坚的板砖砸向了羞辱了自己的金毛大欢, 小贵的板砖砸向了捣毁单车的大欢帮凶。巷子口大欢对小坚的肆意羞辱, 胡同里大欢帮凶对单车的疯狂捣毁, 透过镜头夸张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让观众也不禁为之愤怒, 以致于不自觉的把他们当成摧毁“十七岁的单车”的罪魁祸首而加以谴责。然而, 且慢, 让我们循着故事回溯, 找找是不是有更重要的东西被遗漏掉了。维托里奥为他的影片命名《偷自行车的人》, 似乎没有人怀疑片名所指就是主人公里奇, 因为他偷窃自行车的情节正是影片的高潮所在。我却想追问, 难道没有别的所指么? 比如说偷里奇自行车的那个窃贼? 或者在里奇和这个窃贼背后偷了他们俩“自行车”的人? 当然, 问题仅仅只是提出而已,没人能够解答, 连主人公们都无暇去追究, 因为正如老舍对祥子所描述的那样:“他不再想什么, 不再希望什么。将就着活下去就是一切, 什么也无需乎想了。”深受维托里奥新现实主义影响的, 同样是围绕自行车展开故事的《十七岁的单车》, 却不露痕迹地成功隐藏了一个重要角色, 那就是改变了单车同时也改变了小贵和小坚生活的那个人: 偷自行车的人。

当两位少年的梦与生活被偷自行车的人阻扰和破坏后, 小贵与小坚之间达成的妥协至少还维持了梦的完整让生活得以继续。随之妥协的, 还有少年的意气、美好的期冀乃至敏感的自尊, 这让人弄不清到底是小贵小坚之间的妥协, 还是是两个少年对“偷自行车的人”的妥协, 抑或是两者都有。然而, 毕竟还只是孩子, 他们很快就抵达了妥协的底线: 他们举起了板砖。这块两次被举起的板砖, 将影片一开场以来两个少年内心郁积的委屈和愤怒,一股脑地倾泻出来。是的, 只是倾泻,不是抗争, 因为他们自己看不清、找不到自己要抗争的对象在哪里。

不是结局的结局

车水马龙的北京街头, 浑身泥土满脸血污的小贵, 扛着他那辆已经被捣毁得面目全非的自行车和同样被捣毁得面目全非的梦, 汇入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车流, 逐渐消失。镜头的最后,我们已经找不到小贵, 眼前是一条延展开来的路。

路, 还要走下去。对于小贵小坚们来说, 故事才刚刚开始„„

十七岁的单车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

十七岁的单车影评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电影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十七岁的单车之观后感

影评格式。十七岁的单车影评

小人物大社会——对《十七岁的单车》评析
《小人物大社会——对《十七岁的单车》评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