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0:10: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交流材料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始于2000年11月,我们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减负、保护、规范、服务”为宗旨,全面清理、精减、压缩行政审批事项,逐级设立了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健全行政行为监督管理机制,畅通行政服务“绿色通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向纵

深发展,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有力的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两次在****召开全国行政审批改革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研讨会,推广****模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大力压减审批事项。****市紧紧抓住影响审批效率的突出问题,将审核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作为建设效能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对多个部门或环节重复交叉、增加行政成本的事项,坚决予以取消;对能由一个部门完成、却由两个以上部门实施的环节,坚决予以归并;对通过一审一核可以办理的事项,坚决予以简化。先后启动了9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定行政许可实施主体30个,审批事项由2000年的2049项锐减到281项,精减率达86%;具有审批事项的市直部门由原来的69个减少到41个;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项目办理承诺时限,由过去的448项9211个工作日,压减到目前的258项1821个工作日,平均办事时限由21个工作日压减到了7个工作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今年6月份,****市在前九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面向市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和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开展了第十批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着力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扎实推进审批时限、审批流程和审批结果的公开公正,力促行政成本大大降低,行政审批全面提速,行政效能显著提升。

二、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坚持把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重要载体,在服务上求突破,在创新中谋发展。一是率先成立服务机构。2001年3月28日,****市打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级行政服务中心,率先开展了行政审批集中办理、一个窗口对外的改革尝试,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单位33家,设置服务窗口60个,累计办理160多万件,所有办件到期办结率为100%。二是率先融合审批职能。2004年,在不增加内设机构、编制、经费的情况下,在全国首先开展了整合部门内设机构和审批职能,成立行政事项服务科,成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改革尝试,从体制上解决了职权划分不明确、窗口授权不充分和审批环节运行不通畅的问题,实现了中心窗口与审批部门的有效衔接;按照“流程最短,效率最高”的原则,从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办事流程等方面制定工作规范,固化行政审批流程,明确行政事项办理时限,开通行政审批全程代理服务通道,对审批服务事项实施“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三是率先延伸服务网络。在市县两级建立行政服务中心,乡镇(办事处)设立便民服务中心,行政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站,率先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行政(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十年来,****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889万余件,提前办结率80%,到期办结率为100%。****行政服务模式受到各级领导、新闻媒体广泛赞誉,全国多个大中城市先后1200余次到访学习,130余个城市积极推广“****行政服务模式”,并荣获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三、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市率先将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应用于行政审批管理,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成为全国同行业中首家获得认证的单位。一是创新运作模式。实行“六六六”运作模式,即六公开服务、六件管理和六制办理。“六公开”即审批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政策依据公开、申报材料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六件管理”即把办事项目分为即办件、补办件、承诺件、答复件、联办件、上报件六类,分别按不同的办法进行管理;“六制办理”即一般事项直接办理制、特殊事项承诺办理和超时默认制、重大事项联合办理和首办负责制、上报事项窗口单位负责办理制、控制事项依法明确答复制、进厅收费事项集中办理制。这一运作模式,保证了政府行政的公开、公正、规范、便捷。二是公开服务承诺。公开“八句话”服务承诺,即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全帮着办、外来投资优先办、重大事项联合办、多头管理协调办、上报审批协助办、群众有难上门办和跟踪服务主动办,并认真兑现承诺。三是完善工作制度。在全省第一个成立了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实行了“客商证制度”,为外来投资企业和大项目提供全程代理服务。制定了行政审批行为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岗位责任制等制度,明

确规定了工作人员的审批责任、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督投诉及违规审批、违纪审批、违法审批等过错行为的追究与处罚,从制度上规范审批行为,建立健全了便捷、高效、优质服务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体系。

四、着力拓展监察方式。****市以实现审监分离,提升监督水平为出发点,着力构建行政服务电子监察、电子评价、电子建言互动三大体系,确保行政

审批机关和职能部门在“审管分离”新体制下各司其职,服务、监督和审批“三权分离”。一是实行电子监察。将全市48个单位的26个服务类事项、281个审批类事项的办理过程分为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5个主要环节,将审批流程和工作时限固化在电脑程序中,对行政机关施政情况实施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监控。通过电子监察内网与外网的技术对接,将各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名称和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申报材料(含示范文本)、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内容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系统运行以来,对13个单位的超时审批行为进行了公开通报批评,并将全市行政审批事项法定时限(含垂直部门)8743个工作日,压缩为6128个工作日,压缩办理时限2615个工作日,工作效率平均提高29.9%。二是实行电子评价。在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安装电子评价器,由群众进行“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自动传入考核管理平台,并按预设分值打分并计入月、季、年度考核。三是实行电子建言互动。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电子建言互动平台电脑,群众将意见和建议输入后,自动传入中心网站论坛,由行政服务中心定期对群众反映的问政事项、工作建议,通过公开回复、移效督办、限期整改等方式进行良性互动,形成了行政审批实时监控、全程监管,职能部门和社会群众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先进经验,进一步清理和调整现行行政审批事项,创新管理体制和审批方式,逐步推行网上审批和全程代理,拓展电子监察新领域,创新行政审批监督模式,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点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妇工委工作总结

市行政审批中心揭牌典礼讲话

市行政审批中心外经窗口工作制度

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方案

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方案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交流材料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