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2: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作者:王丽萍来源:中国校外教育时间:2010-3-18 9:42:00点击:23

4[摘要] 2009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点之一就是提高教育质量,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扩招,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点传统专业之一的会计专业,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学局限,改善教学效果,培养企业真实需要的会计人才,是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的现实新问题。为解决上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必须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应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中等职业会计专业课程改革

一、目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的公共基础课过多,专业选修课偏少。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各课程教学实际布置中,一般有35%左右的课时布置的是公共基础课,如数学、语文、英语、政治与经济等;其他65%布置的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基本上没有设置专业选修课。因此,所有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一摸一样,没有个体差异,使得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加剧。

(二)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即未从职业本质出发,而是从学科派生出来的。在我国,从事课程设置开发的主要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来自企业界的人士很少,从而使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职业学校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同时,我国课程体系的改革也一直是知识添加型,我们课程改革的处方就是添汤加料。这种增加新课、改革老课的做法,使课程设置越改越多,原先的内容重复交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增添了专业课比重过大,知识结构不合理,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呼应等新问题。另外,课程体系中也未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影响学生潜力的发挥,从而影响其人生的自信。因此,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创新,以培养符合社会用人市场要求的综合性会计人才。

(三)重理论、轻实践现场仍较普遍。

我国会计专业从课程设置上看,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个结构庞大的学科体系,强调学科的完整与系统,导致在课程编排上出现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倾向,使职教课程失去特色。结合我国自身的教学体会,我们目前的教学基本是以理论课程为主,通常要占到总学时的65%以上,而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通常在毕业前夕做模拟实习,最后半年的时间到单位实习。在校的模拟实习达不到真正的实习效果,好的学生能够从前到后的做上一遍,而有的学生就。

基本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通常将学生推向社会,虽说要求学生开具实习证明和实

习单位意见,但假证明,假意见现象普遍。通过这种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能

提高吗?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各课程的考核形式往往是笔试,没有其他一些灵活的考核方

式。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中考的落榜生,这类学生通常理论学习能力不

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继续沿用一成不变的笔试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目前现状的思路

为解决上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必须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次课

程改革应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动手

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重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公共基础课以“够用”为力度,坚持“少而精”,忌“多而滥”。中等职业学校的

学生多数来源于普通高中入学考试的落选者,文化基础和认识水平相对较弱。对数学、

语文、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降低教学要求,以学生“够用”为度,

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增减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

专业课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适当增设专业选修课。为提高专业教学的

效益性和经济性,体现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建议各课程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杜绝各

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使学生学会必须要

用的知识,同时又有时间和精力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专业选修课,提高自己的就业的筹码,

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增加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往往采取卷面笔试的方式,这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综

合考核。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学习过程的考

核,采取卷面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组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应答应学生以

会计相关资格证书作为相应科目的考评成绩,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在毕

业时获得“双证”。

(三)以能力为本位,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

在进行具体课程设置时,我认为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作为职业院校,首

先要进行会计职业分类,制定出会计职业标准,并在对会计职业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编制出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媒体,然后结合国家对会计职业的鉴定、考核体系实施

培训、考核,使学生在毕业时取得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为此

应改变以教育专家和学校教师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编制方法,建立以行业和系统合作编

制校本课程的制度,吸收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进入课程编委会参与课程的编制,这

样所设置的课程能够满足企业用工的实际需要。具体设想是:以零基法来设计课程,不

以原有的课程体系作为根据和基础,一切从零为起点去考虑,推行具有我国特色的“宽

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的实质是学习套件,即在学习的单元库中,根据特定的

目的、学习者特定的需求选出合适的学习单元。不同的模块之间是可以自由组合的。模

块课程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特点:开放性、具体性和激励性。同时在会计课程编制过程中

应增加会计人员职业分析、职责分析、任务分析等,每一分析的结果都与课程中一定的

目标相对应,从而使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由传统的知识本位型向知识与能力兼顾的方向发

展,使培养出的会计人员具有创造性与管理渗透性的知识结构。

(四)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要突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过程

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求,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手、

眼、脑并用,是教学面向生产实践。作为会计专业,实践课至少占1/2。同时应将理论

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

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

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以达到看不出某节

课究竟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最高境界。为此我们应该努力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

模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

机结合,这就要求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具体体现为:教学计划、课程

大纲、教材,而课程是集中体现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载体。随

着科技进步,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的接轨,根据社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

标,我们需要重新整合并设置专业课,实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模块可分三大模块,分

别为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及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模块。其中专业核心课

程模块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财政部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标准,初步会计师考试

标准的要求编入课表,阶段性完成教学。这种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化的

课程设置,着力构建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的模块化课程

体系,必将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汉东.中等会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构想职教论坛2004,(7)

[2]闵清.中国教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中

国教育创新2009,(4)

[3]赖亚敏.对中职财会专业主干课程整合及教材建设的思索中等职业教育,2005,

(2)

会计专业课程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浅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考核改革

烹饪专业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浅谈服装专业课程改革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