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数控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0:55: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数控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制造装备提出了大量急迫的需求。特别是2002年,我国机床市场消费金额上升到59亿美元,跃升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根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我国机床拥有量约378万台,但机床数控化率只有约2%。在我国一些制造技术较先进的企业(如航空企业)其机床数控化率也只有1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已超过20%。机床数控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需要近4万台数控机床。如果要实现国家提出的到2010年前数控化率达到10%以上的目标,需要增加大量数控机床及其配套的软硬件。同时需要一大批面向第一线的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修方面的专门人才。

广东地处改革开发的前沿,在工业化进程中,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正在成为三大新兴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获得新的生机;汽车、医药、造纸、环保等成为具有潜力的产业。目前,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信息产品制造业、模具制造业迅速发展,所有这些行业的零件加工质量高、生产柔性化要求高,大量使用数控加工设备。近年来,伴随着广东地区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广东地区的数控设备数量持续增加。无论是数控机床、数控设备制造业,

还是汽车模具制造业,都在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特别是模具制造业,已经占据全国模具制造半壁江山,数控设备的使用更为普遍,正如番禺宝迪美容保健仪器有限公司老总黄俊所说:“要加工好的模具,必须用好的数控设备”。

(二)数控技术专业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

数控设备的大量应用必然促进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装备制造企业是数控机床应用大户,也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这些企业近年来效益较好,任务饱满,但企业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无论是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人员,还是数控机床操作人员都很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偏低,对数控人才吸引力不强,这是造成数控人才普遍缺乏的主要原因。有时甚至出现一个数控人才的流失,造成企业数控设备停工,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的现象。

2.随着非国有经济的飞速发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数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大量民营、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比较精干,更加需要既精通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又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同时对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有一定基础的复合型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广东,

模具制造业相当发达,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模具的制造离不开数控,然而这方面人才在广东还非常缺乏。

数控人员素质是影响数控设备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数控人才,是国家在向制造业大国发展过程中当务之急。

我们对珠三角州一带的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走访了20余家企业,根据调研来看,与国家调研情况相似,不过中职以上学历从事数控一线工作的人员比例更低,达到12.3%,编程与操作岗位人员比例达84.2%。因为我校调研的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因此数据应该更有代表性。

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1.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定位

根据教育部数控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定位,该专业有三个方向:数控机床控制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和机械CAD/CAM技术,涉及数控编程、数控设备使用、维护与技术管理、数控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根据我校的调研情况来看,广东地区主要数控岗位有:数控设备操作技术员、数控编程员,数控维修技术员(生产企业),数控设备技术支持(设备销售厂商),数控车间管理员。上述岗位根据从事人员多少进行排列,而且数控编程员和操作人员的比

例达到84.2%,根据调研,我校将数控技术专业定位为数控编程与操作技术方向,就业岗位以数控设备操作技术员、数控编程员两种岗位为主要就业岗位,数控维修技术员,数控设备技术支持,数控车间管理员三种岗位为辅助就业岗位。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为培养具有较高数控操作技能,懂工艺,能编程的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三、培养目标的方向和途径

通过调研各种数控岗位技术人员的职业活动,对相关的职业技能进行了分析,主要职业能力如下:

1.具备使用英语进行日常活动交流的初步能力和专业英语资料阅读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的通用能力。三年制要求专业英语资料阅读的基本能力,二年制要求初步的专业英语资料阅读能力。

2.掌握操作数控机床的技能。三年制要求掌握操作数控机床的较强技能(数控高级工水平),二年制要求掌握操作数控机床的基本技能(数控中级工水平)。

3.具有分析、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能力。三年制要求分析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能力和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较强能力,二年制要求分析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基本能力和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4.具有处理车间生产现场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三年制要求处理车间生产现场工艺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二年制不作硬性要求。

5.具有维护常用数控机床设备运行的能力。

6.具有管理车间生产现场的初步能力。

调研时,还对数控岗位技术人员能力培养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岗位技术人员普遍反映数控编程与加工人员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对经验要求比较高,许多知识和技能是从实践中来,因此过多的理论教学很难培养所需的职业能力,因此在培养的途径上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

1.加强校企合作。从企业了解需求、从企业获得培养学生的一手素材,让学生到的是企业正真所需的东西,通过企业合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入企业实习,切身体会今后工作岗位的要求。

2.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尽量增加一些学生动手的实践课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体会知识,掌握操作技能。

3.加强师资培养。教师是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传授技能的纽带,如果教师不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和对所需知识的理

解,学生也很难培养成合格人才。教师的培养有自身培训和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

鉴于数控设备的不断普及与应用,一些制造类企业数控机床拥有量逐渐增多,这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几家公司对数控机床都配有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管理,对现有设备的使用,所配备的专业人员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责权利分明,工作岗位其主要分布于加工车间、工程技术部及设备技术保障部等部门。对于数控设备的选择及购置,企业都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出一整套详细、合理的申购计划,一般企业经营者先组织业内各部门专家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论证,并形成统一的意见,再进行公开招标,完成设备申购程序。

总之,通过对上述企业的走访与调研,对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及泛珠江三角洲,制造业高速发展,为提高产品质量及加工效率,实施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的数控化已大势所趋,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已被各制造业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业内已出现严重缺口,这给高职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及其教学改革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机械制造工程领域方面越来越多地采用智能化、自动化,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我们对市场进行了调研,发现现在机械工业大量采用数控

机床甚至加工中心取代传统的普通机床的机械加工,采用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取代原有的生产制造管理过程,使企业生产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这将对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提出越来越高的职业技术要求。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企业调研报告

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企业调研报告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企业调研报告(推荐)

数控技术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数控技术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调研报告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

数控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数控技术专业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