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美丽的纸花 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2 02:40: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新之花在“合作”中绽放

——《美丽的纸花》案例分析

【内容】 制作美丽的纸花 【课型】操作技能课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发展学生主动获得知识,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美丽的纸花》这堂课中,我精心设计了欣赏、激趣、探究、交流、合作、评价等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想象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纸花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用皱纸卷纸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皱纸卷纸的方法 【教学难点】

纸花的造型艺术 【教法、学法】

情境激励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展示评价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各式纸花、剪刀、彩色纸、底板、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各类纸花。

师:看一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纸花)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这些各式各样的纸花漂亮吗?你以前见过这些作品吗?在哪儿见过?你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走进“纸”的世界。 3.揭课题:美丽的纸花。(板书)

二、介绍纸花艺术、注意观察

1、简单介绍纸花的艺术,激发学生兴趣。纸花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纸的艺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用剪刀在小小的纸片上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熟悉的动物、植物、花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以及日常生活、劳动情景等为主要题材,创造出极其丰富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剪纸艺术作品。

2、出示课件:欣赏造型各异的纸花图片,学生观察注意纸花的“选材、造型、色彩搭配”等。

3.过渡语:诸多的花色引入眼帘,你想学习它是如何制作的吗? 4.讨论:制作纸花步骤 ①、究竟怎样做纸花呢?

制作团花和纸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②、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③、总结纸花制作过程:卷纸---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5.过渡语:在掌握了制作纸花的方法后,我们现场来学做一朵纸花,怎么样?

三、自主合作,掌握要领

1、卷纸。

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

5、修改纹样,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纸花最漂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纸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纸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纸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

四、合作学习,大胆创新

进行纸花创作大赛

1、教师出示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1)色彩搭配合理。 (2)造型力求新颖别致。

(3)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作必要的介绍。

2、再次展示课件,看看别人设计和制作的纸花。

3、以两个小组为一个单位,完成一朵创意纸花。各小组动手,相互合作(播放轻音乐,激发创作灵感,教师巡视指导、共同参与)

五、汇报交流、评选优秀作品

1、各小组选派一人上台介绍自己小组的创新作品。

2、评选出优秀作品。

3、给学生作品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造型奖”、“最佳色彩奖”给予鼓励。

六、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又学会了一样本领,从中我们一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当然,结果不重要,因为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叫好!谢谢同学们与老师一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刻。

七、教师发出倡议

1、倡议回家后为父母献上自己设计的纸花。

2、请把自己的劳动感受写下来。

【反思】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对于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新型劳动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劳动与技术课教学中,如何更新教育理念,变换教学手段,上好这门技课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谈一谈自己教学后的感受和体会:

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及动手能力

兴趣是学生做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机制,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及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采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求知欲望。劳动课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它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在劳技课上学生一般都表现出更强的新奇感,更高的兴奋度,这为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潜能转化为研究发明提供了主观条件,学生在劳技课上眼可观、耳可闻、手可以触摸,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材料、器皿和操作过程。

二.采用合作学习形式,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合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本,组织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1、在劳技课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发展的教育,又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自主性、主动性的教育。保证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质量,是劳技课教学改革前进的方向。如在教学《纸花》一课时,老师看到同学们只顾贴剪纸花,而收尾工作做的不好,就说:“你们看,花园让你们弄得多乱啊,蜜蜂都不愿意来采蜜了呢!”这一提醒,各组都又动起来了,有捡纸屑的、有擦桌子的,不一会儿桌面上就干净整齐了。各组把做好的纸花都贴在老师制作好的花台里,展示给大家,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评说,最后由学生们自己选出最漂亮的纸花,体验成功的喜悦

2、“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学习沟通;学习表达;学习他人;学习做人处事等等。最终达到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在教学《纸花》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并不是那些中队长或大队长,往往是那些语文或数学课称之为“小淘气”或“不开窍”的孩子们,他们干起活来动作敏捷,肯动脑筋,让他们与那些身兼数职,动手能力差的班干部结合起来,当个技术指导员,给他们一个发挥特长的机会。在这种合作过程中,那些干部看到了自己的弱项,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这个教学过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的教育原则。

3、当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某项劳动任务时,不仅可以体会到团结的力量,群策群力发挥出各自的优势,还能从同学的交往中表现自己或看到自己的差距,激励自强。每个学生都能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获得有关劳动态度、劳动方法、意志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种种补益。由于男、女生生理上的差异,决定了男生较适合做用力大、线条粗的操作内容,而女生则偏于做细巧的内容,因此在纸花的制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男女生的各自优势,起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节省时间,劳动作品完成的质量好,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三.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促进创新素养的形成

实践是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劳动技术创新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动作的结果。为了掌握某一技能,进行反复操作练习,是掌握、改进操作技能和形成技能的基本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理解,逐步做到操作连贯、协调,直至熟练、创新。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永远是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技巧,不仅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更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要不断发掘教育资源,认真实践,及时总结。这样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们不苛求通过合作取得什么惊人的成就,只是希望通过我们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在合作中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美术《美丽的纸花》教学设计

纸花开放教学设计

《美丽的黄昏》教学案例

美丽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

《美丽的小路》 教学案例

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案例案例

折叠纸花教程

手工粘纸花

折纸花教案

美丽的纸花  教学案例
《美丽的纸花 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