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隆中对》教案(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2 12:43: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隆中对》教案设计

一、歌词导入,营造气氛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英雄的诸葛亮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

3、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4、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三、预习交流后,再借助下列材料详细了解。

1、《三国志》及陈寿简介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 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 隆中对》是其中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而“对”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

陈寿,西晋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等。

2、背景介绍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四、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为课文正音、正字。(找学生读PPT)

陇 亩 乐毅 度德量力 欲信大义于天下 猖獗 挟天子而令诸侯

北据汉、沔 存恤 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 倾 颓 夷 越

2、学生自由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3、翻译下列句子,解释重点字词。 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③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④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⑤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 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⑥今操 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⑦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⑨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二)疏通文意,理解课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

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2、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3、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课下注释上重点字词) (三)、理清结构

2 第一段(1段)隆中对前,诸葛亮的远大抱负。 第二段(2段)徐庶举荐的过程。

第三段(3——5段)隆中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第四段(6段)刘备“鱼之有水”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

五、合作交流,研读课文:

1、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根据:占据荆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5、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 人物形象。

刘备:是一个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

六、拓展延伸,写法探究

思考:作者是如何从正面和侧面来表现诸葛亮的?

3 诸葛亮隐居(正面描写) 徐庶举荐(侧面描写) 刘备与诸葛亮对话(正面描写) 关张不悦(侧面描写)

七、课堂小结:

本文自始至终围绕着隆中对策这个中心,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叙事议论,层次极为清晰,结构十分谨严,语言概括精练,人物形象丰满,五百余字的篇幅,内蕴极丰,言简意赅,是史传中的精品。让我们悉心品味《隆中对》,汲取史学文学精华;用心解读诸葛亮,树远大志向,成有用之才。

八、作业练习:

有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

七、三十八回中也有相关描述,根据自己的积累,谈谈有关诸葛亮或刘备的故事。

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六、板书设计:

22、《隆中对》

陈寿 天下形势: 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对荆、益二州,可夺之。

三步走战略: 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七、当堂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 A.好《梁父吟》 hào 因屏人 bǐng 猖蹶jué B.屯新野 tún 先主遂诣亮 yì 倾颓tuí

C.亮躬耕陇亩 lïng 不可胜数 shèng 乐毅yuè D.欲信大义 shēn 北据汉沔 miǎn 帝室之胄zhîu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4 ( )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⑤谓为信然 (

) ⑥此人可就见 ( )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自董卓已来 B.欲信大义于天下

C.故患有所不辟也 D.西和诸戎,南抚吴越 4.下列“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阅读训练: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跨州

数( ) ②国

附 5 ( )( ) ③非惟

谋( )( ) ④民殷

恤( ) 2.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挟天子而令诸侯

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4.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5.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①曹操: ②孙权: ③刘表、刘璋: ④诸戎、夷越: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1.C 2.①常常 ②器重、重视 ③大概 ④亲自 ⑤确实这样 ⑥接近、趋向 3.D 4.A 【基本能力达标学习】

1.尽 地势 归附 不仅 而且 兴旺富裕 2.A 3.略

4.“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5.①不可与争锋 ②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③取而代之 ④西和犬戎,南抚夷越。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而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八、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6

隆中对优秀教案

隆中对优秀教案

人教版《隆中对》教案[1]

隆中对教案

隆中对教案

《隆中对》教案

隆中对教案

《隆中对》教案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学教案人教版

隆中对教案1

人教版《隆中对》教案(优秀)
《人教版《隆中对》教案(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