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22:16: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

一个春天的故事——一代伟人 光照千秋

1.南巡讲话一锤定音,成丰功伟绩

20年前的春天,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一个春天的故事,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在朝气蓬勃的创业者中间传播开来。似乎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个神州大地。一位时年88岁的老人,在那一年开年之际,巡视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划时代的诗篇。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邓小平的一系列讲话,成为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第二份宣言书,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指引了中国前进的方向。今天看,南巡讲话,是中国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又一座里程碑。它讲话回答了长期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对待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态度,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等;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道路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步子要迈大一点等等。

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在政治报告中主要依据南巡讲话,从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5年后的十五大,将这一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进中共党章,成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的党的指导思想,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从此不可逆转。1999年,

1

2

邓小平理论被写进宪法。 2.南巡讲话一路不停,成果丰硕

1992年,邓小平已经宣布退休两年了。但就在这时,人们的思想再一次出现困惑,国家前进的步伐有可能慢下来。

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的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对有关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理论做了系统阐述。

官方文献记载: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登上深圳国贸大厦五十三层俯瞰深圳市容。指出:我们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有了这一步,再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有希望,我们时间不多呀!

1月23日从蛇口港乘快艇抵达珠海。离开深圳前再次叮嘱市委负责人:你们要搞得快一点。

1月25日,视察珠海亚洲仿真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在听取情况介绍时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你认为站得住脚吗?我相信这是正确的。

1月29日,邓小平来到珠江冰箱厂,当听说这个乡镇企业小厂在7年间,产量增加了16倍,排名全国第一,并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时,他高兴地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样一句布尔什维克式的话语,提醒了

2

3

我们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无产阶级建立的政权不以‚解放生产力‛为其宗旨之一,那么无产和赤贫状态的延续,无疑将使得革命本身失去意义。殊不知,毁灭一个旧世界,乃是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无产是一种急需摆脱的状态,而不是引以为骄傲的状态。他还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摆脱了无谓的争论和清议,看清楚实际上我们生来不过是要求更快乐、自由和富足地生活时,我们才能走得从容些。1992年,因南巡讲话而使得我们尝试告别计划经济,使得中国在严峻的转折点选择了一条尽管艰险但正确的前行之路。1992年的讲话,使得我们走上了我们心存畏惧的前路,一条摆脱了计划经济,但却必须承受市场经济痛苦起伏的前路,并且此后一走就是义无反顾。

3、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中国发展的构想,在讲话中,他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内容: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

3

4

‚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5、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简明扼要的总结了前一阶段我国改革开放的所取得的成就,并且指出了下一阶段深入改革的方向,把中国20余年的改革开放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那以前的整个80年代,是中国改革的第一次浪潮;从那以后,直到2001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次浪潮。

4、谈话的主要意义

为中国带来巨变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便伴随着对旧有体制的革命性突破。30年过去,随着固化利益集团的形成,如今改革的阻力已远远大于动力,破解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突破体制上的瓶颈,成为继续改革的关键。与此同时,中国日益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无时不刻在突显改革滞后所带来的社会危机。

4

5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南巡讲话廓清了当时困扰国人的种种认识问题,也为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果然,随后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发展呈现出一派新风貌。讲话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提出对共同富裕的构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个人感想

中国,一个拥有着13亿人口,960万平方千米土地面积的泱泱大国,她的发展与崛起,令世界为之瞩目。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改革成就,其影响是深远的。众所周知,90年代内地改革开放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对于中国改革将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人们没有统一认识,整

5

6

个社会气氛亦见低迷,邓小平前往深圳珠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当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舆论普遍意识到,南巡谈话廓清了当时困扰国人的种种认识问题,必将为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果然,随后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发展呈现出一派新风貌。南巡谈话精神实质是与时俱进,是把改革和发展作为硬道理。内地这十几年来改革开放事业之所以能不断推向更高水平,并顺利加入世贸组织,夺得奥运举办权,在国际舞台上取得前所未有的地位,无可否认,正是基于不断坚持创新,与时俱进。近20年来,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确比以前要好得多了。我们已经打开大门,让国民看到外面的世界,也让外面的种种气息扑面而来。21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不再是简单地像当年搞经济特区那样,打开几扇窗户看风景,而是打开了大门,这显然需要更决然的勇气去告别我们仍然留恋的单一所有制的经济体制,去实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今日的中国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需要国民永远和自己抗争,和外来竞争抗争,也和命运抗争,永远地抗争下去,才有赢的希望,而不是赢的把握。

春天的故事,回响着中国人意气风发迈向春天的脚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辉煌壮丽而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传和推进,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懈追求和奋斗。

6

7

聆听春天的故事,你会敬重一个老人的眼光和胸怀;聆听春天的故事,你会听到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足音;聆听春天的故事,你会感受到一个国家开拓前进的信心。正是江南好风景,东方风来满眼春。让我们聆听春天的故事,感受春天的脚步,走进新时代的大门 。

邓小平南巡讲话心得体会

邓小平南巡讲话

邓小平南巡讲话

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心得体会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心得体会

《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心得体会》

邓小平南巡讲话读后感

《邓小平南巡讲话》读后感

邓小平南巡讲话读后感

邓小平南巡讲话读后感

关于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心得体会
《关于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