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国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9:20: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物是值得关注的,因为这两个人物的命运反映了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待人——是以貌取人还是以才取人?

一个是张松。张松是西川益州牧刘璋手下的别驾,“姓张,名松,字永年。其人生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但就是这样一位身短貌丑的人物却能言善辩、过目成诵。连一向恃才自傲的大才子杨修也惊叹其“真天下奇才也!”因汉宁太守张鲁欲兴兵取川,璋平生懦弱,闻得此信,心中大忧。张松自告奋勇,出使许都,随身暗藏西川地理图本,欲将西川献于曹操。

谁知曹操见张松其貌不扬,已经很不高兴了,再加上出言顶撞,更加恼怒,差点砍下他的脑袋。张松一气之下改投刘备,刘备在诸葛亮的策划下,派出赵云、关羽沿途远接,自己也同诸葛亮亲自出马迎接,其间还欲擒故纵,绝口不提西川之事,把张松感动得不得了,将西川拱手献给了困踞荆州伺机待发的刘备,那刘备从此一跃腾飞,与曹操、孙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另一个是庞统。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能与智慧绝伦的诸葛亮匹敌的,就数庞统了,水镜先生曾说:“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其中的“凤雏”就是庞统。诸葛亮也对刘备说“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虽是过谦之词,但足见庞统不会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冒牌货。

在赤壁之战中,庞统是功不可没的,周瑜听他一言,深服其论。鲁肃也说“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才,仕途却并不顺利。刘备,孙权虽然急需招纳良才,求贤若渴,但在对待庞统的态度上实在有失公允。 那周瑜被诸葛亮三气之后一病而亡,孙权痛失爱将,根据周瑜遗愿让鲁肃担任其职,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道:“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现在江南,何不重

用?”孙权闻言大喜,说:“孤亦闻其名久矣。”可一见到他其貌不扬,“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厌恶之情油然而生。尽管庞统机智地应付了孙权的故意刁难,这个仁智,雄略之主还是毫无根据地认为轻视了他的周瑜,“心中愈不乐”,背着庞统在鲁肃面前称其为“狂士”“用之何益”甚至连献连环计这一功也认为是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并发誓不用庞统。

当鲁肃把他推荐给刘备时,尽管刘备“早闻统名”,也因庞长辑不拜,特别是“见统貌丑,心中亦不悦”,于是勉为其难让他去耒阳作县宰。不久当听说庞统“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于是派张飞前去调查,庞统“不到半日 ,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在张飞的力荐下,这才大惊曰“屈待大贤,吾之过也!”命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事实证明,庞统进言刘备“计取西蜀,行汤武之道”确使刘备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刘备在许多方面我都不以为然,但在对待庞统的问题上知错即改却让我很佩服。

上述两人的共同特点是“貌丑”,但都“有才”。“貌丑”是天生的,在过去那个科技很不发达的年代,没法通过整容等办法让自己改变面貌。但“有才”却是通过后天努力取得的。没有人天生有才,才要靠后天的学习和磨炼。现实生活中才貌往往不能两全,不是有才无貌,就是有貌无才,像周瑜、诸葛亮那样才貌双全的毕竟少之又少。以刘备、孙权、曹操这样的人物尚且犯下以貌取人的通病,何况普通人?

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他人,首先应以才取人,公心取人,不以貌取人或以背景取人。其次应有宽阔的胸襟,要有容人之量,容其短、容其误、容其谏。第三应以理服人,以德聚人。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