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9: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发挥班主任这个“重要专业性岗位”的独特的教育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今天,主要就我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谈一些看法。

一、提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理由

我们认为专业是职业分化和发展的结果,是指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工作的追求理想和最高境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就如周济部长所讲得那样,是实现班主任从教书的“副业”转变为育人的“主业”的必由之路。

首先,“班主任专业化”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它是随着教育形势发展应运而生的,是教育改革发展为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于二〇〇六年六月四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应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敬业爱岗,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力求工作实效。”

其次,“班主任专业化”是由班主任工作的劳动属性决定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是精神劳动,是与学生心灵沟通,促进其精神发展的精神活动,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班主任有其特殊的教育操作系统,即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标志。因此,班主任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通过特殊的操作系统实施育人的任务,班主任工作有着自身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体系,是一项具备专门化要求的工作,它需要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

再次,今天的班主任工作已经符合“专业”需要具备的条件:班主任工作是承

1 担着关键性社会职能的职业,具有自己特殊的操作系统和高度的职责;班主任要履行这一工作需要有相当程度的专门理论、专门知识和技能;这些理论、知识、技能不是在完全常规化的情境中实施的,而是不断针对新问题、新情况实施的;班主任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并通过长期的、不停顿的、甚至是终身的培训,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专业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以保护学生的利益为中心,并为此扩展为本职业的道德规范;由于以理论和知识为基础的技能必须在非常规的情境中实施,针对具体案例自主地做出专业判断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准则;同时,班主任工作有专业组织且对有关的公共事务拥有专业发言权,对社会有高度的专业约束自治权等。

第四,我们还可以从当前班主任的工作现状来看“班主任专业化”的必须。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广大中小学班主任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汇;全面实施“两纲”、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新任务,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理想与现实的不协调、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的不协调、道德认知与行为方式的不协调以及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协调等新情况和新特点,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工作比以往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责任也更加重大。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和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比如在观念认识上,班主任专业化还没有被相当部分的教育行政领导所接受,也没有被相当部分班主任所认同,“兼一兼”、“代一代”、“熬一熬”、“帮一帮”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在队伍结构和心理状态上,年龄、学历、性别、专业职称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少数班主任存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班级教育方式上,居高临下的权威型教育、简单粗暴的体罚型教育、随心所欲的主观型教育、千篇1律的切菜式教育、放任自流的牧样式教育、形式主义的任务型教育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学生观上,对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人、对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对学生具有客观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当代中小学学生身上的一些时代新质等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尊重。在制度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影响班

2 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制度性缺陷。在职业认同上,少数教师对班主任意义和价值还缺乏正确的认识等等。

这些问题尽管是局部的支流,但必须认真对待,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

二、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班主任专业化的构想缘起于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是顺应时代的产物。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基本上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相近,这就是班主任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的共性,因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然而,班主任的专业角色与教师的专业角色是有所不同的,他们除了和任课教师一样要完成好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履行班主任的职责。班主任专业化是一种特殊的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根据教育研究现状,可以把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总结为: 班主任经过培养和训练,逐步掌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技巧,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过程。(詹万生)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应是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师范性、专业性与道德性的统一。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班主任专业化的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归纳为专业道德、专业职责和专业能力三个要素。即:爱岗敬业的专业道德、建班育人的专业职责、读懂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班集体建设的专业能力。重点表现为下列两个方面:

一是以弘扬崇高师爱为核心的精神关怀,具体为:提升人格魅力是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力量源泉,塑造理想形象是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外化标志,营造新型师生关系是班主任精神关怀的重要条件,弘扬崇高师爱是班主任精神关怀的永恒主题,提高育德素质是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关键所在,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等。

二是以营造班级集体为基础的“温馨教室”建设,主要为建班育人的操作技能,包括形成适宜的班级教育目标的能力、以班集体建设促进个性发展的能力、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人性化的班级管理能力、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能力和发展性评价的能力等。

由此可见,要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班主任自身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素质:一是锻铸师魂——强化班主任的精神境界,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素质的灵魂。二是 涵养

3 师德 ——增强班主任职业道德,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素质的核心。三是锤炼师能——提高班主任专业化知识技能,这是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素质的基础。

同时,我们认为,要实现班主任专业化,还需要树立自上而下的班主任专业观念,建立有机统一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和创新多元立体的班主任培训培养机制。

三、上海在班主任专业化方面的一些做法

从上述 认识出发,最近几年来,上海在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

第一,在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方面,通过文件形式加以确保。上海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上海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际,颁发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确立了“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水平,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建设思路,从班主任职责、班主任专业培训、班主任专业资格、班主任职级和薪酬以及班主任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增加了能体现上海特点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新条款。比如,在班主任职责方面,提出了班主任要以“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根据班主任建班育人的专业特点,强调要努力营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建设“温馨教室”,形成有特色并充满活力的班级和团队文化。《若干意见》还把“每两年出版《上海中小学班主任发展报告》”“定期组织征文活动,每年举办班主任论坛,”“积极推荐优秀班主任加入党组织,将优秀班主任列入后备干部培养范围”等具体内容写进了文件。力图通过文件形式,确保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第二,在班主任专业化的组织建设方面,充分发挥专业协会“支持”和“服务”的功能。我们从1996年就建立了以市十佳模范班主任为核心的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从一开始就把它定位为我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支持和服务中心。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委员会是隶属于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的二级学会,成立12年来,在教委德育处的关心支持和上级协会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七大功能。这七大功能主要是:

组织功能:为形成工作网络提供组织支持和服务; 研训功能:为构建骨干高地提供研训支持和服务; 培训功能:为专业发展提供培训支持和服务;

4 指导功能:为推动区县学校班主任工作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活动功能:为组织展示观摩提供活动支持和服务; 咨询功能: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支持和服务; 实施功能:为重大项目提供方案细化和实施支持和服务。

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的有效工作,为本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作出了应尽的贡献。

第三,在班主任专业化的价值引领方面,坚持牢固树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的理念。我们认为,强调班主任及其工作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关注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帮助班主任实现专业追求,提高班主任的生命质量。这是因为班主任是在学生广阔心灵世界里辛勤劳动的耕耘者,其责任是重大的,其工作是神圣的。同时,班主任工作又是能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只有幸福地体验着与学生在一起所获得的快乐,班主任才能享受到他工作的快乐和幸福,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但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班主任的,也不是任何一个班主任都能体验到其劳动的快乐和幸福的。这就需要我们助班主任逐渐走向专业化,在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在实践中改善心智模式,在科研中获得专业成长,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开启智慧,从而领悟到班主任工作的真谛:获取双重幸福,提升生命价值,实现共同愿景,活出生命意义,让每一位班主任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本职工作。

第四,在班主任专业化的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认为,影响班主任专业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我们以科研为引领,积极开展《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规范研究》和《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评优制度建设研究》,加大专业化制度建设的力度。目前,我们主要在班主任职责制度(前提)、培训制度(根本)、资格制度(特征)、职级制度(重点)、薪酬制度(保证)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比如在班主任专业资格方面,明确规定班主任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并强调新任班主任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有为期一年的见习班主任工作经历。在班主任职级和薪酬方面,首次设立了“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这一兼有先进性与专业性的荣誉称号,并纳入学科带头人评审系列,形成了“上海市十佳标兵班主任”、“上海市优秀班主任”、“上 5 海市班主任带头人”荣誉系列;同时强调要将班主任工作记入教师工作量,班主任工作量的认定标准不得低于教师全工作量的四分之一,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权重。在班主任专业培训方面,规定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建立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三个层次有机衔接的班主任培训体系,形成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训内容、符合班主任工作特点和要求的培训课程;并鼓励班主任攻读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与工作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组织班主任参加“学校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考试,支持“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在学位培养中设立班主任专业方向”等等,凸现了制度建设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当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还存在许多有待破解、有待完善的地方;但它肯定是个正确无误的方向,我们将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陈镇虎2008/1/20)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与思考

班主任专业化理解与实践读后感

浅谈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

《专业化视野中小学班主任》读后感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与实践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培训计划.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

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