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阅读名著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2:39: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阅读古典名著提高中学生文化底蕴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面对汹涌而至的外来文化,我们既不可以无动于衷夜郎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而盲从。我们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饱满自尊向上的精神状态。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必能结合时代精华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加以继承和发展。”

根据我的调查认识,我校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走进民族文化殿堂,初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阅读古典名著提高中学生文化底蕴的研究》的课题。

二、概念界定:

古典名著以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为主体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挖掘人文内涵。文化底蕴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课题从整体上理解和宏观上把握,认为中华文化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提高文化底蕴”主要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内化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在古代形成的传统精神。

三、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调研后认为,目前很少有人对这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 把初中语文学习与名著阅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还不多见,这就为本课题展开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通过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功尽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教会学生认识和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3、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及以“对话——探究”为总纲的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课题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

六、七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内容:

“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古典名著阅读”,它首先是“新课标视野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它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初中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

其次,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古典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初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根据以上界定,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中学生对名著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新教材所蕴涵名著成分的挖掘与;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古典文化的策略研究;

4、在新课标下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古典名著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 ,寻求新语文与弘扬古典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1、实施“阅读古典名著”工程,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我们通过“名著知识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薄弱。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为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我们开展了“阅读古典名著”经典工程,在开发方案中为学生开列了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并尝试采用以下对策:

①每日: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

②每周:每周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

③每月:要求课题组老师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名著阅读的专题讲座 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

④每学期: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优秀摘录笔记、研究优秀小论文展、制作嫩江农场中学‘语文与古典名著学习’研究性学习交流在线”网站,按月更换内容 )

开展“阅读古典名著”,旨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

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品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2、营造语文课堂的古典文化氛围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古典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古典文化”应有的品味与魅力。

(1)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①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典名著人物的画像和名言警句,在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②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古典名著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

③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名著。

(2)挖掘教材的内涵

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名著信息。

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

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境界。

(3)名著阅读与探索“三六一”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1)开发《语文与古典名著学习》校本课程

本课程结合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

具体操作如下:

制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课题组制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及目标的确定、教学时间及形式的安排、课程评价的方法等。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既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又培育了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学表情达意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创建‘语文与古典名著学习’专题网站

在网页中,学生可以从网站中找到有关许多资料,并将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声音等资料都汇集到一起,通过对资料的整理、重组和内化,将研究成果制作成网页,然后将网页汇集到一起制作一个网站 “语文与古典名著学习”研究交流在线”。实现交流共享,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3)举办语文学习沙龙

每月举办了一次语文学习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得读书知己。全班同学首先分组交流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然后每组选出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受益,训练思维,我们可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引发讨论,引起争鸣。如“如何看待中国封建文化”等。通过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作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七、研究工作的步骤及成果形式:

准备阶段 20

11、9—10月:课题组成立,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第一阶段 2011年11月——2012年2月:开始实施课题:

①2011年10月:A)课题开题;B)“古典名著知识”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整理教材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C)创建网站。

②2012年1月——2012年3月:A)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B)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方案;C)课题组的老师每人设计一个活动课方案,资源共享。D)初步拟定课堂教学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2012年3——5月:开始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

①2012年3月:A)开始实施“语文与古典名著学习”经典工程;B)编撰并使用《语文与古典名著学习》校本课程(七年级);

②2012年4——5月:A)开展语文实践活动;B)举行教学新模式”展示课;

③2012年6月——7月:课题阶段总结:A)每人完成一个教学经验总结,一个

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教学方案评析。B)整理资料。C)完成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 2012年8月——12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

①2012年8月——9月:A)编撰《语文与古典名著学习》校本课程(六年级);

B)开展暑期语文实践活动。

②2012年10月——11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方法同上)

③2012年12月:课题总结: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报告、校本教材、课堂教学案例集、调查报告、语文活动方案集、学生成果(习作、网页、小论文等)、网站、课件、录像等。

八、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顾问:李艳杰、王远新、蒋敏(提供信息,指导帮助)

组长:汪雪冬(负责、协调、主要策略研究、主编校本教材、资料汇总执笔)

成员与分工:

黄丽丽(校本课程汇编、负责研究、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主创嫩江农场中学‘语文与古典名著学习研究交流在线”网站。)

周莉莉(负责“课堂模式”的构建与研究、校本课程方案的设计及汇编,共建嫩江农场中学‘语文与古典名著学习’研究交流在线”网站。)

王伟(负责校本课程汇编、各类竞赛活动的组织策划、策略研究的实践操作、网站共建者)

李春辉(策略研究的实践操作、课堂案例撰写、校本课程汇编、制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网站共建人)

付春玲(校本课程汇编、语文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策略研究的实践操作)

高鸿、赵艳敏(课堂案例撰写及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策略研究的实践操作)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初中名著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开题报告

阅读课题开题报告

探究阅读开题报告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开题报告
《阅读名著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