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论文: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5: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内容提要]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注释称谓(即关于“通”、“同”的处理)历来颇受争议,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注释称谓也没有明确说明。本文将从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的定义及课本注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通假字 古今字 异体字 通 同

中学语文教材版本几经改革,无论旧大纲,还是新的课程标准,都明确要求培养中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这将为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了解祖国文字发展演变打下基础,同时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所以,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对中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我在查阅不同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版本时,发现古代文学作品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比例在逐步增大。以初中教材为例,1993年版语文教材共计课文172篇,古代文学作品50篇,占教材近30%的比例;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2001年版教材176篇课文,古代文学作品76篇,占43%。同时,发现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注释称谓也不尽相同。

1988年版初中语文教材部分字词注释: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课本注释:还通“旋”,回转、掉转的意思。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课本注释:汤通“烫”,用热水焐的意思。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课本注释:齐通“剂”。 《论语六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课本注释:说通“悦”,愉快的意思。

《狼》:“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课本注释:止通“只”。

1993年人民教育版初中教材部分字词注释: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课本注释:还同“旋”,回转、掉转的意思。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课本注释:汤同“烫”,用热水焐的意思。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课本注释:齐同“剂”。 《论语六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课本注释:“说”同“悦”,愉快。

《狼》:“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课本注释:止通“只”。 《木兰诗》“对镜帖花黄”,课本注释:帖同“贴”。 “出门看火伴”, 课本注释:火同“伙”。 《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课本注释:要,邀请。 《愚公移山》“始一反焉”,课本注释:反同“返”。 “汝之不惠”,课本注释:惠同“慧”,聪明。

2001年人民教育版初中语文教材部分字词解释: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课本注释:汤同“烫”,用热水焐的意思。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课本注释:齐同“剂”。 《狼》:“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课本注释:止,这里是“只”的意思。

《木兰诗》“对镜帖花黄”,课本注释:“帖”是“贴”的意思。 “出门看火伴” 课本注释:火是“伙”的意思。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汤”是热水焐的意思,“要”是邀请的意思。但在注释称谓时发生了一点变化,1988年版教材中“说”通“悦”(通假)。而在1993.年版教材中用了“同”(异体),类似的情况有:“还”、“汤”、“剂”.等。“说”在2001年版教材中再次使用了“通”。甚止“帖”、“火”、“止”在1993年以前曾使用“同”、“通”,而到2001年版教材中它不再使用称谓“通”或“同”,直接说明“帖”这里是贴的意思、“火”是伙伴的意思,止,这里是“只”的意思,强调了语境作用,不再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现象。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受传统观念束缚、定势思维影响,仍然会把“通”、“同”注释的字全都处理为通假字。

教材的更新,术语的变换,教参、教学说明、大纲及语文辞书的相关资料均未详细说明。教材中“同”究竟何指?究竟何义?究竟指何种关系。大家都明了“通”乃暗含通假,那么“同”呢?他们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教材注释中“同”、“通”使用不明,就模糊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概念,教师不能使学生从理论上辨析,学生积累通假字也无规律可循,更何况,作为教课书有很大的权威性,不容模糊难辨,现将中学教材里此方面的问题和疑问提出来,求教于大方之家。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一、通假字

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古代文学作品较多,几乎每篇都有通假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给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增加了不少麻烦。王国维说:“《诗》、《书》为人人诵习之书,然于六艺中最为难读。以弟子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然此非独弟所不能解也。汉魏以来诸大师未尝不强为之说。然其说终不可通。以是知先儒也不能解也。其难解之古文有三:伪阙(按:伪,传误;阙,残损)一也;古语与今语不同二也;古人颇用成语,其成语之意义与其中单语分别之意义又不同三也。”看来古人阅读古籍也并不轻松,也会碰到与今人类似的问题——通假(王国维提到的“伪误”即通假)。所以,在教学和学习中,只要掌握了通假,利于文意的理解,便会收到涣然冰释的效果。

古字通假的现象,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周秦典籍也字多假借。但周秦去古未远,书籍不多,且学有师承,古书中的通假字似乎还没有成为阅读中的障碍。《说文通训定声·自叙》中提到古籍因“滥于秦火,传写杂而失真”。《史记·儒林列传》也记载:“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六艺从此缺焉。”通假字的问题才开始突出起来。

那么,何谓通假字呢?《经典释文·叙录》引郑玄曰:“其始书

①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之,趣于近之而已。”意思是说,作者在写作时,一时忘记了本字,仓卒之间便用了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也就是一时写了个别字。其实,“通”,相.通,通用。也就表示两个字由不能变换,而到用这个字代替那个字,....................通了。“假”是借用,即古汉语中声音相同或相近字的互相借用。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字叫借字。本,就是本来的意思,和字义相应的字形叫本字,和字形相应的字义叫本义。

2001年版高中语文教材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河水清且涟猗”,用“猗”代“兮”。意义相差甚远,但语音相近,所以通假。类似用法,不胜枚举。

在先秦时,这种现象就得到社会公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汉字使用自由化的反映,相沿成俗,积非成是,借声现象日益增多。”多到哪种程度呢?钱玄同曾考证说:“同秦诸子,史记、汉书、汉碑等,触目都是假借(通假字)。”通假在文字发展史上,这种现象无积极意义,却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稳定性,什么字可用借字与本字相通,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判定通假字必须遵循如下三个条件:

②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的“庭”字,是“廷”的借字。应当指出,借字义与本字义无关联。

具体说来,不仅指本义,也包括引申义。在一个具体的句子里是互相没有联系的。换言之,借字的全部义项都不适合本字在这外句子中应负的意义。

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材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通假现象的发生,是表意制汉字同它自身的基本职能相矛盾所决定的。汉字同它自身的基本职能的矛盾是通假产生的直接的根本原因。

二、古今字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古今字就是汉语同词先后异字的..............现象。 ..古今字的“古”、“今”,并非固定的时代,只是指先后而已。段玉裁有专门的论述:“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说文解字注》三篇上“谊”字注)。古今字反映了文字出现的先后,意义上有一定联系。

2001年新版高中语文教材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误的。

2001年版高中语文教材 ⑤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无悦怿二字也。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也就是说在“悦”未产生之前,凡表示喜悦之义的都用“说”。后来“说”字用于说话之义,为了区别,人们又造出一个“悦”表原来的喜悦,以区别于说话的“说”,所以新版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的注释“说”与“悦”都是不对的,它们之间既非通假,又非异体关系,而是一组古今字,应当按照新版初中教材《论语十则》中注解“知”那种方式来解释“说”。

三、异体字

异体字是指音义相同,用法相同,写法不同,而且互相通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其中被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称为正体字,其余的都称为异体字。异体字的注释称谓使用“同”。“同”,相同也。其含义着重指字义的相同点。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若能彀回乡。”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

通假,都一律视为通假关系。

窥豹一斑,此种谬误长此以往,误人不浅,对于语文教材里的古代文学作品里的文字注释、注释称谓即“同”与“通”的标注应该明确化,清晰指出当某字用“同”标注时,属于什么字,属于什么现象,与通假字、异体字是何种关系,不至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难以掌握,甚至以讹传讹。

我希望大方之家详细考证后,将“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使语文教材及语文辞书相关资料不再出现模糊难辨的谬误。

参考文献:

①《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 ②《假借简论》154页周盈科 ③《荀子简释》1页 ④《编写札记四则》子叶 ⑤《扫叶山房本》

古今字、通假字探析

如何辨别通假字 异体字 古今字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1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览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漫谈文言通假字学习

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教案[小编推荐]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论文

字理教学论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结

赤壁赋翻译以及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

教学论文: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推荐)
《教学论文: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