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上学期七、八、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0: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2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亲近、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程度参差不一。好的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体会到了很多乐趣,他们期望有更丰富的历史知识。可能有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教师要加强课外辅导。要转变历史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的观点,搞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领悟。强调课堂纪律,定期进行测验,以便体现学习竞争,巩固所学知识。要强调历史小故事对历史学习的促进作用,但要用好小故事,说明大道理,区别历史学习与单纯讲述历史故事的不同。

二、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新课程岳麓版的《中国历史》教材。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课本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新的教学途径、教学方式和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材讲述中国古代史(隋唐至清朝前期)。

我们可以开发的教学资源包括: 1.教材、教学参考书;

2.专业书籍、历史笔记本、历史资料卡; 3.媒体信息(互联网、影视中的历史知识);

1 4.课程基础训练、单元测试卷。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2)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3)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4)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四)科学技术

(1)以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

2 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五)思想文化

(1)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2)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3)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中要让学生明白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知道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学会收集和整理资料,表述观点,用自己的话解释历史。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本学科的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并对历史学习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对中华文明表现出认同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积累人生经验。

五、教学进度安排及内容:

本期约有18周,历史每周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单元内容 //

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9课时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0课时 期中复习和考试 2课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0课时 期末复习和考试 3课时 机动 2课时

六、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学习历史专业知识,关注历史教学的新进展,搜集趣味历史故事。 2.构建备课——上课——辅导——考试的链式反馈系统,应用新课

3 程理论知识,强调互动、新颖、质疑。

3.写好教后记。宜详则详,宜略则略。或记表现与发挥,或记心得与体会。

4.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管好课堂纪律,这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方面。 5.与学生多交流,收集反馈信息。

6.在历史知识卡片、材料解析、教学创新方法等方面整理资料,写两篇相关的教学论文。

2012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历史课程标准,做新课程的实施者,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水平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特殊时期,各种问题开始明显地出现,尤其是逆反心理表现突出。八年级学生既无升学压力,也无对环境的不适应,所以难管。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心境比较有辩证的意味,与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充满自豪的心境不同。本期由本人继续任教历史,师生彼此熟悉,有的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积极学习历史,但也有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萌发了对异性的朦胧感情。学习上的分化开始,明显地出现学科兴趣的偏向。所教

4 的?班、?班是学校比较优秀的班集体,要争取班主任的支持,协助班主任搞好思想教育工作。

三、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岳麓版《中国历史》第四册。该教材着眼于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感情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生动、形象的现代史资料,说明变革、开放的必要性,引领学生担当天下、复兴民族。课本图文并茂,可读性、可教性都很好,给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主要学习内容为中国现代史,即中国历史的1949年至当今,共分六大版块: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5.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6. 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

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线索和重要的人物、事件;能够初步处理历史材料,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

5 努力奋斗的信念。

五、教学进度安排及内容:

教材共有24课。历史课每周安排2个课时。预计期中学到第17课,期末学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师生共同商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策略。全期用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复习考试。

具体安排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观看历史影视片

5课时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经历访谈

6课时 伟大的历史转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课时 民族团结的加强——专题讲座:台湾问题

4课时 国防建设——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3课时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化调查 5课时 段考

2课时 期考

3课时 机动

2课时

六、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 历史课时一定要得到保证,不能敷衍塞责更不能误课。 2. 精心备课,既要深入又要浅出。

3. 组织课堂教学,拔尖优生,带动中层学生,开发学习困难生的潜力。

4. 要深入学习历史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理解,查找人教版、

6 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新教材,积极开展对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为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作一分贡献。

5. 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推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6. 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比武和论文竞赛要作为常规要求落到实处。 7. 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重视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积极开发地方校本历史课程。 8. 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积极运用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象、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教学。 9. 注重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 加强复习备考工作,发挥集体力量,搞好重点研究。

7 2012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学校领导下,以新课程标准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巩固阶段,也是分化阶段。学得好的学生更加努力,有希望的学生准备背水一战,学习困难生大多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教学管理成为重中之重,要强调历史学习的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班、?班课堂比较活跃,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有个别学生问题回答完毕后就会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班里上课纪律较好,但存在隐性违纪现象。还有几个学生由于智力问题,历史学习跟不上。要协助班主任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三、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岳麓版《世界历史》下册。该教材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给理解中国历史提供世界背景,培养有国际视角的新世纪人才。教材重视学生的思想感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材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本期还要完成中考前历史知识总复习,参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指导用书》。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8 先完成世界历史中的现代史教学,即1917年后的世界历史,共分八大版块: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 3.第二次世界大战;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6.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7.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8.科学技术和文化。

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世界现代史的线索和重要的人物、事件;学会分析处理历史材料,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了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调整变化的历史,认识到资本主义革命的、进步的历史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从中理解世界革命的复杂性、曲折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再依照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指导用书进行初中历史知识总复习,共分三个轮次: 第一轮:知识点过关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世界历史部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部分

9 第二轮:重要专题复习

第三轮:综合复习与考试技巧点拨

五、教学进度安排及内容:

本期约有18周,每周3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世界历史下册

12课时 第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部分)

9课时 第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9课时 第一轮复习(世界历史部分)

6课时 第一轮复习(湖南地方文化常识部分)

4课时 第二轮复习

6课时 第三轮复习

6课时 机动

2课时

六、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深化对历史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

2.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切实做到落实“三维目标”,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抓好课堂教学管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抓好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4.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

10 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5.指导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多维性。指导学生牢固掌握人、时、地、事等等重要因素,培养思维能力的准确性。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完成书面或口头练习,不仅要强调准确,而且要强调速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敏捷性。

6.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的课程论、教学论研究。 7.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8.积极参加市、校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9.注意考前复习的节奏,分层教学,分层辅导。照顾下层学生,使他们在中考中不再历史上丢分太多;提醒上层学生,既要讲究效率,又要有所侧重;关注中层学生,稳步提高成绩。教学设计主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和一般水平

学年上学期七、八、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材料)

下学期七、八、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下学期七、八、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上学期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

上学期七、八、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上学期七、八、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