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借助学具,开展小学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07:46: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借助学具,开展小学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浙江省建德市大同第一小学 郑巧华

一、问题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为《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

在《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里“

三、课程设计思路”中的“

(三) 课程内容”明确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关于“学具”这个概念,根据网络上查询到的有关内容来看,有多种说法。究其本质,学具应该就是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用具。

纵观我们现实中的那些一线教师们,平时更多的是重视讲授新课、完成练习,内心深处并不重视学具的作用,只是将其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累赘。不少教师甚至认为,与其给学生操作学具的时间,不如让他们多做几道习题来得更加实在。

二、情况分析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

小学第一学段(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一般遵循“感知一表象一概念”的模式。而操作学具正好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批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摸索。

三、相关策略

在具体的“空间与图形”(空间观念)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结合本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转变我们自己的观念,用好相关学具,采用“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等实际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测量、作图和实验,利用触觉、视觉、听觉、运动觉等的协同活动,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注重二维与三维的相互转换,提高效率,最终实现“空间观念”的学习目标。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观念,重视学具操作的意义 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学具的重要性。

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在《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学具操作的氛围

唐彩斌撰写的《思想改变课堂》一书当中,有《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一文,当中就提到了“数学教学情境的理性思考”,指出:

(1)、处理好情境的“社会化”与“儿童化”之间的关系。 (2)、处理好情境“生活化”与“数学味”之间的关系。 (3)、处理好内容“综合性”与形式“多样化”之间的关系。 3.遵循认知规律,抓住学具操作的环节

我们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是按照儿童的“感知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概念”这一认识规律来编写的。因此,我们第一学段教师在设计学具操作环节的时候,也应该将学生的动手操作(感知操作)、动脑思考(建立表象)、动口表达(形成概念)相互结合,最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A、操作前,精心准备

1、精心挑选。在自选物品充当学具时,我们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功能单

一、普通常见的物品充当学具。

2、多加了解。教师在使用学具前应该对学具有充分了解,多预设一些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指导时有的放矢,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3、事先接触。教师最好是在上课前让孩子先接触学具,以免课堂上学生过于沉迷学具,影响教学。

B、操作时,认真指导

1、呈现适时。当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理解有了较大困难、疑惑时,教师才可以引导学生开始学具操作。过早、过迟,都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勤于巡视。当学生在操作学具时,教师不能闲着,要多到学生当中去转转、看看,以便了解更多地关于学生操作学具、理解概念的情况。

3、及时反馈。发现学生在操作学具过程中优秀之处以及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指导、纠正,促使学生活动朝着既定目标行进。

C、操作后,整理总结

1、动手整理。教师应及时提醒整理好自己的学具,以免影响后面环节的教学效果。

2、动脑思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思考自己在学具操作过程中的得失、体会,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概括出相关知识。

3、动口表述。教师必须让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并表述出来。既可以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实例

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着重讲讲本人在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是如何以学具为载体,如何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的。

实例一: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30第七题,在一张(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上列出六个数字,然后要求学生说说“4的对面是几”。

这道题目,究其本质,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学会“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即“充分利用空间观念,将题目所给二维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三维的立体图,从而找到4的对面”。

如果只是光看着这幅图,然后光凭着脑袋使劲想,这对刚刚进入学校大门不到一年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这道题目应该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在此,我们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亲自动手制作简单学具的过程当中,以学具为载体,进一步体验“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具体地来说,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照着习题上的样子,先将(二维的平面展开)图照样画葫芦给画下来;然后用剪刀,沿着边线将图形剪下来;接着引导学生将这个(二维的平面展开)图折成(三维的)正方体(当然,这一步是最为关键的,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折,因为答案只有一个,学生在几次失败之后,自然能够想到正确的折法)。最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就这样,学生就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这几个操作步骤,利用自己动手制作的学具,将原本十分难懂的立体几何知识,轻易地转换成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的知识了,成功地实现了“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这一目标。

实例二: 《标准》的“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的“第一学段”当中关于“空间与图形”当中指出:“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在三年级的教科书上,多次出现了与图形周长、面积有关的题目。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48的一个习题,要求学生能在下图中围出几种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附有一副6×11的方格图)

为了学生更好理解周长的概念,本人在教授这一内容时,事先让学生剪出36个1厘米见方的小正方形。

正方形,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就可以摆出来,36个小正方形(边长为6,周长为24)。 长方形,相对来说,要难许多。(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抓住长方形“两条对边分别相等”这一特性)教师引导学生先“一字摆开”(即宽为1),每摆一个,就算一次周长,直到摆出的长方形周长符合要求为止。然后增加难度,改为宽为

2、为3直至为11的不同种摆法。

计算面积的题目,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学具推导。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81有这么一个习题。在教学时,我们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利用简单的自制学具来完成相关探索。用事先准备好的16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逐一拼出符合要求(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从宽为1厘米开始拼,接着分别是宽为2厘米的„„一直到宽为16厘米;并且在拼出相应的长方形后,根据周长公式,计算出对应的周长,填入所附表格当中;最后根据所填数据,共同讨论,探索相关规律——周长为什么会少去?少去的周长去哪儿了?面积相等时,当图形转变为特殊的长方形即正方形时,周长最短(根据周长的相关概念,“周长的长度因此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通过“拼学具”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每个小正方形的不少边长因为是“拼”在了正方形内部,已经不能够算到新的正方形的周长当中去了。所以,这个新的正方形的周长是所有拼出来的长方形中最短的)。

实例三:

一年级教材当中有“根据图形,数个数”的题目,例如一年级下册P100有这么一题:

要想一年级的学生准确无误地完成这类题目,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观念”才行——因为这是立体图形,特别是要注意找出那些被其他小正方体遮挡掉的小正方体。

这时候,我们教师就完全可以借助学具袋中的小正方体来完成教学任务。先让学生取出一定数目的小正方体,然后将它们按照书本上所给的图形摆好(在摆的过程当中,学生自然而然就解决了“被遮挡”这个难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将摆好的图形拆掉,数清楚正方体的个数。在用小正方体“摆一摆”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难点与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研究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小学低段如何有效运用学具的研究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借助学具,开展小学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借助学具,开展小学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